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wǎng)>> 評論 >> 正文

一衣帶水,文學近鄰(蔡清輝)

——中韓文學交流的動因、現(xiàn)狀與成果

http://marskidz.com 2014年07月16日10:06 來源:中國藝術報 蔡清輝

  文學,關乎心靈,是一個民族思想、靈魂、性格、文化的凝結和反映。自1992年建交以來,中韓兩國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發(fā)展非常迅速,以作家為主導的兩國文學交流,也得到迅猛發(fā)展。兩國關系,不僅是國與國的關系,更是人與人的關系。文學這一語言藝術,對于深入解讀兩國文化、架起兩國人民心靈溝通之橋,顯得彌足珍貴和富有成效。

  應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7月3日至4日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中韓兩國一衣帶水,文化交融、經(jīng)濟往來密切。此次高層互動高瞻遠矚,對提升雙邊合作、推動經(jīng)濟人文合作及維護朝鮮半島穩(wěn)定大局有著非凡的意義。近日,第八屆中韓作家會議在韓國慶尚北道青松郡客主文學館舉行。該會議以“危機的時代、危機的社會、危機的文學”為主題,深入探討文學面臨的挑戰(zhàn)和危機?紤]到韓國日前發(fā)生“世越號”沉船事故,兩國作家還就相關社會問題進行積極討論和廣泛交流。韓方金周榮、黃東奎、都鐘煥以及中方舒婷、阿來等與會,會上雙方朗讀對方國家作家的作品并展開討論。

  【中韓文學交流動因】

  當前,中韓文學交流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活力和發(fā)展勢頭,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早在公元前一世紀,中國文字就傳入韓國,韓國最先出現(xiàn)的民間歌謠也是用漢字寫成的。據(jù)《古今注》記載,中國漢樂府的《箜篌引》為朝鮮津卒霍里子高的妻子麗玉所作, 《黃鳥歌》為高句麗國王琉璃王在公元前17年所作。《箜篌引》 《黃鳥歌》均為四言詩,沿用中國《詩經(jīng)》的詩體。中韓兩國同屬儒家文化圈,擁有共同的文學淵源。如今,在韓國仍有很多人懂漢字,深諳中國書法藝術,熱愛中國文化。韓國著名文藝評論家洪廷善教授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說,文學一脈相承,兩國用文學進行交流,探尋人的本性和人生的意義,特別能找到心靈上的共鳴和情感上的契合。韓國也曾多次與歐美國家和日本舉辦文學論壇,但與中國相比,感覺不同,效果也差遠了。共同的歷史記憶、相近的文化傳統(tǒng),是溝通兩國人民的心靈紐帶,也為中韓友好合作提供了強勁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去年,樸槿惠總統(tǒng)訪華,用漢語演講,所展示的中國古典人文功底,讓中國人民為之感動,也拉近了兩國人民之間心的距離。

  然而,中韓兩國的純文學或嚴肅文學的衰弱,也是不爭的事實。洪廷善認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韓國實行民主開放,一些作家的社會責任和人格尊嚴沒有得到很好的堅守,個人欲望的任意放縱取代了宏大敘事,這很容易導致文學的衰敗。中國著名文藝評論家南帆也指出,“中國當代文學的價值評估周期性成為輿論的焦點。很長一段時間,貶抑之聲占據(jù)了上風。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似乎也沒有挽回多少頹勢” 。兩國嚴肅文學中面臨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兩國文學能否度過危機,需要靜下心來認真研討。

  另外,中韓兩國歷史上都曾有過被侵略、被奴役的恥辱和苦難,至今仍在承受國家分裂的煎熬,也造就了兩國文學共同的歷史使命。洪廷善認為,對韓國人民來說,南北分裂比中國的臺灣問題嚴重得多。所以,長期以來,壓在韓國作家心頭上更多的是集體、社會、民族和國家這些宏大使命,他們希望通過作品批判現(xiàn)實社會制度,抒發(fā)對祖國、民族命運的憂思,喚醒民眾的覺醒,這也許便是長期以來魯迅作品在韓國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真正原因。近半個多世紀的“冷戰(zhàn)”隔絕,中韓兩國走上不同的發(fā)展之路,雙方之間有一份交流的渴望和新鮮感。目前,兩國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迅猛,文化產(chǎn)品迫切需要文學來豐富內(nèi)涵、支撐脊梁和提升靈魂,這些都為中韓文學交流提供了直接的動力。

  【中韓文學交流成果】

  據(jù)韓國詩人郭孝桓介紹,還在10多年前,即便在韓國作家圈里,所了解的中國文學作品也只有魯迅的《狂人日記》和司馬遷的《史記》等為數(shù)不多的幾部?涩F(xiàn)在,除了莫言的作品外,林語堂、舒婷、蘇童、余華、劉震云等作家的作品也在韓國廣泛出版,中國作家作品超過500種。閱讀這些作品,韓國民眾不僅能體會到中國作家內(nèi)心潛藏的巨大的文學力量,還能了解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的巨大變化。

  同樣,還在前幾年,中國作家對韓國作品的了解也十分有限。1993年3月, 《譯林》第3期發(fā)表了李春楠翻譯的短篇小說《狂亂時代》 (吳獨伊著) 。此后, 《世界文學》 《外國文藝》 《外國文學》等文學雜志陸續(xù)發(fā)表了《浦口漁村》 《針》 《藍色生死戀》等大量韓國文學作品。近年來,譯介到中國的韓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數(shù)量急劇上升。韓國學者金惠俊說,韓國絕大部分中國文學的翻譯是在近30年完成的,目前在韓國已有近千種作品的譯本。文學已成為中韓文化的使者,推動兩國深入交流與合作。

  韓國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院原院長金柱演說,生活在一個國際化的時代,任何一個想要發(fā)展自己文化的國家,都不能只局限在本國文化的樊籬之內(nèi)。通過一次次的文學交流,兩國作家不僅可以了解彼此關注的焦點及相關文學發(fā)展動向,還能在一次次差異化的溝通和反省中共同提高和相互融合。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