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tài) >> 藝苑 >> 正文

寫滿故事的眼睛

——韋源的“世師尊”系列

http://marskidz.com 2014年02月17日10:37 來源:中國文化報 李杰
 世師尊·錢穆(油畫) 韋源 世師尊·錢穆(油畫) 韋源

  風/驟然而至/甚至比固化的山脈更加堅硬/一塊一塊砸進海馬區(qū)……(韋源《建筑的結構邏輯》)

  韋源的繪畫應該是他負重的身體、生活、靈魂之中最“輕”的部分。

  如果我們避開他的言談、文字和經歷,那些幽默的、苦難的、迷惘的閱讀、回憶和生活碎片,會很難進入他的內心。也許正如伍迪·艾倫《午夜巴黎》里的橋段,韋源活在他的黃金時代,那也許是德加、薩特、莫迪里阿尼的時代。而現實的生活粗暴的一如我們城市上空的霧霾消磨著他的生命、才華和斗志。小說與詩歌,是他的與世界對抗的戰(zhàn)線,在這里,我們能看到渺小的靈魂在吟唱。而韋源筆下的一張張臉即是歌聲停止后的靜默。

  《世師尊》里的幾幅肖像——陳寅恪、梁漱溟、錢穆略顯扭曲的臉。暗灰色調中隱約泛黃的筆觸讓我們看到了歷史,時間和死亡的基調。三位大師一如鵝卵石色彩般的皮膚塊面被一再的平面化,最終像是泄了氣的皮囊,布滿整個畫布,唯獨那雙寫滿故事的眼睛與我們正視。

  畫面中的陳寅恪、梁漱溟、錢穆作為20世紀史學、佛學、儒學承前啟后的歷史推動者,親歷了上個世紀初破舊立新,國門大開的歷史,時代使命促使他們早年求學的經歷中順應了走西方,思中國的“主流思潮”,盡其一生“行動致良知”,成為啟蒙中國知識分子的先鋒。而他們一生著學講學實踐以外的人生境遇也各不相同,陳寅恪慘死于“文革”鬧。涣菏榻▏笈u農村政策與毛決裂,后繼續(xù)著東方學終老于北京;錢穆暮年走香港、美國、歐洲講學,最終受蔣安排定居故老于臺北。思想的博大與肉身的渺小在這些國學故人中戲劇般地顯現,勵志中伴隨嘆息,最后戛然而止,一如他們的時代。

  韋源也許并非呈現幾位大師本身的形象,而是通過他們的形象的歷史經驗和人性經驗的延伸來轉述藝術家自身的人生經驗。這與陳丹青《國學研究院》(2001)繪畫中描繪的五位大師并不相同。陳丹青筆下人物全身形象的并置、建筑背景的刻畫以及鮮亮色彩的還原更像是在關注畫面人物歷史角色的在場。而《世師尊》中被弱化的形體造型、降灰的色彩和空置的背景,一方面是藝術家從個體閱讀經驗重構后的塑造,一方面是將繪畫的還原脫離開歷史的還原,更多地去接近藝術家對歷史人物選擇的觀念陳述。此刻,繪畫性被刻意地扭曲了,它包含了被觀念篡改的敘事,被繪畫曲解的照片,被時間漂洗過的歷史……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