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19年第4期|王軍:我與文懷沙先生二三事
王軍 福建閩侯人,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文系。曾任西咸新區(qū)黨工委書記,西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我與文懷沙先生結(jié)緣,是在2006年。一個春日午后,我路過西安古舊書店,恰好有閑去翻一翻書,購得《屈賦流韻》四冊。書還未來得及細看,下午便接到電話,云一位老先生來到西安,囑我前往妥為接待。遂匆匆趕去會面,才識得“老先生”正是文先生本尊。
坐下稍敘,我說,“文先生,說來您可能不信,我中午逛書店剛巧買了您的書”,連忙讓人將書取來。文先生見到書,知道我不是刻意恭維他,也說是緣分,因此題字贈我,其書云:
“五十年前治騷舊著四種,豈期茲又以簡體字本謬傳,念之憮然,王軍文友囑為題記,如上漫書博粲。”
人常說“未見其面,先聞其名”,我與文先生結(jié)緣,可說是“未見其面,先觀其書”了。那天與文先生談得暢快,也因著這一點“書緣”,我有幸被文先生引為知己,并在其后多有交流。
過了十幾天,文先生到西安,特意寫了一幅草書贈我,打開看,見寫的是“藏暉”二字,便請教其義。文先生說,“里面其實寫有‘王軍’,只不過是藏起來了”。我仔細看,“藏”字里的“臣”部,草書正是寫作“王”,才曉得是文先生是借送字規(guī)勸于我——
初次會面,我因與文先生聊得投機,談興頗佳,多少冷落了一些插不上話的同僚。這點小小的細節(jié),文先生看在心里,知道才性太過顯露,其實不利于官場,以“藏暉”二字提醒我收斂。
文先生的心意,我一直感念在心,只是在這之后十多年里,我性情難改,近來想起舊事,感慨莫名。世人者千般根器,施教者三萬法門,我已有幸逢文先生隨緣點化,卻故習依舊,真可謂西人所謂“性格即命運”也。
這之后,我常請教于文先生,有時聊些俗事,但更多只是些人生閑話。記得有一次,文先生到西安,下榻東大街某酒店,我前去拜訪,隨口問起一個問題,大意是,有的文人才學好,文章好,但私行卻多被詬病,這該怎么看?
文先生一笑,起身,用酒店房間的壓氣壺壓了一杯水遞給我,說:“你們西安的水好,是清的”。
我不解其意。他接著說:“北京的水質(zhì)不行,不能用這種壓氣壺,喝半壺,倒半壺,有沉淀。中國的文人也一樣,上半身是清的,下半身是濁的?!碑斊鋾r,文先生已是九旬老人,其敏思急智如斯。
某年值文老生日,先生精神、興致均好,我便趁機求一幅字。文先生答允了,我陪著到書房,看他寫一幅“正清和”——又稱文字三字經(jīng)——給我。
寫字很費氣力,先生年歲已高,便寫得慢。中途,前來祝壽的親友,時有人到書房來打招呼。我記得寫到一半,先生的女兒進門來,說“爸爸生日快樂”之類祝壽詞。又一會兒,著名主持人文清小姐也進書房門來,文先生專心寫字,未打招呼,文清見文先生正寫字,就出去了。
寫完大字,文先生看了看,連說,“寫錯了,寫錯了”,要把紙撕掉。我趕緊攔住,一看,仨字寫成四個,把“正清和”寫成”“正清清和”。文先生連說筆誤。
我覺得可惜,調(diào)侃道:“剛才您女兒進來,您是身不動,心不動,但美女文清進來,您卻是身未動,心已動了?!?/p>
文先生好奇說:“何以見得?”
我說:“這個多出來的‘清’字,正是文清的‘清’?!?/p>
文先生聞之大笑。我便索要這幅字,他說,“這是誤筆,怎能給你”,要另寫一幅給我。我覺得有意思,堅持要這一幅。
他思忖片刻,說,“也不能算誤筆,《易》云,清不厭復嘛”,遂書釋文:
正清清和,以茲三氣掃靖邪濁戾,清不厭復,取義《易·未濟》,云不敢示人,驥野強索,謔近虐矣。
“驥野”正是我的筆名。我珍藏這幅字至今,睹物思人,時時想起文先生當日之音容。上個月,文先生遽歸道山,我聞之悲痛,最近幾天,卻無端地記起這幾樁與文先生交往舊事,如《浮士德》所說:“我眼前的所有已遙遙退隱,渺茫的往事卻一一現(xiàn)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