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作家?guī)?>> 相關文章 >> 正文

李炳銀:一個作家的癡迷追尋——讀趙瑜報告文學《尋找巴金的黛莉》

http://marskidz.com 2014年09月04日13:54 來源:中國作家網 李炳銀

  《中國作家·紀實》版2009年12月號,發(fā)表了趙瑜的報告文學《尋找巴金的黛莉》,這篇作品,和趙瑜此前那些直接地參與現(xiàn)實生活題材的作品有所不同。巴金人們自然都知道,但還有過一個叫黛莉的女讀者,在1937年前后與巴金有過不少書信往來的事情此前卻是人們完全不知曉的。這些巴金致讀者黛莉的信件,經歷歷史滄桑巨變,最后落到了趙瑜手里。趙瑜沒有像一些迷戀收藏或好利的人,將其視為奇貨可居的對象,而是把它視為社會文化的珍貴財富,看成研究巴金和了解社會的一個很好途徑。所以,在經過一番艱難細密的尋找之后,終于有了這部可以說是充滿了傳奇、厚重、寶貴和藝術內容的文學報告,讀來非常令人感動和沉思。

  那么,趙瑜是如何對待和利用這些信件很好地實現(xiàn)了可以說是屬于巴金研究,社會歷史研究和自己文學藝術表達的目標的呢!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地閱讀和發(fā)現(xiàn)。

  一、如何對待這些珍貴的信件

  趙瑜是在不經意間從古董店老板趙從平處知道有巴金致黛莉的這七封信的。但是,要從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商人手中獲得這些信件,其實并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經歷了一番曲折的,也是各自充滿了智慧的周旋之后,趙瑜得手。應該慶幸這些信件落到趙瑜的手里,一是因為這位古董商人不久遭遇橫禍被人殺害;二是這些聯(lián)系著巴金、文學、讀者和風云的社會歷史的信件,恰恰就被趙瑜這樣關注歷史和文學的作家擁有了。這其中似乎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支配,奇巧而充滿機緣。

  在得到這些巴金當年致一個年輕女讀者的信件之后,趙瑜沒有簡單世俗地將其看成一件商品;也沒有短視地將其看成是一些只可供巴金研究的文學資料,而是清楚地意識到這些信件背后可能包含的豐富文學、社會和人生命運的內容。所以,他才有了對收信者本人黛莉的苦苦尋找,才有了這個尋找過程中豐富的收獲和感受,也才有了對于巴金和他的作品地更深入地認識等。所以,趙瑜的這部報告文學,是一種集珍貴資料公開、真實的人生社會調查和文學藝術的報告表達于一體的作品。這些相關的內容集于一體形成合力,又各自構成單個的力量點作用于社會。作家將對于信件地閱讀、考證和逐一的公布與對收信人黛莉的實際尋找交叉進行,又在這種艱難曲折,動靜結合,張弛有致的尋找中感受社會歷史和人生的命運,直將一個在一般人看來是個簡單的資料發(fā)現(xiàn)公布事情描寫得風生水起,波瀾起伏,情景動人,感慨萬千。這其中很清楚地表現(xiàn)了作家的慧眼,也很好地表現(xiàn)了作家善于對待和處理題材的才能和功力。同時,也足以說明,在面對真實的事實的時候,只要作家具備高超的把握駕馭能力,在真實的報告敘述中依然可以表現(xiàn)出決不讓于擁有虛構自由的小說家的文學生動形象性和更加真實深刻的社會思想見識力量,甚至還因為真實的內容而有特別超越虛構敘述所不能夠抵達的震撼層面。

  二、趙瑜尋找到了那些有價值的內容

  1、關于巴金的研究,應該說已經是相當?shù)某浞趾投鄻恿。但是,巴金致黛莉這七封信的發(fā)現(xiàn),依然可以給巴金研究帶來新的活力和內容。在巴金致黛莉的這些信中,既包含著巴金1937年前后的生活工作情景內容,也很多地流露了巴金作為一個作家所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對于人生的理解。首先,巴金是一個善良而純粹的人,他不像今天的某些自以為得志的作家那樣,對于無名讀者多是睥睨和不屑的態(tài)度。巴金在收到可能是由《大公報》轉來的讀者黛莉的信件后,就很認真地復信給她。在得知黛莉讀過他早期的作品《砂丁》的時候,巴金立即就“心里很不安,不該拿那慘痛的圖畫來傷害你的孩子的心靈”。在后來的信中,并深情地勸誡黛莉:“你應該升學------社會太黑暗了,人情太復雜了。你只是一只羽毛未豐的鳥,你還不能夠在自由的天空里飛翔,因為在那里有無數(shù)老鷹在等著啄你。一個人要走進社會,最好得具有更多地技能和學問!钡弥炖蛴袨榭箲(zhàn)、為社會的文明進步“犧牲”的心思時,巴金又特別地告誡黛莉“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輪著每個中國人都必須為一個大的戰(zhàn)斗來犧牲他的一切。所以,在這時候你還有機會求學,就應該不放過機會。你不過是十七歲的孩子。而中國還充滿著三四十歲的壯年人。第一批獻身的應該是他們,而不是你。你不要那樣苛酷地責備你自己”,以及后來多次表述自己的文學態(tài)度、選擇對象和引導黛莉的文學閱讀與希望她“好好地生活”等許多溫情的內容,很多的使我們看到了巴金確如他自己聲言:“我在生活里追求著光明、愛人間的幸福,我在文章所追求的,也是這個!

  巴金對于社會的責任追求和對于他人的深情關愛,光是從這些信件中就有很多的表現(xiàn)。這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巴金所以成為大家的思想道德基礎和自我的社會承當精神與“利他”理念的實踐。巴金的作品在當時的青年人中的重要影響和足以給人許多的啟示。趙瑜不是一個巴金研究專家,但他圍繞這七封信件對于巴金人生和文學道路的簡要追溯,結合著現(xiàn)實的文壇,還是發(fā)出了我認為是精警的感嘆。趙瑜寫到:

  不久前,一位作家與我討論當代中國文學為什么難以超越前人,為什么難以

  崛起和領先于世界。我的感想是,除了漢語言自身確有限制外,最要命的是,我

  們這一代作家許多人既無中西學養(yǎng)亦無自身信仰!我們僅僅憑著一點聰敏悟性甚

  圓滑世故,便可以混跡文壇,自然難成大器。更多后來者所繼承所迷戀所利用的

  是寫作在中國具有敲門磚功能,乃至傾心于文壇藝苑極腐朽、極墮落的一面。一

  個作家,如果擁有真學問、真信仰、真道德、真品位,那么,占有哪怕其中一樣

  都會大成。而我們,惶惶然十三不靠,心中沒譜,不知朝著哪一路和牌。------

  看看巴金對待信仰的堅持和文學的忠誠,對待創(chuàng)作的嚴肅態(tài)度和讀者的負責精神,我們現(xiàn)實的許多人,特別是從事文學寫作的人們,真是值得反省和追問!所以,我以為,趙瑜的這次尋找,不僅使他更加接近和了解了巴金,也使他和讀者更加地了解了巴金的精神情感世界和豐富的文學生活內容。從原始資料閱讀而來的對巴金的靠近,無疑對于巴金研究是一個新的豐富和推進!

  2、說趙瑜這部作品是厚重、深刻的表達,除過他結合巴金的信件本身內容對于巴金的深入理解之外,還在于作者通過對黛莉的艱難曲折追尋而在經歷當年社會歷史過程中的感受和認識。黛莉和巴金的通信發(fā)生在1937年前后,而這個時間正是中國社會經歷著苦難、混亂和激情的時期。所以這件事也絕不能夠看成是一個著名作家和一個讀者的一般性聯(lián)系和溝通。因為這其中各自都在用全部的真誠和情感甚至生命依托來接觸對方的。自然這樣的接觸也是同那個特殊的社會歲月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的。

  趙瑜不愧是一個見聞深邃的作家,他也許正是意識到了這些豐富的社會內容存在可能,才立志和堅持對黛莉的尋訪的。結果,這一尋,作家就像找到了一個進入歷史隧道的入口,走進去,果然內容斑斕。作為一部寫實的作品,在表現(xiàn)真實方面必須有嚴格要求。而趙瑜的報告文學,向來在比較事實的真實這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xiàn)。此前他報告中國現(xiàn)實體育領域事件人物的《強國夢》、《兵敗漢城》和《馬家軍調查》,均是因為建立在嚴格的事實基礎上的深刻前沿見解而獲得社會轟動的。這些作品,至今也因為其凜然的風格和藝術文學的表達而被人記憶。

  在走進1937年前后中國的社會歷史之后,趙瑜就發(fā)現(xiàn),人們其實對于歷史的事實和感受是存在著不少問題的。例如,當國共兩黨分庭抗禮的時候,閻錫山統(tǒng)治下的太原,因為要抵御共產黨部隊東渡黃河的威脅,自然就有許多必要的防范,也可能像宋之的報告文學《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所描繪的那樣,“流言傳播,草木皆兵”,森嚴如桶。但是,在國共達成共同的抗日協(xié)議之后,在閻錫山主政的第二戰(zhàn)區(qū),卻是一個中華民族不計前嫌,不分你我全力抗戰(zhàn)的英勇悲壯的戰(zhàn)場,為中國的抗戰(zhàn),甚至為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和幫助的。像這樣的合作抗戰(zhàn)內容,在過去的歷史宣傳中,就一直存在著遮掩和偏頗。當這些真實的內容伴隨著黛莉漂泊的生活自然的出現(xiàn)之后,自然會給讀者不少新的發(fā)現(xiàn)和滿足。還因為當時合力抗戰(zhàn)的局面,很多青年人不分黨派和軍隊地熱血投入,后來卻因為當時自己不經意間選擇的付出而經歷命運大不同的現(xiàn)象,今天看來,都令人唏噓!

  3、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出于非常負責的原因,圍繞黛莉的家庭所展開的歷史內容也很富有價值。像曾經是留學英國劍橋大學的黛莉父親趙廷雅和曾經是傅作義等抗戰(zhàn)名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同學的叔父趙廷英,盡管在抗戰(zhàn)前和抗戰(zhàn)后都曾經為山西、中國的發(fā)展曾經做出過有益工作的人,卻在抗戰(zhàn)中令人憤恨地投降事敵;但是黛莉丟棄了可能舒適的生活奔向了自由,尋找可以安放自己激情和理想的地方去了;黛莉的另一個叔父趙廷玉,在孤身對抗數(shù)以百計的日本鬼子時,英勇抗擊,悲壯的犧牲,成為著名的抗日英雄等這些內容,也是歷史的一種表現(xiàn)。至于黛莉這個曾經富庶的家族人物在多年歷史政治風雨中的經歷和跌宕的命運,更是有難以言說的曲折和浩嘆!這其中自然包含了黛莉自和巴金發(fā)生書信聯(lián)系之后七十多年人生經歷的追求、艱難、悲苦、欣慰、遺憾等等內容。所以,尋找黛莉,是一種歷史的尋訪和感受,是一次跟隨黛莉的人生對歷史的再現(xiàn)和認識感悟!我們,真是感到慶幸,在經歷了這么多的不幸苦難之后,黛莉至今竟然健康地活到了90歲,還真讓趙瑜找到了,我們應該給老人家誠摯的祝福!

  在彌漫的歷史中,趙瑜的尋找曾經出現(xiàn)過彎路,開始時曾經向趙逢冬這個線索靠近,卻沒有想到,在這個后來證明是錯誤靠近的過程中,竟然也有使人驚心動魄的故事。趙逢冬是一位造詣很深的工程技術人員,曾任閻錫山在太原所有兵工廠的總工程師。在9·18事變之后,他每逢9月18日這一天,都要絕食一日,以記國恥。連續(xù)15年,直到1946年抗戰(zhàn)勝利。還有許多作為如改造手榴彈,使之更具殺傷力、發(fā)明機器炒茶大大提高生產量等。像這樣的內容,伴隨著尋找而自然進入作品,既非閑筆,反而更加增強了作品的豐富感。

  所以,趙瑜的《尋找巴金的黛莉》,完全不是一個單純的信件公開和作家研究,他實際是將這些信件巧妙地作為一個敘述的珍貴線索,并將其藝術地融入到一種歷史寫作追求中去的。正因為這樣,這部作品才成功地表現(xiàn)出了自己的藝術思想蘊含和個性的風格,成為當今報告文學,乃至整個文學創(chuàng)作中不易獲得的杰作。

  三、趙瑜報告文學的啟示

  報告文學如今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學創(chuàng)作門類了。每年出現(xiàn)的作品數(shù)量和活動也很多。每年都有優(yōu)秀的作品出現(xiàn),但是數(shù)量總是比較少。因此,從總體上來說,人們對報告文學的現(xiàn)狀是不滿意的。當然,這樣的不滿意不僅是報告文學的羞澀地方,在詩歌、小說創(chuàng)作等方面,其實也是這樣的局面,甚至情形還更甚!

  趙瑜又成功了,那么他能夠給我們那些成功的啟示呢?我以為這樣的話題也可以成為本文的話題簡短地說說。首先,我看重趙瑜選擇題材對象的眼光,他能夠很明確地意識到對象的包含價值并努力地去開掘它。而我們不少平庸的作品,選材跟著主流的宣傳走,表現(xiàn)時踏著主旋舞,完全沒有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體會和獨特的感受表現(xiàn),這如何能夠有個性的作品出現(xiàn)!有的人,有幸獲得了有價值的題材,可是不下功夫深入采訪和認真思考,急于完成出手,結果草草地打發(fā)了個好機會。而趙瑜,在獲得了這些信件的時候,從作品你就可以看出,他是付出了多少的采訪追尋,資料研究和個性考察的時間和精力啊!就這樣10萬字左右的作品,趙瑜前后卻花費了近兩年的時間,即使這種甘于深入作“田野調查”的死功夫行為,就很值得我們很多的報告文學作家學習。更有趙瑜勇于求真表識的精神,就更是我們很多已經習慣了人云亦云的作家需要借鑒的。報告文學不像人家小說,可以找個由頭然后天馬行空的虛構,可以在很長的情節(jié)展開后給你說一個“我真的愛你!”的道理等。報告文學要用事實說話,要用對事實的解析來表達作家的思想立場,你不大量直接地走向事件現(xiàn)場,不用心地研究分析比照鑒別行嗎?

  在報告文學寫作中,真實本身就已經構成了對作家表達的限制,你再不大量地掌握資料,更多地花費心思尋找結構表達的方式,在敘述語言的運用上力求個性和文學,那么,你就永遠也走不出真實對于你的束縛,作品只能使平直呆板和沒有生機的事實堆積。你看人家趙瑜,圍繞七封信的公布,提供了多么豐富的背景內容,而且在表達時,用似乎是音樂復調交叉表達的方式,既有固定旋律的貫穿,又有分合共鳴的配合節(jié)奏,再加上好像是迷案尋蹤的懸念情節(jié)推進等手法,直將一個歷史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文學政治表現(xiàn),人們的命運曲折變化等表現(xiàn)的使人蕩氣回腸,不忍釋卷,感受多多。這些本事,你不佩服行嗎!

  同時,我還想提示那些對報告文學一直持有偏見或認為報告文學根本就不可能實現(xiàn)藝術表達的人們,希望你們看看趙瑜的報告文學。這或許對于你也會有認識的改變!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