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走近磚瓦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陳茂慧  2016年01月27日22:57

    一

  穿過一個個朝代,越過一片片江山,歷經千萬次輪回,沐浴著濕了干、干了濕的月光。

  ——磚瓦,穿著青灰色的衣飾,從上古款款走來,典雅大方。

  最早的瓦與陶結伴,與新石器同行。而磚,透過風雨,通過泥土傳遞溫暖。

  磚與瓦是同窯出生的親兄弟。

  有時,它們出現(xiàn)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座建筑里,手牽手,肩并肩,共同抵抗風霜雨雪。

  而有時,它們各自為陣——

  瓦,站在高處。飛檐斗角,或靈動瀟逸,或沉穩(wěn)安靜,或素雅恬淡,在流淌的光陰里沉潛,寫愛恨,譜傳奇。

  磚,似乎有著更為廣闊的天地。它不事張揚,只腳踏實地,以穩(wěn)健的步伐,一寸一寸地加高堤壩,壘疊城墻,卻總高不過人心。

  青銅器,喑啞的光芒在時空中若天際星辰,隨月光時隱時現(xiàn);

  青銅鏡,映照著誰的倩影和滄桑?草木榮枯,星月變幻,是誰在輕唱深閨幽怨?

  瓦當,是誰以刀為筆,在它身上刻下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那一段詩行記載著誰的春秋?誰的戰(zhàn)國?

  是城池?是廟宇,還是檻層軒榭?

  圖騰。從一個部落到另一個部落,從一個洞穴到達另一個洞穴,從一片瓦到一塊磚。

  從泥土到泥土。

  磚瓦,抵抗侵蝕,尋覓溫暖,庇護生命。

  朝代更迭、興衰。江山易弦。歷史蒼茫。史籍陳舊。

  即使斷瓦殘磚沉默,普世演繹著的神奇?zhèn)髡f,卻一段一段地將歷史真相還原。

  二

  “秦磚漢瓦千古藏,清風明月萬斛漿”。

  那是“車同輪,書同文,行同倫”的時代,是大秦一統(tǒng)天下,六國爭相朝拜的時代。

  磚瓦,在歷史的記憶里站成了永遠的豐碑——

  空前絕后的阿房宮,卻被楚霸王的一把大火焚毀,是誰之功誰之過?

  永遠不倒的萬里長城,由多少人的眼淚筑就?孟姜女,神話了多少心酸斷腸事?

  輝煌的始皇陵寢,歷經千年,如今,長安安在哉?

  歷史的煙塵、眼淚、愛恨、水火、冰雪,都埋入泥土。

  漢武帝的益延壽觀,多少祈禱多少渴盼,仙人何時到來?

  漢高祖的長樂宮,真的此樂何極也?

  那一塊磚,那一片瓦都承載著風雨時光的打磨。

  磚瓦上的線條、紋理、圖騰、文字、雕刻,甚至它們的神韻,都飽含著天地之精華,思想之曼妙。

  我愿淌著時間的流水,溯回歷史深處——

  去唐高祖的殿堂“站花磚”,蓮花紋鋪地方磚,一朵蓮花伸出了歷史的幽暗。在它的大氣和華美的氤氳里,我也步入仕途。

  大明宮的恢弘壯麗,暈眩了我的目光。

  我必力挽狂瀾,豈容它的麗容消逝于五代十國。

  我既是一介書生。我必去那重文輕武的宋代。到《清明上河圖》中去游歷,步步踏著磚的余溫,越過高大的城墻,在眾多的橋梁間流連,給今世的人們留下不朽的詩作與華麗的畫卷。

  當然,如果我是漢武帝要迎接的那位仙人,我一定還要抱著一塊金磚,漂過明清的河流,來到喧囂的新時代,看一看今天的城廓和鄉(xiāng)村的模樣。

  磚瓦還原泥土。

  泥土雕刻時光。

  泥土記載歷史。

  三

  司空見慣的風景,相似的場景,大同小異的建筑,貌合神離的人生戲臺,匆匆的時光腳步,一切皆成過眼云煙。

  過眼即成云煙。怎樣的遇見才能刻骨銘心?

  有哪些遺跡還葆有歷史的溫度?有哪一段歷史還在被傳奇?zhèn)鞒?/p>

  滄海桑田,戰(zhàn)亂升平。磚瓦成為建筑師們的通用語言。

  我緊緊抓住這中華本源文化的活化石,一路尋來。

  走近它們。親近它們。

  20年,我鋪開長長短短的光陰,在天地間尋找大大小小的建筑——

  一座寶塔、一座古剎、一截斷墻、一條磚路、一個磚雕的墓室、一架橋、一片屋宇……

  遙遠。切近。時遠時近。

  側耳聆聽,磚瓦的神曲是悠遠的,縹緲的,魅惑的。幸運的人均能聆聽到綸音。

  四

  固守,靜觀。庭前花開花謝,風聚風散。

  泥土自有泥土的沉寂和滄桑。

  今天,我與磚瓦再次相遇。

  我所遇見的,是一塊燒結磚。它以空心、多孔或普通的姿勢靜臥。

  它匍匐、委婉、簡潔、繁復、稚拙、成熟、細膩、粗獷、坦蕩,它包羅萬象,既是簡單的“一”,亦是復雜的“九”。

  今天,磚瓦的命運被工業(yè)時代的機械所主宰。

  石頭、粘土、淤泥、煤矸石、頁巖,它們懷揣大地的溫暖,在滾滾紅塵中奔赴磚窯、廠房,被粉碎、被篩分、被擠出。

  成型的過程要用虔誠的儀式去迎接,同時被賦予神圣的意義。

  方形、圓形、條形、菱形、三角形、魚鱗形……有多少種思想就有多少種形狀。

  不同的磚瓦走在不同命運的路上。

  它們依舊沉默。

  它們用質樸、柔媚、神秘、莊重,復活著、呈現(xiàn)著、裝飾著、品讀著生命,也完成著神圣的使命。

  我與它們的靠近,像極了我與你的重逢,20年后,在陌生的異地,我們握手,互致問候,表面波瀾不驚,潛流在體內忍不住動蕩、輕漾。

  五

  今天,青磚似乎已不愿再穿布衣,而愿穿紅裙。

  我所見的建筑,更多是灰瓦紅墻,時尚的氣息充溢世間。

  它們依然溫良敦厚,依舊謙遜豁達。

  磚與磚的親昵,瓦與瓦的牽手,仿佛你和我的靠近。

  一塊磚與一片瓦,在新的時序里娓娓寫就新的傳奇。

  我舉手,輕描磚瓦之上的紋路。

  它們匯聚了云的紋路、風的紋路、水的紋路、太陽的紋路,我的手指觸及到哪一種,便擁有了它的能量。

  我在描摩、啟動、激發(fā)、復活……

  紋路隱藏著誰前世的秘密?

  我無意于打撈、探尋,它們的呼吸和沉靜的旋律是一縷縷波光,不絕如縷地照進我的現(xiàn)實。

  我輕輕、輕輕地走在磚石鋪就的路上,它的幽徑多么神秘、溫暖、浪漫。

  在這樣的路上,我愿走成一個人的地老天荒。

  六

  走近——

  走近一段城墻,走近一個已流傳千年的故事,就是走向磚瓦的歷史。就是走近一所建筑,帶磚瓦的建筑。

  沒有哪一株植物愿意停下自己的步履而駐守一所建筑物。光陰中的聚散都不能盡歡。

  走近磚瓦,就是走向一片屋宇。有你的屋宇——

  我們的田園,依舊是灰瓦青磚,房前流水潺潺,雞鴨歡鳴,牛羊成群。屋后綠樹成蔭,竹林蒼翠,山歌嘹亮。

  我譜傳奇。

  走近磚瓦,走向你??释氖窒酄俊?/p>

  我將自己的詩行在這個夏天枝條般垂下,它豐茂蔥蘢,綠蔭如蓋。在磚瓦鋪就的屋宇前輕輕地搖晃,尋找你隱身的地方。

  也許,傾盡一生,我并不能抵達。

  我只站定,在遠處的山岡上遙望:一磚一瓦,一人一窗,一生一世。

  (作者系魯迅文學院第二十四屆高研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