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家鄉(xiāng)的老屋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阮以敏  2018年03月28日13:18

家鄉(xiāng)在大甲花橋頭,老屋坐北朝南,靜臥在小河邊。雖曾雕梁畫棟,但歷經(jīng)滄桑,已是斑駁,猶如歷史老人,見證了鄉(xiāng)村的興衰。唯有正廳上方,毀于“文革”時期的“書田”木刻留下的痕跡,顯明這是個大戶人家、書香門第。

小時候,老屋住著大家族,各家兄弟姐妹都多,雖然過得清貧,但充滿了親情,祖輩們即使是堂兄弟,也是按照大小排序稱呼,妯娌們也取一個統(tǒng)一的排行。冬天里,太陽一出來便照到大廳,從西移到東,整個大廳暖洋洋。老人們曬太陽,女人們納鞋底,小屁孩們則在其間嬉鬧玩耍。小孩們有了矛盾,也是老人出面仲裁,維護(hù)公平正義。曾經(jīng),信奉基督教的鄉(xiāng)人,都會集中到老屋做禮拜,唱詩禱告,祈福祈平安。于是,我們的老屋被鄉(xiāng)人稱為“教堂里”。

大門磚柱兩邊的小雄獅和母子獅曾是我們的驕傲,因?yàn)檎麄€鄉(xiāng)村只有我們家門口獨(dú)有,母獅子的口水流向小獅子,煞是可愛。我們時常會到家里偷沾些油,把它擦得油光發(fā)亮。

緊鄰老屋的是“炮樓”,有四層樓,也住著兩戶族人。土墻上的窗戶都是外面小里面大,但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守護(hù)著老屋。

大門外是個大花園,雖然如今圍墻已是斷壁殘?jiān)?,園內(nèi)也是雜草叢生,但當(dāng)年卻是我們的樂園。園內(nèi)小池塘邊,清晨和傍晚都可以看見我們垂釣的身影,釣上的或是小魚,或是青蛙。池塘邊的橘子樹上也曾掉下小伙伴,在不深的池塘里撲騰。圍墻根下還會種上一排南瓜、絲瓜,往池塘上方搭個架,讓藤蔓自由生長。南瓜開花的季節(jié),引來許多蜜蜂采蜜,我們瞄著,盯住蜜蜂飛入雄花,便一把擰住,摘了整朵花,摁到水里,看蜜蜂在里面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當(dāng)時實(shí)在是不知道花兒要授粉,只知道雌花會長南瓜,是不能摘了玩的。

一株高大的分成兩支的梨樹,是小伙伴們展示上樹技藝的平臺,沒有三兩下是爬不上去的,雖然少不了挨罵甚至挨揍。圍墻邊上,一東一西的兩棵枇杷樹,讓我們輕松地登上了圍墻,在圍墻頂上自如行走,膽小的只好趴著前行。站在圍墻上,捉枇杷葉上的金甲蟲,裝滿玻璃瓶,比賽誰的多,也不怕那臭烘烘的蟲大便了,玩完了,拿去喂雞喂鴨子。桃樹雖然不是很高,但仍需仰望,陽春三月,雖是枝頭浪漫,可我們實(shí)在是不解風(fēng)情,只是盼望著快快結(jié)果。采摘水果的日子里,我們會關(guān)上溪邊圍墻的大門,用長長的竹竿挑落水果,用個竹籃子接住,但偶爾也有掉落地上,裂開的,便先嘗嘗了。

冬天里,到池塘邊敲一塊冰,用口氣呵出個小窟窿,拿根稻草串起來玩,比誰的厚,玩得久。那時,雖然我們穿著都很單薄,但還是期盼下雪的日子,望著漫天雪花飛舞,可以不用上學(xué)了,伙伴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大伙排成一列向前進(jìn),走在前面的故意搖落一樹雪花,讓后面的伙伴變成了雪人。

夏日里,門前的小溪,便是我們的泳池了,有“牛潭”“長潭”“甕潭”“龍?zhí)丁薄半u角潭” ……小伙伴們脫光了,一個一個往下跳。稍大點(diǎn)的,穿條短褲下水,然后脫下短褲,放在石頭上曬,上來就可以穿了。

秋天不太冷的日子,我們都會到小溪洗腳,沒有擦腳布,都是在小石頭上踩干了,然后穿上母親為我們精心制作的布鞋。

就是大門邊上的石臼,也給了我們無限的樂趣。逢年過節(jié)興高采烈地看大人們做白粿、糍粑,有得看,還有吃的了,大人們做得高興,還會揉下一團(tuán),讓我們先飽口福。平日里伙伴們圍成一圈,在石臼里玩蚶殼等貝類,贏的興高采烈提一袋回去,輸?shù)拇诡^喪氣。家里“富?!钡?,還可以花一分兩分錢去買。不然,就只好等家里下回吃貝殼類海鮮了。

屋里大廳與門口平地是我們玩“三角牌”(用香煙殼的紙折成三角形 ) 的場所,家有熨斗的,還把它燙得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儼然勝券在握。廳堂前石階旁的石板條,是我們天天要滑幾遍的滑梯。階前的石板條則是我們玩泥巴的戰(zhàn)場,揉搓一團(tuán)泥巴,捏成凹狀,用力摔到地上,誰的響聲大,洞口大,誰就贏,輸者要將對方的洞口補(bǔ)滿,其樂也融融。最經(jīng)常玩的是“奪桿”游戲,花園里的平地劃上一條線,分成兩邊,先選兩個最強(qiáng)大的領(lǐng)頭(如現(xiàn)代軍事演習(xí)的紅方藍(lán)方司令),然后擊掌出指頭,按大小挑選雙方人馬,伙伴們基本上就按大小、高矮、胖瘦均衡分成兩撥,然后開始爭奪對方插在后場的“桿”(意為旗幟),派到敵方佯攻的偵察兵,被捉到就退出比賽,但最終是以奪到敵方的“桿”為勝者。

每年的中秋節(jié),不論堂的表的兄弟姐妹,搬條小木凳,在大廳上團(tuán)坐一圈,分得半塊月餅,哼著母親教我們的家鄉(xiāng)方言童謠:月光光,照廳中,廳中暗,照羅漢,羅漢溪,照大溪,大溪遠(yuǎn),要吃飯,飯沒熟,要吃肉,肉沒來,要吃糍,糍沒造,火講 ( 吹火用具 ) 當(dāng)頭磨 ( 敲之意 )……方言童謠首尾相連,句句押韻,朗朗上口。遙望彩云追月,也是何等愜意!

最高興的莫過于過年了,再困難的家庭,也要給孩子們做一件新衣裳,初一早上,穿戴起來顯擺,大家比闊綽。每年的除夕,吃完了年夜飯,父親都會拿出特意到銀行兌換的嶄新嶄新的五角錢,給我們兄弟姐妹發(fā)壓歲錢。于是就可以去買一掛鞭炮,拆了,一個一個地放,埋土里,扔水中,看土飛揚(yáng),水濺花。調(diào)皮的,還會到圍墻外,找堆牛糞,插根鞭炮,點(diǎn)上了,一起跑……

花園里還會種些蔬菜等,如黃瓜、苦瓜、玉米、向日葵……不但能吃,還是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和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比,絕對是毫不遜色。只是當(dāng)時無書可讀,孤陋寡聞,不知道還有個百草園罷了。年初去了趟紹興,在魯迅故里,特意把三味書屋和百草園轉(zhuǎn)個夠,也是一片凄涼,不但人非,物也不是了。是夜,喝了紹興老酒,感慨之余,順口留章:

驀然回首五十秋,幾多歡樂少許憂。

烏篷船上品美酒,夢里水鄉(xiāng)醉中游。

“玉樹琪花香作錦,水光山色翠連云?!薄疤旖试七B紫極,堂開東閣引青陽?!蔽蓍芟?lián)跤陦ι系念}詩依在,而從老屋走出的小伙伴們?yōu)槭聵I(yè)為生計(jì)已各奔東西,不知何時還能再聚首?尋找兒時的記憶,只為夢里?;毓枢l(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