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評論 >> 正文

校歌,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周偉潮)

http://marskidz.com 2015年08月28日07:31 來源:光明日報 周偉潮

  越山寺,又名云居禪寺,是為紀念勾踐、范蠡、文種而建,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傳越國雪恥復國后,范蠡辭別越王,帶西施半農半商后重返故里,戰(zhàn)地重游時在寺內親手挖穴取石建造了“鴟夷雙井”。該寺所在的山為越山,曾因越王勾踐在此山上屯兵養(yǎng)馬,臥薪嘗膽,并與吳王夫差多次激戰(zhàn)而名揚天下,所以此山亦稱勾乘山。

  世事滄桑,山寺雖歷經劫難,可群山連綿,層巒疊嶂,蒼翠依舊。寺旁,一瀑布飛流直下,勢如銀河倒傾,聲若萬馬壓境,霧嵐生輝,氣象萬千。拾級而上,至放生池,回首遠望,崇山峻嶺環(huán)擁著一阡陌盆地,村莊星羅棋布,浣江九曲蜿蜒,一條高速鐵路縱貫而過。

  在山路上休息間,從山下上來一耄耋老者,鶴發(fā)童顏,精神矍爍。談話后得知,老人已86歲,70年前,他在越山寺讀過三年書,這次不遠萬里回鄉(xiāng),一定讓親人陪同前來看看,說是要了卻一樁70年的心愿。說到過去的故事,老人的情緒明顯有些變化:“1942年,日寇鐵蹄踏入諸暨。日寇以修筑浙贛鐵路牌頭水下張大橋為由,將同文中學的校舍全部拆毀。同文中學時任校長張韶九先生在抗日的烽火中,忍痛含悲把學生帶到越山寺內。在這學校圖存的危亡關頭,時任越山寺住持的蘭舫和尚,欣然將廂房騰出,收留了同文學生。”

  談到蘭舫和尚,老人顯得很興奮,打開了話匣子:“他身懷二絕。一絕,武功高強。他每天早起練武,除練套路外,還練一絕活——右手食指彈鋼珠,百步外巖石上麻雀般大小的水果,幾乎能百發(fā)百中!另一絕活是醫(yī)術精湛。我親眼看見他有一次為山下一少年取戳入左眼的鵝葉鉤(一種鉤野菜用的鉤子),當時鉤子戳入左眼有一寸多深,而這種鉤子是有倒刺的,可想而知要取出來有多難。可蘭舫大師藝高人膽大,三下兩下便取出來了,眼睛絲毫未受損傷!

  真是巧了,那個少年就是我堂伯的兒子。

  老人很健談,言語之中也多感慨,他問我:“你知道現在的牌頭中學(原同文中學)的校歌是什么時候寫的,誰寫的?就是當年在越山寺由徐病夫作詞,蔡雪亮作曲的,是在抗日的烽火中誕生的!”

  “當年,諸暨淪陷后,日本鬼子燒殺搶掠,奸淫婦女,無惡不作,犯下了數不清的滔天罪行。特別是當浬浦慘案的消息傳到山上,全校師生更是群情激憤。那幾年,在山上,每天早上上學前第一件事便是在大殿前的操場上唱校歌,然后是軍訓,或跟著蘭舫大師練拳。當年,每年都有不少我的同學投筆從戎,奔赴抗日第一線!當時我們的校長張韻九先生抵制日寇的奴化教育,拒用日偽教育用書,發(fā)動員工高一腳,低一腳,翻山越嶺,冒著生命危險,挑著籮筐到浦江縣購買抗戰(zhàn)課本。”

  說完,老人凝視著寺廟里巍峨的大殿,眼里似有淚光在閃爍。我想,此時,當年的一幕幕正在他的腦海中閃過,而那激越的旋律,正像暴風雨般在他的心中激蕩:“允常舊都,南極勾無,竹簡良才舉世無。十年教訓沼強吳,薪膽起霸圖。拯民救國學癒愚,縱鼙鼓聲聲,還讀我書。越山高,孤獅徒,浦陽深,流不污,教澤高深,與之懼!”

  老人接著說:“那三年,蘭舫大師對我們師生關懷備至。70年后的今天,我故地重游,既為了重溫那難忘的歲月,也是緬懷蘭舫大師。我已經打聽到了大師的墓,我要到墓前敬一炷香!”

  (作者為浙江省作協會員)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