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若將清史作鏡(吳士余)

http://marskidz.com 2013年08月02日10:12 來源:解放日報 吳士余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金庸、梁羽生的新武俠小說風靡文壇,《戲說乾隆》電視劇走紅大江南北,紫禁城的清宮戲就此歷年不衰。經典重現,新作迭出,屢屢見諸于小說、影視銀屏。紫禁城后宮嬪妃爭斗的連續(xù)劇《甄嬛傳》也冠名清宮版杜拉拉升職記,廣受媒體的造勢炒作。清朝歷史被編劇、作家們演義,敘事釋史,挖掘現代元素,追求戲劇效果。作為一種世俗化的文化詮釋,滿足多元文化消費的需求,也是無可非議的。無論是信史正劇,還是戲劇化的鬧劇,均是追求一種能引起讀者、觀眾共鳴的審美效果。

  若將清朝歷史作為一面鏡子,讀史釋義還應該立足于以古鑒今,以知興替,洞悉歷史的哲理,探尋歷史的核心價值,汲納歷史的智慧。自努爾哈赤建國,1644年進入北京紫禁城,近三百年的歷史充滿著變局。清朝既是古代的終結,也是近代的開端。其間,不乏勵精圖治,文治武功的盛世;恪守陳規(guī),千瘡百孔的衰落;更有喪權辱國,難以啟齒的國恥。人們之所以熱衷清朝史事,除卻紫禁城充滿著神秘與戲劇性,更是因為清王朝自始至終糾結著危機與變局。其官僚系統、政治、經濟承繼著數千年的封建傳統,又在變局與危機的交替中積沉成一種善美、惡丑兼存的封建文明,成為人們的文化記憶。尤其是,這些文化碎片潛存于人們的無意識之中,閱讀、詮釋清朝史事常常會引發(fā)人們的人文思考。然而,要真正理解歷史,文化記憶就不能流于淺表的審美,止步于演義化、情感化的審美創(chuàng)造與價值評估往往有礙于歷史真正價值的發(fā)現。因此,閱讀歷史需要理性的審視,洞察、把握蘊藏在歷史表象背后的核心價值,化陳腐為智慧,這才是歷史的文化追求。

  自古以來,知識賢達很注重歷史智慧的發(fā)現與承傳。所謂:“正朔之事,當明示變改,以彰異代”,說的是探尋遷革變化、循環(huán)演進的規(guī)律;“歷古今之得失,驗行事之成敗”,道明總結興衰成敗教訓之必要;“觀其始末”,“定一字之褒貶”,“其教益出政教典章之先”,是要求建立明是非、通古今的價值評估;“引古規(guī)戒,當近取前代”,則強調觀照資治通鑒之哲理的人文思考,等等,莫不是透過歷史表象,探尋盛衰興敗的歷史軌跡。認真而理性地面對這份歷史遺產,將有益于當今中國現代化變革的思考。

  也許出于如是人文情愫,筆者努力去讀懂歷史,理解歷史,求證人文思考的價值判斷。筆者治學起步于小說美學的研究,因專司社會科學的出版業(yè)務,才逐步將視野投注到人文、歷史領域。因此,詮釋歷史不能像科班出身的清史學者,執(zhí)著于宏觀的史學框架和體系的建構,只是出于一個人文知識分子對歷史的偏愛,選擇文化隨筆的書寫,就正史實錄瑣細的史事記載,就事論史,析理于詮釋之中,企求以當代人文意識的價值評判,思考歷史的陳跡,感悟歷史的哲理。因此,隨筆書寫僅是以小見大,難免有以偏概全、臆斷附會之虞。著述之言說望能求正于專家。

  歷史學家鄧小南說得很到位,希望在中國歷史中理解歷史的中國。此話頗具哲理。若要真正悟透,也需要智慧。

  (本文為《歷史的轉型——紫禁城的人文思考》一書的序)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