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對談:不能用慣性寫作毀掉自己 張煒、王蒙、邱華棟在魯迅文學院暢聊文學
來源:江淮晨報 | 李春  2018年04月18日16:05

張煒、王蒙、邱華棟在魯迅文學院暢聊文學

張煒: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書》《你在高原》等19部。

王蒙:中國當代作家、學者,文化部原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邱華棟:曾為《青年文學》雜志執(zhí)行主編,《人民文學》雜志副主編,現為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

4月9日下午,在《海邊兔子有所思》新書發(fā)布會暨魯迅文學院研討會上,張煒攜新書與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王蒙、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邱華棟,圍繞“向一個時代表達巨大的善意”話題,暢聊各自對文學的看法與創(chuàng)作經驗,三位老師在現場展開熱烈討論,在場的學生也表示受益匪淺。這里,小編選編了部分談話內容,以饗讀者。

邱華棟:張煒老師這本書是一個散文集,分成四集,把他最近這兩年來的類似于像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思想集合起來,與長江大河敘事奔流的小說來比,《海邊兔子有所思》就是叮當作響的珠玉集。

王蒙:我對這本書的興趣,和對張煒的興趣分不開,書中表達了對文學的忠誠,對文學的投入,對文學的愛,對文學的堅守,對文學的認真。

張煒:讀者以為我主要的精力是放在寫小說,特別是寫長篇。我有一天在書店里又翻王蒙自傳,他說我是“長篇能手”。一般都說是生產能手。我大量的精力放在寫散文上,我個人最喜歡寫詩,但是寫得不好。

我這本書實質上討論一個問題:好作家是什么樣,我個人對文字是特別的重視,即便如此,我回頭看自己40多年的文字,有的那么粗疏,看了后悔。但當時我寫作的時候仍然是傾注全部精力的。時間,比一個智慧的人更智慧,他的標準更堅硬,我對時間的敬畏和恐懼使我不敢放松對文字的要求。無論作家寫得好一點差一點,多一點少一點,他一定是特別熱愛文學。

邱華棟:張煒老師這本書隱藏了一個密碼,張煒密碼,你到底要當一個好作家還是要當不好的作家。如果想當一個好作家,請讀《海邊兔子有所思》。這是我們今天得出非常有意思的結論。張煒老師散文創(chuàng)作和他小說創(chuàng)作等量齊觀的。對語言的尋求,對語言精妙的把握,在小說寫作上,張煒在每一部小說都要尋找每一種語言和語調。《刺猬歌》,對《古船》也是另一種風格,包括《九月寓言》也是,每一種小說確立風格,語言語調,各種琢磨,寫作的秘密像一座藏滿了寶藏的山,我們今天慢慢靠近了藏滿了寶藏的張煒老師。他剛才驕傲地告訴我們,他是一個詩人。我想問張煒老師,您是怎么看待文體之間的關系。

張煒:我還寫過劇本,沒有出版,沒有發(fā)表。我還寫過報告文學,寫過兩個話劇劇本,沒有發(fā)過演過。我覺得一個寫作者,什么都要寫一點,試著寫戲劇或許不成功,對整個文字是很重要的訓練和嘗試。現在我每年都寫詩。我覺得把熱情,能力都交給詩了。邱華棟的詩也沒有他小說的影響大。我的長篇影響又超過短篇和中篇。我大量時間都給了短篇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又寫不出短篇了。每一個短篇花費了那么多精力:一個短篇是一個構思,一個長篇也是一個構思,寫短篇積累字數多么難。我寫了130多個短篇,出個短篇集只能選出十來個稍滿意的。中篇我寫了20多個,個人認為稍微滿意的也就是三五個?;仡^看就是這么殘酷。長篇回頭看寫了21部,比我想象得好。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什么樣的文體最困難?對我來說長篇容易一點,短篇最難,中篇次之,詩最難。所以對寫詩的人要高看一眼。誰能夠把詩寫好的話,散文、小說都能寫好。怎么會寫得不好呢,我個人來講小說和散文,就是我的詩攤開延伸的那個部分。我個人真是那樣想的。

王蒙:作家一個人一個樣,說不清楚。有人一天寫不滿一張紙,也有人,像莫言那樣,一天兩萬字。陀斯妥耶夫斯基根本不寫,他好賭,習慣預支一大筆稿費,他是輪盤賭啊,離合同到期的日子還剩三個月時——外國不講字數講頁數,有固定字的大小,比如說我要提供一本500頁的長篇小說,他找一個速記員,他跟瘋子一樣,發(fā)著瘋說各種事,你們看,他不分段,他有20頁沒有分段,他少掙多少稿費版稅。數量不重要,數量太少了也不行,你這詩人只寫過五絕一首,20個字,也難以服人。多了也沒用,曹雪芹沒有什么別的作品,前80回是他的,有八九十萬字,100萬字差不多,你沒法跟人家比,美國《讀者文摘》上有這種故事,一幫文人在那聚會,有一人問她說,您也是寫作的吧,說是,您寫過多少作品呢?她說,我就是一部,《飄》,所有人都不說話了。張煒的散文有一點我特別喜歡,就是對世界的興趣,雖然你現在稍微比那個時候長了點歲數,但是我84了,所以我還可以把你看成小老弟,你對世界的興趣還是和兔子一樣的,不光海邊有所思,就是犄角旮旯蹲在那也是有所思。我要贊美張煒對世界的興趣,對文學的興趣,對文字的興趣,對語言的興趣,不是中性,也不是調侃。

張煒:王蒙先生說寫得多或者寫得少不能簡單去類比。說得非常好,我非常贊同。托爾斯泰你們會覺得他寫得多,托爾斯泰文集100卷。托爾斯泰的有效寫作時間很少,他去當兵,辦教育,看一下他的寫作時間太可憐了。還有一個人是歌德,全集也是接近3000萬字,歌德一輩子做宮廷官,做魏瑪的官十年幾乎沒有寫作,那創(chuàng)作量才是大。再看一下魯迅,魯迅是用毛筆寫作,沒有一個當代作家在單位時間里有他寫得多。我們更多的是要嫌自己寫得太少,而不是太多。我個人認為不要太勤奮,說的是怎么樣使用時間,怎么樣寫作不要有焦慮感,怎么樣把大量時間用在生活上,不光寫作?,F在回頭看海明威,有人講海明威太能折騰了,一輩子打獵,用頭把飛機撞碎。把海明威的作品都看過,會發(fā)現一個奧秘,海明威的生活,所謂的用來寫作的生活是不多的,他要持續(xù)不斷拿出自己的作品,就要折騰自己,他寫得太累了,他自殺主要不是精神問題,是寫作的絕望,再加上稍稍的抑郁癥的問題。他想出一種辦法,不停用各種各樣生活方式把文學板塊打碎,防止作品憑慣性往下寫,那樣就不會形成好的作品。我個人很害怕自己這支筆非常熟練了,過分迷戀文學生活,造成毀滅性的損害:不自覺地憑著慣性寫作。作家就是要用不同的生活打碎文學板塊,如果不這樣,憑慣性寫作,就不能形成新意。我怕過分迷戀文學生活,用慣性寫作毀掉自己。要看作家作品中間的地帶有多寬闊,海明威就是這樣,他在一個很開闊的地帶上擺了幾個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