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民族文藝 >> 藝術評論 >> 正文

《巴彥岱》:再現(xiàn)王蒙的新疆歲月 詮釋超越民族的感情

http://marskidz.com 2014年11月28日13:26 來源:中國民族報
圖為電影《巴彥岱》劇照,資料圖片圖為電影《巴彥岱》劇照,資料圖片

  一部以著名作家王蒙的新疆歲月為背景,展現(xiàn)“文革”背景下和諧民族關系的影片《巴彥岱》,近期將與觀眾見面。不久前,該片在新疆進行點映時,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許多電影評論家和觀眾認為,這是一部具有人文色彩的影片,雖是講“文革”時期的故事,但沒有控訴和憶苦,而是用內(nèi)斂、溫情的方式,通過主人公老王的日常遭際,表現(xiàn)了在一個困苦的年代,淳樸善良的少數(shù)民族同胞對漢族下放作家的照顧和保護,詮釋了人性的溫暖及超越民族的感情。

  故事:老王與巴彥岱

  巴彥岱是王蒙下放務農(nóng)、進行“思想改造”的地方。平反后,王蒙回到北京,當上了文化部部長,但他始終將巴彥岱視為“第二故鄉(xiāng)”,他的作品中曾多次寫到這里。

  巴彥岱是蒙古語,意為“富饒之地”,原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惠寧城故址,曾駐屯滿、蒙官兵。因地沃水豐,及至新中國成立前,這里仍不失為一個相當興旺的自然村落。

  1963年,面對文藝界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嚴峻形勢,王蒙果斷地做出了遠走他鄉(xiāng)的抉擇,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遷往烏魯木齊。1965年4月,新疆文聯(lián)以“勞動鍛煉”的名義,將王蒙安排到伊犁巴彥岱務農(nóng)。剛來不久,他還擔任了紅旗公社二大隊(巴彥岱)副大隊長,分管農(nóng)田水利建設。后因政治風聲更緊了,副大隊長職務被解除,王蒙真正成了一個農(nóng)民。

  在長達7年的務農(nóng)歲月中,王蒙一直保持著豁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他利用“文革”期間的“天天讀”,把巴彥岱當作學習民族語言、錘煉人生的大學校,幾年后居然以一口流利的維吾爾語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

  在新疆的生活積累,使王蒙在落實政策回京后重新煥發(fā)出文學青春。他創(chuàng)作了數(shù)百萬字的作品,絕大部分是在新疆的見聞和感受。2013年,他的《這邊風景》一書出版。這本創(chuàng)作于巴彥岱卻一直未能付梓的小說,勾勒了一幅西域風情圖。

  電影《巴彥岱》中,老王是一個三十出頭、戴著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的漢族男人。1965年5月初,他來到了伊寧市市郊的巴彥岱(當時叫紅旗公社二大隊)“蹲點”。帶他來的領導,介紹這個人時有點含糊,紅旗公社的大隊長阿迪力只知道這個漢族人是從北京來的,是個摘帽右派。淳樸善良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們,只是把這個人當成干部對待,并沒有打聽他的底細。

  老王嚴格按照組織的要求,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第二年,老王的妻子從烏魯木齊調(diào)到伊寧市的中學教書。老王就騎著他那輛破自行車,經(jīng)常穿行在巴彥岱與伊寧市之間。老王被任命為公社副大隊長,協(xié)助大隊長阿迪力做了不少工作。阿迪力是標準的農(nóng)村基層干部,對國家和百姓感情真摯,但脾氣不好,愛罵人,老王投入很大精力來緩和阿迪力與村民們的矛盾。

  不久,席卷全國的文化大革命也蔓延到了巴彥岱。面對政治斗爭,已有經(jīng)驗的老王感到在劫難逃。沒想到,樸實真誠的巴彥岱村民默默保護了這位他們認為很有文化的老王。在一次與村民歡聚的宴會上,老王告訴大伙自己是一個右派,沒想到村民早都知道這件事情了。老王又鄭重地告訴大家,自己是一名作家。村民們都鼓勵老王回到作家的位置上去,因為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詩人。

  巴彥岱的“文革”時光就這樣有驚無險地慢慢過去了。1978年,老王回到北京,之后的歲月里,他曾九返新疆。

  精神:維吾爾族的“塔瑪霞”影響了老王

  維吾爾族有一句諺語:“人生在世,除了死以外,其他全都是塔瑪霞!”“塔瑪霞”就是玩耍、休閑的意思,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態(tài)度,一種略帶游戲的精神。

  在巴彥岱,流傳著一個故事:大街上,兩個維吾爾族干部騎車遇見了,二人推車至馬路邊扶車敘談。一個人問另一個人:“你的觀點是什么?”另一個回答:“我,;!”另一個人點點頭,說:“我,造反!”然后二人笑著告別離去。在很多維吾爾族人看來,政治派別是官家的事,住房吃喝、老婆孩子才是自己的事。

  正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里,巴彥岱維吾爾族老鄉(xiāng)對老王的右派身份是毫不在意的。他們只是出于人性的善良淳樸,用天生的幽默與熱情來對待老王,而不是將其作為異類和批判對象,這無形中幫助和深深影響了老王。

  影片《巴彥岱》中有這樣一幕:老王剛到巴彥岱這個99%的居民都是維吾爾族的村落時,茫然不知所措。在伊敏老爹歡迎老王的“歐德萊西”晚宴上,他對焦慮的老王講起了維吾爾族人的生死觀,告訴他什么是“塔瑪霞”,并鼓勵他以“塔瑪霞”的態(tài)度去生活。此后,老王開始慢慢學習維吾爾族的民間舞蹈,給當?shù)匦∨笥牙戆l(fā),逐漸適應當?shù)厣睢?/p>

  這是一個特殊年代的故事,但影片里沒有描寫“文革”時期暴力的場面。在巴彥岱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里,村民們?yōu)榱吮Wo老王不被批斗,就將他家的沙發(fā)椅作為替罪羊進行批斗、游街。

  不但如此,老王這個被主流政治文化邊緣的個體,還幸運地在同維吾爾族的交往中獲得了教誨和力量。這尤其體現(xiàn)在老王向拉伊赫曼學習維吾爾語的故事場景中,他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獲得了一種新的價值觀。譬如,老王知道了維吾爾族詩人納瓦依的詩歌,而拉伊赫曼懂得了成為知識主體的重要性。

  在村民送別老王離開的麥西來甫上,與村民共舞的老王淚流滿面,他用流利的維吾爾語說:“我愛你們,也愛巴彥岱!我舍不得離開巴彥岱,也舍不得離開你們!”

  價值:表現(xiàn)民族關系的一個突破

  新疆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王敏認為,《巴彥岱》在表現(xiàn)和諧民族關系上是一個突破。以往的新疆片多側(cè)重表現(xiàn)新疆風光和歌舞,而該片則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仁愛,以及漢族文化與維吾爾族文化的相互影響。“雖不言民族團結(jié),但民族相愛的真情自在其中!

  新疆文聯(lián)主席阿扎提·蘇里坦說,影片真實地再現(xiàn)了那個年代淳樸的維吾爾族民俗和當時各民族相互尊重、彼此欣賞的歷史真實,“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善良、樂觀使作家王蒙受益終身,這些一度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

  “《巴彥岱》讓人們知道,新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待苦難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親情、愛情、忍耐、和解,是支撐普通百姓活著的信念!毙陆穆(lián)理論研究室副研究員賽娜·伊爾斯拜克說。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