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韓少功:作家應該坐到自己的書桌前“抗暈”

http://marskidz.com 2013年06月13日10:08 來源:羊城晚報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羊城晚報記者 何晶

  作家韓少功近日推出新作長篇小說《日夜書》,這是他繼《馬橋詞典》、《暗示》后的又一長篇力作。這本描寫知青群像的小說,描繪知青一代的心靈史和精神史,重點關(guān)注他們在當下的命運。

  從《爸爸爸》到《日夜書》,韓少功的創(chuàng)作速度并不快,但每部作品問世總能引發(fā)人們熱議。而另一方面,他也曾身兼數(shù)職,參與行政工作。2000年,韓少功辭去《天涯》社長及海南省作協(xié)主席等職務,每年有半年時間住在湖南鄉(xiāng)下。2011年,他未到退休年齡堅持“裸退”,又放棄了海南省文聯(lián)主席和黨組書記的職位。

  韓少功說話溫文和藹,但言簡意賅。電話一打就接,但是對于他自己覺得過于重復、自我宣傳的題目,一個都不答。他如今已年至花甲,笑說自己正在“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老馬”在中國的影響似乎被說過了頭

  羊城晚報:從《爸爸爸》到《馬橋詞典》到《日夜書》,您的小說敘事方式一直在改變,在文體創(chuàng)新上,您是否有預想的一個寫作脈絡?

  韓少功:沒有,完全沒有。寫作受制于各種條件,而這些條件是不斷變化的,比如我只有面粉的時候就吃餅,只有大米的時候就喝粥,如果餅和粥都吃膩了,條件許可的話,我就試一下做法國大菜。哪一種小說樣式最合適我,不是一個理論問題,是一個實踐才能解決的問題,得慢慢地試,得相機行事。

  羊城晚報:這么多年過去,現(xiàn)在回頭看《爸爸爸》,您是否會認為當年這部小說的技巧性過重了?您現(xiàn)在怎么評價這部小說?

  韓少功:我很高興自己有過《爸爸爸》這樣的技術(shù)訓練。好像是王安憶說過:一個作家畢生的寫作就是造一個房子,里面有柱子,有梁,有墻,有門……《爸爸爸》有點寓言化,是這個房子里的某一扇門和某一個窗,不一定好,但不是其他東西可以替代的。

  羊城晚報:《日夜書》中有多個句子類似于《百年孤獨》的開頭。作為從上世紀80年代走來的作家,您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加西亞·馬爾克斯,或者說是拉美文學的影響?

  韓少功:不是那樣吧?老馬的那種造句,是把三個時態(tài)壓縮在同一個句子,我想學也學不來。我只是用了一般的倒述句,很普通的。我當然喜歡這位拉美作家,受了他多大的影響,自己也不知道。但他在中國的影響似乎被一些人說過頭了,比如有一位國外的漢學家,以為中國文學里從來沒有神話,作家的夸張變形都是從拉美學的。我說你讀一讀《山海經(jīng)》或《搜神記》再說吧。我那篇《歸去來》,明明是莊周夢蝶的結(jié)構(gòu),但有人也用來聯(lián)系老馬,實在沒辦法。

  

  不想把知青題材寫成“表功會”或“訴苦會”

  羊城晚報:《日夜書》與其說是寫那段知青歷史,不如說在言說當下。誰都逃不出歷史的陰影,誰都要面對幽微的人性。幾十年前一樣,今天亦然。而這種歷史與現(xiàn)實交叉的敘事方式,是您有意為之的介入現(xiàn)實的方式?

  韓少功:意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有句名言:“一切歷史都是現(xiàn)在時!蹦呐抡f漢朝、唐朝、明朝那些事,也都是古為今用,是舊事新說,何況我寫的歷史近在昨天,何況這本書里至少有一半的內(nèi)容就是說當下。很多事物既要近距離看,也要遠距離看,這樣才能看得更透徹。因此歷史與現(xiàn)實交叉的方式,是我表達這個題材所需要的。

  羊城晚報:你為什么要寫這一個知青群體的群像?就像一篇評論說的,寫一些“令人屏息的兵馬俑”?

  韓少功:我不想把知青題材寫成“表功會”,也不寫成“訴苦會”,只是想寫一些有弱點的打拼者甚至英雄。比如姚大甲一生沉迷藝術(shù),但有點太玩世吧?小安子決不妥協(xié)地追求浪漫人生,但有點脫離現(xiàn)實過于小資吧?馬濤是啟蒙精英,但毛病是自戀和自大。賀亦民以野路子的技術(shù)報國,但遭到官僚主義、舊體制的打擊,最后入獄也有自己性格過于粗放的原因。陶小布貌似最成功,其實連抵制一個小小的貪腐也上下無援,員工們反大腐,自己卻也小腐,最后在公車改革一事上把他打入困境。至于郭大軍,忠厚哥,進入新時代后處境灰暗,最容易懷舊。妻子出走是他“文革”中那點政治優(yōu)勢失去后的歷史還賬,“問題女兒”則是來自消費主義的壓迫……總之,這些人都不是什么光環(huán)偶像,卻是我心目中英雄的日常版,是普通人的悲苦和抗爭。

  羊城晚報:你在追究歷史原因,比方說反思“文革”與市場化的時候,好像反對把一切責任推給社會和時代,倒是把放大鏡對準人物之間性格、心理、人性的差異,甚至毫不掩蓋受害者的淺、偽以及荒唐。這在以前的文學作品中幾乎從未看到。

  韓少功:指責他人是很容易的,抱怨時代也是很容易的,但這樣做不會給自己真正加分。相反,一代人不再自戀,敢拿自己開涮,敢給自己找毛病,才是在精神上的成熟與強大。如果很多前人沒做到這一點,那么這一代應該做到。在這一點上,自我反思其實是給這一代人再加分的機會,一次遲到的機會。

  

  根據(jù)自身所長來選擇介入現(xiàn)實的方式

  羊城晚報:您認為作家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介入現(xiàn)實呢?

  韓少功:情況不大一樣。有些人寫報告文學,比較接近新聞,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有點像短兵相接。有的人寫神話,寫史傳,寫田園詩,寫兒童文學,就有點長效養(yǎng)生的味道,不能像速效藥那么立竿見影。再說“現(xiàn)實”也是一個容易誤解的概念。反腐是現(xiàn)實,戀愛也是現(xiàn)實吧?改革是現(xiàn)實,在月光下幻想一下外星人也是現(xiàn)實吧?沈從文當年寫《邊城》,沒去寫打仗和游行,有人說他是脫離現(xiàn)實。但中國如果沒有《邊城》,恐怕也是有點遺憾的。作家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所長來選擇介入現(xiàn)實的方式,速效藥,長效藥,都可以。相反,如果制定出一種所有作家都必須共同遵守的方式,倒可能把事情搞砸。

  羊城晚報:除了小說,您也寫散文,《山南水北》得到眾多褒賞!度找箷肥欠窈写蚱粕⑽暮托≌f的界限的意圖?

  韓少功:《馬橋詞典》、《暗示》、《山南水北》以及這本《日夜書》,都是我結(jié)合小說與散文的嘗試,只是各種元素的配比不大一樣。其實歷史上的體裁一直是流動的,變化的,也是開放的。奈保爾的代表作《抵達之謎》就更像散文,沒什么情節(jié)。我的《日夜書》里情節(jié)不算少,但我有意留下一些回憶錄的筆法,留下一些毛邊、不對稱、跳躍性的空白,使它更接近生活和回憶的原貌。這并不妨礙我喜歡有些起承轉(zhuǎn)合得十分標準和嚴格的小說,自己也會寫一些。作家有不同的選擇,在不同情況下也會有不同的選擇。

  羊城晚報:金雁的《倒轉(zhuǎn)紅輪》獲得今年第四屆在場主義散文獎,但作者本人也納悶,為何《倒轉(zhuǎn)紅輪》這種歷史研究專著會被納入散文范疇。您認為散文這種文體是否有邊界?

  韓少功:丘吉爾是個政治家、演說家,卻也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莊子的理論文章,也可以當散文看。在俄國文學傳統(tǒng)里,根本就沒有什么“小說”,無韻的敘事統(tǒng)統(tǒng)叫散文。我們不妨把散文當做一種彈性最大的文體。

  

  作家應該坐到自己的書桌前“抗暈”

  羊城晚報:在文學創(chuàng)作之外,您曾經(jīng)的一系列遷移、辭職、“裸退”等行為也頗引人注目。為什么這么做?

  韓少功:有一些投身公共事務的經(jīng)歷,不是什么壞事。但我不擅長行政,把自己覺得該辦和能辦的事辦完了,再待下去就是混事了,當然應該下臺走人。下臺的那天,我讀完換屆報告就把房鑰匙和車鑰匙交了。別人問我啥心情,我說“翻身農(nóng)奴得解放”,哈哈。

  我這個人有很多毛病,但定力方面可以打高分,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對忽悠有免疫力。我階段性地住鄉(xiāng)下,可以靠近自然和底層,還可以屏蔽掉一些有害信息和不良關(guān)系,相當于給自己賺回來一些時間與生命。有什么不好?眼下不僅國人浮躁,好像全世界都浮躁。信息爆炸造成了第一暈,惡性競爭造成了第二暈,城市太大造成第三暈……一個作家應該坐在自己的書桌前,有一點抗暈的本領(lǐng)。

  羊城晚報:您給人感覺是敦厚隨和的,但在您的內(nèi)心,對人對事對文學,定有自己的一套準繩與思考。當二者出現(xiàn)某些沖突時,您會不會感覺痛苦?

  韓少功:我這個人四十歲以前有一些脆弱,還是年輕人嘛。一是關(guān)于結(jié)果:有時候明明自己費力了,但結(jié)果不好,令人灰心。二是關(guān)于團隊:以為找到了志同道合者,后來發(fā)現(xiàn)不是,于是覺得自己很受傷。現(xiàn)在的我可能有點沒心沒肺,叫做“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不再那么看重得失,不再那么看重親疏,所以就不容易受傷了,沒什么好事也可以傻樂。比如寫出一本書,只要寫作過程很開心,有創(chuàng)造的快感,別人怎么看都可以忽略不計。

  鏈接

  韓少功,1953年出生于湖南。197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曾是倡導“尋根文學”的主將。曾擔任海南省文聯(lián)主席。2002年4月,獲法國文化部頒發(fā)的“法蘭西文藝騎士勛章”。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馬橋詞典》《暗示》《日夜書》,中篇小說集《爸爸爸》,散文集《山南水北》等。作品有三十多種譯本在境外出版。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