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綜述 >> 年度綜述 >> 正文

個人價值被重新定義和發(fā)現(xiàn)(納楊)

http://marskidz.com 2015年01月30日09:32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納 楊

  2014年的散文創(chuàng)作形態(tài)更加豐富、情感更加充沛,作家們的視線遍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寫作直達人的內(nèi)心深處。其中最動人的,是作家用真誠的寫作分享對人生的體會。

 

  2014年的散文創(chuàng)作,是作家們?yōu)樽x者奉獻的一場精神盛宴,細細密密的文字里潛藏著的是一個大大的、實實在在的“人”字。隨著“中國夢”的提 出,“個人”與“國家”被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個人的奮斗被鼓舞,個人的成功被贊揚,“個人”的價值正在被重新發(fā)現(xiàn)和定義。散文創(chuàng)作也呈現(xiàn)出兩個比較明顯的寫 作路徑,一是保持了傳統(tǒng)寫作特質(zhì)的文化視角寫作。這類作品有著文化散文的氣度和格局,有著豐厚的知識儲備和文化底蘊,是作家思考的結晶,承載著文學的教化 功能。另一個方向則是平民視角寫作,以普通人的心態(tài)和視角來看社會、看人生,寫感悟、寫情緒。這類作品更加突出“個人”,代入感強烈,容易引起共鳴。

  近距離觀察身邊的農(nóng)村

  中國的農(nóng)村正在經(jīng)歷著前所未有的劇變,這種變化為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在經(jīng)歷了最初的震蕩后,作家們開始把目光從遠方收回,回到當 下,近距離觀察和感受身邊的農(nóng)民。王月鵬的《血脈里的回望》講述了作者在望莊拆遷工作組的一段經(jīng)歷和思考,用既是局內(nèi)人又是局外人的心態(tài)來看待一個當下非 常普遍的現(xiàn)象——農(nóng)村拆遷。作品中對人心的思考深入而獨到,引人深思。朱強的《墟土》寫故鄉(xiāng)的最后一塊處女地終于沒能擺脫被挖開重建的命運,而與其相關聯(lián) 的小城歷史也只能在縣志里沉寂。作家一方面感嘆面對鄉(xiāng)村的轉(zhuǎn)變只有觀看和目瞪口呆的權利,還有悲傷和流淚的權利,但另一方面,也充分理解小城里熱切盼望變 化的人們。

  鐵穆爾的《藍翅膀的游隼》關注現(xiàn)代游牧民族的生存變化。作家用深沉的筆調(diào)提醒我們,游牧民族與草地的關系就像農(nóng)民與土地的關系一樣深入骨髓,而 他們也同樣正在經(jīng)歷撕裂的疼痛。馮秋子的《草原上的農(nóng)民》講述了被貧窮所困的草原農(nóng)民不惜忍受自然環(huán)境的折磨和人們的惡意防范而偷偷進入草原“摟地毛”。 作者親身探訪摟地毛的草原農(nóng)民,傾聽他們的講述,用平視的目光觀察他們的無奈境遇,讓人感觸良多。

  趙瑜的《鄉(xiāng)村閱微》不是回鄉(xiāng)偶書,而是置身其中,講述既現(xiàn)代又傳統(tǒng)的當下農(nóng)村中人們生活的變與不變。外部世界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有所改變,但一些 內(nèi)心最深處的東西,比如情感方式、處世基本原則,其實一直沒有改變。崔東匯的《馬年耕田》把回老家過年稱作“耕田”,是作者在親戚中耕耘“心中之田”。作 品對于傳統(tǒng)文化、思維方式在農(nóng)村的沿襲和固守的發(fā)現(xiàn)與思考,對于我們理解農(nóng)村變化、尋找改變途徑有一定的意義。

  “人”的變化是寫作的重點

  作家對于社會生活中的種種變化總會給予特別的關注和較多的思考,而“人”在這些變化中的種種反應總是他們目光的出發(fā)點和終點。

  李存葆的《龍城遐想》從出土恐龍化石的“中國龍城”寫起,寫恐龍化石的發(fā)掘,想象遠古時期恐龍的生活景象和世人關于恐龍滅絕的種種猜想,引出 “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存條件的大變異、大惡化,是恐龍滅亡的根本原因”這一共識。文章由遠及近,由虛到實,驗證了這樣的觀點:人們對待大自然的心態(tài)是人類如何生 存下去的關鍵,可謂思之遠、情之切。

  郭文斌的《認識我們的心》從心之好惡講到心量的邊界,再講到舍與得,回答了如何保持本質(zhì)狀態(tài)的生命,活出生命意義的問題。畢淑敏的《恰到好處的幸!吠瑯映錆M了追尋生命本質(zhì)的溫暖力量,是用作家的心智和眼光去理解幸福的奧義。

  東西的《經(jīng)驗在最深入》思考作家與媒體的關系,F(xiàn)代傳播技術的飛快發(fā)展,讓人們來不及去消化所獲得的信息,盲從、亢奮成了習慣。這種影響也同樣 輻射到了作家身上,面對信息的轟炸、社會情緒的裹挾,作家該如何堅持自己的信念與理想?東西看到了獨立思考可能被消弭的危險,他真誠地寫出了自己的心,希 望引起人們的重視。

  王必勝的《單位》從作者自身經(jīng)歷寫起,以作者的工作單位發(fā)生的變化為依托,直言快語,條清理晰,寫出了“單位”的今日往昔,觸及社會頑疾,引人 深思!皢挝弧钡淖兓瘜嶋H上是“人”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催生了一個范圍極廣的單位不明人群,他們應以何種身份參與社會生活,他們 的基本社會保障如何實現(xiàn),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路也的散文《墓》包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的內(nèi)容,是作者關于生死的思考和感悟。文章寫作者所到過的歷史人物的墓地,回望先人的人生際遇,感慨今日人們的遺忘,而這種遺忘,實質(zhì)上是對中國傳統(tǒng)精神的遺忘,如果繼續(xù)遺忘,我們可能會失去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

  陳漠的《跨文體名字》從不同語言對植物的稱謂寫起,揣測人們給事物命名的初衷,記述關于名字的趣事,想象獨特,開啟心智。帕蒂古麗的《詞語帶我 回到喀什葛爾》也是從語言的角度講述民族文化。作者通過對不同語言的細膩體會,切身感受到語言對反映一個民族情感方式的特殊價值。艾克拜爾·米吉提的《父 親的眼光》寫不會漢語的父親憑著生活的經(jīng)驗和智慧決定讓兒子學習漢語,而這一決定對兒子的人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從中可以看到漢語教學對新疆各民族發(fā)展的影 響。

  用心行走的歷史和人生

  歷史人物、事件的追思是散文寫作的重要內(nèi)容。回顧歷史,一方面是還原歷史真相,追尋前人足跡,汲取先人精神能量,另一方面,更是為了啟發(fā)當下,謀劃將來。

  周立民的《槐香入夢》重述甲午海戰(zhàn)、日軍侵略歷史,提出記住不為復仇,重在知錯而改,不再重犯。作者沒有陷入歷史的旋渦,而是客觀、清醒地回顧 歷史,還原真實,為今天提供經(jīng)驗和建議。江子的《督陶官:唐英的手腕》講述歷史人物唐英如何把景德鎮(zhèn)打造成富有藝術氣質(zhì)的瓷都,作者帶領讀者跟隨唐英的腳 步,感受一個輝煌時代的開啟和落幕。

  個人回憶文章可以看作另一種歷史書寫。作家寫史更注重“人”的感受,而作家回憶自己的人生往事,更是為歷史的書寫補充了鮮活的注腳,增添了人文 氣息。雷達的《黃河遠上》寫兒時求學經(jīng)歷。作者出生在新中國成立前,他的求學經(jīng)歷有著特殊的歷史價值。作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fā),以求學的經(jīng)歷為線索,串起了 新中國成立前后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另一篇作品《多年以前》既是回顧自己的成長道路,也是對父親母親的重新認識。余秋雨的《祭筆》以一支筆為線索,講述自 己在文學道路上的求索,分享其中的歡樂與苦澀,失去與收獲。北島的《旅行記》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一個人的行走范圍就是他的世界,而一個人的世界有多大就 看心能走多遠。

  作家在回憶往事的同時,也在回顧著心的旅程。梁鴻的《歷史與我的幾個瞬間》更偏重思考個人如何與歷史發(fā)生關聯(lián)的問題。社會背景在個人的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地去體會當下社會,真正進入當下人的生活,才能看清所處的社會。

  如果人生是一段旅程,有的人是用心在行走,有的人是用腳在行走。2014年,一部分散文作家把親身體驗的異國風情用文字記錄下來,為我們打開另一扇窗。

  阿航的《番邦客》講述“我”在歐洲國家的中餐館打工的經(jīng)歷,此外還寫到他所遇見的那些在國外淘生活的中國人的境況,他們對生活的安排和理解,他 們對精神家園的渴求,讓我們領略到不一樣的人生。黃永玉的《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用畫家文筆寫自己對國外某些人生智慧信條的困惑,作者堅持獨立思考,讓人 印象頗深。

  此外,2014年還有幾篇記人散文很有特色。鐵凝的《天籟之聲 隱于大山》寫作者當編輯時與作家賈大山交往的一些片段。作者在回憶自己傾心敬佩的文學大家賈大山時充滿了敬意,在敘述中與讀者一起感受著文學大家的人格魅 力,感受這種人格的力量如何化為文學的力量。陳文芬的《遠東圖書館師徒列傳》講述的是瑞典遠東圖書館的發(fā)展歷程,講述瑞典漢學家們?yōu)橹袊膶W的研究與傳播 所作的努力,從中可以領會他們對文學的態(tài)度以及作為學者對研究的態(tài)度。

  父親母親都是散文永遠寫不完的主題。陳元武的《野草般的母親》立意新穎,以講述記憶中與母親有關的幾種植物來追憶母親,歌頌母愛。黃金明的《父親與我》是兒子對父親的坦誠講述,在這里,兒子終于理解了博大而狂熱,簡單而扭曲的父愛。

  直面生存的疼痛和溫暖

  2014年,還有一類作品特別搶眼。在這類作品中,作家以思想和筆為手術刀,大膽地剖析自己的靈魂,為了解自身的精神世界提供一條通道。在這樣 的寫作里,作家可以釋放困惑,尋求平靜,也可以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認識。這類作品動人的地方在于解剖自我的勇氣,難點則在于感情釋放的“度”。感情過濃,可能 導致敘述的跳躍,讓讀者跟不上情緒的節(jié)奏;感情過淡,則不夠深入透徹,讓人感覺欲語還休。

  彭學明的《這樣回到母親河》表現(xiàn)出強烈而真實的懺悔精神,記錄了自己歷經(jīng)曲折尋訪母親身世的過程。作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教訓,呼吁和喚醒天下 兒女不要忘本、不要丟掉自己的根。難得的是,這樣的心靈之旅中還讓我們看見了湘西苗寨人民真實的生活景象。曾經(jīng)被貧窮和艱難打散的親情,在生活逐漸好轉(zhuǎn)后 也逐漸獲得重生,這其中隱藏著多少無奈和痛苦。

  周曉楓的《獨唱》用深刻而大膽的自我剖析,完成了對嫉妒這一女性隱秘心理的透徹表述,其獨特的審美體驗,讀來大為暢快,同時也讓人心有余悸,吸引人們不自覺地去對比、審視自己。

  塞壬《恥》寫生活中多次遭遇飛車搶劫而留下的傷疤,這傷疤無言地記錄著人生的艱難,然而外在的創(chuàng)傷遠沒有內(nèi)心的恥辱感更對人造成傷害。作品中極其細膩而真實的心理剖析,不僅讓我們近距離體驗打工者的真實生活,更用文人的敏感和思考,批判現(xiàn)實社會中的虛偽。

  不同于前幾年盛行的底層寫作,2014年,作家們自覺地把自己還原成普通百姓,以平視的心態(tài)去感受他們的感受,體會他們的體會。這樣的作品有助于我們了解當下社會,理解不同人群。

  蔡崇達的《皮囊》用拉家常式的語言記述自己眼中的外婆的母親,我的阿太。作者用樸實中透著調(diào)皮的語調(diào)講述阿太的“事跡”和阿太的處世道理。在作 者的講述中,我們不僅被親情感動,更被99歲老人的人生智慧所觸動。南帆的《到來一只狗》寫自家養(yǎng)的一只小狗,最初被迫相處,一年以后竟有了親人般的精神 聯(lián)系。作家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我們:萬物相通,精神的需求對各種生命形式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只要真心善待,各種物種之間都能友好相處。溫亞軍的《那個 度日如年的初夏》講述女兒高考前全家人的各種表現(xiàn)。與千萬個家有考生的家庭一樣,作者也經(jīng)歷了女兒情緒波動、家人的有力支持,最終順利渡過人生重要關口的 生活片段。

  鄺美艷的《我們都是魚兒》描述了妻子對丈夫的想念,借此,一個因工作而奔波、為生活而打拼的普通打工族形象漸漸清晰起來。真實的在場感是這篇作 品的特色,在深圳,在中國,這樣的打工族非常普通,正是他們勤勤懇懇的工作與付出,才能夠筑起騰飛的中國。他們是真實的、當下的、鮮活的中國人,他們的喜 怒哀樂應該是文學的書寫對象。

  江少賓的《向黃昏沉沉墜落》寫一個堅持用誠實的勞動追求幸福生活的普通青年,卻因家庭原因一再遭受挫折而最終消沉。作品通過對個體的深入觀察提 示我們,個人奮斗的艱難不僅在于社會環(huán)境,更在于親人的態(tài)度。作品中彌漫著壓抑的情緒,這不僅是主人公的不幸?guī)淼,更是作者憤怒無望的情緒的投射。作家 看到了問題,提出了問題,卻無法給出解決的辦法。

  2014年的散文創(chuàng)作形態(tài)更加豐富、情感更加充沛,作家的視線遍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寫作直達人的內(nèi)心深處。其中最動人的,是作家用真誠的寫作分享對人生的體會。散文貴在一個“真”字,只要以最真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保持最真的情感寫作,一定會引起讀者的共鳴。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