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變“客”為“我”,重建我們的精神家園

——觀電視節(jié)目《客從何處來》

http://marskidz.com 2014年06月23日09:54 來源:中國藝術報 李春

易中天

曾寶儀

電視節(jié)目《客從何處來》劇照

  剛剛播出的《客從何處來》第一季呈現(xiàn)了五位名人:著名學者易中天、央視主持人阿丘、國際影星陳沖、臺灣主持人曾寶儀、收藏鑒賞家馬未都,對家族 歷史的探尋之旅。這個首播后即固定每周一晚間播出的節(jié)目,直到6月9日第一季落幕,都沒有特別宣傳造勢,像隨風潛入夜的春雨一樣悄無聲息,而它的影響力正 在觀眾的口碑中彌散。

  對于中國觀眾來說, 《客從何處來》還有著特別的意義——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觸碰:文化傳承如何在我們的生命中斷裂?在過去的百多年中,中國家族文化的傳統(tǒng)歷經戰(zhàn)爭離亂的阻隔、 政治運動的清除,以及現(xiàn)代化進程的滌蕩,幾乎完全消失被遺忘。借助攝影機相伴的尋根之旅,《客從何處來》為熒屏內外的中國人,提供了回看歷史的別樣視角與 心境。

  當我們驀然回首,才驚覺——對至親血脈的“歷史” ,竟如此隔絕與陌生:以“講史” 、“寫史”聲名遠播的歷史學者易中天,卻對自己家族的歷史所知甚少。 “在王朝的時代,一人得罪,滿門抄斬。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政治面目不清和社會關系復雜,也都是致命傷。我們家的歷史夠復雜的,當然避之唯恐不 及,誰還敢深挖細找? ” 。同樣因為政治禁忌,主持人阿丘的母親從不填寫馬來西亞歸僑身份,外公陳斌的死亡更是家族諱莫如深的一段往事。踏上尋根之旅,陳沖第一次發(fā)現(xiàn)外公張昌紹與 家人眼中的印象完全不同的另一面人生。收藏家馬未都對母系山東望族鹽商崔家的歷史一無所知。

  當“探尋歷史”竟成為“未知的冒險” ,五位當事人尋根的真實經歷,呈現(xiàn)了老、中、青幾代中國人共同的境遇:對血脈文化與家族歷史的無知!犊蛷暮翁巵怼纷層^眾穿越時代阻隔,看到連接歷史與未 來之間的細細紅線。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這一哲學的終極追問,起點正是我們每個個體與家庭的歷史和來路——我們的親人、前輩、先祖,像我們 一樣真實地生活過,他們如何維持生計?他們有什么樣的經歷?正是親人們當初的行為、情感、信念與選擇,造就了我們的今天。

  曾寶儀的外公王悅善,曾是民國南京總統(tǒng)府的印刷工人, 1949年,年僅20歲的他跟隨印刷所從大陸到臺灣,從此與親人天涯遠隔;馬未都的父親馬丹林出身山東榮成鏌铘島一戶貧困漁家,祖父舉全家之力供他讀書并 最終獲得學校公職,然而, 1944年,父親卻不辭而別投身抗戰(zhàn)烽火,多年之后他在北京與馬未都的母親相識,兩個出身迥異的人組成家庭。

  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多元多樣的變動與機會,在帶來豐富選擇同時,也容易讓人迷失、失衡與短視;而置身浩瀚的歷史長河,會發(fā)現(xiàn)我們今天面對的艱難選擇與痛苦掙扎,其實我們的先人早已經歷,并且留下命運的密碼等待我們去解讀。

  陳沖的外公張昌紹1967年自殺離世——這位我國藥理學奠基人在遺書寫到“我寧愿輕于鴻毛的死,也不愿輕于鴻毛的生” 。為什么溫文和氣的外公,忍心拋下妻子、兒女和第三代,做出如此決絕的選擇?這個令她困惑的謎團終于找到答案。

  盡管家境清貧,但易中天的曾祖父易翰鼎做稅官時拒絕為前任頂虧空。1893年,他準備離開兩湖書院放棄科舉夢想時寫下: “一夜夢中,獨坐一室,悲歌感慨,涕泗縱橫,繼而拍案大呼曰:湘陰易翰鼎,有古俠士之風,久欲為當世效馳驅之力,乃至今沉埋草野,豈不悲哉!彷徨四顧間, 忽醒,則果,淚流濕枕矣。 ”讀著這樣的文字,怎能不讓人動容?易翰鼎晚年出版三本《太平草木萌芽錄》 ,完整記錄自己從16歲到70歲的人生軌跡,他希望“可以作為將來子弟蒙養(yǎng)之遺著” 。相隔近90年,已是67歲的易中天,在節(jié)目中才第一次見到這部先人的生命之書!拔沂窃谖錆h長大的,我們家離湖北省圖書館的老館不過五百米,從初中到高 中,幾乎每個星期天我都要到那里去讀書。我在那里讀了六年書,竟不知道館里收藏了曾祖父的著作;更讓我意外的是,曾祖父在去世前留下了一份遺訓——自敘平 生至愿,榮華富貴皆在所后,惟望子孫留心正學,他年蔚為名儒,則真使吾九泉含笑矣!群孫勉乎哉!讀到這段文字時,我完全傻掉了,才知道,我做的事情正是祖 先希望的。 ”

  跟隨《客從何處來》 ,鏡頭里的主人公終于認領了屬于他們的血脈遺產;觀眾同樣受到啟示。最初看節(jié)目,對片名有些不解:既然是尋根,叫“我從何處來”不是更準確和明白嗎?為什 么是“客從何處來” ?細細體味,發(fā)現(xiàn)其喻義:節(jié)目題目取自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最末一句,不僅喻指后生晚輩不識親人歷史的窘態(tài),這又讓人聯(lián)想到一句詞“夢里不知身是 客,一晌貪歡。 ” ——當我們遺忘了血脈遺產,不知歷史、不識來路,我們又何嘗清醒自知。“在先人歷史的倒影中認識自己” ,重新建構我們的精神家園,變“客”為“我” ,這正是節(jié)目帶給更多人的啟示。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