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鄭培欽:做一只打動人心的百靈鳥
來源:人民日報 | 王慧敏  2018年03月26日07:41

鄭培欽正為群眾演唱。 丁宇兵攝

“活脫脫一個林道靜!”3月19日,浙江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浙江交響樂團聯(lián)合創(chuàng)排的大型民族歌劇《青春之歌》在清華大學首演,青年學子這樣評價主演鄭培欽。

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特別獎、2013年浙江省首屆音樂獎……在舞臺上歷練20多年、斬獲各種榮譽的鄭培欽,為了演好《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此前多次深入高等學府,去感受青年學子的激情、熱血、迷惘與理想。在青年人蓬勃的朝氣中,她反復體味五四青年林道靜為共產主義理想而戰(zhàn)的勇氣和擔當,反復揣摩這個身處亂世的女性,對于獨立、自由、平等的夢想的追求。“青春苦旅,知向誰邊?明燈高懸,照亮了心田……”一遍一遍、反反復復體味唱腔唱詞,她希望塑造一個在今天看來更加真實的林道靜。

“新時代對藝術創(chuàng)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聲樂’正在向‘中國聲樂’不斷拓展,能演出我們自己的民族歌劇,可是很多老一輩聲樂藝術家的夢想??!”鄭培欽自豪地說。早已入戲的她,走路、吃飯、睡覺都沉浸在那個年代,常常情不自禁淚流滿面。《青春之歌》從全國150多部原創(chuàng)歌劇中脫穎而出,目前正參加全國優(yōu)秀民族歌劇展(巡)演。

“戲比天大!”鄭培欽從藝以來,一直把梨園前輩這句話作為指針。吃透角色,離不開深厚的學養(yǎng),鄭培欽愛讀書在圈里出了名。到外地演出,她的閑暇愛好就是逛書店。有一次從北京回來,她就買了滿滿一拉桿箱書。

有志者不負韶華。如今,只要踏進杭州,無論您奔走在機場、火車站,還是乘坐出租車、公交車,抑或漫步在西湖邊,都能聽到鄭培欽甜美的歌聲?!睹利愓憬贰段骱禾臁贰毒旁潞贾莨鸹ㄏ恪贰瓭鉂獾恼憬亟櫟囊舴谡憬蟮厣宪S動。專家認為,鄭培欽用高亢婉麗、氣韻充沛的美妙歌聲營造出了“音樂江南”——她是一只“江南百靈鳥”。

而打動人們心田的,不僅是她的“藝”,還有她的“品”——20多年來,鄭培欽參加的公益演出超過1000場;她把多場個人演唱會收入捐助給了貧困大學生;她還是浙江省第500位人體器官志愿捐獻者。無論是中國文聯(lián)文藝志愿者送文化下基層,還是浙江省各級文化、宣傳部門組織的“送文化下鄉(xiāng)”,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的歌迷有種水稻的農民、有養(yǎng)豬大戶、有醫(yī)院的護工……碰到她演出時,這些百姓“粉絲”會跑上幾百里追著看。

前不久,記者去天臺縣采訪,聽到這樣一個故事:鄭培欽在天臺縣演出期間,獲悉一位殘疾母親因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救助,她就幫著張羅籌款。聽說孩子喜歡聽她唱的歌,她便專門趕到醫(yī)院站在孩子的床前,為小家伙搞了一場專場演出。

今年春節(jié)前夕,杭州遭遇多年不遇的嚴寒,低溫連破極值??伤詧猿值焦さ?、街道慰問群眾。一天,記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張她拿著話筒、一個老大媽給她擦拭鼻涕的照片,便打電話問她是不是感冒了。她告訴記者:“感冒倒是沒有,天太冷,鼻涕凍出來了?!边@時,只聽電話里傳來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媽媽,你這張照片怎么那么丑?”

她說:“你聽,我的兒子鼎鼎在笑話我呢!”

 

記者手記 藝術家為誰而歌

對于藝術為誰服務的問題,毛澤東主席早在70多年前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

毋庸諱言,現(xiàn)在,某些文藝工作者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淡漠了:逐利而去,漫天要價,錢給少了不行,待遇差了不行……

藝術源于生活,藝術家須臾不能離開百姓。事實證明,藝術工作者只有肩負起社會責任,扎根群眾并服務群眾,藝術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個人的藝術生命才能在奮斗中葳蕤長青。青年歌唱家鄭培欽正是一個鮮活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