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文學名家手跡上海亮相
來源:上觀新聞 | 施晨露  2019年11月08日07:14
關鍵詞:上海 手稿 名家

原標題:上圖年度“曬寶貝”!260余種手稿里有茅盾譯稿賀綠汀樂譜張樂平畫稿徐匡迪筆記

茅盾《批評家》手稿

當電子書寫越來越普遍,“提筆忘字”的情形越來越常見,你是否懷念手寫的溫度?從2005年起每年末舉辦的年度大展是上圖“亮家底”“曬寶貝”的時刻。去年“縹緗流彩——中國古代書籍裝潢藝術館藏精品文獻展”引發(fā)全城乃至全國爭睹的盛況還在眼前,本年度大展又將集中呈現(xiàn)上圖特色館藏門類之一的名人手稿。以“妙筆生輝”為題,此次年展創(chuàng)下展品數(shù)量紀錄,現(xiàn)場將有超過260件展品,展期也拉長至20天,從11月8日持續(xù)至27日。

手稿相對于印本而言,是人們有意識地主要運用筆、墨、紙書寫的一種文本形式。不同的人,不同的書寫工具和載體所產生的筆跡各具風采,是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過程的記錄形式之一。上海圖書館具有手稿收藏的傳統(tǒng),目前收藏手稿近9萬件,且類型多樣,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獻資源。此次年度展覽按手稿內容與形式分為10個類別,即文稿、詩稿、譯稿、論著、書信、日記·筆記、劇本·題詞、科學家手稿、樂譜和畫稿,對2000年以來入藏上圖的各類手稿重點擇要展示。

展品中,有茅盾譯稿《珍雅兒》,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茅盾存世《簡愛》譯稿,連同茅盾寫于20世紀30年代初的《批評家》,均為上圖考證的從未發(fā)表的佚稿。寫在廢舊稿紙和藥品說明書背后的老作家、翻譯家高莽《我的家——老虎洞》初稿及第三稿;夏衍《林家鋪子》《祝?!返碾娪皠”臼指澹粡垬菲健度骼擞洝贩饷嬖O計稿、《三毛學法》畫稿;丁聰《二馬》插圖畫稿;賀綠汀《游擊隊歌》《春天里》樂譜手稿;劉念劬為美術片《黑貓警長》所作音樂手稿;朱踐耳《唱支山歌給黨聽》《接過雷鋒的槍》樂譜手稿等,都能勾起讀者對經典文藝作品的回想,在稿紙背后透視經典誕生的過程。此外,翻譯家周克希的《包法利夫人》譯稿和他1964年至1992年在華東師范大學從事數(shù)學研究的黎曼幾何備課筆記同時展出,文理齊飛;徐匡迪的《講學筆記》、湯釗猷的醫(yī)學研究筆記卡片等來自科學家的研究手稿,設計留蘭香牙膏、鳳凰珍珠霜、石庫門上海老酒、光明乳業(yè)、紅寶石食品、可的便利店、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等標志的高級工藝美術師趙佐良的設計稿等,都將為市民讀者打開新的視野。

茅盾譯稿《珍雅兒》

夏衍劇本《祝福》

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封面設計稿

劉念劬為美術片《黑貓警長》所作音樂手稿

周克?!栋ɡ蛉恕纷g稿

“我們重視手稿,是為了尋找思想的軌跡,一段曾經書寫的紙上歲月;我們收藏手稿,是為了保存文化的記憶,一片正在消逝的文壇風景;我們保護手稿,是為了搶救文明的遺產,一場不容懈怠的傳薪競賽;我們研究手稿,是為了揭示智慧的創(chuàng)造,一個逐漸隱匿的文字背影。”上海圖書館副館長周德明說,征集名人手稿是和時間賽跑的過程,一方面,手寫形式逐漸式微,現(xiàn)存手稿數(shù)量不斷減少,手稿的“主人”們也逐漸走入暮年,比如他登門收集周有光手稿時,老人已經106歲高齡;另一方面,隨著拍賣市場逐漸發(fā)現(xiàn)手稿的價值,近年來名人手稿屢屢拍出高價,也對圖書館征集造成了一定競爭。

蕭紅致蕭軍的第三封信

“就像滾雪球,往往是一位名人介紹身邊更多的人前來捐贈?!敝艿旅髡J為,專業(yè)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是上圖得到認可的原因。一方面,館方為手稿保存提供優(yōu)質條件,另一方面,通過整理、研究、展覽等形式,不斷發(fā)掘手稿的價值。去年,上圖與大英圖書館聯(lián)合舉辦“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覽,大英圖書館拿出五位英國文學巨匠夏洛蒂·勃朗特、D.H.勞倫斯、珀西·比西·雪萊、T.S.艾略特、查爾斯·狄更斯的手稿,上圖就從館藏中搬出了英國文學作品在華傳播史上有過重要影響的50余位翻譯家的作品、個人物品、手稿等。這其中就有蕭伯納贈予戲劇家黃佐臨的一本影集,里面有蕭伯納親筆所寫“起來,中國UP,China!”是他對當時日本侵略行徑表達的憤慨。

草嬰《童年 少年 青年》譯稿

一代愛國進步報人、名記者、新聞史研究開創(chuàng)者戈公振被侵華日軍所毀的書稿《世界報業(yè)考察記》是在上圖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中被發(fā)現(xiàn)的。1927年到1928年,戈公振自費出國考察,行程數(shù)萬公里,途經歐、亞、北美各洲。通過考察,他搜集了大量新聞史資料,實地感受到了世界新聞發(fā)展的潮流并對中外報業(yè)進行了深入思考?;貒螅旯駬?jù)所見所聞所想所得寫了《世界報業(yè)考察記》一書,擬由當時在上海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發(fā)行。令人扼腕的是,就在他定稿準備付印之時,涵芬樓一夕之間毀于日本侵略者的轟炸之下,《世界報業(yè)考察記》也在戰(zhàn)火中散失。戈公振的手稿上世紀50年代就由其后人捐贈給曾在他寫作過程中給予幫助的徐家匯藏書樓,直到2017年,上圖研究人員在整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扁方盒,其中包含1931年定稿的《世界報業(yè)考察記》稿本、??北?、用于出版的插圖照片(附原信封),以及戈公振親自參與設計的封面和版式樣稿等。湮沒86年之久,《世界報業(yè)考察記》由商務印書館以手稿影印和整理稿兩種方式重新印行出版。上圖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館長助理劉明輝感慨,當年一名日軍軍官曾說,“燒毀閘北幾條街,一年半載就可恢復。把商務印書館這個中國最重要的文化機構焚毀,它就永遠不能恢復”,這部“炸不毀”的新聞史遺著重現(xiàn)世人眼前,正是手稿文獻歷史價值的彰顯。

戈公振書稿《世界報業(yè)考察記》

此次年展約260件展品中,71件配有二維碼,參觀者掃一掃就可以看到、聽到手稿捐贈者本人或者相關人士對展品的視頻、音頻介紹或延伸故事,同時展覽期間還將舉辦17場講座和1場研討會,向讀者推薦一系列閱讀書目?!罢箷?、聽書、借書、讀書”,將靜態(tài)的手稿與動態(tài)的活動和閱讀推廣結合,周德明說,展覽力圖實現(xiàn)線上線下、場內場外、書里書外的聯(lián)動,讓更多讀者真正走入手稿的世界,也讓手稿學研究進一步系統(tǒng)化、深入化。

展覽現(xiàn)場最醒目的位置,有一個展柜是空的。那是一個信號,也是一種邀約,手稿征集一直在進行之中。據(jù)悉,年展開幕當天,作家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將代表家人按照父親的遺愿,將茅盾自1974年至1980年致姚雪垠關于談《李自成》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48通書信捐贈給上海圖書館。對于茅盾的這批書信,姚雪垠生前極其重視,裝訂成冊珍藏,并在用毛筆手書的《前言》中說: “茅公為五四新文學運動的老將之一,在新文學運動史上有杰出貢獻,而他談論小說藝術技巧的意見又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故相信他的書信必將為后代所診視?!边@批最新入藏的珍貴手稿將當場置入展柜。展覽期間,這個空展柜中的展品將不定時更新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