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理論 >> 理論熱點 >> 正文

介入創(chuàng)作與時代精神建構的文學批評

加強與改進文藝批評研討會發(fā)言摘登

http://marskidz.com 2016年02月29日10:48 來源:中國作家網 傅逸塵

  我的文學批評實踐始于2005年,那時我正在軍藝文學系讀大三。當我確認自己要拉開架子寫文學批評的時候,我就為自己樹立了一塊石碑:它承載了我的 青春、理想、浪漫、激情,還有幼稚、無畏甚至無知,那就是:積極介入文學創(chuàng)作與時代精神的建構,用自己的道德理想影響作家和讀者。在我看來,凌空虛蹈,或自說自話的文學批評肯定不是好的批評,更遑論偉大的批評。我化石濤的“筆墨當隨時代”為“批評當隨時代”來表達自己的批評觀,我還相信哈羅德·布魯姆所說的“想象性文學處于真理和意義之間”,這無疑為文學批評提供了廣闊的闡釋空間與可能。

  在我看來,20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文學批評的黃金時代,那時的文學批評是在真正意義上參與建構了文學的繁榮與發(fā)展,是文學思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反觀當下的許多批評文章,跟創(chuàng)作幾乎無關,甚至是批評界的自說自話,或者學術機制的附屬品。當批評不在文學現場的時候,它還有多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是頗值懷疑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要求文藝批評要“說真話,講道理”,可謂直指癥候,切中要害。對照習總書記提出的標準,檢視自己的批評實踐,頗感欣慰的是,我一直置身于文學現場,站在軍旅文學的前沿,運用新的批評方法與話語闡揚我對軍旅文學的認知、判斷和思考,無論是面對父輩作家還是文學新人,都能夠真實地表達,真誠地發(fā)聲。當2005年前后,軍旅文學一度出現過度世俗化的創(chuàng)作傾向,開始淡化和消解自身的主流精神和審美品格之時,我鮮明地提出“重建英雄敘事”。我所呼喚的英雄敘事,是對“英雄是人”文學觀念的進一步深化,這種對傳統(tǒng)英雄觀念的突破,既使作品展現出更為撲朔迷離的歷史和文化景觀,又為英雄敘事的重建帶來了新的美學精神。進而,我直言軍旅文學要敢于直面現實生活,塑造當代英雄,要警惕快餐化和過度世俗化;軍旅作家要重新回到正面描寫戰(zhàn)爭中來,要守望生活現場,進行有難度的寫作。我力求凸顯文學批評的“現場感”和“有效性”,在“道”與“技”的雙重維度中探討軍旅文學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美國批評家布斯認為,小說不可能沒有倫理的尺度,總是含有一定的倫理價值觀,進而提出“所有的敘事作品都是‘道德教誨的’”。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之后,我將倫理批評觀念與方法引入軍旅文學批評,并在“倫理敘事”與“敘事倫理”兩個層面展開我對軍旅文學尤其是長篇小說的研究,既實現了在場批評的及物性和有效性,又拓展了軍旅文學理論批評的學術平臺和言說空間。在此基礎上,我的理論專著《英雄話語的涅槃——21世紀初年軍旅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論》2014 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從以上兩個向度上對21世紀初年軍旅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現象與概念、來路與走向、創(chuàng)新與癥結進行了詳細的討論與研究。

  在對中國當代軍旅文學史的梳理中,我發(fā)現了復雜、無邊的“現實主義”對軍旅文學的圭臬與桎梏的正反兩方面作用,反對僅僅將“現實主義”視作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或者夸大其意識形態(tài)性,強調其作為“一種精神氣質,一種價值立場,一種情感態(tài)度,一種關照現實生活的方式,一種體察人性和靈魂的角度”,體現軍旅文學,以及當下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意義。“現實主義”是主觀精神和客觀真理的結合或融合,創(chuàng)作必須具備與人民共命運的主觀思想,作家應把自己的血肉融入現實,才能達到沉重的歷史內容的生動而又堅強的深度。進而,我對21世紀初年中國文學的“偽現實主義”傾向進行了批評,指出消極而虛偽的私語化寫作是其泛濫的重要根源,并對一些文壇大家的作品進行了文本細讀和言辭激烈的批評。在批評名家大家的同時,我也關注并跟蹤同代人的創(chuàng)作。對70后“新生代”軍旅作家的 創(chuàng)作進行概念命名和整體性研究,連續(xù)三年在雜志上主持專欄推介新生代軍旅作家群,盡可能客觀準確地揭示他們創(chuàng)作的特色與瓶頸問題。

  在俄國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看來,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批評都服務于促進社會自覺這一共同目的,文學批評不能局限于分析作品本身的美和不足,而必須進一步從歷史的、時代的觀點進行考察,進行與其內容相應的社會的、政治的、哲學的、道德的分析。他主張從更廣闊的時代的、社會歷史的角度,考察藝術家及其創(chuàng)作與時代、社會和民族歷史文化的關系,進而提出作品的社會作用和意義。文學作為一種精神性的力量,它對社會、對時代的積極作用,必然體現在它對人們意識或精神的影響和塑造上;批評的目的不在批評本身,也包括闡釋,它們的本質意義是建構,積極介入文學創(chuàng)作是它最為重要的存在方式。面對當下中國社會復雜深刻的變革和轉型,優(yōu)秀的批評家會飽受思想的困惑、精神的陣痛和心靈的煎熬,惟其如此,才可能真正把握時代的脈動;文學批評需要生產出貼近世道人心、洞穿時代迷霧的有智識的思想,從而有效地介入創(chuàng)作并最終參與時代精神的建構。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