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韓江:懷抱著痛苦創(chuàng)作而來

http://marskidz.com 2016年05月27日08:3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崔有學 張嘉

  “躲在我的空間里寫文章,我想這是最適合和大家溝通的方式!

  韓江 懷抱著痛苦創(chuàng)作而來

頒獎現(xiàn)場頒獎現(xiàn)場

  北京時間5月17日凌晨5點,46歲的韓國女作家韓江,遭遇了一次“摸不著頭腦的奇妙經(jīng)歷”,她以2004年舊作《素食主義者》,擊敗同時獲得提名的諾貝爾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等強勁對手,獲得2016年度英國一項國際大獎,成為獲得這一獎項的首位韓國作家。一周后回到韓國,韓江仍然沒有“清醒”,她對韓國媒體說當時由于時差原因,困得幾乎睜不開眼睛,在頒獎典禮上是靠著一杯咖啡才勉強挺過來的,“我原本是為商討新作《白色挽歌》的出版事宜,而輕松去了一趟英國,完全沒有想過自己能獲獎。一本出版于十幾年前的舊作能夠獲獎,與其說這種感覺是‘高興’,不如說是‘奇妙’,但它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感覺。”

  韓江對國人來說顯然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其獲獎并非“絕對爆冷”。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就曾預言作為韓國文壇的中堅力量,韓江極有可能成為韓國當代作家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人選。

  一家人都從事文學

  有“次世代韓國文學旗手”之稱的韓江,1970年11月生于光州,1993年畢業(yè)于韓國名校延世大學的國文學系,現(xiàn)任韓國藝術(shù)大學文藝創(chuàng)作系教授。韓江成為作家可謂水到渠成,她14歲即確定要成為一名作家,她的家庭更是“作家之家”。

  韓江的父親韓勝源是韓國著名作家,韓江的哥哥韓東林(音)、弟弟韓江仁(音)也都是小說家。韓江獲得大獎后曾在采訪中說自己是作家,兒子和女兒也是作家,這些成就都歸功于愛人,她稱愛人洪榮熙為“作家制造家”。

  韓江的丈夫洪榮熙是韓國慶熙網(wǎng)絡(luò)大學的教授兼著名文學評論家,他評價妻子是“每一個句子都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對自己異常嚴格,具有驚異文學銳角、激烈文學追求的人”。父親韓勝源則評價女兒早已超越了自己,韓江作為年輕一代的文學感受能力是他所望塵莫及的?粗n江的小說,有時不覺為她的作品驚嘆,自己都感到嫉妒。

  韓江曾說自己從小除了書本外什么都沒有,整天沉浸在讀書之中,青春期以后開始細細琢磨自己所讀的書的含義,后來自然而然開始有了寫作的欲望。她決定用寫書來向這個世界提出問題和求解問題。

  深受父親韓勝源的影響,韓江早早地擁有了文學感覺。韓江對生與死、人生與痛苦有著超出同齡作家的深刻理解,這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父親韓勝源的影響,尤其是韓勝源對佛教的理解以及韓勝源的佛教題材的小說對她的影響是巨大的。韓江曾表示雖然自己沒有宗教信仰,但在20歲以后的10多年時間里曾深深地沉浸在佛教之中。韓江的小說集《植物妻子》中的小說《童佛》、《紅花叢中》都有有關(guān)佛教的故事。

  韓江的小姑是美術(shù)大學畢業(yè)生,在回答記者為何作品具有強烈繪畫特性時,韓江回憶說小時候自己經(jīng)常當小姑的繪畫模特,韓江常用畫家繪畫來比喻自己的創(chuàng)作,強調(diào)它倆的共同點,都是一種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

  韓江1993年以詩歌作品步入文壇,1994年發(fā)表短篇小說《紅錨》步入小說文壇,1999年以中篇小說《童佛》獲得第25屆韓國小說文學獎,2000年獲文化觀光部的《今天的年輕藝術(shù)家獎》(文學部門),2005年《蒙古斑》(《蒙古斑》為獲獎作品《素食主義者》的組成部分之一)獲第29屆李箱文學獎,2010年長篇小說《起風了,出發(fā)吧》獲第13屆東里文學獎,2014年《少年來了》獲得第29屆萬海文學獎,2015年短篇小說《一片雪花融化的瞬間》獲得第15屆黃順元文學獎。

  擔任《素食主義者》翻譯的狄波拉·史密斯評價說,韓江非常多產(chǎn),每年寫一本書,這在韓國小說家中很不尋常!八拿恳徊孔髌范疾煌,但又都屬于同一個方向的寫作。所有的作品都來自同一個寫作動力:在一個暴力橫行的世界,探索創(chuàng)造一個純真世界的可能性。她建立了獨特的自我風格。她筆下的角色可以無比殘暴,同時無比善良。她的筆法很自控,但不是紀實報道式的冷漠。我覺得,她對過度煽情和冷眼旁觀之間的平衡把握得剛剛好!

  一句話產(chǎn)生創(chuàng)作靈感

  《素食主義者》2004年就已在韓國出版,還曾被拍成同名電影。該書的英譯本2015年1月在英國出版,這也是韓江的第一本被翻譯成英文的小說。

  《素食主義者》通過描寫一名女性對韓國守舊傳統(tǒng)的叛逆抵抗,探索人內(nèi)心抑壓的瘋狂與傷痕而備受關(guān)注。小說由《素食主義者》、《蒙古斑》、《樹火》這三個部分構(gòu)成,屬系列小說,更換著不同的視角刻畫出了女主人公“英惠”的痛苦抗爭歷程,分別以三種不同的視角敘述,成就了這部“凝練、優(yōu)美又令人不安的小說”。主人公永惠是一名普通的韓國家庭主婦,因為一個夢境,突然決定戒吃肉類,成為素食者,而永惠的行為也變得越來越奇怪。一段看來正常的男女關(guān)系,在暴力、欲望、羞恥的驅(qū)動下,變得愈加恐怖。

  韓江曾提及自己的《素食主義者》的靈感來自韓國20世紀30年代的被稱做“天才”、“鬼才”的作家李箱(1910-1937)的筆記中的一句話。韓江說:“李箱寫過一句話說:‘我認為:只有人,才是(真正)植物’,我時常記住這句話,不曾忘懷,結(jié)果真的寫成了想成為植物的人的故事”。此外,《素食主義者》與韓江之前的短篇作品《植物妻子》也有著聯(lián)系,其《植物妻子》中有內(nèi)容談到一個女人會逐漸變成植物。韓江說:“看完這個故事后,才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感覺,我一定要再好好利用這個形象。”

  當年在《素食主義者》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寫作期間,韓江因為手關(guān)節(jié)疼痛不能電腦打字寫作,只能用手寫作。有位女學生分擔了她的打字錄入,韓江在作家自序中特為這位學生致謝。

  在獲得大獎后,韓江表示《素食主義者》重點講述主角想成為植物,遠離人間爭逐,以拯救自己擺脫人性黑暗面!巴ㄟ^這么極端的故事,我感到我可以提問……最難的人性問題!彼f,自己的作品皆非大眾化或商業(yè)化,而是“質(zhì)問人間的復雜格斗”。韓江還表示,《素食主義者》止步于拋出“我們能否忍受暴力和美麗混淆的世界”的問題,但該問題引出了“我們要不要過這種日子”、“過日子應(yīng)該專注于人性的哪一面”等新的問題。

  “琢磨這些問題后,我最近想到過日子該著眼于人性中明亮而具有尊嚴的一面,基于這種想法撰寫了新作《白色挽歌》!睋(jù)悉,韓江尚未出版的新作《白色挽歌》版權(quán)日前已售至英國與荷蘭,也將由狄波拉·史密斯翻譯。

  韓江作品多產(chǎn),除家人外,韓江有她獨具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的慧眼,能夠在瞬息中抓住創(chuàng)作靈感。她的靈感有可能來自她的個人生活,也來自前輩作家、同行作家和其他朋友。例如,《火蠑螈》的靈感就來自她12歲時坐船看到鳀魚群經(jīng)過船底時的情景,韓江說當時這一情景特別神奇,像一束光從遠處通過船底又消失在遠處,后來在自己最為黑暗和痛苦的歲月里,這一場景又像一束光一樣閃現(xiàn)在她的腦海里了。

  避開痛苦是不可能的

  韓江的母親懷上韓江時因為患上了腸傷寒,不得不大把大把地吃藥,因此韓江差一點未能降生在這個世上。憶及這段往事,韓江說:“我的生命不是白白地降臨在自己身上的。這個世界就如同危險異常的海市蜃樓,或如同輕輕一碰就破的薄膜,是在黑暗之中降生的一種可能性!

  韓江的出生地正是韓國最痛苦的歷史事件——1980年光州慘案的發(fā)生地,痛苦人生的悲劇色彩是韓江的主旋律。

  韓江另一部作品、獲得2014年韓國萬海文學獎的《少年來了》,即以光州“5·18”運動為背景,通過還原少年東浩在抗爭中的經(jīng)歷,向讀者真實再現(xiàn)了一段韓國現(xiàn)代史。韓江今年1月出版的《人類行為》同樣以光州暴亂為背景,再現(xiàn)了動蕩時代背景下的人物命運。

  韓江在2012年發(fā)表小說集《火蠑螈》后曾透露,2000年發(fā)表《植物妻子》后的幾年里,她經(jīng)歷了人生最黑暗和艱難的時期,韓江將這一段時間形容為“自己完全處在除了正視自己的痛苦之外,毫無辦法的軟弱無力的狀態(tài)”;鹣旙⑹菙嗔耸直酆笠材軌蜷L出新手臂的神奇動物,小說《火蠑螈》刻畫了遭到失去雙手厄運后的女畫家所經(jīng)受的悲苦境遇。韓江認為,受傷之人、痛苦中人想要恢復正常生活,不是指單純回到過去的生活,而是通過對痛苦經(jīng)歷的審視既而全新復活才對。

  韓江的腳踝部分曾因燒傷嚴重,很長時間患部沒有任何感覺,當終于有了痛苦感覺時,醫(yī)生告訴韓江,這種感覺是她的腳即將康復的信號。韓江就是在這樣的親身經(jīng)歷中漸漸認識到了痛苦的本質(zhì)。

  面對記者提問“你的小說作品中總是伴有痛苦,痛苦對您意味著什么呢”?韓江回答道,“我的永不休止的作業(yè)就是,如何接受在這個世界上總有個地方有痛苦人生這一事實。就算我現(xiàn)在活得很安穩(wěn)和平,但總不能說這世界和平吧。人生不可能那么不起眼和脆弱,我只能夠懷抱痛苦繼續(xù)生活。我稱自己的《少年來了》、短篇《一片雪花融化的瞬間》和《白色挽歌》這三部作品為‘靈魂三部典’,我要摸索著寫下那些不起眼的、軟弱的人們?yōu)槭裁丛谕纯嘀凶龀瞿菢拥倪x擇。避開痛苦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把痛苦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來對待,除此之外毫無辦法。”

  韓江說自己是懷抱著痛苦創(chuàng)作而來的,她將繼續(xù)審視痛苦完成自己接下來的作品,她現(xiàn)在的唯一愿望是像獲得大獎之前一樣,把自己關(guān)進屋子里進行創(chuàng)作。韓江說,記者會結(jié)束后想趕緊回家繼續(xù)完成手頭上的文字,“想說的話都說完了,至于還有什么想說的,我想通過文字和大家溝通。躲在我的空間里寫文章,我想這是最適合和大家溝通的方式。”

  我曾不想再撿起這部小說

  ◎崔有學

  我曾有幸成為韓江中短篇小說集《植物妻子(原名為〈我女人的果實〉)》的翻譯者,所以這次韓江獲得2016年度國際大獎,著實讓我為她感到由衷的高興。

  我認識韓江是在2004年的一個文學講座中,現(xiàn)在回想起來仍有幾處細節(jié)記憶猶新。當時有十多名文學愛好者和文學翻譯愛好者參加了文學講座,之前韓江自己提前定好了指定作品,就是她的《植物妻子》。講座中先是韓江圍繞《植物妻子》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作世界,接著進行學員與作家的互動提問環(huán)節(jié)。

  回憶那次的文學講座,韓江不怎么愛說話,但她的真誠又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見面時第一感覺就是文如其人,韓江沉靜,有思考,有底蘊,真誠,認真。恬靜的外表給人一種她心中有說不盡的故事的感覺。

  1970年出生的她那時34歲了,但清秀的外表讓我感覺像20多歲一樣。她那雙有著長睫毛的眼睛除了給人羞澀的感覺之外,似乎還略帶困意。但講座一開始,我就明白了不是她真有困意,而是從內(nèi)到外的恬靜氣質(zhì)表現(xiàn)在了她的眼睛里。

  我在2007年決定翻譯韓江的中短篇小說集《植物妻子》,也是那時才開始比較深刻地感覺到她的小說世界的魅力!吨参锲拮印肥珍浟1996年到2000年春之間寫的8篇作品,全部都是帶有悲劇色彩的作品,分別是《在某一天》、《童佛》、《傍晚時狗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紅花叢中》、《植物妻子》、《九章》、《白花飄》、《跟鐵道賽跑的小河》。

  我憑借著文學講座時對作家的良好印象和作品帶給我的不一般的沉重感,下了決心,并順利爭取到了韓江的同意。但沒有想到的是,我低估了《植物妻子》里主人公們的痛苦程度,在后來的翻譯過程中,我的內(nèi)心時常被她作品所展現(xiàn)的蕓蕓眾生的痛苦所陣陣刺痛。

  也許是我個人過于陷入到作品當中而不可自拔,作品中主人公們所經(jīng)受的痛苦時常令我這個譯者痛苦不堪,有時不得不中斷一段時間,譯完以后的一段時間里甚至不想再撿起這部小說。我相信我所感受到的痛苦,正是韓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痛苦。

  (作者為《植物妻子》中文版譯者)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lu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