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民族文藝 >> 藝術(shù)評論 >> 正文

遙遠邊寨有個拉祜族“吉他之鄉(xiāng)”

http://marskidz.com 2013年03月05日16:15 來源:中國民族報
男女老少上百人表演的吉他集體彈唱。 資料圖片男女老少上百人表演的吉他集體彈唱。 資料圖片
拉祜族女歌手李娜倮。拉祜族女歌手李娜倮。

  “阿哥阿妹的情意長,好像那流水日夜響;流水也會有時盡,阿哥永遠在我身旁……”一首耳熟能詳?shù)摹痘槭摹,一部熒屏?jīng)典《蘆笙戀歌》,讓人們知道了能歌善舞的拉祜族。

  拉祜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聚居在瀾滄江兩岸的云南臨滄、思茅地區(qū),有人口40余萬。如今,除了《婚誓》,還有一首更為流行的歌曲《快樂拉祜》,成為拉祜族的文化標志!犊鞓防铩返膭(chuàng)作者、拉祜族女歌手李娜倮的家鄉(xiāng),就是全寨四分之一人口都會彈吉他的“吉他之鄉(xiāng)”——云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哈尼族鄉(xiāng)老達保寨子。

 。酆诵乃僮x]

  提起吉他,人們大多想到的是時髦青年彈撥著這種樂器,淺吟低唱,一派風花雪月。有誰知道,在云南大山深處,有一群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他們不識譜,甚至不會認字,卻能將吉他這種西洋樂器玩得令人眼花繚亂。男女老少上百人的吉他集體彈唱,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這就是“吉他之鄉(xiāng)”云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老達保寨子的音樂傳奇。

  拉祜族與吉他的緣分

  不久前,中央電視臺《鄉(xiāng)土》欄目走進了拉祜族寨子——老達保。讓攝制組人員驚奇的是,他們在村頭寨尾隨便碰上的村民,都能操起吉他彈唱,無論男女老幼。這讓大家見識了“吉他之鄉(xiāng)”的神奇。

  老達保寨子有400余人,其中會彈吉他的就有100余人。每天晚飯后,村民們都愛聚在一起,彈吉他、唱民歌、跳蘆笙舞。人們在音樂中怡然自得,數(shù)十年來,這個寨子的賭博、偷盜、斗毆等現(xiàn)象幾乎絕跡。

  一個大山深處的寨子,為什么對吉他這種西洋樂器如此迷戀呢?問起寨子里的人是怎么學起吉他的,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人——李石開。

  李石開是一個地道的拉祜族農(nóng)民,身材不高,膚色黝黑。這個貌不起眼的農(nóng)民對音樂有著天生的愛好。李石開年輕時有一次到瀾滄縣城辦事,看見有人彈吉他,頓時被那美妙的聲音迷住了。1984年,李石開賣掉家里的一頭豬,用60元換來了一把吉他,開始練習彈吉他,盡管那時他不識譜,也不認字。

  李石開學會彈吉他后,第一個就教會了妻子。妻子雖然是農(nóng)婦,但對吉他也很入迷,勞作之余就以彈吉他為樂。后來,她還把吉他彈奏技藝教給了女兒、兒子。而她的女兒,正是18歲就創(chuàng)作了吉他彈唱《快樂拉祜》的李娜倮。

  就這樣,你傳我,我傳他,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丈夫傳給妻子,哥哥姐姐傳給弟弟妹妹……在老達保,竟然形成了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彈吉他的局面。

  雖然李石開是老達保寨“吉他彈唱第一人”,但說起吉他與拉祜族的緣分,卻不是從李石開開始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基督教傳入云南瀾滄地區(qū),傳教士也帶去了吉他等西洋樂器及西方音樂理論。那時,在簡陋的教堂里,唱贊美詩的主要伴奏樂器就是吉他。在當時沒有更多外來文化涌入的情況下,很多拉祜族人是伴著吉他聲長大的。

  正是由于歷史原因,使拉祜族人對吉他有天然的親近之感,并且樂于學習這種樂器。否則,李石開教吉他也不會在老達保產(chǎn)生一呼百應的效果。

  十八大代表李娜倮和她的鄉(xiāng)親們

  李娜倮是“吉他之鄉(xiāng)”老達保的標志性人物。去年,年僅29歲的她被選為十八大代表,這成了拉祜族以及瀾滄縣的驕傲。

  容貌秀麗的李娜倮有著過人的音樂天賦。她13歲就跟父母學會了吉他彈唱,16歲時學會了作詞、作曲。旋律優(yōu)美、廣為傳唱的《快樂拉祜》,就是她18歲時的作品。此外,她創(chuàng)作的《真心愛你》、《新年快樂》等歌曲,已拍成MTV,在中央電視臺《魅力十二》等欄目中播放。

  雖然李娜倮只有小學畢業(yè),但已創(chuàng)作了30多首歌曲。平時,她略顯靦腆,但一拿起吉他,就沉浸在音樂中,顯得活力四射。由于名氣漸大,現(xiàn)在的李娜倮有一半時間都在外地參加演出。

  李娜倮的兩個弟弟扎努、扎思與表兄弟大扎倮、小扎倮、扎珀,也同樣富有音樂才華。幾個男孩組成的達保兄弟組合,被譽為“中國第一支原生多聲部鄉(xiāng)村音樂組合”。盡管這幾個大男孩幾乎不會寫漢字、說漢語,但他們卻能用吉他編曲,演唱美麗的和聲!段业幕ā贰ⅰ独镄⊙具洹返雀枨,讓聽過他們演唱的人直感嘆:“想不到有這樣和諧的聲響!”

  在老達保,還有一個專為傳承弘揚拉祜族文化而成立的雅厄藝術(shù)團,團長正是開老達保文化新風的李石開。副團長李娜倮,則是文藝核心人物。起初,參加雅厄藝術(shù)團的隊員不多,李娜倮就挨家挨戶地去動員,并且利用業(yè)余時間教村民彈吉他、唱歌跳舞。

  現(xiàn)在,雅厄藝術(shù)團已經(jīng)有了160多名團員。平時,無論農(nóng)活有多忙,大家都爭取擠出時間,參加藝術(shù)團的排練。如今,這支藝術(shù)團已經(jīng)成為普洱市文藝演出的“?汀,不少團員還多次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演出。

  與城市里的歌手抱著吉他唱流行歌曲不同,雅厄藝術(shù)團的團員是在吉他的伴奏下彈唱屬于自己民族的民歌。這些民歌既有古老的原生態(tài)民歌,又有新創(chuàng)作的民歌。看著一大群穿著艷麗的民族服飾,背著吉他在臺上又彈又唱的農(nóng)民,人們無不從他們身上感到快樂、自由。對他們而言,吉他彈唱已不是一種炫技和才華展示,而真正成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