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綜述 >> 年度綜述 >> 正文

2014年散文:在謙卑和寬廣中顯現(xiàn)力量(李林榮)

http://marskidz.com 2015年01月30日09:31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李林榮

  新觀察·年度綜述

  2014年散文:在謙卑和寬廣中顯現(xiàn)力量

  新世紀以來中、長篇散文走熱的趨勢,在2014年益趨加強。傳統(tǒng)寫法的短篇散文也取得了多樣化的好收成,在個別憶舊類作品中,甚至還偶爾出現(xiàn)篇幅擴張現(xiàn)象。

  演述歷史散文在2014年持續(xù)發(fā)熱的同時,人文地理書寫的新潮流開始消融歷史演述的舊套路,2014年中長篇散文最豐碩的成果,正集中在這里。

 

  2014年的散文,仍游走出沒于文壇邊緣,扮演著年度文學大戲里兢兢業(yè)業(yè)而又毫不起眼的配角。但盡管如此,全年超過300種的散文類圖書的出版 量,報紙和雜志數(shù)以千計的散文篇章的發(fā)稿量,網(wǎng)站、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上層出不窮的散文和散文家的頁面推介,依舊在多方面地顯示著散文穩(wěn)定的社會親和力和傳 播熱效應。當然,與往年一樣,報刊、圖書和網(wǎng)媒所傳布的散文,是古今中外的合流,年度新作僅占其中一小部分。而這一小部分,正需在此給予全面詳察。

  檢點20多種文學刊物,匯齊2014年新發(fā)表的散文1000余篇。通讀比照之下,70多篇作品脫穎而出,取材和寫法都各有奪目的亮色閃現(xiàn)。同時,2014年散文創(chuàng)作總體流脈的一些特點,也清晰展露出來。

  中、長篇散文受到持續(xù)推重

  新世紀以來中、長篇散文走熱的趨勢,在2014年益趨加強。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作者開始致力于中長篇散文創(chuàng)作,并在中長篇散文創(chuàng)作上取得了重要收獲;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文學刊物也開始常設(shè)欄目,力推單篇萬字左右的散文作品。

  老牌散文名刊中,容量相對豐厚的《美文》,已將長篇散文、中篇散文、短篇散文三分天下的欄目框架主體固定。綜合性文學刊物中,繼近年一向重視中 長篇散文的《收獲》《當代》《中國作家》《花城》《天涯》《長城》《鐘山》之后,《西部》《山花》《作品》《作家》《延河》《民族文學》《上海文學》《青 年文學》《江南》《黃河》《文學界》,甚至《小說林》《小說界》在2014年也都為中長篇散文提供了很多機會。其中,《西部》的表現(xiàn)尤為活躍,它通過“西 部頭題”、“跨文體”兩個欄目具體主題的靈活設(shè)置,推出大量高品質(zhì)的中長篇散文作品。

  王必勝的《讀寫他們——一本散文和一組作家書信》通篇4萬余字,以解讀書信為經(jīng),以匯聚思緒為緯,追溯20年前的往事,牽連出當年文壇人事的諸多生動細節(jié)。

  習習的《南方工廠——一個寫作者由遠及近的觀察》以近3萬字的篇幅,平實呈現(xiàn)作者到東莞一家民營電子制品廠住宿舍、訪工友、下車間的見聞。其中 的洞察和思考盡管尚欠深入,但仍見惟親臨現(xiàn)場才能有的一分細膩感和真切感。于是的《六小時》從作者深夜尋找走失的父親這一極度焦慮、倉皇的情境著筆,在2 萬多字的篇幅內(nèi),用綿密的敘事和刻畫,由內(nèi)而外,由近及遠,由小見大,由己達人,將自我的遭遇一路推展,直抵老齡化社會的危機,給讀者帶來一種在壓抑和窒 息中感受生活真相的精神觸動。

  格致1.4萬字的《滿語課》和近2萬字的《手語,魚缸中的南!,也是年度長篇散文中值得矚目之作。前者寫作者對滿語教師與滿語課堂的期待、搜 求和探訪,凸顯了作者眷戀和追索自己民族文化根脈的情結(jié)。后者生發(fā)于作者某次潛水體驗時從教練那里遭受的一個疑似暴虐的兇狠手勢,主題情調(diào)與作者十多年前 的成名作《利刃的語言》相似,但語體技巧更加汪洋恣肆,展示出的理性思考也更加斑斕幽微。

  人文地理書寫消融歷史演述

  從作品數(shù)量上看,新世紀以來一直流行的演述歷史散文在2014年持續(xù)發(fā)熱。同時,人文地理書寫的新潮流開始消融歷史演述的舊套路,2014年中 長篇散文最豐碩的成果,正集中在這里。黃金明的《河流的憂郁》、于堅的《鹽津的蜂蜜》、葉廣芩的《秦嶺動物札記》、王明明的《一個伐木時代的終結(jié)》、鮑爾 吉·原野的《草的汗香》、杜懷超的《草漫漶》《草江湖》、李亮的《農(nóng)具之銹》、簡默的《路上的它們》、拜學英的《我的拜家村》、郭雪波的《科爾沁大青溝峽 谷紀實》、楊獻平的《時間之心》《南太行民間敘事》、趙樹義的《街邊的櫥窗》、張承志的《海上的棋盤》、祝勇的《隔岸的甲午》、陳丹燕的《鏡像》、余澤民 的《我在匈牙利的詩生活》、云也退的《我的以色列農(nóng)耕日記》、馬麗華的《喀喇昆侖以南》、閆慶梅的《尋茶去》、賽娜·伊爾斯拜克的《夢幻貝加爾》,均屬此 類。

  上述作者當中,張承志、馬麗華、鮑爾吉·原野、葉廣芩、陳丹燕、于堅、祝勇在散文或其他體裁中,早有依循人文地理和地域文化的維度進行創(chuàng)作的實 踐。而其他多數(shù)作者涉足人文地理書寫的時間起點,都在近年。人文地理書寫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的興盛,遠溯可與游記散文的悠久傳統(tǒng)相關(guān),近究則源于全民化旅游的生 活時尚。

  細讀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作品的重心和支點,并不落在傳統(tǒng)游記散文以交代游蹤、描繪景致為雙軌的方向上,而是疊合、聚焦于作者個人一定時空條件下 獨異的精神歷程。更直接地說,人文地理書寫瞄準的是化外在于內(nèi)在、轉(zhuǎn)客觀為主觀的心靈史,而非止步于田野作業(yè)和民間考察的風物志,是只有借助特殊的歷史、 地理因素才能激發(fā)得更敞亮、更鮮活、更直觀的作者本人的內(nèi)心動態(tài),而非簡單投射在作者心目中和文筆下的、點綴了些許零碎、浮表觀感的自然風光。

  正因此,人文地理書寫在處理歷史素材時,總是釋放出強勁的主觀能量。不僅作者創(chuàng)作當時面對著原生態(tài)的歷史、地理素材,要煥發(fā)出飛揚跋扈、舍我其 誰的神氣,而且讀者閱讀時,同樣也能從歷史、地理的意境中領(lǐng)受到一種既凌駕其上、又留連其間的灑脫和愉快。知性體悟的穿透力,決定著文本成品的總體格調(diào); 情感傳達的分寸感,決定著文本成品的審美境界;意念呈現(xiàn)的精準度,決定著文本成品的語言質(zhì)地。

  新一輩散文作家蓄勢集結(jié)

  散文的創(chuàng)作革新向來步履遲緩,并且難得出現(xiàn)風起云涌、群體聚集的熱鬧場面。上一次散文創(chuàng)作生力軍的集結(jié)亮相,是上世紀90年代初以《上升》《九 千只火鳥》《蔚藍色天空的黃金·散文卷》三本散文合集為標志的“新生代”散文家群體的崛起,距今已遙隔20余年?v觀2014年文壇,新一輩的新生代散文 家隊列,已日漸凸顯分明。

  論年齡,他們并不像“70后”、“80后”作家群那樣齊整,他們當中不乏橫跨散文、小說、詩歌的多面手。無論是與20年前的新生代散文家群體相 比,還是與近前的“70后”、“80后”小說家或詩人群體相比,如今這些年齡分散在20歲至40歲之間的新生代散文家,在看似相悖的兩個特點上體現(xiàn)著突出 的一致性:一面是個人的創(chuàng)作已有多年堅實的積累,一面是在評論界和讀書界尚未贏得足夠的關(guān)注。

  除了前文提及的楊獻平、杜懷超、黃金明、李亮,在2014年有散文精品發(fā)表的新生代散文家還有《我的大學》的作者彥妮、《破碎的記憶》的作者杜 中偉、《貧瘠之地》的作者阿乙、《青鳥(外二篇)》的作者玄武、《漸行漸遠的故土》的作者吳佳駿、《詞語中的生活》的作者夏榆、《食鼠之家》的作者羌人 六、《寄居者》的作者江少賓、《七個我》的作者閆文盛、《紙琥珀》的作者謝沁立、《新疆年輪》的作者朱又可、《那年的陽光》的作者袁士勇、《南方敘事》的 作者張謀、《碧蟬花》的作者東珠、《在暴雨中所顯現(xiàn)的》的作者蒼耳、《父親的罵聲》的作者帕蒂古麗。

  展現(xiàn)在這些作品中的語篇風格和精神內(nèi)涵,幾乎沒有可以歸并于一的顯著相似點。但在各自不同的面向上,它們都同樣沿著從慣常的生活經(jīng)驗表層中發(fā)掘 隱含的疑問、惶惑和糾結(jié)的情思軌跡,盡力于修辭的洗練、敘述的明快、細節(jié)的精當、旨趣的精辟。其中,彥妮、羌人六、阿乙的作品取材和表達的獨到力度,江少 賓、謝沁立、夏榆作品視角和結(jié)構(gòu)的新穎別致,格外可贊。

  短篇散文從傳統(tǒng)格局再出發(fā)

  在中長篇散文逐漸占據(jù)文學類書刊大量空間的同時,2014年的短篇散文繼續(xù)憑借作品數(shù)量上的絕對優(yōu)勢和作者群的龐大規(guī)模悠然前行。2014年,傳統(tǒng)寫法的短篇散文新作不僅并不鮮見,還取得了多樣化的好收成,在個別憶舊類作品中,甚至還偶爾出現(xiàn)篇幅擴張現(xiàn)象。

  馬識途以《百歲拾憶》為總題的15個系列篇章,憶述浩劫年代的親身遭際,以樸實的文思,盡顯見證歷史的一腔懇切。吳平安的《窯洞房的主人》,記 敘了遺漏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新疆大學校園里的溫情一頁。賈宏圖的《春天的回憶》,召回了消褪在黑龍江知青營地的一段新時期文學的史前史。彥火的《寂寞如 斯趙清閣》、梁秉堃的《小勢可造,大命難違——記命運中的于是之》、吳泰昌的《記葉圣陶與巴金二三事》、黃毓璜的《〈雨花〉人》、興安的《說不盡的劉 恒》,基于親歷親聞,鉤沉人事,洞幽燭微,增益了當代文藝史上的關(guān)鍵細節(jié)和立體畫面。

  此外,薛爾康的《第四條誡命》和韓少功的《革命后記》從日常認識入手,陳說社會政治倫理奧義,舉重若輕,抽絲剝繭,頗見新意。劉元舉的《大白 菜》質(zhì)樸曉暢,自然圓合,在看似平易的形式中,回歸傳統(tǒng)散文外松內(nèi)緊的地道本色。而劉亮程的《驢知道世界上的路》《五千個人叫買買提》和周曉楓的《耳語》 則以簡約的篇幅,濃縮呈現(xiàn)了極簡主義的歸真派和重度裝飾的巴洛克這兩路新散文名家的創(chuàng)作風貌。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