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挖掘人們不經(jīng)意的愛國精神

——梁衡談《梁衡紅色經(jīng)典散文選》

http://marskidz.com 2013年07月18日09:42 來源:光明日報 計亞男
《梁衡紅色經(jīng)典散文選》 梁衡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年4月出版《梁衡紅色經(jīng)典散文選》 梁衡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1年4月出版

  盛夏午后,艷陽高照,梁衡先生談起他的《梁衡紅色經(jīng)典散文選》,記者如同聆聽一曲清涼低吟的長詩,家國情懷,悲壯人間。

  在1995年前,梁衡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主要是山水散文,像大家所熟悉的《晉祠》,1982年就被選入全國中學課本。之后,他轉(zhuǎn)入黨史人物的寫作。

  《梁衡紅色經(jīng)典散文選》中,有寫共產(chǎn)黨早期領(lǐng)袖瞿秋白的《覓渡,覓渡,渡何處?》,這篇他最早創(chuàng)作的紅色題材作品,亦被選入全國高中課本。有寫毛澤東的《這思考的窯洞》;寫張聞天的《一個塵封垢埋卻愈見光輝的靈魂——建黨90周年想起張聞天》(2011年);有1998年在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寫的《大無大有周恩來》;有寫彭德懷的《二死其身的彭德懷——紀念彭德懷誕辰110周年》等。

  除此之外,編入本書的還有寫辛棄疾的《把欄桿拍遍》、寫韓愈的《讀韓愈》、寫林則徐的《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寫李清照的《亂世中的美神》等篇章,都力求挖掘出他們一些被常人所忽視的進步東西。

  一位讀者曾經(jīng)很不解,為什么要把寫韓愈、林則徐、辛棄疾的文章收入“紅色經(jīng)典”?看完全書之后,他慢慢理解了作者的用意。作者寫作紅色經(jīng)典之意,不只是在記敘革命歷史中的革命精神,也是在解讀中華民族歷史上一些偉大的民族精神,如“文死諫,武死戰(zhàn)”“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報國之志古已有之。這種精神也是經(jīng)典。

  “這是一本以政治人物為主的散文集,我都是挖掘他們的進步理念和愛國精神;從材料方面來說,都是別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绷汉膺@樣解釋。

  比如林則徐是最典型的。大家都熟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把他當作民族英雄。但是在虎門銷煙后,他被清政府撤職發(fā)配到新疆,這段歷史大家可能不大知道。

  于是,梁衡抓住了這段歷史。林則徐在新疆的兩年間,皇帝把他當作罪臣,但是老百姓視他為英雄。他從罪臣和英雄之間的矛盾中來剖析,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叫《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梁衡說了一段很感人的故事。清朝法律是允許用錢來贖罪的,林則徐的妻子帶著孩子陪他西行,在西安設(shè)立一個營救他的大本營,很多人籌錢要給他贖罪。但是林則徐卻不同意,他說:“我跟別人不一樣,我是一個愛國的政治犯,我沒有罪,我抗擊英國人有什么罪?”勸夫人停止籌錢。

  林則徐在新疆過果子溝的時候,正下著大雪,路很難走,大家都下馬,他的兒子在鵝毛大雪中,把靴子脫了光著腳,希望蒼天有眼看到他的孝心。他說:“如果我的父親能早點回去,我愿意光著腳從大雪里蹚過去!睆男陆稍L回來后,梁衡對季羨林先生講述這段故事時,老先生掉下了眼淚。

  “一般人把李清照當作文學人物,我是把她當作愛國人物來寫的。她吟下了千古絕唱——‘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寫的是一種愛國情懷,更是為她的愛人趙明誠臨陣脫逃而羞愧的一種感情抒發(fā)!边@是梁衡對李清照的理解。

  “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是有傳統(tǒng)的。在我的筆下重新詮釋了一下韓愈、李清照、辛棄疾、林則徐,挖掘出了他們愛國的、進步的、為民辦事的一面。特別像韓愈,一般人認為他是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人物。其實,韓愈被發(fā)配潮州為民辦事的那一段經(jīng)歷,非常感人,我努力地去挖掘這些東西,只要是曾經(jīng)推動歷史進步的人和事,現(xiàn)在仍有教育意義!

  《青山不老》也選入本書之中。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山西有七位60多歲的老人,長年在一個溝里植樹造林。梁衡當時是光明日報駐山西記者站站長,當他去采訪的時候,老人們已相繼去世,只剩下最后一個了,那個老人已70多歲。

  “我采訪時很感動,在一間小草房里,坐在土炕上談話,隔著一堵墻,旁邊那間房子里放著一口棺材,這位老人一邊跟我聊天,一邊拿著煙袋敲敲墻說:‘我的棺材就在那里,當我不能動的時候,隨時都可以躺到棺材里,一生就此了了。但我留下了這么多的樹!

  “你看一個農(nóng)民,是多么樸實。 绷汉庥芍缘卣f。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