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一部《紅高粱》,紅火三十年(張遠晴 竇吉進)

http://marskidz.com 2014年10月29日10: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張遠晴 竇吉進
圖為電視劇《紅高粱》拍攝基地。圖為電視劇《紅高粱》拍攝基地。
穿著花襖的周迅精靈感十足,一顰一笑透著至情至性的生命力。穿著花襖的周迅精靈感十足,一顰一笑透著至情至性的生命力。
  來到高密的人可以在“復(fù)原”的高密東北鄉(xiāng)中看到莫言小說中的平安莊教堂、紅高粱酒坊、爐包鋪子,還有蛙碼頭、會唱歌的墻、透明的紅蘿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等。圖為舞劇《紅高粱》拍攝場地。  來到高密的人可以在“復(fù)原”的高密東北鄉(xiāng)中看到莫言小說中的平安莊教堂、紅高粱酒坊、爐包鋪子,還有蛙碼頭、會唱歌的墻、透明的紅蘿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等。圖為舞劇《紅高粱》拍攝場地。
在莫言的小說中,一種悲愴高歌的本土戲曲形式,充滿野性,充滿力量。圖為茂腔《紅高粱》。在莫言的小說中,一種悲愴高歌的本土戲曲形式,充滿野性,充滿力量。圖為茂腔《紅高粱》。
 圖為茂腔《紅高粱》。 圖為茂腔《紅高粱》。
  圖為《紅高粱》拍攝基地。  圖為《紅高粱》拍攝基地。

  10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舉辦的“莫言與中國當代文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上,作家賈平凹談及第一次讀莫言作品的感受,就像放火燒荒的野孩子,“一下子就是幾百米長的火焰,紅黃相加,隨風蔓延,十分壯觀”。在賈平凹看來,莫言作品如同果園里瘋長的一棵野生葉藤,有吸取營養(yǎng)的能力,更有經(jīng)受風雨雷電的能力。

  這種源自鄉(xiāng)土的野性,化作了莫言筆下一片片孳生、一茬茬拔桿的紅高粱。

  1986年問世的《紅高粱》,奠定了莫言在華語文學中的地位,也將高密東北鄉(xiāng)安放在了世界文學的版圖上。

  近30年過去,這片紅火的高粱地早已蔓延出了文學的國度,在不同的藝術(shù)形式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1988年,張藝謀執(zhí)導的電影《紅高粱》問世,榮登多個國際大獎,成為那個時代絕對的經(jīng)典。今年10月27日,期盼已久的電視劇《紅高粱》在山東、北京、浙江、東方四個衛(wèi)視聯(lián)袂首播,周迅、朱亞文主演,掀起新一輪收視熱潮。除此之外,還有青島歌舞劇院改編的舞劇《紅高粱》,在2013年斬獲“文華獎”。

  莫言也曾計劃將《紅高粱》改編成秦腔,這種如利劍刺破天空的高亢嗓音,如黃土地上的陽光一般刺目、火辣,好似生命的吶喊。

  茂腔戲《紅高粱》看哭莫言

  在這么多的《紅高粱》藝術(shù)形式中,莫言對老家的茂腔情有獨鐘。

  茂腔是廣泛流傳于山東膠東地區(qū)的戲曲形式,在莫言的小說《檀香刑》和《生死疲勞》中被稱作“貓腔”。相傳在清朝雍正年間,由高密鄉(xiāng)的怪才常茂創(chuàng)立,因唱腔高亢嘹亮,婉轉(zhuǎn)處猶如貓叫,故而得名。

  在莫言的小說中,這種悲愴高歌的本土戲曲形式,充滿野性,也充滿力量,同滿田野栽種的紅高粱一起,成為生命力的最好的表達。

  就在不久前舉辦的山東·高密第五屆紅高粱文化藝術(shù)節(jié)上,精心編排的現(xiàn)代茂腔大戲《紅高粱》在高密大劇院隆重首演。

  為這場演出,高密人下足了“血本”:國家一級編劇王勇任編劇、國家一級導演周波任導演,70余人參與演出,整個高密茂腔劇團幾乎全員上場,是近幾年來最大型的一出現(xiàn)代茂腔戲。

  “《紅高粱》和高密茂腔可以說是高密的兩大瑰寶,當這兩大瑰寶結(jié)合在一起,綻放出來的光彩是無與倫比的!泵粦颉都t高粱》藝術(shù)總監(jiān)王華瑩說。

  首演當天,可容納800人的劇院里,座無虛席。莫言也受邀觀看了演出。

  改編后的茂腔戲《紅高粱》由出嫁殺鬼、抗婚守身、高粱地野合、心心相印、羅漢救友、鬼扒人皮、民族覺醒、復(fù)仇烈火8個獨立情景組成。近兩個小時的演出,滿溢著紅高粱烈酒氣息而噴發(fā)出的陽剛之氣,讓現(xiàn)場觀眾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30年過去,《紅高粱》中展現(xiàn)的高密鄉(xiāng)人民勃發(fā)的生命力和抗爭的血性,依然鮮活。

  當劉羅漢為了保護九兒和余占鰲,被殘忍的日本兵下令剝皮處死,慷慨悲壯的高歌,引得現(xiàn)場掌聲雷動。而因在日本兵的逼迫下剝了劉羅漢的皮而發(fā)瘋的孫五,一個人跌跌撞撞地在高粱地里吹響嗩吶,整個舞臺只有孫五一人,偌大個現(xiàn)場只有高亢嘹亮的嗩吶聲刺破寂靜,一股悲涼由衷而發(fā),不少觀眾埋頭低聲啜泣。

  整個看戲過程中,坐于前排的莫言神情十分認真投入。在戲的最后,九兒挑著兩壇子高粱紅酒,義無反顧向高粱地里的日本兵沖去,與敵人同歸于盡,高亢的茂腔再次響起,現(xiàn)場氣氛達到高潮,觀眾席中爆發(fā)出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而莫言悄悄擦拭著眼角的淚水。

  當演出結(jié)束后,有人問莫言對茂腔版的《紅高粱》有何感想時,莫言顯然還沉浸在之前的感動中,沉吟著說了句“我得想想”,停頓了幾秒鐘后,又說:“很好!”隨后,莫言表示,能將高密茂腔和《紅高粱》這樣糅合起來,是“非常好的!”

  《紅高粱》的倔強感染著每個演員

  看過《紅高粱》的人,都被其中塑造的一個個倔強有個性的生命而感動。

  當周迅第一次接到飾演電視劇《紅高粱》中“九兒”一角的邀請時,她猶豫過。鞏俐飾演的電影版“九兒”已成經(jīng)典,有可能超越嗎?

  但事后想起,周迅覺得能夠出演“九兒”這樣完整、有力量的角色,非常幸運。盡管在周迅眼里,她沒有“九兒”的悲慘遭遇,但“九兒”強大的生命力讓她感動。

  業(yè)界戲稱“迅哥”的周迅,跟“九兒”一樣,有一股倔強勁兒。她曾經(jīng)說過,做演員就是要毀滅自己,一點點去掉自己,進入角色。

  從首播的鏡頭看,穿著花襖的周迅精靈感十足,一顰一笑透著至情至性的生命力。周迅直言對“九兒”充滿尊敬:“她的命運還是挺悲的,她碰到好多好多不可思議的事情——被爸爸賣掉、被嫂子算計、被初戀情人出賣……我看這個角色時對她充滿尊敬,我也希望我自己表演得游刃有余!

  而被“九兒”感動的,還有高密著名茂腔演員孫紅菊。

  孫紅菊今年已經(jīng)50歲,為演好年輕的小姑娘“九兒”,她在40多天的時間里,整整瘦了27斤。演出的過程中,她要一直穿著一雙繡花小鞋,大紅色的緞面,12厘米長,典型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蓮。排練加演出,孫紅菊都要穿著這雙繡花小鞋,實際上就是墊著腳尖走路,后腳掌處于懸空狀態(tài),辛苦不同尋常。

  “看,現(xiàn)在兩個腳趾甲已經(jīng)脫落了,前腳掌也腫了。”孫紅菊笑著說。

  同樣拼命的還有整個團隊。

  從8月初開始編寫劇本,劇情設(shè)定、演員定角色、音樂設(shè)計等工作同步展開。8月23日進入正式排練階段,到10月10日正式公演,演員們只有40多天的排練時間。時間緊任務(wù)重,演職人員白天晚上連軸轉(zhuǎn),40多天沒有好好休息過,連國慶長假都用在了排練上。

  茂腔戲《紅高粱》劇中男主角“余占鰲”一角的演員單寶宏說,由于晚上經(jīng)常排練到凌晨三四點,每天的休息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所以他與多名演員的嗓子都“壞了”,聲音沙啞喉嚨刺痛!帮椦荨畡⒘_漢’的演員薛林濤,彩排時由于長期勞累摔倒在舞臺上,當時頭上都流血了。盡管如此,他也沒有耽誤排練和正式演出!眴螌毢旮锌。

  高密東北鄉(xiāng)里的“紅高粱精神”

  九兒、余占鰲、劉羅漢、孫五……莫言在《紅高粱》中塑造的諸多文學形象,像野地里的高粱一樣,充滿了倔強的生命力。高密人喜歡把這種生命力,稱作“紅高粱精神”。

  在莫言的書中,它是火辣辣的高粱酒,是顛著花轎的豪情高歌,是扛著兩缸烈酒沖向敵人殺生成仁的悲壯。而新時期,高密人喜歡把改革創(chuàng)新、不服輸?shù)木,看做是“紅高粱精神”的延續(xù)。

  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高密人就打起了紅高粱的主意。創(chuàng)辦了紅高粱文化節(jié),向世界推銷充滿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高密文化。在今年舉辦的第五屆紅高粱文化節(jié)中,高密人重復(fù)著一句話:“高粱紅了,莫言也回家了!倍孕ΨQ,“不光高粱紅了,收獲玉米、播種小麥的季節(jié),我都會回來!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紅高粱”一下成了具有國際品牌效應(yīng)的文化品牌。高密人也盤算著怎樣將“紅高粱元素”整合、包裝,做強做大。

  他們計劃著將文學世界中的高密東北鄉(xiāng)搬到現(xiàn)實中。這是個浩大的工程。

  東北鄉(xiāng)文化旅游項目采用市場化運作,總投資16.7億元,按照“一心一環(huán)一帶三區(qū)多點”的規(guī)劃結(jié)構(gòu),計劃將景區(qū)打造成為國內(nèi)知名和具有獨特濃郁高密東北鄉(xiāng)特色的文化旅游景觀帶。

  “一心”即莫言舊居鄉(xiāng)村文化旅游區(qū),“一環(huán)”即紅高粱文化休閑長廊,“一帶”即膠河生態(tài)景觀帶,“三區(qū)”即青草湖(紅高粱)影視拍攝公園、孫家口伏擊戰(zhàn)舊址(素質(zhì)拓展基地)、東北鄉(xiāng)紅高粱莊園,“多點”即紅高粱種植基地、公婆廟慘案紀念館等。

  游客可以在“復(fù)原”的高密東北鄉(xiāng)中看到莫言小說中的平安莊教堂、紅高粱酒坊、爐包鋪子,還有蛙碼頭、會唱歌的墻、透明的紅蘿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等。

  而高密的紅高粱影視基地更是名聲在外,電視劇《紅高粱》的主要場景即取自于此。

  把紅高粱做成文化品牌,讓高密人嘗到了改革甜頭。

  30年過去,《紅高粱》早已翻越了文學的籬墻,演變成多元的藝術(shù)形式,感染著一批批的讀者和觀眾。但藝術(shù)形式終究是有限的,《紅高粱》的意義絕不等于寫作或表演。故事中郁郁勃發(fā)的生命力和倔強不屈的“紅高粱精神”,深刻影響著欣賞它的每一個人,也影響著現(xiàn)實的改革事業(yè)。

  這才是《紅高粱》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