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大隱于市之道(葉延濱)

http://marskidz.com 2013年06月03日10:59 來源:天津日報 葉延濱

  昨天看電視說的是一件12年前的兇案故事。12年前河北農村發(fā)生一起兇案,涉案的父親及三個兒子外逃12年無蹤跡。后來,警察在涉案人之一女兒的微博上,發(fā)現(xiàn)一個“春天的信使”有可能與嫌犯有關系,細細追索,最終破案。這是一個大隱于市的當代寓言,在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和迅速流動的今天,如果關掉手機,不發(fā)信息,不上網,基本上就“大隱于市”、人間蒸發(fā)了。用時髦一點的語言說,一個人不上網,不微博,就算OUT了!

  我告訴我的朋友,我不開博客。我的朋友不相信,因為他在網絡上看到以我的名字開博客以及“葉延濱祭干媽”這樣的博客。我說都不是我的博客,有的也許是媒體網站開的,用來上載我的作品,也許還有好事者所為,我也擋不住。不再擔任職務退休后,我力圖為個人保留一下安靜的空間,少有打擾,不必應酬,盡管很難做到,但不主動湊熱鬧,不主動從幕后竄到前臺,應該能做到。

  我認為我被人叫做“作家”,寫字這種事,對于我是應當十分認真對待的事業(yè),敬惜字紙,盡管現(xiàn)在不用紙的多了,更重要的是對待寫字還是有敬畏之心。我寫文章,還是努力做到放一放,請編輯審一審,然后再讓這些文字擺到自己以外的讀者眼前。慢是慢了點,但如果寫下的文字,十天半月就變餿了,還是不寫的好。開初沒有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后來發(fā)現(xiàn)身旁的一些小細節(jié),引起了我的注意。談戀愛的約會男女,坐公園的一條長椅上,各自低頭看各自的手機,這種“畸戀”是剩男剩女高速增加的結果。飯館里朋友聚會,大家圍坐一起,擺了一桌子的酒水菜肴,卻有一半以上的人低頭按手機,索然無味者必是聚會的召集人。慢一點,是我面對信息高速發(fā)展的對策。我也讀微博,看博客,上網看看“博客天下”、“極閱”之類的網頁,大約會慢幾個小時至一天,像一杯泥湯,變得清澈,同時沉淀出一層層實在的沙土。

  點擊率是一種誘惑。點擊,是掌聲,是叫好聲,也是起哄架秧子的鼓噪聲。掌聲、叫好聲和起哄聲,在現(xiàn)實中的我們大多能分出來,在網絡世界都變成了點擊和水軍跟帖,能分辨出誰?網絡帶給我們巨大的方便,交流、信息以及生活方式。正像高速公路讓我們贏得速度和時間的同時,我們需要一根安全帶。

  這是一個關于我自己的故事,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說過這個故事,這是我做過一件十分讓我后悔的事件,糗、無知甚至無賴。那是我讀高中的時候,“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是“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工作組發(fā)動學生們給老師貼大字報。學校在一瞬間進入了大字報的海洋,墻上貼著、院子里掛著一排排的白紙黑字,被嚴厲校規(guī)和老師尊嚴管束的孩子們,一下子被捧上了天,成了運動的主力、革命的先鋒,激情、欲望包括邪惡同時被點燃。每天要統(tǒng)計每個班、每個小組、每個人寫的大字報數(shù)量。這種政治狂歡中,孩子們最恰當?shù)慕巧褪翘盒〕螅请S革命詞藻起舞的歡樂小丑。這種狂歡對我是一種誘惑,同時也是一種壓力。由于家長也是受批判對象,所以我不愿寫大字報,但“不革命”的壓力和統(tǒng)計又讓我惶恐不安,想了半天給一個姓王的老師寫了一張大字報,揭發(fā)的內容是,一次到老師宿舍送作業(yè),發(fā)現(xiàn)一個女子躲在老師的門背后,老師行為不端。我以為這不算“反黨反社會主義言行”,是個小事,哪知道這是“緋聞”,對老師的傷害很大。這件事我終生難忘,人常常會因為“無知”而無畏地做“無恥”之事。人要有敬畏之心,每想到此,我都提醒自己。

  博客和微博所在的網絡,是自由的空間,同時也是開放的空間,當它們以如此“現(xiàn)代文明”的方式進入我的生活,我必對其抱有敬畏之心。網絡快速地進入我們的生活,迅捷地改變著世界的樣子,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沖擊。比方說,網絡上有人在造你的謠,你沒有時間去與之糾纏。網絡上有人用“葉延濱”的名字寫推銷性愛工具的文字,你沒法說網絡上只準你用“葉延濱”三個字。如此種種,有人會說,這是名人效應,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有人樂此不疲以增加知名度。而我知道,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不能與影子作戰(zhàn),也不能把自己變成影子。

  對寫作抱有敬畏之心,這是網絡進入我的生活后,讓我更加明確的事情。

  題圖攝影:楊新生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