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不曾見過 已然走近——談電視劇《楊善洲》對英模劇的創(chuàng)新

http://marskidz.com 2012年11月13日15:56 來源:文藝報 范詠戈

  觀看電視劇《楊善洲》能夠感受到創(chuàng)作團隊創(chuàng)作英模劇的誠意和用心。由于英模劇的“實名制”,必須以真人真事為基礎,自由創(chuàng)造想像的空間受到很大 制約。而楊善洲本人的事跡又屬于那種平凡中包含的偉大,缺少情節(jié)性、故事性很強的電視敘事元素,弄不好就會陷入“吃力不討好”或“叫好不叫座”的尷尬。主 創(chuàng)團隊的誠意和用心在我看來主要在于化局限為可能的努力。選材上,這部電視劇僅截取楊善洲擔任保山地委書記和退休造林的三十幾年,力避編年史式的鋪敘;開 掘上,著重把握他以高尚的官德成為時代旗幟、執(zhí)政為民的精神實質;敘事上,采取多重視角和雙線結構,“在線”與互動、講述與思辯相結合。“講述人”作家葉 紫從受命采訪楊善洲卻始終未曾見到他本人到與楊善洲精神“神交”,“替”觀眾一一破解楊善洲精神在當代遭遇的種種困惑,客觀、真實地還原了楊善洲的大愛精 神。因此,這是一部內容、形式上都有創(chuàng)新的英模劇。

  古人說:“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凡人皆有私利,官員也概莫能外!稐钌浦蕖分械臈钌浦蓿墓俚录畜w現在對待私利的態(tài)度上。作為一個地委書記,全家都 在農村務農,且家徒四壁。家中沒有男勞力,僅有老母、妻子、3個女兒共5個女人?糠N地吃不飽飯,破舊的房子漏雨,還是縣里按困難戶標準補助了50塊錢和 30斤糧食,才幫助一家老小過難關。家里的房子要修,妻子讓女兒去保山找她爸爸要錢,結果楊善洲只給了20塊錢,其中還有秘書小楊給湊的5塊錢。他的工資 大半資助了貧困農民。他十幾個春節(jié)沒有回家過年。二女兒想到保山市工作,先是考警校讓爸爸說句話,楊善洲拒絕了。后來女兒和她的男朋友通過自己的努力畢業(yè) 分配到保山市當老師,結果報告送到楊善洲那里,他把女兒和女婿的名字劃掉,讓他們回到農村教小學。為此,一度二女兒和他“斷交”。他的車從來不讓家里人 坐,只有一次他母親病重司機送他回家,他還交了20元汽油費。新秘書小楊來后,辦公室趙主任交代給他和司機郭師傅:老書記愛下鄉(xiāng),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記帶上 老書記的5件寶:大板鋤、斗笠、蓑衣、嫁接刀和測量儀。楊善洲是一個“斗笠書記”,下鄉(xiāng)走到哪里看到果樹就會替果農剪枝,帶著測量儀是因為他一直惦著修路 修水渠,要經常在山上測量。退休了,省里已經安排了他到昆明安家并到省人大工作,楊善洲婉言謝絕,回到大亮山種樹。這是他人生的再次升華。這一種就是22 年,還“安排”外孫當了林場種樹工。臨終把價值3個億的林場無償交給了國家。當大亮山成了一片綠海的時候,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楊善洲》中的葉紫與楊善 洲的老部下、后來當了副省長的趙希順探討楊善洲是否缺少愛時,趙希順說:“老書記的人品我一輩子也學不到,他是有大愛的。我能在副省長的位置上全身而退, 和老書記的榜樣分不開!壁w副省長為能夠在一個“經典的共產黨人”身邊工作而榮幸。

  以紀實風格呈現的楊善洲的大愛令《楊善洲》入眼、入心、入腦。楊善洲總覺得愧對他身后的5個女人。老母親通情達理。妻子忍辱負重,有時一兩年都 見不著面,家里老人孩子靠她一個人操勞,沒有辦法只好讓大女兒招個女婿上門。有一場戲特別感人,就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老!肮场崩鬯篮螅5個女人痛 哭一場,第二天在奶奶的帶領下,5個女人拉上犁去犁地下種。這就是一個地委書記家屬的日子。同樣感人的是楊善洲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半路買了一頭牛牽回家, 給老母親下跪,讓老母親打他,給妻子洗腳以補償和求得她的理解。還有,二女兒當初不理解為什么父親阻攔她去保山市工作,及至看到了父親寫給她的信和父親在 古稀之年在大亮山種樹摔成骨折,終于理解了包含在他大愛中的父愛,與父親相擁而泣……《楊善洲》呈現的是一個真實可感、既有堅守又有情義的平民高官的熒屏 形象。當年云南邊疆落后的農家生活的真實還原,與現代生活的巨大反差,觀后更令人為楊善洲的高風亮節(jié)所感動。

  然而,楊善洲這樣一個“經典的共產黨人”在今天社會風氣下卻遇到了挑戰(zhàn)——一些人并不認同。這也是創(chuàng)作這樣一部英模劇必須面對的難題:一個畫面 故事之外的隱性矛盾。楊善洲這樣處理家庭、親情被認為是不近人情的“另類”,弘揚這種精神有沒有人能夠理解?這部劇沒有回避這一尖銳的問題。阿·托爾斯泰 說:“現實主義就是直接進攻生活的要害!薄稐钌浦蕖吠ㄟ^作家葉紫這條線索,以過去時和現在時的時空交叉,以葉紫為觀眾的“替身”,不斷地對楊善洲精神提 出質疑,向被采訪者提出一些敏感問題,這也構成了該劇的敘事張力。楊善洲不是處在工作矛盾中,而是處在某種輿論環(huán)境的沖突中,盡管無形卻也很尖銳。把觀眾 帶到一種參與與互動的環(huán)境中共同探討,從而成功地避免了“灌輸”和說教。葉紫甚至拿楊善洲和她的父親——與楊善洲同級的干部作比:父親的車我可以坐,但為 什么楊善洲的女兒卻不能坐她爸爸的車?劇情在展開中,經由對楊善洲身邊一個個人的采訪,葉紫最終雖沒有見到楊善洲,但是如她所言,實際上已經和楊善洲“神 交”了。作為一個青年人,她在和她的男朋友、和同學的辯論中,得出了她的結論:楊善洲是共產黨的希望。如果共產黨保持住這種精神,那將是戰(zhàn)無不勝的。至 此,記者采訪、提問就不僅是一種形式,也構成了它的內容,形成這部劇令人欲罷不能的看點。這也說明,創(chuàng)作英模劇只要有誠意就會有“創(chuàng)意”,就會努力把局限 變?yōu)榭赡,努力去營造超越“第一現實”的“第二現實”,進而達到詩意的呈現,就能夠使英模劇在思想上震撼人,情感上打動人,達到對社會主流價值、社會風尚 的引領作用。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