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 >> 美術動態(tài) >> 藝苑 >> 正文

尋找元青花

http://marskidz.com 2015年03月27日15:17 來源:中國青年報 陳卓
今天景德鎮(zhèn)仿制的“鬼谷子下山人物大罐”今天景德鎮(zhèn)仿制的“鬼谷子下山人物大罐”
景德鎮(zhèn)古窖民俗博覽區(qū)制瓷場景景德鎮(zhèn)古窖民俗博覽區(qū)制瓷場景
 鬼谷子下山人物大罐 鬼谷子下山人物大罐

  導讀

  尋找元青花的過程也許就應該像這樣展開一個歷史故事?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山重水復”,當然也相應地“柳暗花明”,也許就在那些不斷閃現(xiàn)的歷史縫隙間,我們才能更真實地看到元青花的身影?從一件裝CD的鬼谷子下山大罐,到一件價值兩噸黃金的巔峰藝術品,我們在與其驚喜相逢中,終于看到一個時代的輝煌藝術風貌——本文這樣的敘述方式,自有其如行山陰道上的閱讀效果。

  坐在開往景德鎮(zhèn)的車子上,我試圖搜尋一切與元青花有關的印跡。

  上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約翰·波普提出“元至正型青花瓷”的觀點時,隱藏在歷史深處的“元青花”概念曾經(jīng)一度激動人心。精于收藏亞洲和埃及藝術品的美國克利夫蘭藝術館,曾經(jīng)專門舉辦過“蒙古統(tǒng)治下的中國藝術”展覽,讓人們對元代瓷器有了一些新的認識。然而,即使對于收藏界的鑒賞專家來說,要準確地認出元青花,仍然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比如上世紀70年代,當倫敦佳士得拍賣行的專家,在荷蘭一戶人家面對一件裝著CD的中國青花瓷罐的時候,他怎么也想不到這就是傳說中的元青花,而認為只是一件價值一般的明代青瓷仿品。

  這件荷蘭人裝CD的青花瓷,就是鬼谷子下山元青花人物大罐,在2005年的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被古董商吉瑟普·埃斯肯納茨以15.68億英鎊拍下,一下子點燃了人們對這種元代瓷器的熱情。元青花不只是學界熱烈討論的話題,忙碌于柴米油鹽的人們也知道它是價值不菲的代名詞。

  如今,青花特點濃郁的紋飾已經(jīng)化為一種符號,被印制在現(xiàn)代的各色器物上,當成是“中國特色”的體現(xiàn)?墒窍氲皆嗷,首先從我記憶的箱底翻出來的,還是那段與財富有關的故事。

  除此之外呢?

  拍賣會結束,埃斯肯納茨只透露請他代為出價的是一個“來自西方的中國陶瓷收藏者”。故事就此戛然而止,再也沒有人見過那件鬼谷子下山的罐子,只是津津樂道于它令人咋舌的價格以及圍繞它和元代青花瓷的諸多迷霧。

  在講究傳承有序的中國陶瓷發(fā)展過程中,元青花到底從何而起?從內(nèi)斂典雅的宋瓷到器型龐大的元青花,中間究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之前并不多見的藍色花紋,如何最終固化成多數(shù)人審美趣味中重要的一環(huán)?出現(xiàn)在拍賣行的青花大罐,為什么會讓人心甘情愿付出可以購買兩噸黃金的鈔票?

  我想,在元青花的主要產(chǎn)地景德鎮(zhèn),或許可以捕捉到一兩個解開謎題的元素。

  一

  江西特有的紅色土壤從車窗兩邊滑過,當土壤上立著的路燈變成青花瓷模樣的時候,景德鎮(zhèn)就不遠了。

  高樓從這座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小城拔地而起,高檔的商場和街道兩旁略顯嘈雜的小店一層層地涂抹在城市的肌體上,乍看之下,讓人們幾乎要忘記這是座因瓷器而聞名的城市。

  其實仔細打量,還是很容易發(fā)現(xiàn)青花瓷的印記——它總是被擺在瓷器商店最顯眼的位置,商家賣力地推銷著這種瓷器,不僅因為它“是這里的特色”,更是因為相比其他瓷器,它更“耐用,不褪色”。在現(xiàn)代化發(fā)展之余,小城的一切,看起來都在努力復原那個距今600多年,在金戈鐵馬的間歇期所呈現(xiàn)的繁忙景象。

  元朝的人們,或許也曾經(jīng)這樣叫賣過這種瓷器。畢竟在位于波斯灣北岸的霍爾木茲島,這個13至14世紀伊朗的主要貿(mào)易港口,元代中國西亞海上航線的終點,人們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元代青瓷和青花瓷,位于伊朗內(nèi)陸的內(nèi)沙布爾也發(fā)現(xiàn)了元代青花瓷器。埃及福斯塔特,開羅的前身,也出土過數(shù)百片元青花碎片。

  似乎從開始到現(xiàn)在,這種白底藍花的瓷器一直那么受歡迎。

  可實際上,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初,尚不習慣使用瓷器!对贰ず螛s祖?zhèn)鳌酚涊d,這位忽必烈的宰相:

  第以居, 飲器用青瓷杯。中宮聞之, 賜以上尊, 及金五十兩、銀五百兩、鈔二萬五千貫, 俾置器買宅, 以旌其廉。

  可見當時的上層人士認為使用瓷器還是一種清廉,乃至寒酸的表現(xiàn),對身份的彰顯遠不如金銀器那般酣暢直白。

  自元以后,這種曾經(jīng)讓世界驚艷的青花瓷,在國內(nèi)也很少被記載,以至于相當長一段時間,人們并不能確定它是否存在。

  民國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曾寫道:“元代制瓷亦有多窯,然其名不著,統(tǒng)稱曰元瓷而已!

  即使歷代皇帝,很可能也沒有認識到這種由馬背上的民族主導燒造的瓷器之精美。在傳世品保存最多的北京故宮博物院,舊藏中雖有宋代五大名窯的貢品,也有明清兩代各類御用瓷器,而唯獨缺少元青花。如今館藏的元青花,大多是故宮博物院1949年后收購或者由外省市博物館調(diào)撥進館的墓葬出土物。

  “這應該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他痛恨蒙古人的統(tǒng)治,而且視他們?yōu)楹,所以明朝廷也就很少收藏元青花。”在江西景德?zhèn)考古所,所長江建新告訴我,“再加上關于古代工匠的記錄本來就比較少,這就造成了元青花的研究有諸多困難”。

  上世紀20年代,廣東籍華僑吳賚熙從智化寺的老僧那里買來兩個60多厘米高的青花云龍象耳瓶,瓶肩寫著一段文字:

  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xiāng)德教里荊塘社,奉圣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凈一元帥打供。

  雖然題字中明確提到了“至正十一年”這個屬于元朝末期惠宗的年號,但是當吳賚熙把瓷瓶帶到琉璃廠求售時,沒有見過元青花的古董商依然將其判斷為贗品。

  后來,這對瓷瓶輾轉被英國大維德基金會收藏,直到1950年,美國學者約翰·波普對這兩個青花瓷瓶進行研究,提出“至正型”元青花的觀點,國內(nèi)關于元青花的考察才正式開始。

  二

  尋訪元青花的路,已經(jīng)有許多人走過。

  如今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比博物館,曾經(jīng)是奧斯曼帝國蘇丹的皇宮和主要居所,這里至今仍珍藏著完整的40件元代青花瓷器,其中包括60多厘米甚至70厘米高的八方葫蘆瓶。到這里親密接觸過這批藏品的上?茖W院研究員許明先生,形容它們“發(fā)色是那樣的湛藍、明亮、清純、寶石一般地閃光”,“如果不是放在托普卡比皇宮,而且放了不少年,我相信不少人會把它當作北京潘家園市場的高仿品”。

  從1992年起,中國的專家就開始與土耳其接觸,希望能參觀這批元青花瓷器,但是要見到這些在土耳其被列為國寶的文物并不簡單,最為嚴苛的時候,必須經(jīng)過土耳其總理府的批準。故宮博物院專家李炳輝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不到土耳其親眼看一看這批元青花,中國的陶瓷專家死不瞑目!

  可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六個多世紀前的文人墨客,對如今受到熱捧的元青花可能也并不太感興趣。

  元末孔齊的筆記《靜齋至正直記》中,記載了元末士大夫階層所喜好的定窯、官窯、哥窯和景德鎮(zhèn)的御土窯(即樞府器),而沒有涉及元青花。中國最早的文物鑒定專著《格古要論》在論及饒窯(即景德鎮(zhèn)窯)時,更直率地說“有青色及五色花者且俗甚”。

  元末人們對元青花的態(tài)度,或許受到廟堂之上皇帝態(tài)度的影響,但更為重要的,恐怕還是在試圖回歸幾百年對瓷器的審美。

  “南青北白”的單色釉長期以來是中國傳統(tǒng)瓷器的典型色彩,唐朝詩人陸龜蒙曾贊頌越窯青瓷: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

  崇尚青瓷的習慣,到了宋代,得到了更為廣泛的尊重和發(fā)展,不僅“宋瓷如玉”,而且這時的瓷器“汁水瑩潤如堆脂”。

  可是溫文爾雅的宋朝并沒有獲得多久的安寧時光。它甚至還沒來得及從遼金的壓迫中喘口氣,蒙古這個迅速成長起來的游牧民族就開始氣勢洶洶地南下了。

  滾滾鐵蹄很快踏遍中華,以至于“兩河、山東數(shù)千里, 人民殺戮幾盡,金帛子女、牛羊馬畜皆席卷而去,屋廬焚毀,城廓丘墟!薄拔糁ǘ即笠,今為瓦礫之場; 昔之沃壤奧區(qū), 今為膏血之野。青煙彌路,白骨成丘,哀恫貫心,疙瘡滿目。”

  宋代文人講究“天工與清新”、“疏淡含精勻”的審美文化,似乎也隨著朝廷的覆滅而被一掃而空。宋寧宗時前往蒙古的趙珙在《蒙韃備忘》中這樣描寫這群中華大地的新主人:

  韃人地饒水草,宜羊馬,其為生涯,只是飲馬乳,以塞饑渴。凡一牝馬之乳,可飽三人。出入只飲馬乳,或宰羊為糧。故彼國中有一馬者必有六七羊。

  這些逐水草而居,飲馬奶解饑渴的民族,估計很難欣賞器型嬌小典雅的宋代瓷器吧。于是,產(chǎn)生在這個時代的元青花不僅變得更為碩大,而且花紋繁復,與宋朝器物風貌大相徑庭。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著一件元代的青花云龍罐,高29.5厘米,口徑21厘米,底徑18厘米,豐滿的罐體上用青花描繪著海水龍紋,與明代洪武時期的青花僅略帶藍意、實則灰黑以及永宣時期有非常明顯的鐵結晶斑的現(xiàn)象都截然不同,這件來自元代的青花罐筆觸有力,青色蒼翠濃艷,青花表面釉質(zhì)光潤。

  罐體腹部繪有的兩條龍身體修長,頭小頸細,怒瞪雙眼。兩只游龍奔騰在洶涌的浪花之上, 似在怒目追逐,又似在并駕齊驅,生動形象。

  在佳士得拍賣行的網(wǎng)站上,至今仍保留著對鬼谷子下山罐子的描述:“這個華麗的罐子是由技藝精湛的畫師用精細的藍色鈷料繪制而成,當時應該有一系列這樣描繪當代故事的罐子?墒乾F(xiàn)在,國際收藏界僅存7件。目前,新近被發(fā)現(xiàn)的這一只將這個數(shù)字改寫為8件!

  濃重的青色花紋,把人物生動地描繪在白色的罐體上,如今人們對這件鼎鼎大名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已經(jīng)并不陌生。但許多人還是無法想象當時人們在拍賣行看到這個罐子時驚奇的表情。

  “全球收藏界都在為這個罐子的現(xiàn)身而感到震驚,中國人的熱情也被激起來了!薄都~約時報》如此報道,而且,“據(jù)說有實力的中國買家已經(jīng)聯(lián)合起來,準備要把這件元代青花罐子帶回中國”。

  三

  中國,景德鎮(zhèn),就是這個以高價震驚世界的元青花的故鄉(xiāng)。600多年前的人們更習慣做的事情,是把這些泛著藍光的瓷器運往世界各地。

  根據(jù)已故的陶瓷鑒定專家馮先銘先生統(tǒng)計,如今在埃及、伊朗等地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大盤,國內(nèi)僅北京故宮和上海博物館有幾件, 絕大部分在中東地區(qū)。它們被生產(chǎn)出來的目的,本身可能就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居民的生活習慣。在明代記錄鄭和下西洋見聞的《瀛涯勝覽》中如此描寫這種習慣:

  國人用盤盛滿其飯, 澆酥油湯汁, 以手撮入口中而食, 宴會時皆以大盤盛姜黃色而富有香味的飯肴, 置于敷在地上之席中……以手撮而食之。

  有時這種盤上用阿拉伯文書寫伊斯蘭教祈禱詞或《古蘭經(jīng)》上的頌圣文字。而一些直徑超過1米的元代大碗,很有可能是放在清真寺中給朝拜者飲水使用。此外還有一種風格特殊的扁壺,國內(nèi)僅元大都曾經(jīng)有一件, 基本上都在中東地區(qū)發(fā)現(xiàn),顯然是為適應中東地區(qū)市場而生產(chǎn)的。

  “元青花本來的主要定位就是外銷瓷。”位于景德鎮(zhèn)的厚森青花瓷博物館館長洪永信說,“而且當時可能已經(jīng)形成了中東等伊斯蘭國家來人、來料、來樣訂制,景德鎮(zhèn)負責燒制的模式,就像今天沿海地區(qū)的中國工廠!

  其實早在唐代,匠人們就已經(jīng)可以燒制青花瓷器。從上世紀70年代起,這些唐青花零星地在唐代著名港口揚州出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馬文寬先生認為這些唐代的青花瓷亦當為外銷所用。而且繪制青花所需的鈷料,經(jīng)過檢測也是從國外進口傳來。但是中國隨著大唐帝國的崩塌而陷入了持久的混亂,唐青花很快就歸于沉寂。

  是否因為戰(zhàn)亂導致的貿(mào)易中斷,才使人們疏于生產(chǎn)這種頗具異域風情的青花瓷?如今只能靠猜測來補充這段缺失于文字材料中的歷史。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歐亞大陸的交通再次被蒙古鐵蹄打通,青花瓷的鼎盛時期在元朝到來了。不僅產(chǎn)量大增,而且從波斯進口的,被人們稱為“蘇麻離青”的鈷料,讓瓷胎上的青花更加青艷濃翠。

  公元2009年7月,當景德鎮(zhèn)市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家影院紅衛(wèi)影院拆除時,考古人員在其地下的窯址發(fā)現(xiàn)了一些特別的元青花瓷器,不少器物上都有青花文字和釉里紅小花朵裝飾,這種式樣在元青花的傳世作品中并沒有見過,但在11至15世紀《古蘭經(jīng)》經(jīng)卷上卻并不少見。拼湊這些殘缺不全的青花文字后,發(fā)現(xiàn)是波斯文字,經(jīng)翻譯大意為:

  ……掉進了酒杯里,

  百合花……落入水里,

  ……心愛的人(或每一位喝醉的人)

  含情脈脈的眼睛,

  ……已經(jīng)醉了

  對這段表達常見波斯主題的詩歌進行過研究的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黃薇女士認為:“從文字書寫的流暢程度以及書法水平推測,書寫者不僅通曉波斯語并具懂得抄寫波斯文,而且受過良好的教育!

  蒙元時期的景德鎮(zhèn)陶瓷作坊,真的有金發(fā)碧眼的波斯人留守?這應該并不是太讓人意外的事情。13世紀的波斯史學家志費尼在記錄有關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遠征國外的歷史著作《世界征服者史》中寫道——蒙古軍進占你沙不爾(今伊朗東北部呼羅珊省內(nèi)沙布爾),把“活人殺光,僅剩四百人,這些人因有技藝而被挑選出來,并被送到突厥斯坦,其中一些人的后裔至今仍能找到”。

  除此之外,完成統(tǒng)一之后的蒙古,因“站赤”等交通方式的完善,旅行變得非常簡單,只要有統(tǒng)治者的庇護和“牌子”,往來各地并非難事,波斯語甚至成了國際通用語言,大量來自波斯的知識分子和回回工匠來到中國。元代許有壬的《至正集》載:“西域有國,大食故壤。地產(chǎn)異珍,戶饒良匠。匠給將作,以實內(nèi)帑。人用才谞,邦周攸爽”?梢姡_實有來自阿拉伯地區(qū)的工匠在將作院工作,官府設立負責紡織和絲綢制造的撒答刺欺提舉司時,還任命回回人負責管理。

  四

  頻繁而緊密的交流,讓元青花具備了得以產(chǎn)生的幾乎所有條件。剩下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攻克技術難關了。

  粗大的棍子用力一撥,腳下的轆轤就開始吱吱呀呀地轉圈,上面放著的乳白色泥坯在師傅手中變換形狀,最終變成一個個器物的造型。這些成型的坯胎要經(jīng)過幾道工序的修整,然后先放進窯爐里燒制定型,再用蘸著鈷料的毛筆繪上花紋,最后在這些發(fā)黑的花紋外,澆上釉,送進窯火里接受1200攝氏度以上高溫的炙烤,一件青花瓷方可成型。

  “這其中并沒有量化標準,全靠師傅的經(jīng)驗!焙橛佬鸥嬖V我。除了青花瓷博物館外,他還經(jīng)營著由父親開創(chuàng)的厚森窯,為了保存?zhèn)鹘y(tǒng)的技藝,這些年一直在燒制元青花的仿古瓷。但是即使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這也并非易事。

  “燒制陶瓷72道工序,稍微有一點做得不到位,燒出來的東西就會不對!焙橛佬耪f,在青花瓷博物館的展柜中,擺放著兩件由厚森窯同一批次燒造的兩件元青花仿品,只因為在窯爐中擺放的位置不同,瓷器上的青花明暗差距甚大。

  不過對于600多年前的景德鎮(zhèn)來說,克服技術難關或許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

  元朝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南宋所依賴的長江天險早已被突破,都城臨安也在兩年前不戰(zhàn)而降,宋端宗趙染疾去世,被看做宋室最后希望的趙繼續(xù)南逃,忽必烈統(tǒng)一全中華已經(jīng)勝利在望。

  就在這一年,元朝的將士還在追擊南宋殘影,朝廷就急匆匆地在江西浮梁縣(時景德鎮(zhèn)隸屬浮梁)設置浮梁磁局,由中央政府工部或將作院管轄,專管瓷器燒造:

  浮梁磁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燒造磁器,并漆造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大使各一員。

  “元朝之所以會在國家還沒有完全統(tǒng)一的時候,就匆忙建立磁局,應該和需要準備全國性慶典有關。”江建新說。雖然與當時享譽海外的龍泉窯相比,景德鎮(zhèn)燒瓷技術仍有差距,但這里燒制的瓷器“潔白不疵”。而即將迎來自己鼎盛時期的蒙元帝國“國俗尚白,以白為吉”,并且“元興朔漠, 代有拜天之禮。衣冠尚質(zhì), 祭器尚純”。

  官方力量的加入毫無疑問讓景德鎮(zhèn)的技術水平突飛猛進。管轄磁局的將作院,分工相當明細,還設有畫局!爱嬀。秩從八品。掌苗畫諸色樣制”。雖然缺乏確鑿的證據(jù),但是江建新根據(jù)史料推測,那些隸屬于將作院畫局的宮廷畫師,也參與到浮梁磁局的瓷器繪制中來。

  而且江建新告訴我,這時的官窯并不像明清官窯那樣獨家壟斷先進的技術,而只是一個管理機構,燒造產(chǎn)品時選擇當?shù)鼗A比較好的民窯燒造。

  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成書的《江西大志·陶書》記載這里的御瓷燒造“皆有命則供,否則止”。元代孔齊《靜齋至正直記》卷二:“饒州御土,其色白如粉堊,每歲差官監(jiān)造器皿以貢,謂之‘御土窯’。燒罷即封,土不敢私也。”

  這些記錄表明磁局的燒造活動不是長年累月都有,而是在朝廷“有命”的情況下才進行,生產(chǎn)完之后窯要封停,甚至“御土”(即高嶺土)也要封存,不得私用。

  “如果有專有廠址,也用不著燒造完貢瓷之后,便要封存御土,以防別人私用了。”江建新說。

  海外龐大的市場需求,官方強有力的支持,民間各種力量的參與,當這些因素在景德鎮(zhèn)撞在一起,元青花的產(chǎn)生或許真的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五

  商品既成,當然不愁客似云來。

  《元史》記載:回回商人,持璽書,佩虎符,乘騷馬,名求珍異,既而以一豹上獻,復邀回賜,似此甚眾。

  有學者分析,經(jīng)常進寶的回回商人往往要求皇帝的回賜。因此,伊斯蘭國家所藏的部分元青花瓷可能是元廷的貢品,但并不長久歸屬宮廷,或賞賜給與元朝關系密切的伊利汗國,或回賜于回回商人,也或賣給穆斯林的富商。這也就是為什么中東等國所藏元青花上,除了有異域風情的伊斯蘭教裝飾,還有許多保有蒙古人統(tǒng)治下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圖案紋飾。

  西至伊朗土耳其的元青花還只是元朝青花瓷中的一種,除了這種器型精美、具有御用瓷器特點,被學界統(tǒng)稱為“伊朗型”的元青花,考古人員還在菲律賓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元青花瓷,這種被稱為“菲律賓型”的青花瓷,以中小型器物居多,而且大多繪畫簡單,燒制比較粗糙;蛟S是元代民窯日常大量燒制的,專門銷往南洋的青花瓷。

  但無論如何,作為一種外銷產(chǎn)品,燒制出器型碩大的元青花還不值得景德鎮(zhèn)的作坊里傳來歡呼聲,如何把這些動輒直徑超過40厘米的瓷器運到那些等待收貨的買主手里,才是必須馬上考慮的事情。

  好在在長期的瓷器交易中,時人已經(jīng)掌握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運輸方法。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談》中記載:

  船舶深闊各數(shù)十丈,商人分占貯貨,人得數(shù)尺許,下以貯貨,夜臥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

  而在陸路上的運輸,除了“大小相套”外,還在出發(fā)前把豆麥和一些泥土放進瓷器里,隔日灑水。等待豆麥發(fā)芽生長,并把瓷器牢牢纏住,以至于整捆扔到地上也毫發(fā)無損的地步,才安心上路。

  “元青花是東西方文明碰撞在一起的結果,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只有這一點也就足夠了!碑敱粏柤霸嗷楹稳绱耸苋送瞥绲臅r候,江建新如此告訴我。

  六

  倫敦佳士得拍賣行。鬼谷子下山人物大罐的最終成交價格,是拍賣行預估價值的10倍,而且創(chuàng)下了中國瓷器拍賣的最高紀錄,至今無人超越。即使在超過10億英鎊的高價上,埃斯肯納茨依然和一個不知名的電話競拍者呈膠著狀態(tài)。

  “我就快要堅持不住了!被貞浧鸶偱倪^程,埃斯肯納茨說。

  其實,當哈恩先生把家里那個用來放CD的青花罐子交給拍賣行的時候,他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拍賣,畢竟,在喜歡收藏中國貨的爺爺那里,這樣的瓶瓶罐罐并不少見。

  民國時期,哈恩先生的爺爺范·赫默特男爵駐守北京擔任荷蘭使節(jié)護衛(wèi)軍司令時購得此罐。與吳賚熙買青花云龍象耳瓶時的遭遇類似,赫默特男爵購買的這個繪有精細人物圖案的瓶子也從沒有人想到過是元青花。畢竟繪有人物紋飾的元青花實在太不尋常了。

  在景德鎮(zhèn)古窯民俗博覽區(qū),這里的一大特色就是保留了手工制瓷的傳統(tǒng),即使經(jīng)過幾百年的發(fā)展,這里負責繪畫的師傅要重現(xiàn)罐子上的鬼谷子下山圖案,也需要至少一周的時間。厚森窯燒制的仿鬼谷子下山罐,盡管大體看上去與圖片的展示不相上下,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由于鈷料的暈散,鬼谷子的眉毛已經(jīng)不那么清晰了。

  “人物特別講究神采,所以繪畫中的筆觸就很重要!焙橛佬耪f,“而由于泥胎吸水,鈷料又容易暈散,所以要在罐子上畫人物就特別困難。”

  鬼谷子下山的罐子上,故事的主角鬼谷子端坐于車中,瀟灑飄逸,一虎一豹拉車于前。戰(zhàn)國時著名的縱橫家,蘇秦之兄蘇代則騎馬回峰殿后。鬼谷子及蘇代之間還有一少年將軍,縱馬而行,英氣勃發(fā)。

  在中國歷史上,鬼谷子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隱居鬼谷,著書立說,廣收弟子。蘇秦、張儀、毛遂及著名軍事家孫臏、龐涓、尉繚子等皆是其門下高徒。有一次,其弟子孫臏出征時被擒,這才有了鬼谷子在蘇代的請求下下山營救的故事。

  在戰(zhàn)火紛爭中存在的元朝,這樣的人物故事也就愈發(fā)被人們喜愛。民間把這段故事編為《新刊全相平話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后集》。青花罐子上的圖片,即源于至治年間所印樵川吳俊甫刻板。

  刻板刻印完成后20多年,到了至正年間,景德鎮(zhèn)瓷器燒造進入一個高峰。但差不多在這個時期,靠征戰(zhàn)得來的元朝,又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狀態(tài)。人們獲得短暫的97年平靜之后,再次被迫卷入戰(zhàn)火之中。

  這時景德鎮(zhèn)變成了朱元璋的駐扎地,他在這里與陳友諒的漢軍交戰(zhàn),一開始處于劣勢,直到至正二十四年春建國號吳,才“江西悉平”。

  從宋朝兵敗直至明朝建立,戰(zhàn)爭幾乎成了幾代人的夢魘,也成了他們的記憶。這時的人們是否更加熟悉和推崇英雄人物,所以燒造了這個鬼谷子下山青花罐?或許在缺少實證的時候,對歷史的細節(jié)認識永遠只能依靠猜測蹣跚向前推進。但是一個確鑿無疑的事實是,在現(xiàn)存的青花人物罐中,描繪的人物場景確以戰(zhàn)爭題材居多。

  與鬼谷子下山主題類似的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就是其中之一。它出土于明代沐英墓中。沐英是明初戰(zhàn)將,“太祖與孝慈皇后憐之,撫為子,從朱姓”。

  當沐英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去世時,青花大罐被當成陪葬品掩埋地下;蛟S從一個側面說明,經(jīng)歷了元朝的繁榮與動蕩,原本定位為外銷的青花瓷,雖然還不能完全被社會的主流審美所認識,但已經(jīng)漸漸被部分人所接受甚至推崇。

  然而,到了晚明,青花又翻出另外的天地:大明永樂窯、宣德窯、成化窯皆純白或回青、石青畫之;宣德之貴,今與汝敵,而永樂、成化亦以次重矣。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