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秦陵考古的新認知
來源;人民日報 | 段清波  2019年05月25日07:18
關鍵詞:秦陵考古

秦俑一號坑全景。

秦陵銅車馬。

青銅水禽坑中的青銅鶴。

有披膊的鎧甲。

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fā)現(xiàn)震驚世界。隨著1979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對外開放,標志著秦陵考古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也標志著改革開放后中國文物保護事業(yè)開始更上層樓,兵馬俑、銅車馬等秦文明、秦始皇帝的物化符號從此馳名中外。

40多年來秦陵考古從未停止過,通過持續(xù)的考古勘探和發(fā)掘研究,我們對秦始皇陵園、秦帝國乃至于對秦始皇帝、秦文明都有了新的認知。這些新知與此前從《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等文獻中看到的秦文明的形象有所不同,豐富了我們對中國歷史進程的認識。

布局和設計理念基本清楚

現(xiàn)已判明秦始皇帝陵園由陵墓本體、陵園和陵區(qū)這三重空間構成。陵園為南北長的內外兩重城垣結構,面積2.13平方千米。以陵墓封土為禮儀中心,陵園內部有兩條通過封土中心點并垂直相交的軸線,有意識地突出了陵園內城區(qū)域是整個帝陵的中心區(qū)域;封土下的地宮為始皇棺柩之所藏;內城西北區(qū)規(guī)整的建筑群為其靈魂接受宴享的寢殿便殿禮制建筑;內城東北區(qū)域是由近百座墓葬組成的嬪妃葬區(qū)。內外城之間的西北部是為陵園提供日常服務的機構所在區(qū),著名者為食(飤)官區(qū)。內外城南部安排有銅車馬、百戲俑、鎧甲坑等陪葬坑。這種設計,通過對空間關系的營造,突出了居中、對稱的結構特征,加強了擇中、居中而治的設置理念。陵園內外還有為數(shù)近200座陪葬坑,陵園之外的陵區(qū)面積近60平方公里。

秦始皇將戰(zhàn)國晚期鄒衍所創(chuàng)造的陰陽五行的宇宙觀繼承并有所發(fā)展,這在他的地下帝國也得到了體現(xiàn)。地宮位于封土之下,距地表深30米,東西長80米、南北寬50米。墓室四周、頂部、東墓道頂部均為石質結構,地宮的空間高度為15米。地宮呈現(xiàn)出“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造型,頂部摹寫著包括有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圖像,地下以水銀表現(xiàn)出帝國疆域的水系,科學探測證明“以水銀為江河湖?!钡挠涊d是可信的。

秦始皇是戰(zhàn)國晚期流行的五行學說的信奉者。水銀具有流動性,地宮中以水銀象征水,體現(xiàn)了五行對應五德的觀念,是秦人水德代替周人火德的象征,以水銀來模擬江河湖海,彰顯出秦始皇“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統(tǒng)一帝國的理想。

繽紛多姿的秦文化

在秦始皇帝陵區(qū),共發(fā)現(xiàn)近200座形狀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最著名的是我們都熟悉的兵馬俑坑群,還有馬廄坑群、銅車馬以及石鎧甲坑、百戲俑、青銅水禽坑等。

兵馬俑坑群。兵馬俑1、2、3號坑,距離陵園1.5公里,是目前發(fā)現(xiàn)陪葬坑中規(guī)模較大的。兵馬俑坑是秦帝國時期軍事編制、作戰(zhàn)方式、騎步卒裝備以及國家管理體系的表達,昭示了秦帝國在政治和軍事制度上的革新。

在陵園與兵馬俑坑之間,還分布著近百座馬廄坑,分俑坑、馬坑和俑馬同坑三種形式。有真馬也有陶馬,出土陶器上刻有“大廄”“中廄”“宮廄”等廄苑名字,顯示出這是與宮廷有關的養(yǎng)馬機構,這一發(fā)現(xiàn)為記載不多的秦代養(yǎng)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秦史某種程度上就是一部養(yǎng)馬史,養(yǎng)馬事業(yè)貫穿了秦人從最初的古國到王國再到強大帝國的全過程。大批良馬的養(yǎng)成,為秦國的不斷發(fā)展強大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也是其軍事力量的保證。銅車馬坑出土的兩乘彩繪單轅雙輪青銅車馬,其結構、系駕方法、天子乘輿制度和金屬制造工藝等,是秦代技術發(fā)展、禮儀制度的具體表現(xiàn)。

石鎧甲坑,是武庫類的陪葬坑,也是陵園內規(guī)模最大的陪葬坑,面積13680平方米,發(fā)現(xiàn)大量的石甲、石胄以及石質馬韁構件、青銅工具、青銅車馬器構件等。石質鎧甲和頭盔的出土,顯示了秦人高超的石器加工技術,這些石鎧甲為全手工制作,石片由原始石頭一點點地加工而來,根據不同的使用部位,制作成不同的形狀和弧度,四角鉆孔后,再用青銅絲將其連綴起來。從選材、切割開始,經過琢磨、拋光,最后鉆孔、連綴,模擬考古實驗發(fā)現(xiàn),用現(xiàn)代工藝制作一件鎧甲,一個工匠用時超過一百天。這為進一步認識秦代防護裝具的特點、陵園建設組織施工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緊鄰陵墓南側的文官俑坑出土了12件陶俑和20匹馬。陶俑全部戴有長板冠,其中4件為駕車的御手俑,8件為文官俑。戴長板冠者,在秦代屬于貴族,是八級爵位,稱之為公乘。文官俑腰帶上都掛戴小刀和磨刀石兩個小物件,在左臂和軀體之間,還有用來插竹簡和簡牘的小洞。秦漢時期,皇帝出行隊伍中的前導車是斧鉞車,皇帝賜予的鉞,具有先斬后奏的特權。這批文官俑中有4件為袖手俑,各自持有一把銅鉞,這一裝束表明了他們的身份。銅鉞與該坑與陵墓的距離,說明了它的重要性,它們應是秦中央政府中最重要的12個管理部門之一,也許是主管司法和管理帝國監(jiān)獄的廷尉。

陵園外發(fā)現(xiàn)的青銅水禽坑,是一處娛樂休閑的機構,模仿水環(huán)境下的青銅水禽在15位音樂家演奏音樂的過程中翩翩起舞的場景,46件天鵝、仙鶴、鴻雁等原大彩繪青銅水禽排列在象征性的河道兩岸,展示了動態(tài)中的某個瞬間,它們姿態(tài)各異,脖頸形態(tài)生動。這座陪葬坑還出土原大陶俑15件,其姿勢為箕踞(坐)姿和跽(跪)姿兩類,陶俑皆穿襪,呈室內席地而坐狀,有的雙手正在調琴,有的正作擊打鼓狀。還有百戲俑坑的發(fā)現(xiàn),都代表了繽紛多姿的秦文化。

秦陵規(guī)模及修建時間

秦始皇陵修建周期到底有多長?文獻說秦陵修建于秦始皇13歲當秦王后不久,他執(zhí)政37年,而他的兒子將他埋葬后又修建了近2年,那么秦始皇陵前后總共修建時間就是近40年?!稘h書》也說過,秦始皇陵的建設是“曠日十年”。但陵園內外陪葬坑的建造方式、陶俑的制作和彩繪方式,以及有戳記與文字性的遺存都表明,陵墓的營造應在秦統(tǒng)一之后,陵園遺存應是一個短期行為的結果。

一些覆蓋在修陵人尸骨上的瓦書,標記了死者姓名和籍貫,這些修陵人有秦國本地的,更有來自山西、河南、山東、江蘇、湖北等地的。而齊國是統(tǒng)一的那一年才最后被滅國的,說明齊國工匠能來到這里一定是統(tǒng)一之后的事情。此外,秦人經歷了從秦國到秦帝國的變化,前后能調配的資源、管理機構以及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而陵園內外筒瓦、板瓦上的戳印文字,顯示出官府機構名稱一致,表明這些建筑材料制作的年代也處于帝國時期。

秦陵有規(guī)模的修建始于何時?《漢舊儀》記載有李斯以丞相身份向皇帝上奏的一段文字,“已深已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狀”,得到皇帝同意后將陵墓位置遷址而建。李斯是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后才擔任丞相的,而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那么,秦始皇陵的主體工程,包括陵墓本身、大量的陪葬坑、陵園以及陵園地面上的建筑等,都應是李斯當丞相之后所為,這個時間段大致也是秦始皇死前的幾年時間。

統(tǒng)一天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將中央集權制迅速擴大到整個帝國的疆域范圍。他先后5次出巡,除西南邊地和嶺南地區(qū)外,秦始皇一生的足跡遍及38郡,最后在第五次出巡途中崩逝。二號銅車馬就是他出巡時的座駕。

秦始皇一生中重大的決策失誤,都是在他人生最后的幾年里,包括修秦始皇陵、阿房宮等,急于求成之下,大規(guī)模的非生產性活動使得國家經濟幾近崩潰。

2010年秦始皇帝陵園列入國家遺址公園的建設項目,這是秦陵文物保護事業(yè)向縱深發(fā)展的標志。“六王畢,四海一”,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以地緣為基礎的中央集權郡縣制的帝國文明取代了以血緣宗法為基礎的分封制的王國文明,它確立了皇帝制度、等級官僚制、郡縣制為主的行政設置,細密的律令、以文書御天下、祭祀活動等一系列政治體制。

持續(xù)多年的秦陵考古調查、發(fā)掘與研究成果,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秦帝國統(tǒng)一前后物質文化以及所代表的制度文化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考古資料,我們對它的主人秦始皇帝有了超越文獻記載的認識,那段在五千年文明演進中非常輝煌的10多年,被考古研究復活了。

(作者為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院長、原秦陵考古隊隊長)

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制圖: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