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美術 >> 美術動態(tài) >> 作家水墨 >> 正文

馮驥才:莫言已在當代書法中自辟一塊天地

http://marskidz.com 2015年11月20日14:40 來源:廣州日報

  一

  我對擅弄翰墨丹青的作家總是多一分傾注,不單由于愛好的相同,更由于作家的書畫必定多一種意蘊一種滋味一種別樣的美感。比如莫言。

  莫言的小說,世人知之在前,獲獎在后;莫言的書法,獲獎在先,世人知之在后。由此說來,他的書法僅僅是那種沾了名人光的“名人字”嗎?非也。

  我早就在他的博客中饒有興趣地注意到他的書法,還有他那種頗具民歌味兒的打油詩。在我看來,書法和打油詩在他的世界里不是可有可無的。比起小說,他這些信筆揮毫的書法,隨口吟唱的打油詩,更松弛、更率性、更信手拈來、更逞一時的性情,在作家人本的層面上也就更直接更本真。在小說中,我們常常會陷入他用文字和故事編織的天馬行空、光怪詭譎的想象空間里,難睹作家的真容;但在他的書法和小詩里,便一下子見到莫言本人就站在這里。他的個性、氣質(zhì)、生命感、審美,乃至喜怒哀樂原原本本了然其中。這便是他書法的意義。

  二

  古代沒有單獨的作家的書法,文人皆擅書法。因為寫作與書法使用的是同一套工具,都是筆墨紙硯。長期的舞文弄墨熟悉了工具的性能與應用,很容易就轉(zhuǎn)化為書法。到了近代就不同了,作家改用鋼筆寫作,進而敲擊鍵盤,筆墨離開了案頭,書法告別了作家,如今在個別作家那里只是一種個人的偏好。而對于書法本身來說,離開了作家之后,便走向?qū)I(yè)化與職業(yè)化,直接的危害是“書寫他人之言”,隨之降低了書法的文化內(nèi)涵與精神個性。

  作家的天性是不說別人話的。作家的書法最重要的特征是“言必己出”。比如莫言的書法,不論題字寫詩,狀物抒情,哪怕是一時涂抹,都是有感而發(fā),有悟而言,抒寫一己的情懷,其書法也就必然閃爍著作家的靈性,哲思,情致與智慧。

  這樣的書法,其實是作家文學作品的一部分。

  古人許多好詩和美文不就是出現(xiàn)在書法作品中的嗎?

  三

  書法緣自書寫,書寫是工具性的。初始無法,書寫的內(nèi)涵重于表象。而后,人們在書寫中漸漸將天性的美融入進去,得到認可,形成規(guī)范,有法可循,書法遂生。

  中國的書法重法,這便帶來事情的兩面。正面是玉律金科,考究又經(jīng)典;負面是一大堆手鐐腳銬,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往往將書家的個性與人性囿于其中。故而,面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巍巍大山,李可染先生說:“要以最大的力量打進去,再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笨墒侨绻虻眠^深過死,失去自信,就打不出來。

  記得,黃胄先生曾對我說:“我對書法,只看帖讀帖,從不臨帖!贝嗽掝H有見地,應是黃胄先生悟出的一個對待傳統(tǒng)的“絕招”。臨帖常常會陷入一招一式,束縛住手腳;看帖讀帖則信由興致,全憑悟性,只取神髓。黃胄先生這話對我有如神示。由是觀之,莫言也該是如此吧。他的書法看得出是有來頭的,但這種來頭不是從小趴在桌上描紅,而是來自長久對書法的興趣與心領神會,因此在他的書法里有傳統(tǒng)的元素,卻決找不到懷素的眉毛、黃庭堅的胡須或是鄭板橋的“馬腳”。

  藝術的立足之地,一定是從來沒人站在那里的空地。

  四

  書法的面貌最終必須以由藝術確立。

  我和幾位書家看莫言書法作品的打印本時,不僅對那些短語小詩頗有體味,更對他書法的風格感興趣。自然、放達、隨性、真切,沒有絲毫刻意與造作,卻看到他越來越注重書寫的章法、行氣、節(jié)奏,筆墨的變化與呼應。一位朋友說,他是不是真的研究過書法?我說不然,這一半來自他對前人書法的領會,一半還是出于他的悟性。藝術不能解釋那部分皆來自天性。我注意到他署“甲午”年款這些幅尤其好,有幾幅很放弛,大氣,也精意;愈加注重筆情墨趣和行筆中用線條直接表達心緒。這種主觀性和意象性正是中國書法藝術所特有的。

  我還注意到,他開始用長幅短箋來寫一些隨感、警句與思想的片段了。

  書法于他,既是他個性的藝術方式,也是他小說之外一種另類的文學。莫言已在當代書法中自辟一塊天地,書法也為他敞開了另一片新的隨心所欲的世界。

  我望而喜之,因作序焉。

  (本文為莫言書法集《莫言墨語》序言)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