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焦華靜:我是快節(jié)奏中靜止的那個
來源: 北京日報 | 周曉華  2019年02月19日08:30

焦華靜,1988年出生的年輕編劇,因為獨立編劇或合作編劇《狗十三》《烈日灼心》《不二情書》《假裝情侶》等電影的影響力,她在圈子里有些知名。

“我覺得最舒服的狀態(tài)就是不動。我朋友說我簡直是長在沙發(fā)上的?!睕]有劇本或者項目討論會需要出去的話,她一周都不會走出自己房間。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從她就讀北京電影學院開始,已經持續(xù)了差不多10年。

“地球在轉動,花兒在生長,光影在移動,人在走來走去,車在跑來跑去。我待在其中,是靜止的?!?/p>

讓焦華靜用電影語言描述下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她很快給了上面的答案。

“也許不是完全靜止的,但一定動得特別特別慢,對比外部世界的快速,基本可以忽略?!彼χf,聲音細弱,在咖啡廳嘈雜的環(huán)境里,需要很用力地去聽,才能聽清。

如果不失眠,她的早晨一般從下午開始,“我通常會在下午兩點鐘醒來。然后我會躺著看些新聞資訊,除了體育和娛樂以外的。我在自己的世界比較多,需要通過這些資訊了解外面的世界。這個部分不算我喜歡做的事,所以會用到我醒來后比較清醒的時間。不看體育新聞因為看不懂,不看娛樂,是因為太無趣。”

寫作則是在零時之后了,有時她會寫到早晨6時。當多數人的早晨開始時,她的夜晚才來臨。

柔弱的身體,尖銳的作品

2018年冬天,焦華靜獨立編劇的電影《狗十三》全國公映。上映幾天就得到豆瓣很高的評分,甚至被稱為“中國最好的青春片”。

“太真實、太熟悉、太多似曾相識?!彪娪耙l(fā)了觀眾許多的成長共鳴,有些觀眾甚至覺得看見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狗十三》的公映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什么改變嗎?”筆者問她?!拔覜]有感覺到,因為這個片子其實已經拍完挺長時間了。這之前,也陸陸續(xù)續(xù)放映過,不少人,尤其圈內的早就看過了?!?/p>

的確,《狗十三》拍攝完成于2013年,到公映時已經過去了5年。2014年2月,《狗十三》參加柏林電影節(jié),成為水晶熊獎青少年電影最佳影片,并入圍多個電影節(jié)獎項。

影片公映期間,因為宣傳的需要,她被安排了一些媒體采訪,參加了幾場主創(chuàng)與觀眾的見面會,也因此被重復地問到了一些問題,比如《狗十三》的創(chuàng)作過程,她的成長經歷等等。“我很怕這些場合,會覺得難受,有一次見面會,進行到一半我就悄悄溜走了。好在他們(電影宣傳方)了解我,給我安排的活動已經很少。”

“《狗十三》口碑那么好,找你寫劇本的會不會多一點?”

“其實還好,年輕電影編劇可能一直比較稀缺,所以總有各種各樣的項目找過來,但之前基本是無差別的,需要一個編劇,就找一個編劇這種?!豆肥分?,大概因為類型的關系,專門找來的項目多一些吧。但我一般會有自己的選擇方向,因此,實質上并沒帶來多大影響?!?/p>

她的表達讓傾聽者覺得她已然經歷過許多滄桑,洞悉了生活本來的面貌,因而少了欲望和激情,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已經進入“退休老人”狀態(tài)??蓪γ娴乃?,儼然一副少女的樣子,不像她的作品表現得那么特立獨行、那么尖銳,作品風格與寫作者外形,就這樣形成對立與統一。她敏感,像小鹿;又那么安靜和柔軟,也像小鹿。

“我身體特別不好。小時候扁桃體發(fā)炎,常常晚上睡著睡著就因為發(fā)燒被送到醫(yī)院,然后我醒來的時候手上就插著輸液管。那時候正值過度醫(yī)療盛行的時期,一發(fā)燒父母就送你去醫(yī)院輸液,打抗生素,不斷疊加的結果,就是普通的抗生素不管用,退不了燒,就用更強力的藥劑,”焦華靜在說這些的時候,臉上淡淡的,就像與自己關聯不大,“身體不好,醫(yī)生不讓吃冰激凌,不讓喝飲料,天氣一冷也不讓出門,很容易就病,就發(fā)燒。我在幼兒園、學前班、小學一年級的每一個冬天都不能去上學,只能待在家里?!?/p>

不上學的時候,她就拿著堂姐的課本在家自學,倒也從沒有耽誤功課,成績還一直名列前茅。她在一個大家庭里出生,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姑姑,一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父母對她的管和愛都是粗線條的,像不少中國孩子的父母,照顧好孩子讓他們衣食無憂、讀書升學就已盡職盡責。至于孩子的內心感受,他們常常難以關注到,甚至故意忽視掉。

她說自己小時候,很恐懼和陌生人打交道,在人多的地方會不自在。因為身體的緣故,學上得斷斷續(xù)續(xù),學校的環(huán)境對她就一直是陌生的,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困難,只能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她說起上幼兒園的時候,沒有朋友,沒有交流,整天自己待著,甚至上廁所都不敢向老師要手紙,有一次她在廁所蹲了一下午,直到媽媽來接她。被遺忘、被忽視,在她幼時的記憶里似乎是家常便飯。

到成年后,她才意識到她的表現也許是青少年時期的社交恐懼癥,她猜測那可能來自同樣少言寡語、與人交流困難的爺爺的遺傳??稍谀菚r,沒有人可以探討這些,沒有人注意到她的情緒,更不要說疏導了。她的疑問困惑就只能留給自己,留給長大后的自己去解答。她說,我是個從小就不怎么提問的孩子。

身體孱弱,讓她的行動也各種受限,強大的孤獨感無時無處不在。于她而言,童年是漫長而煎熬的?!叭绻锌赡?,有時光機器的話,我愿意去未來的任何時刻,我覺得未來也許更好,但絕不會回到過去,我的童年太可怕了?!?/p>

寫作是最大的人生樂趣

“是怎么開始寫作的?”

“也沒什么特別的。我媽媽說我寫作是因為她的胎教好?!彼Τ黾毎R整的牙齒。

媽媽是一名記者,懷孕時伏案寫稿是日常,所以會說女兒喜歡寫東西是來自她的胎教。“媽媽說我5歲的時候,有一天出門看雪,就說要寫首詩,至于寫沒寫,或者寫了什么,我不記得了?!彼中α?。

小學作文多是寫人寫物,她記得有次老師讓描述身邊的一個靜物,她的作文寫了一件加菲貓的雕塑,被老師大贊特贊,還被當成范文在課堂上念。她并不覺得寫得多好,不過是把自己所見的東西轉化成了文字。對她來說,寫作文一直是件特別容易的事情。

初中她開始寫小說,老師布置的課后隨筆練習她常寫到十多頁,“那時候的東西肯定幼稚得不得了,現在沒法看。但語文老師很喜歡我,她會一直鼓勵我?!?/p>

初一的時候,媽媽把她的一篇散文投稿到報社,她得到了45元的稿費。

“忘了怎么花掉的。對錢沒有什么概念?!碑斎?,掙稿費并不是她寫作的動力,因為找奶奶要零花錢顯然更容易些。她只是喜歡寫,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她說,即便今后不再做編劇了,也不會放棄寫作,因為這是她最大的人生樂趣。

高中就讀的是西安一所偏理科的省重點中學,人才濟濟,她覺得自己在那些隨便就能拿全國奧數獎的學霸中像個傻子。雖然作文寫得不錯,在高一就拿到了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也不能讓她找到些許成就感。“雖然我知道自己以后不會去學理科的,可學不懂化學、物理還是難受,每次公布成績,你都晾在后面,很丟人。直到高二分了文理科,念上了文科班,日子才好過些了?!?/p>

問她如何釋放那種青春期的情緒?!罢剳賽垩??!彼幕卮鸪龊醪簧偃说囊饬?,“也會寫東西,寫小說,看電影。我很喜歡看電影?!?/p>

在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之前,她已經看過了不計其數的電影。那時候她們有一個小圈子,大家會分享自己寫的小說詩歌什么的,再有就是交換各種電影的碟片,“那時候零花錢比較多,又沒有什么事,就會買電影碟來看,互相交換,然后發(fā)現大家都特文藝,看得都是各種經典片兒,有的甚至專門看那種晦澀難懂的大師作品。”她說,那時候看片子會很投入,像《霧中風景》會看得哇哇大哭,“像有病似的。后來再沒有機會像高中時候那樣一門心思去看片了。”

因為喜歡看電影而想學電影,2006年,她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

復刻情感的腫瘤做成標本

《狗十三》是她的本科畢業(yè)作品,是一個作業(yè)。對于一個本科生,作業(yè)會被拍出來的機會無限趨近于零,很多同學都會應付了事。而她卻十分認真、十分投入地寫了,用這個劇本分享了她成長中印象最深的故事。

“這個劇本的根基很個人化。出發(fā)點是我自己養(yǎng)過的一條狗,后來丟了,之后又發(fā)生很多事。丟一條狗對一個小孩來講是件如同天塌下來的事情,但對成人而言,卻完全是另一碼事。我一直以為長大以后就把這件事忘了,但一個偶然的機會,發(fā)現其實這件事在我心里一直過不去?!?/p>

一條狗無征兆地來,無征兆地丟,無征兆地又出現一條長得不一樣的狗,大人們讓她接受它,并認可這就是那條丟掉的狗,不承認就是不懂事,就是讓大家下不來臺。整個過程中沒有人問一句她的想法、她的感受。

非常激烈和復雜的情緒集聚,和事情本身纏繞在一起生吞了下去,最終停在身體某處。然后,大家都覺得這事兒過去了,孩子因為這件事長大了,連她自己也這樣認為。

其實直到上了大學,許多東西在平靜下來的反芻中并沒有得到消解。不只是丟狗,還有童年、青春,她的大家庭里重男輕女的傳統、父母離異、父親再婚、同父異母的弟弟,諸多相互對立情境下的愛與情感,在錯位中被織成一張讓人無法掙脫的大網。

許多東西奔涌而來,她只用了十幾天就寫出了5萬字的劇本?!皫缀鯊椭屏怂星啻浩诟惺堋F鋵嵡啻翰]有我們想象中的轟轟烈烈,反而平淡無奇,我想把這樣的故事講給大家。”她沒有想更多,只是想把當時強烈的感受復刻下來,做成標本。因為她覺得“很多腫瘤會被作為醫(yī)學標本留下來供人學習,情感的腫瘤也是一樣。”

2010年,曹保平導演在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yè)答辯上看到了這個劇本,受到了觸動,決定把它拍出來,他說一般本科畢業(yè)的作品很難直接拍,不那么成熟,而“這個是那一屆畢業(yè)生劇本中最好的。劇中的女孩不是一個性格特別極端的人,她就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孩子,是你生活中天天都能碰到的那種普通的孩子。表面上很平淡,但是她蘊含的力量很強大。”

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認可

她說她寫自我表達的東西和商業(yè)類型片如同出自兩個人,后者對她會吃力些,她拼命在其中學習技術,又試圖在很技術的東西里表達感性。

“除了為生存,我覺得寫類型化的商業(yè)片是鍛煉編劇基本功特別好的方式,你只需要想清楚,如果這個項目生來是個商業(yè)片、是個類型片,如果項目定了是用商業(yè)片的方式賺錢,你作為編劇一定要服從這個屬性,不能讓你的個人大于項目?!?/p>

她說話時,有時會望一望窗外,冬日天短,下午漸暗下去的光很薄地斜照著她,在她清秀的眉目上留下少許棱角。

前一段,有一份國內編劇健康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的編劇承受著精神重壓,百分之七十的編劇熬夜創(chuàng)作、透支趕工。

做槍手,接不靠譜的活兒,簽形同虛設的合同,談好的酬勞總會被一拖再拖,一個項目被甲方要求重復修改……焦華靜走著和許多中國式編劇大致相同的成長路徑。近兩年才覺得穩(wěn)定平順了些。

她說自己喜歡北京,北京是她目前覺得最舒服的城市。盡管在這里,生活成本相當之高。

“從小身體就不好,我容易感到疲憊,很容易累。我?guī)缀鯖]法連著兩天寫作。寫作是高耗能的活兒。雖然目前大約算是我身體最健壯的時候,我的產量也不會很高。寫電視劇劇本那種需要鐵人狀態(tài)的活兒,我實在干不了。而且我做不到對自己放低要求,我不允許自己糊弄、應付?!?/p>

“我的時間不夠用,永遠像暑假過完了,作業(yè)沒寫完的小學生一樣在趕稿。我也幻想,如果這個劇本寫完了,我就要怎樣,可似乎永遠難以走到彼岸。我的理想狀態(tài)是一年做一個項目,可在現實中幾乎是不存在的,一個個項目接踵而至。我不能因為去年的這個項目還在改,就把新的放在一邊,因為你去年要吃飯,今年還是要吃飯。有時候計劃好去旅行,有時你用信用卡刷了一堆東西,可是稿費總是來得很慢,很慢……”

抑郁癥、躁郁癥、封閉空間恐懼癥、幻聽、失明,她周圍做編劇的朋友各種精神疾患高發(fā)。“我覺得編劇是在一種物理隔離中,你困在一個稿子里不停地寫,等稿子交了,你又得寫下一個,還是困在一個房間里不停地寫。要和人聊聊,第一沒有時間,稿子都寫不完;第二去找誰聊,工作性質接觸多的就是工作伙伴,可是他們和你狀態(tài)一樣,也很忙。強烈的孤獨感讓你渴望傾訴,可抑郁的病癥又會讓你特別依賴一個人待著,真的就像是在一種近乎絕望的循環(huán)中……”

雖然自己并不算是抑郁癥的患者,雖然不知道什么才是解決的途徑,她還是努力發(fā)聲,希望這個群體的心理狀況引起關注。

問她,會給自己設立目標嗎?遠期的或是近期的。

“我現在想做動畫片,動畫片和我以前寫的電影非常不一樣,有點像水上芭蕾,我覺得很有意思,正在嘗試?!?/p>

“長遠的規(guī)劃呢,會不會追求有權威的認可,比如一些重量級的獎項?”

“有分量、實至名歸的獎項當然是好的,可我更希望得到自己的認可。我有時看大師的作品,會忍不住贊嘆‘這么好’,我希望有一天也能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我是個很難討好的人,我覺得我以前的東西離‘這么好’還遠,它們都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憾?!?/p>

臨了,在地鐵上看窗外的一幅幅廣告在快速移動中變成一個動畫短片,想起她描述的畫面:“地球在轉動,花兒在生長,光影在移動,人在走來走去,車在跑來跑去。我待在其中,是靜止的。”

靜止的,像大河彎彎處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