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藝術評論 >> 正文

少數(shù)民族經典傳播的破冰嘗試

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嫁接”漢族評書

http://marskidz.com 2015年12月18日13:13 來源:中國民族報 牛銳
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宣傳海報。資料圖片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宣傳海報。資料圖片

  評書、史詩,都是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承載著中華民族寶貴的集體記憶。日前,隨著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漢語精華版)的正式發(fā)布,喜愛評書的聽眾將有機會通過熟悉的評書語言,領略藏族史詩《格薩爾王》的非凡魅力。穿越語言藩籬,暢游史詩寶庫,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在創(chuàng)新民族經典傳播方式方面,無疑具有破冰意義。

  評書 + 民族史詩,民族曲藝強強聯(lián)合

  “藏地雪域起妖風,嶺部百姓難安寧。

  天降妖魔多邪惡,地產鬼怪放肆行。

  善變惡來美變丑,晴日陰霾草凋零。

  如來我佛慈悲顯,觀音尋訪蓮花生。

  吾佛灌頂助神子,崔巴噶瓦始降生。

  率領民眾除妖孽,東西討來南北征。

  雄獅大王格薩爾,藏地英雄傳美名!

  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的“定場詩”,以寥寥數(shù)語,勾勒出《格薩爾王》的龐大氣場。

  在《格薩爾王》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降邊嘉措等專家的指導下,青年評書演員張準以降邊嘉措翻譯整理的《格薩爾王》(12回版)為基礎,改編完成了40回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

  《格薩爾王》是世界上迄今發(fā)現(xiàn)的演唱篇幅最長的英雄史詩,其故事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一是格薩爾降生;二是征戰(zhàn),即格薩爾降伏妖魔的過程;三是格薩爾返回天界。其中,以征戰(zhàn)內容最為豐富,除了著名的四大降魔故事“北方降魔”、“霍嶺大戰(zhàn)”、“保衛(wèi)鹽!薄ⅰ伴T嶺大戰(zhàn)”,還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戰(zhàn)斗。每個重要故事和每場戰(zhàn)爭,均構成一部相對獨立的史詩。

  評書作為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口頭文學,講究對主要情節(jié)精心設計“擺砌末子”,巧妙地把必要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形象地擺在聽眾眼前,引起欣賞的興趣。在這方面,以評書形式講述《格薩爾王》,無疑具有一定優(yōu)勢。

  《格薩爾王》是一座文學藝術和美學的大花園,不僅概括了藏族歷史發(fā)展脈絡,也塑造了數(shù)以百計的人物形象。評書講究以“開臉兒”的形式刻畫人物,對人物的外貌特征、穿著打扮進行介紹,勾畫出人物的性格,讓人物立體豐滿。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充分利用“開臉兒”的手法,描繪出一張張生動的人物臉譜。

  比如,在《覺如降生》一回,對覺如是這樣“開臉兒”的:“這孩子出生就與眾不同,身長如三歲孩童,虎頭虎腦,方面大耳,面如溫玉,唇若涂朱,一雙大眼是皂白分明,看著就那么聰明可愛。他就是由如來我佛降法旨、觀音大士苦奔波、蓮花生佛指引、諸天神佛灌頂下界的神子崔巴噶瓦,也就是這部書的主角、藏地英雄格薩爾王!边@樣的“開臉兒”設計,突出了格薩爾王與眾不同的身份、氣質,引人入勝。

  對于反派晁通的刻畫,也是入木三分:“只見他四十多歲,花白的頭發(fā),高挽發(fā)髻,面似銀盆,寬腦門,高顴骨,鷹鉤鼻子,三角眼,耳戴金環(huán),一臉奸詐狡黠之相?瓷仙,穿著大紅的藏袍,繡著團花朵朵,胸前掛著一面金牌,手里還拿著個包袱!边@樣的細致描寫,形象地襯托出了晁通的陰險奸詐。

  《格薩爾王》代表著古代藏族民間文化與口頭敘事藝術的最高成就,一般由民間藝人傳唱,其民歌風格、唱腔曲調自成體系。流行于我國北方地區(qū)的評書,則具有鮮明的漢族口頭文學特征,更符合漢族聽眾的審美習慣。

  為了用聽眾熟悉的評書語言講好藏地故事,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在尊重原著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上,既保留了故事中的民俗、服飾、習慣,并加以解釋,又尊重漢語習慣設計人物對話,保留了一些諺語、俗語,令人耳目一新。

  多方共同努力,推動民族文化新發(fā)展

  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的誕生,與“傳奇故事會”密不可分。“傳奇故事會”是一個旨在以創(chuàng)新手段傳承與發(fā)展“非遺”文化、以故事傳播文化正能量的公益項目,由北京市東城區(qū)圖書館、荔枝FM和中國文化譯研網“閱讀中國”沙龍等機構聯(lián)合發(fā)起。針對目前市場上“非遺”讀物、口傳文學及適合青少年傳承學習的文化作品匱乏的現(xiàn)狀,“傳奇故事會”試圖邀請各界名家擔綱指導和制作,聯(lián)合推出一批中外口頭文學經典作品,“中國少數(shù)民族三大史詩”就名列其中。2013年,“傳奇故事會”有關負責人找到張準與降邊嘉措,提出了以評書傳播《格薩爾王》的構想,得到了積極響應。

  青年評書演員張準自幼學習傳統(tǒng)曲藝,曾出版過評書版《史記》、《資治通鑒》等,因推出創(chuàng)意評書《海賊王》而走紅網絡。之前,張準對《格薩爾王》十分陌生,對藏地人文風情也不了解,然而,《格薩爾王》的故事吸引著他,并最終促成了這次跨界合作。

  張準說,評書是曲藝行里最難的,只有一個人,但講述的內容卻包羅萬象。所以,必須自己先了解透徹,才能跟聽眾說明白。為此,他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不斷向降邊嘉措老師及一些藏族朋友請教,受益匪淺。

  “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目前的版本仍有很大的打磨空間,我將加強對藏文化的學習,再精心修改,使之成為一部聽眾喜聞樂見的經典評書作品!睆垳收f。

  降邊嘉措十分贊賞以評書形式演繹《格薩爾王》!啊陡袼_爾王》是藏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偉大史詩,其傳播應當是全方位、多層次的。”他說,受眾不一樣,環(huán)境不一樣,傳播的方式就應當有所區(qū)別。比如,在內地,采用評書這種形式,效果就會很好。這個故事講的不是《說岳全傳》、《三國演義》,而是藏族聚居區(qū)家喻戶曉的故事,要找到結合點,難度很大,但意義深遠。

  對于長篇史詩評書《格薩爾王》,相聲表演藝術家、北京市東城區(qū)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宋德全寄予厚望:“推動《格薩爾王》走出藏族聚居區(qū),向全世界傳播有價值的中國故事、中國精神、中國文化,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民族文化發(fā)展,需要一批像張準這樣的青年譜寫新篇章!彼對張準提出了三個“希望”:一是到藏族聚居區(qū)多走走,在專家的指導下系統(tǒng)地學習藏文化,做一位學者型的評書演員;二是學習藏語,不僅傳播藏地故事,同時讓聽眾掌握一些藏語,促進民族文化交流;三是向藏傳佛學院的上師請教,對藏傳佛教多一些了解。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