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文學百年的悲與歡

http://marskidz.com 2013年04月08日14:51 來源:文學報

從維熙

  從文學的染色體落筆

  預卜未來的中國文學,帶有巫師的色彩——如果展望明天,作家唯一可以當作參照的,是文學的昨天和文學的今天。但是說到底文學是析夢和涂夢的工作,而夢又是生活的折光,因而它又有著它的共性——人人都會做夢,沒有夢的人是木偶,只是人們生活的異同,夢也隨之相異罷了。對文學來說,正是這種相異的夢境,組成了色彩斑斕各自相異的畫廊。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夢的產(chǎn)婆是生活。無論你筆下涂鴉的夢是寫實的,還是空靈的;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是中國傳統(tǒng)的,還是西洋歐化的,都是作家生活感知所決定了的,而非空穴來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因?qū)懥硕嗥孕∪宋锏哪抗饪创龖?zhàn)爭的作品,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伯爾,戰(zhàn)爭萬象使他無法用抽象手段表達,所以他的小說是具象寫實的。到了他的兒子小伯爾的和平年代,便一反他老子的寫實主義,而成為一個德國的抽象派畫家。他來北京舉辦畫展時,我特意去看了他的畫展。能不能如此認知,生活的經(jīng)歷不同,導致了夢境的不同,因而使作家涂夢的方式也產(chǎn)生了異同?

  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烽火洗禮的作家,夢中多是鐵和血的回光返照,他的筆鋒無可逃避地向戰(zhàn)爭傾斜,這大概不屬巫言之例。我是歷經(jīng)過二十年勞改生活的作者,不是我不想在筆鋒下風花雪月一番,而是生活賦予我的夢境,幾乎始終是一條泥濘的驛路。夜半夢醒時分,我才知道這是過去,而不是今天。說來也有些可笑,我在德國波恩萊茵河畔夜宿時,夢里竟然出現(xiàn)我勞改時環(huán)繞于一個勞改驛站的金鐘河。我無可逃避寒夢對我的追隨,即使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它也叩打我的心靈門環(huán),讓我無處茍且藏身——這就是我近二十年來,一直涂夢于屬于我那片冷土的成因。

  當然,除了夢境的尾隨之外,也還有一種反思歷史與人的內(nèi)在精神的探求,支撐著我去析夢寫夢。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的一句名言,對我有極深的啟迪,他說:“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這句話的含義,可以作兩方面的解釋:其一,蘆葦腹內(nèi)空空,它的生命是十分脆弱的;其二,如果將其腹中空空充填一種精神,則可視為人的挺拔和堅韌。我想,如果把帕斯卡“精神蘆葦”的內(nèi)涵伸延到作家身上,它啟示作家該是骨骼里富有鈣質(zhì)的血性動物,而不是權(quán)勢的手中玩偶;不是金錢的情婦,不是籠子中的金絲雀,更不是任何仕途的功利股票。

  所以吐出以上這些夢囈,意在說明作家對文學的選擇,往往不是出自于響應(yīng)什么號召,甚至有時不決定于作家自身的愿望,文學的個性化的遴選,更大的程度上決定于生活的給予,并受到作家自身的內(nèi)在氣質(zhì)的梳理和匡正。這種內(nèi)在與外在的染色體相互結(jié)合,便孕生了各自相異的文學產(chǎn)兒。我想,這可以被視為文學藝術(shù)的自身規(guī)律。以此規(guī)律為尺,丈量一下中國百年文學的得與失,才能由表及里深掘出其興衰的根本。

  文學的世紀悲情

  中國文學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出現(xiàn)了一大批令人矚目的文豪。因而形成了中國文學的一個巔峰期,令后來人高山仰止。那是以魯迅為代表、色彩紛呈的文學。我所以贊美它的成就,因為那些作品并沒因歷史的更迭而褪色,直到現(xiàn)在我們還難以超越他的高度。但與此同時,筆者不無驚異地發(fā)現(xiàn),那一批二十世紀之初的文學前輩們,都把他們的文學高峰留在了前半個世紀。如郭沫若、茅盾、田漢、夏衍、曹禺、冰心、巴金、老舍、沈從文等,他們在前半個世紀,都有輝煌的作品問世,這是一個無可回避的文史曲線。令人遺憾的是,到了今天的二十一世紀之初,一些文史學家們,直至現(xiàn)在都沒有對這個嚴酷的問題給予解答。從年齡上講,1949年后,他們正步入盛年,那么多走進成熟期的作家,正是出大作品的黃金期;但是令人心悸的是,那些大師們在后半個世紀,不僅沒有第二個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而且?guī)缀鯚o一例外地走向創(chuàng)作的衰落。近期,我仔細地尋找了一下大師們后半生創(chuàng)作的失落緣源,發(fā)現(xiàn)涉及的問題非常龐雜,其間文化政策的得與失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因素;更為強大的外因,是一個接一個連綿不斷的政治運動,奪去了大師們的良好創(chuàng)作心境和寶貴時間。

  茅盾、夏衍、田漢、郭沫若、曹禺都有在文場上為官的歷史。他們之所以把文學的輝煌留在了前半個世紀,與文與仕的錯位,耽誤了他們可貴的創(chuàng)作時間(當然他們中間有的人或者無意進入官場,但是工作需要使他們不得以而為之)。這不是筆者的憑空臆想,而是有據(jù)之說。僅以茅盾為例,不久前讀到李強先生采訪茅盾的兒子和兒媳之后,在傾吐茅盾“難圓文學夢”的文章中寫道:

  “茅盾在解放后,再沒有小說創(chuàng)作……在1955年的1月6日,茅盾曾上書周恩來,請求可否不再擔任世界和平理事會中的中國常委……茅盾在信中委婉地道出他擔任文化部長的內(nèi)心痛苦。”周恩來對茅盾的請示,沒有表示同意,但是批給茅盾三個月的創(chuàng)作假期。文章繼續(xù)寫道:“三個月的創(chuàng)作假寫什么呢,續(xù)寫《鍛煉》和《霜葉紅于二月花》都不合適。雖然這是茅盾最熟悉的題材,但無法向人解釋為何請假三個月卻去續(xù)寫舊作,只有去創(chuàng)作現(xiàn)實題材。因而茅盾只寫出了小說大綱,就不得不回到繁忙的工作中去……茅盾于1981年逝世,他小說創(chuàng)作之夢,終于沒有完成!

  這一段后人對先人的追述,如果還不足以表現(xiàn)寫出過《子夜》等大作家茅盾精神痛苦的話,那么在傅光明先生采訪曹禺的文章中,便可再現(xiàn)作家為官的文學傷痛。他在文章中寫道:

  “曹禺一直為在解放后沒有寫出好作品而深感痛苦而自責。在他的生命晚年,他曾說:‘你不知道我有多慚愧,真的,我真想一死了事!碑敻倒饷髟兗八,為什么在解放后,從數(shù)量到質(zhì)量,都不能與解放前相比時,曹禺的回答里有這么幾句耐人尋味的話:“我解放以后寫的東西少了,而且寫的質(zhì)量也不高……當時市委派人講,協(xié)和醫(yī)院有 ‘崇美’‘想美’‘恐美’ 思想……我到協(xié)和醫(yī)院呆了半年多,那時候有個‘思想改造小組’,市委派一些人跟大知識分子聊天談話,我也跟著去跑……寫出來了,就是《明朗的天》……就像是一部車子,讓人推著走,而不是主動地走。車子有汽油,有機器,自己走多快呀……”

  我想不需要更為繁瑣的引證了,無論是茅盾還是曹禺以及那幾位文以成仕者,到了生命后期,都有著難以言喻的痛苦反思。這是我們中國文學后半個世紀的傷痛悲情之一。

  悲情之二,則更值得我們深思了。那些并沒有進入官場的大師們,他們似乎也與前者沒有差別,在下半個世紀幾十年間,也沒有再現(xiàn)他們世紀初的文學輝煌。如冰心、巴金、沈從文、老舍……筆者審慎地統(tǒng)計了一下,在共和國建立之后,除了田漢的《關(guān)漢卿》和老舍的《茶館》、《正紅旗下》(未竟之作),留下了他們文學巔峰期的形影之外,幾乎別無可尋。中國文學在五六十年代,始終在“文藝為政治服務(wù)”的一條死胡同里穿行,“大海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成了一句空話。

  其中最令人感傷的是沈從文先生,這個寫出過詩情小說《邊城》的湘西才子,因為立志學文才把名字改為從文的?墒堑搅宋辶甏,他突然轉(zhuǎn)向研究服飾,作為一個文學上的后來人,昔日我一直不解其謎。近讀《讀書》上陳徒手先生采寫的《午門下的沈從文》一文,才算詳知其內(nèi)情。文中寫道:沈從文先生從解放后,就進了歷史博物館,1949年成沈從文文學的生死線。其重要原因,是郭沫若在1949年發(fā)表的《論反動文藝》中,觸及到了他。這位大才子從此陷入無言的苦悶之中。陳文中引述了沈從文當時的心情自白———那是沈先生在1951年一封沒有寄出去的信:

  “我在這里每天上班下班,從早晨七點到晚上六點共十一個小時。從公務(wù)員而言,只是個越來越中庸的公務(wù)員……關(guān)門時,獨自站在午門城頭,看看暮色四合的風景……明白我生命的完全單獨……因為明白生命的隔絕,理解之無可望……”陳先生的文章收尾,是摘引作家汪曾祺、林斤瀾去看望沈從文后的感傷之情:“臨近生命終點的沈從文,常常一個人木然地看著電視,一坐就是大半天,無所思無所欲。有一次,沈從文突然對汪曾祺與林斤瀾說了這么一句:‘對于這個世界,沒什么好說的!

  文學再生的冷熱觀

  當然,在這個世紀中,還有一些我們不能忘卻的作家和作品。如胡適、梁實秋、郁達夫、徐志摩等等。解放區(qū)來的作家們,也帶來了一股文學的清香。這里不能不提及的首先是孫犁。他從延安給我們帶來了清香四溢的《荷花淀》,后來又奉獻出《風云初記》、《鐵木前傳》,以及一批藝術(shù)造詣極深的純情散文和評論文章。1979年之前,中國政治運動的季候風刮來刮去,不為其風聲鶴唳所動并始終恪守文學規(guī)律的,可謂寥寥無幾,孫犁先生卻是其中一位。

  俱往矣!中國大陸當代文學真正擺脫羈絆,是從1979年開始的。五七年回歸的作家,一度時間內(nèi)成了中流砥柱。那時的文學坐標,只有寫實主義——后續(xù)上來的知青作家,幾乎無一例外地也是勾勒生活給予他們的夢幻。當然我們今天再看那時的作品(包括我自己八十年代初期的作品,都留有五六十年代的文學胎記),但畢竟是文學開始了艱難的自我回歸。由于文學的復位,使中國一大批有才華的作家,進入了新時期的文苑。如劉心武、蔣子龍、賈平凹、莫言、張潔、張煒、張抗抗、韓少功、鐵凝……接上來的是更年輕的一代:劉震云、劉恒、閻連科、周大新、池莉、方方、遲子建、蘇童……這些作家的作品或側(cè)重于哲理,或抒情于城市市井以及鄉(xiāng)村的當今生態(tài),但都再難找到五十年過來人的那種文學硬傷。對比五十年代文學來說,這是質(zhì)的飛躍。

  但文學嬗變期的真正到來,筆者認為始于八十年代末期,以先鋒手段寫作的格非、余華等原來只屬散兵游勇,因其后來女作家陳染、林白等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入圍其中,使先鋒、前衛(wèi)而為讀者知。進入世紀之交,我們先后讀到了生活底蘊厚重的《白鹿原》、《醉太平》 和 《羽蛇》、《日光流年》、《無字》、《檀香刑》、《受活》、《張居正》、《圣天門口》……等綺麗博大之作,多少沖擊了一點人們對上世紀中、后期的文學感傷。我想,更為精湛的博大之作,也許正在主流文學和文學門外孕育誕生。

  文學是有情物,亦是無情物。它鐘情于人文個性統(tǒng)一、心地真誠的作家,而疏離人文分裂、意馬心猿的作家。在當前中國經(jīng)濟的轉(zhuǎn)型期間,各種誘惑像魔方一般分化著文壇。這是文學熱潮中的寒流。這一點,并不為所有的作家所體察。我想,當年曹雪芹面壁寒窗寫《石頭記》,陀思妥耶夫斯基寫《死屋手記》時,心態(tài)大概是最純凈的——而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喧囂的商業(yè)時代和動感無窮的電子時代,文學在這樣的潮汐吞吐中,如果想保存獨立的生存品格,是非常艱難的。唯其艱難,才激勵文學弄潮兒浪里行舟之樂。

  歲尾年初,寫此有悖時尚的話,大概還不算多余。因為文學的內(nèi)核是個性的自由落體,這是前一輩大師們后期的創(chuàng)作悲情,留給我們的一部啟示錄。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