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tài) >> 視覺前沿 >> 正文

全媒體時代畫何以為畫

http://marskidz.com 2015年12月07日13:07 來源:中國藝術報 顏榴

  1996年,中央美院青年教師劉小東畫了一幅畫,名為《電腦領袖》 。畫面中,一個年輕男人站在寫字臺前,身后是兩臺電腦顯示器和鍵盤、鼠標以及音箱等。他穿著白色T恤,胸部下垂,腹部卻又隆起。這個男人雖然年輕,臉上卻泛著與身后墻壁一般的灰白色。他半抬下顎,眼神透著那么一絲不屑與優(yōu)越感。他憑什么優(yōu)越呢?原因是他比別人率先掌握了電腦,電腦讓他擁有虛擬空間,可以不出家門而知天下事?梢舱且驗榇,他總宅在家里,成了一個白胖子。這幅《電腦領袖》是劉小東“白胖子”系列作品中的一張。

  劉小東屬于國內“60后”畫家群中的領軍人物。他最早以一種冷靜的筆法,畫他身邊朋友的生活狀態(tài),認為那才是“真實的現實” 。他畫“白胖子”系列,其實是為了消解當時盛行的那種矯飾的工農兵人物形象。正因如此,他是今天所說的“接地氣”的畫家,為畫壇所關注。 “白胖子” ,從某種意義上他們就是今天所說的“宅男” 。

  互聯(lián)網時代,也是我們常說的資訊時代,不僅改變了人的思維方式,也改變了人的肉身存在方式以及生理結構。由于長期坐在電腦旁邊,大頭與豆芽菜身形,肚子渾圓,眼睛變形, “白胖子”就是長期打電腦游戲、上網、發(fā)帖的結果。之所以提這張畫,不只是當今文藝如何發(fā)展的問題,還關乎到我們肉身健康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說,劉小東是個先鋒畫家——他極早地預見了10年后電腦兒童、電腦少年、電腦成年人的樣子,描繪了一個從小長到大“宅男”的代表,其實是一種預警。德國學者彼得·畢爾格曾以“主體的退隱”來概括這個時代的特征,從羅蘭·巴特到?拢 “作者已死” ,是他們的結論。互聯(lián)網時代,一個資訊經過各種鏡子的折射,話題在網絡里的真相,已經不真,近乎消失了。

  前不久,富商劉益謙天價購買了意大利畫家莫迪利亞尼的《斜躺的裸女》 ,引得各方爭議不斷。同樣在拍賣場上,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在2013年拍賣的價格是1個多億。這幅畫從創(chuàng)意上而言直接來自達芬奇,拍出天價,只能讓人覺得是做局的結果。本來,收藏與藝術是姊妹關系,收藏家與藝術家是一種供養(yǎng)和供養(yǎng)人的關系。但在今天的國內,互聯(lián)網上,則純粹變成了資本的“游戲” ,藝術的內涵幾盡消失。金錢可以買來作品,但買不來藝術的神圣與偉大。德語詩人里爾克在一首詩里說,財主們用黃金堆成了佛陀,但并不知佛陀為何。也就是說,金錢與藝術只可能是表層關系;ヂ(lián)網所關注的是資本數字游戲,漂移了話題的焦點。

  互聯(lián)網時代,從“電腦領袖”的身體變形,到藝術家與土豪、名人聯(lián)手的變形,再到拍賣場的變形,網民們從中看到了一個“利”字的重重鬼影。如今互聯(lián)網慢慢成了一個名利場,讓越來越多的藝術與藝術家失去了真相。提及的這三張畫,其中意味如何,值得深入探討。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