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廣東青年文學如同上午十點鐘的太陽”

http://marskidz.com 2015年02月13日14:55 來源:南方日報

  廣東文壇“少壯派”多元發(fā)展引關注

  “廣東青年文學如同上午十點鐘的太陽”

陳崇正陳崇正
柳冬嫵柳冬嫵
王威廉王威廉
  王威廉小說集《內臉》。  王威廉小說集《內臉》。
  柳冬嫵的《解密〈變形記〉》受到國內卡夫卡研究學者的好評。  柳冬嫵的《解密〈變形記〉》受到國內卡夫卡研究學者的好評。
  陳崇正小說集《此外無他》。  陳崇正小說集《此外無他》。

  核心提示

  2015年1月中旬,廣東青年作家柳冬嫵的新作《解密〈變形記〉》在東莞舉行研討會,獲得積極肯定,實現(xiàn)了自身從作家到文學研究者的轉變;1月底,另一位廣東作家王威廉憑借短篇小說《當我看不到你目光的時候》獲得第十一屆“十月文學獎”,成為獲獎作者中唯一的“80后”新秀。

  從過去“打工文學”的代筆性人物鄭小瓊、王十月,到今日的王威廉、柳冬嫵、陳崇正、陳再見、李德南、陳勁松……廣東文學界青年作家頻頻獲獎和著作出版令人欣喜,這批作家憑借自己的才氣、見識、思想與文筆探索,正逐漸令廣東文學煥發(fā)出新的生機。風格的獨特性和多樣性,以及思想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性,對時代的深刻觀察和精細刻畫,這些都使得他們迥然區(qū)別于流行的“青春文學”寫作群,引起了國內純文學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專題撰文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陳龍     本版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新特點

  創(chuàng)作題材風格

  日益豐富多元

  許多作家和評論家都認為,廣東文學近年來正處于一個上升和繁榮的階段,而且在題材創(chuàng)作方法、文學風格上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征。同時,新生的文學力量對時代的觀察已經開始擺脫少年時期的稚氣,呈現(xiàn)出眼界的大氣,思維的深度和時代的擔當精神。

  在今天的廣東中青年作家中,寫作成績突出者大有人在。從打工文學群體中脫穎而出的鄭小瓊憑借其詩歌和散文創(chuàng)作斬獲了許多獎項,引起了國內外文學界的高度關注和贊揚。此外,王威廉、蔡東、陳崇正、陳再見、林培源、畢亮、寒郁、鐘二毛、韋靈、彤子、吳純、皮佳佳等一批后起之秀也顯示出了不俗的實力。

  在這批作家當中,王威廉的創(chuàng)作向度被認為是代表了一種頗具思想現(xiàn)代性的文學探索!妒隆冯s志評價稱:“王威廉的小說有他獨特的個人追求,它們具備一種特殊品質和能力,能將卑微小人物的荒誕人生,演繹得絲絲入扣,并在荒誕和嚴謹?shù)膶χ胖,飽含濃郁的時代憂思和精妙隱喻!

  著名詩人楊克對鐘二毛、彤子等作者描繪都市中小產階層生活狀態(tài)的小說印象很深!斑@些作品在描寫社會現(xiàn)實的廣闊度上都表現(xiàn)出了探索的精神。”楊克指出,相比鄉(xiāng)村,過去的嚴肅文學對于都市生活的描寫存在不足,但今天的青年作家有著更豐富的經驗和較好的表達能力,他們的作品既能結合個人的奮斗經歷又能反映時代特征,藉此表達自己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屢屢令人驚喜。

  另一方面,陳崇正的文學探索之路也值得玩味。這位1983年出生于潮州的年輕人在十多年里潛心創(chuàng)作了《此外無他》、《半步村敘事》、《我的恐懼是一只黑鳥》、《病刀》、《黑手鐲》等大量的中短篇小說和詩歌。此外,陳崇正還擺脫了依靠紙質刊物發(fā)表作品的傳統(tǒng)模式,從2012年起,他在豆瓣網(wǎng)先后發(fā)表了《香蕉林密室》、《你所不知道的》、《斷魂》、《此外無他》等電子版作品,成為該社區(qū)網(wǎng)站的專欄作家。

  有評論家指出,當今的青年作家在主題、思考、閱讀和發(fā)表渠道上,都有著更多的可能性,人們不必再像過去那樣僅僅依賴幾本權威雜志或大獎,來認識他們及其作品。任何作者都可以在網(wǎng)絡論壇、電子雜志、博客、微信等多媒體平臺上獲得讀者和影響力。有讀者評價說:“全媒體時代的傳播和閱讀,讓青年作家們擁有了更加多元的發(fā)表機會和有利于寫作的環(huán)境,反過來,這些傳播渠道和讀者的及時互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寫作!

  新轉向

  “打工文學”

  走出廠房和流水線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打工文學”一直被視為廣東文學界的“拳頭產品”,培養(yǎng)出了像王十月、鄭小瓊這樣的代表性人物。只有高中學歷的柳冬嫵原本是其中一員,自上世紀90年代閱讀了李文俊先生翻譯的《變形記》之后,他對卡夫卡的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為了研究這本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經典,柳冬嫵參考了137個《變形記》多語種譯本,通過對比研究、反復請教專家,挑出了各個版本的翻譯錯誤。翻譯家李文俊在認可和接受了這些指正意見基礎上,對原有譯文進行了重新修整。

  另一方面,柳冬嫵還運用敘事學、心理學、存在主義等多種研究方法闡釋了《變形記》的豐富內涵。這一系統(tǒng)的研究被稱為開創(chuàng)了“中國當前卡夫卡研究的先例”,卡夫卡研究專家葉廷芳先生更是稱贊柳冬嫵“后生可畏”。

  柳冬嫵在《解密〈變形記〉》中,借助這一名著重新反觀、對照了中國“打工文學”的發(fā)展嬗變。對于自身從作家到研究者這一轉變,他聲稱,“打工文學”昔日的光環(huán),也使得它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太多印象標簽,似乎一提到“打工文學”就會讓人想到廠房和流水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打工文學作家們自身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

  他還提到,盡管“打工文學”作家群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但很多人依然將之視為草根文學,被放在傳統(tǒng)文學的對立面!啊蚬の膶W’與‘純文學’并不對立。可以說它從誕生之初生,其實就是‘純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存在向‘純文學’‘升級’的問題!

  在柳冬嫵的眼里,“打工文學”作家們的想象和寫作絕不僅限于“打工”的語境,而是“同樣指向文學本身那些永恒的藝術與審美元素!

  被評論者頻頻提到的名字,還有大器晚成、擁有20年打工經歷的詩人郭金牛。2011年,他使用網(wǎng)名“沖動的鉆石”在詩歌論壇上發(fā)表作品。直到2013年6月他獲得了北京文藝網(wǎng)“國際華文詩歌獎”,這個原本籍籍無名的作者,在年近“知天命”之時才開始引起廣泛關注。

  “她脈脈地乜斜過千帆/乜斜過白蘋洲/乜斜過蘭陵渡/眼風細細地/我來不及招手!绷瑡程岬,郭金牛的作品,證明打工文學的作品一樣可以表現(xiàn)“作家對語言的敏感、對人類生存處境和心靈迷宮的探索,以及對美的信念!

  針對最近大熱的詩人余秀華及網(wǎng)絡上涌現(xiàn)的打工詩人群體,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李敬澤指出:“我們確實面對著一個自媒體的新生態(tài),它正在塑造著詩歌等文學作品的生產和傳播,乃至新的評價機制和文學生態(tài)。”

  新展望

  青年文學期待

  有影響力的“大作”

  談到廣東青年作家、詩人群體的創(chuàng)作實力,廣東省作協(xié)專職副主席、詩人楊克表示,以鄭小瓊、王威廉、陳崇正等為代表的新生代廣東作家都保持著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和強勁的實力,這為廣東青年文學躍上一個新臺階奠定了人才基礎。

  據(jù)楊克透露,近兩年,東莞、深圳、廣州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在資助作家出版新作上不遺余力,深圳福田區(qū)、寶安區(qū)和廣州蘿崗區(qū)還專門為此設立了專項扶持基金!斑^去往往是一些關乎廣東重大歷史題材、改革主題和重要人物的寫作項目中,才有機會得到資金扶持,但現(xiàn)在我們看到各級地方政府對文學創(chuàng)作都非常重視!蓖瑫r,他提到,除了地方性的經費和出版支持,省市級的文學獎項如廣東魯迅文學獎等,以及大量的民間文學刊物也很注重對文學新人的發(fā)掘和扶持,這意味著在整個社會形成了一個多方位的扶持網(wǎng)絡。

  楊克表示,廣東省作協(xié)將在省委宣傳部的支持下,每年甄選一批有實力、藝術含量高的文學作品進行針對性扶持。而廣東省作協(xié)文學院的簽約作家如果通過定期考核,也將獲得一定的經費鼓勵。

  但楊克同時強調,盡管社會和省作協(xié)對青年作者給予了巨大的鼓勵和支持,但文學創(chuàng)作本質上還是一種個人才華的創(chuàng)造,而不是靠扶持出來的!扒嗄曜骷乙〉脤懽魃系某晒Γf到底還是要有才華,要勤奮寫作,當然也要看機會。寫作不是一個具體工程,主要還是靠寫作者自己的作品來說話。文學創(chuàng)作者應該在本心上有自己的藝術追求,獲獎固然是好事,但也不能單憑獲獎來確定你的實力和水平!

  “廣東的青年作家群尚處于成長階段,如何熟練掌握創(chuàng)作技巧,把握時代發(fā)展的細微精神,還需要他們的努力寫作來證明。”楊克表示,廣東的青年作家要想取得一定的影響力,還需要一些“大作品”來支撐。比如“60后”深圳作家龐貝在2014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無盡藏》,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融禪學、詩歌和懸疑于一體,通過《韓熙載夜宴圖》這幅古畫構建了一個繁復精妙的歷史和人性迷宮,受到廣泛好評。這部作品還入選中國作家排行榜2013年度長篇小說、新浪中國文學榜、2014年中國影響力圖書、《亞洲周刊》“中文十大小說評選”等多個榜單。

  “文學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使得我們可以對今天的青年文學保持一種包容、開放的心態(tài)!睏羁朔Q,就文學創(chuàng)作而言,像《杜拉拉升職記》、《明朝那些事兒》等網(wǎng)絡流行作品也是需要的。無論何種題材,只有對個人生活經驗和時代面貌有所呈現(xiàn),才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在這方面,“廣東的這批青年作家很有希望。”

  ◎文化圓桌

  王威廉,廣東“80后”文學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長篇小說《獲救者》,小說集《內臉》等。

  陳崇正,1983年生于廣東潮州,著有小說集《宿命飄搖的裙擺》、《此外無他》,詩集《只能如此》等。

  “這是有夢想的一代人”

  南方日報:你如何看待中國“80后”作家這一群體?

  王威廉:有不少“80后”作家都寫出了非常優(yōu)秀的作品,例如草白的文字,讀她的散文能令人領略到生命的溫情、細膩與思考,但她目前還很少被評論家所關注。值得一提還有李德南、陳勁松、唐詩人等“80后”批評家,他們的作品經常出現(xiàn)在國內各種重要文學刊物上,可以說大家都在為未來積蓄力量。

  陳崇正:我也是從“新概念”比賽中走出來的,卻跟不上韓寒、郭敬明的步伐。我欣賞他們對商業(yè)化的敏銳,同時我也注意到,近幾年來,“80后”作家開始陸續(xù)在嚴肅文學舞臺上登場,像王威廉的才華和耐心就很值得欣賞。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有一個基本共識,就是“80后”作家當中還沒有真正文學意義上的代表作。

  南方日報:從整體而言,廣東青年文學作者的狀態(tài)與創(chuàng)作水準如何?

  王威廉:今天的廣東青年文學如同上午十點鐘的太陽,再過一會兒,便會如日中天。像“80后”詩人鄭小瓊,已經具備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了。廣東年青一代作家普遍有著非常優(yōu)秀的文學品質,他們即使生活在艱辛與漂泊中,也不局限于“打工文學”。比如陳再見,他很早就在工廠打工,為了謀生,一度身兼三職,但他的寫作并不是簡單的對苦難的抒發(fā)。再如寒郁,他為了文學,辭去公司的白領不做,現(xiàn)在一家文學期刊社上班。所以說,這是有夢想的一代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平衡著時代的浮躁。如果說有什么不足,那就是再放開一些,再自信一些。

  陳崇正:廣東文學的“斷層”問題值得關注,廣東是經濟大省,但廣東的文化自信、文學自信還需要進一步的確立。所幸近些年王威廉、李德南、陳再見等青年作家陸續(xù)浮出水面,若能加以培養(yǎng),他們的未來是令人期待的。

  文學應該有“騰飛的姿態(tài)”

  南方日報:對你的寫作而言,最重要的個人經驗是什么?

  王威廉:小說歸根結底是語言的藝術,而語言是人之為人并自覺其存在的根本特質,因此,小說所要講述的故事,一定與人的生存狀態(tài)有著最深刻的關系。如果寫作僅僅依賴于一己經驗,是很容易匱乏的。不幸容易激發(fā)作家,但為了寫作自找不幸,也是違反人性的。我覺得最重要的個人經驗是“敞開”,像雷達一樣,廣泛吸納世界的訊息,然后用自己的思想進行轉化。這個過程中思想是最重要的,思想會在最乏味的地方發(fā)現(xiàn)激動人心的奧秘。

  陳崇正:“個人經驗”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詞,對我而言,這些年來我一直放不下故鄉(xiāng)的種種事物,基于這樣一種情愫,我在作品里構建了一個虛擬的“半步村”,試圖從不同維度還原一座虛構的村莊的心靈史,這大概也是一種心靈的還鄉(xiāng)吧。

  南方日報:就個人而言,自覺自發(fā)的探索在你的創(chuàng)作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王威廉:任何時代都渴望先鋒性的創(chuàng)作,就像《紅樓夢》之于當時的才子佳人小說而言,便是最大的先鋒作品。先鋒性會隨著時代而變化,今天我們一樣需要先鋒,只不過已經不是馬原、余華那種先鋒了。先鋒性不等于“玄”,你的作品能讓別人耳目一新,其中就必然包含了先鋒性。我從不認為自己寫的東西是“先鋒”的,我只是認為我的小說就是那個樣子的。為了“先鋒”而故弄玄虛,是沒有出路的。真正的“先鋒”就是在藝術的險途中,至少要比別人多想一點、比別人要多走一步。

  陳崇正:文學的先鋒性一直是流動的,沒有永恒的先鋒。當下非虛構寫作盛行,一種緊貼大地的創(chuàng)作被冠以“接地氣”而成為主流。我以為,文學必須在大地上行走,但同時也應該有騰飛的姿態(tài)。對我個人而言,我一直在探索一種可以糅合傳奇小說和嚴肅文學的敘事手法于一體的寓言式寫作,借以表達生存的感覺。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