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那些年,讀了很多書!
來源:中國作家網 | cxp000  2018年03月26日12:42

那些年,讀了很多書,雜七雜八,值得回味。

初入小學,自恃識得了幾個漢字后,想通過書本認識世界的那種欲望便膨脹了起來,于是只要見了書,總要翻翻,直到通篇的字不認識才作罷。

那時最感興趣的是小人書(現(xiàn)在已很鮮見),“有圖有真相”,其他的書字太多啊!伙伴之一某君家藏書頗豐(其實就是幾本小人書而已),令我們艷羨不已,大伙都去借來讀,應該是《水滸傳》、《小兵張嘎》之類的。從中識得了善惡,萌生了英雄情結,懂得了嫉惡如仇!

再多識點字,就覬覦上了傳統(tǒng)評書(章回小說),這可算是大部頭了。這是上一輩或兩輩人的藏書,比如我的爺爺就有《呼楊合兵》,張三的父親有《薛仁貴征東》,李四的家里有《楊家將》,鄰村的王五家里有《英雄大八義》,等等。很多是線裝,紙張都泛了黃。這種書是上輩人手中的寶,在文化極度匱乏的年代,除了每年固定時間的兩次唱戲,剩余閑暇時光的打發(fā)就全靠這評書了!自己讀,互相借著讀,還可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若能講上一大段,圍觀者必然對你肅目!這樣手手相傳怕是會損壞,再者傳借中被某君收藏也是極有可能,所以是當寶貝的,秘不外借?;锇閭兊南⑹庆`通的,想要實現(xiàn)互通有無、資源共享,還得提防家長的監(jiān)管,那時的家長們看得還算嚴,除了學校的課本,是不許讀這些“閑書”的,其實是課外讀物十分匱乏所致,所以在這情況下欲達目的,自然得要一番思量、費一番周折。

雖然這樣一個大部頭里有很多我們不識的字,但絲毫不影響他成為我們的精神大餐。那時已頗識得了一些漢字的門道。比如“霧”字大抵與“雨”有關,讀音大抵是“務”音。這就夠了,不認識的字可類推,差不離,囫圇吞棗,絲毫不影響讀書的興致與情節(jié)內容的汲取。殊不知漢字變化多端,豈是這一法能概之?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已在上初中后,所以有些字的識讀就走樣了,現(xiàn)在看來是大笑話!有兩字的認讀至今仍記得。一是“朕”字(這在章回小說中是高頻字),我們討論后一致認為讀“聯(lián)”,但是搞不懂皇帝為什么自稱為“聯(lián)”呢;一是“戟”字,拿這一兵器的人物武功都非常了得,我們將他讀為“朝”,當時的認識就是拿“朝”的人都是功夫天下第一的,如薛仁貴,如楊戩。

讀到此,諸位肯定迫不及待想問,為啥不查字典呢?我要說,那時字典也是奢侈品你就懂了。小孩的思維實是優(yōu)秀,他對陌生的事物會用熟識的事物里與其最接近的那一個去替代,這是當今很多領域里研究問題的方法。那時的傳統(tǒng)章回小說有歷史的影子,娛樂之余也稍許了解了點歷史,這是后來暢銷的大行天下的武俠小說所不能比的。

后來是《雷鋒日記》。那是一個學雷鋒、學賴寧的狂熱年代,人人都以擁有一本《雷鋒日記》為榮,爭相習誦“雷鋒語錄”。如生命有限為人民服務無限論、對待朋友工作個人主義和敵人的四季態(tài)度論、釘子精神云云。我們的價值觀被國家引領著向前,腦袋里滿是集體主義的激情。

上了初中,視野闊了點,知道了我中華泱泱大國,五千年燦爛文明,文學典籍宛若煜煜星河,不勝枚舉,有四大名著,野心就大了,真想尋遍一讀解心饞,初生牛犢不怕虎,真有氣吞萬里之勢!但這樣的書可是沒地搞去。學校自是沒有圖書館,就算藏書多的文人親戚鄰居也并沒有這樣的“閑書”,聽說書店有,但那還在幾十里山路外的縣城!那年月父母進趟縣城都不容易,別說孩子了!所以只能是咂吧咂吧嘴“心向往之”。但后來就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意思了,終于按捺不住向父母要了謊稱是買學習輔導書的錢,讓一伙伴從縣城捎了一套《三國演義》。這自然是瞞不住的,父母的數(shù)落是免不了的,還好我父母在買書的事上不太計較。但買來卻沒有通讀,應了“書非借不能讀”之咒。讀了它已是后來的事。

這一階段借來讀的書是《紅巖》等“紅系列”,因了課本的節(jié)選以及主流文化的宣教,對這一系列的書也是相當向往,很是想一睹為快。記得有篇課文叫《糶米》,節(jié)選自葉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學完課本便找來原著拜讀,“糙米五塊,谷三塊”,至今仍記得舊氈帽朋友那驚愕的表情!

不知從哪位伙伴手里居然傳看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接觸的第一本外國小說,保爾˙柯察金式的個人英雄主義曾一度充斥頭腦,保爾的名言一度成為座右銘,保爾和冬妮婭的戀情也曾讓自己感到了心跳。

當然書讀的多了,作起文來自然要流暢。在幾次被老師選為范文并被好評后,就有了更大膽的想法,能否變?yōu)殂U字呢?選了自己認為最好的一篇,仔細謄抄到信紙格子里,小心裝了信封塞到郵筒,然后是惴惴的等待,做賊似的!終久石沉大海,幾次三番后只好作罷。

再后來,到了更高一級學府,眼界更闊了,學習也不太緊張了,有了更多時間去讀小說。這時的大家都熱衷讀外國名著,你要是不知道于連和瑞娜夫人的奸情都不好意思跟同伴交談!學校雖有圖書室,但書本還是太少,大家都是攢錢買書,然后交換來讀。高爾基和列夫˙托爾斯泰是我比較鐘情的兩位作家,兩個字“寫實”!《海燕》中的名句能爛熟于心,《三部曲》、《復活》與《安娜˙卡列妮娜》寫盡了人生百味。

國內小說也讀了不少。朱自清、巴金、茅盾,最喜歡的還是魯迅,迅哥兒的文章就像風干牛肉,入口難,但是越嚼越有味!他的美是你在讀第二遍、第三遍時才能發(fā)現(xiàn)的,個中滋味妙不可言!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才能“表示她是一個活物!”,華老拴“按一按衣袋”想證明那“硬硬的還在”!他是一位真的斗士,拿著如椽巨筆,為了醫(yī)治國民精神之疾,曾吶喊,也彷徨。

陜派作家路遙的作品平凡、真實,用現(xiàn)在的話說非常接地氣,所以很是喜歡。一口氣讀完了《人生》、《平凡的世界》。在那段艱難的歲月,一直把他當做人生的支柱,使我堅定的一路走來!

再后來,上大學,陰差陽錯學了理工!和文字打交道愈來愈少了,文學與我漸行漸遠!再后來,參加工作,俗務纏身。在這全民向錢、急功近利的年代,很難靜靜的坐下來,捧一杯清茶、翻一本好書。閱讀怕是要丟了!

一位評論家說過,文學不一定會使我們活的更好,但一定會讓我們活得更多!是的,你不能指望她能帶給你物質的東西,只要豐富了你的精神,這就夠了!

憶往昔,讀了的不少,相信血脈中已融入了絲絲縷縷,可寫出來的卻寥寥,慚愧!此篇算作是記念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