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錢理群:我與魯迅《頹敗線的顫動》的遲遲結(jié)緣
來源:《名作欣賞》 | 錢理群  2019年09月18日16:48
關(guān)鍵詞:錢理群 魯迅 頹廢線

先說說我的魯迅閱讀史、研究史。

1947年還在讀小學(xué)四年級時,我從哥哥的書里讀到一個叫“魯迅”的人寫的《臘葉》,似懂非懂中,留下了一團顏色:紅的、黃的、綠的,在這斑斕色彩中突然跳出一雙烏黑的眼睛在盯著我,本能地感到又美又奇,還特別怪。這是我的第一個“魯迅印象”。到20世紀(jì)50年代讀初中、高中時,才正式看魯迅作品,看的是《吶喊》《彷徨》。那時候,魯迅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棒極了”的小說家:獨特的藝術(shù)構(gòu)思與語言,讓我這個有著極強創(chuàng)造欲的青少年,讀得如癡如醉。1960年大學(xué)畢業(yè)被分配到偏遠的貴州,就對魯迅的雜文產(chǎn)生興趣,開始了我的魯迅研究,并逐漸樹立起一個民族英雄、“硬骨頭”斗士、銳利的思想家的魯迅形象,敬仰之不及。在這樣的心態(tài)下,魯迅的《故事新編》與《野草》(包括《頹敗線的顫動》)就進入不了我的視野:根本讀不懂,自然也無緣。直到有了更多的人生經(jīng)驗和生命體驗后,才沉下心來細細研讀,由此而開始進入魯迅的內(nèi)心和他獨有的藝術(shù)殿堂,并逐漸融入自己的生命思考。到1978年改革開放后讀研究生,我在寫自己第一部魯迅研究的著作《心靈的探尋》,試圖構(gòu)建“個人的魯迅”的獨特世界時,就自然選取了以《野草》為中心。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開始接觸到《頹敗線的顫動》,在書中多有引述,但并未展開:大概還不到結(jié)緣的時候。真正讀進去,是在2000年“身心”大病一場之后。處在生命的低谷中,種種外在的壓力還算頂?shù)米?,最感困惑和痛苦的,是?nèi)心的逼問:“我是誰?我和我要質(zhì)疑并試圖‘走出’的傳統(tǒng)和體制(包括學(xué)院體制)的關(guān)系究竟是什么?我將何以、如何存在?”就在這個時刻,我與魯迅《頹敗線的顫動》突然相遇了:所受到的靈魂的“顫動”是難言的。于是有了這樣的感悟與解讀——

頹敗線的顫動

文章前兩段,魯迅以小說家的筆調(diào),寫了兩個夢中的場景:“在破塌上,在初不相識的披毛的強悍的肉塊底下,有瘦弱渺小的身軀,為饑餓、苦痛、驚異、羞辱、歡欣而顫動?!薄@是一個女人為了自己的兒女免受饑餓而出賣肉體的悲劇。“空中突然另起了一個很大的波濤,和先前的相撞擊,回旋而成漩渦,將一切并我盡行淹沒,口鼻都不能呼吸。”這里突然出現(xiàn)了“我”,掀起內(nèi)心的巨大波濤,把自己也融入了故事中。接著的場景是:當(dāng)年出賣肉體而救活的孩子,長大了,結(jié)婚了,有了兒女;他(她)們“都怨恨鄙夷地對著一個垂老的女人”:“使我委屈一世的就是你!”你“害苦”“帶累了我”和全家!“最小的一個正玩著一片干蘆葉。這時便向空中一揮,仿佛一柄鋼刀,大聲說道:‘殺!’”

這位老女人的命運顯然具有象征性。魯迅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運,也是所有的啟蒙主義者的命運:為了喚醒年輕一代不惜犧牲了一切,包括自己的身體,得到的卻是抱怨與放逐,甚至第三代都是一片“殺”聲!這是典型的啟蒙主義夢想的破滅。

以上都是一個鋪墊,文章的真正展開,在“老女人”及融入其中的“我”,對這樣的命運做出的反應(yīng)與選擇。而且有三個層次,正是我們所要詳細解讀的——

她冷靜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來了。她開開板門,邁步在深夜中走出,遺棄了背后一切的冷罵和毒笑。

——“站起來”的,顯然不只是這個老女人,也包括魯迅自己。這“骨立的石像”就是魯迅的自畫像。“遺棄了背后一切的冷罵和毒笑”——不是兒女遺棄自己,而是自己要主動遺棄一切——這是魯迅式的拒絕和復(fù)仇。

她在深夜中盡走,一直走到無邊的荒野;四面都是荒野,頭上只有高天,并無一個蟲鳥飛過。她赤身露體地,石像似的站立在荒野的中央。于一剎那間照見過往的一切:饑餓,苦痛,驚異,羞辱,歡欣,于是發(fā)抖;害苦,委屈,帶累,于是痙攣;殺,于是平靜?!钟谝粍x那間將一切并合:眷戀與決絕,愛撫與復(fù)仇,養(yǎng)育與殲除,祝福與咒詛……。

——這一段是全文的關(guān)鍵處,不僅“她赤身露體地,石像似的站立在荒野的中央”的文字有極強的雕塑感,令人神往;而且其情感的反應(yīng)更具有震撼力,讓我們悚然而思。作為被遺棄的異端,魯迅當(dāng)然要和這個社會“決絕”,并充滿“復(fù)仇”“殲除”與“咒詛”的欲念;但他又不能割斷一切情感聯(lián)系,仍然擺脫不了“眷戀”“愛撫”“養(yǎng)育”“祝?!敝?。在這矛盾糾纏的感情背后,是他更為矛盾、尷尬的處境:不僅社會遺棄了他,他也拒絕了社會,在這個意義上,他已經(jīng)“不在”這個社會體系之中;但事實上他又生活“在”這個社會體系之中,無論在社會關(guān)系上,還是在情感關(guān)系上,都與這個社會糾纏在一起:這是一種“在而不在,不在而在”的生存處境與狀態(tài)。

讀到這里,有被雷電擊中的感覺:我突然看清、明白了自己。我不否認自己骨子里的異端性、反叛性,我確實試圖沖破歷史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體制的束縛;但我更不能否認,自己也在傳統(tǒng)與體制之中:不僅像魯迅一再自警的那樣,“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未必在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狂人日記》),批判傳統(tǒng)與體制也是在批判自己;我更是被傳統(tǒng)與體制所“養(yǎng)育”,傳統(tǒng)與體制的正、負面都已滲透我的生命,我不僅不能不加反思地全面認同,也無法與之徹底決裂。而非白即黑、非對即錯、你死我活、一個吃掉一個的二元對立的絕對思維,本身就是必須反思的。我與自己努力想“走出”的傳統(tǒng)、體制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不可隨便隔絕的復(fù)雜關(guān)系,只能是藕斷絲連:既批判、咒詛,又眷戀、愛撫。這樣的不夠鮮明的模糊態(tài)度,自然很容易被誤解、曲解,左右不是;但恰恰是“我之為我”的特點,它當(dāng)然可以批評、質(zhì)疑,但也自有價值,即是我到了晚年最喜歡說的“有缺憾的價值”。

再回到魯迅文本上來:在生命的困境的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困境——

她于是舉兩手盡量向天,口唇間漏出神與獸的、非人間所有,所以無詞的言語。

當(dāng)她說出無詞的言語時,她那偉大如石像,然而已經(jīng)荒廢的、頹敗的身軀的全面都顫動了。這顫動點點如魚鱗,每一麟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刻一同振顫,仿佛暴風(fēng)雨中的荒海的波濤。

她于是抬起眼睛看著天空,并無詞的言語也沉默盡絕,惟有顫動,輻射若太陽光,使空中的波濤立刻回旋,如遭颶風(fēng),洶涌奔騰于無邊的荒野。

——這里提出了“無詞的言語”:異端知識分子于生存的困境之外,更有言說的困境。他立足于社會之外反叛社會,自然不能也不愿用既成體系中的任何語言來表達自己;但他又置身于社會之中,只要一開口,就有可能仍然落入社會既有的經(jīng)驗、邏輯與言語之中:這就無法擺脫無以言說的困惑,陷入了“失語”狀態(tài)。所謂“神與獸的、非人間所有,所以無詞的言語”,指的是尚未受到人間經(jīng)驗、邏輯所侵蝕過的言語,只有在沒有被異化的“非人間”找到它的存在,它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就是“無詞的言語”,即“沉默”。這就是魯迅在《野草》題辭里就指明的:“當(dāng)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边@樣的兩難,是所有的知識分子,甚至是人所共有的:人的內(nèi)心最深層面的思想與情感,恰恰是說不清楚,也難以說出的;言語的表達是有限度的,人的某些生命存在是言語所達不到的。我因此常常說,或許那個“沉默的魯迅”是更本真的魯迅,言說出來的多少有些變形。我與魯迅的相遇,除了熟讀他的作品外,還喜歡和書房里的魯迅畫像默默相對,進行無言的交流。

但魯迅的獨特之處,又恰恰在于,他偏偏要挑戰(zhàn)這不可言說:他要用語言來照亮那難以言說的存在,這就是研究者所說的魯迅的“語言冒險試驗”。在《頹敗線的顫動》里,他先把人“無詞的言語”與內(nèi)在的“沉默”,外化為“荒廢的、頹敗的身軀”的“顫動”;再化為“點點魚鱗”,“烈火上”的“沸水”,最后變幻為“空中”的“振顫”,“暴風(fēng)雨中的荒海的波濤”。再陡然一轉(zhuǎn):“無詞的言語也沉默盡絕,惟有顫動”,又把這寂靜化為神奇的畫面:顫動“輻射若太陽光,使空中的波濤立刻回旋,如遭颶風(fēng),洶涌奔騰于無邊的荒野”。這就把人內(nèi)心無聲的沉默,不斷轉(zhuǎn)換為魚鱗、沸水、暴風(fēng)雨、荒海、太陽光、颶風(fēng)、荒野,有聲有色,充滿動感,又無比壯闊。可以看出,魯迅是完全自覺地借鑒現(xiàn)代美術(shù)與現(xiàn)代音樂的資源,創(chuàng)造一種極具畫面感與音樂感的語言,來表達一般語言難以進入的人的沉默的,而又無限豐富、無限闊大、無限自由的內(nèi)心世界。這就把現(xiàn)代漢語的表現(xiàn)力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我看來,這才是只屬于魯迅的語言創(chuàng)造。與《頹敗線的顫動》相遇,我才真正進入了魯迅的精神世界和藝術(shù)世界。

這樣,從1947年為《臘葉》的色彩所吸引,到2000年被《頹敗線的顫動》的畫面感、音樂感所震撼:這就構(gòu)成了我和魯迅五十多年的結(jié)緣史。而且我與魯迅緣分未盡。面對當(dāng)今的時代,我突然產(chǎn)生了“重讀魯迅雜文”的沖動:那將是一次新的相遇與發(fā)現(xiàn)。

2018年10月8—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