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深港書評》好書周榜(2019第23期)
來源:深港書評 |   2019年11月18日11:40

特別推薦

《圖畫如歷史》

陳葆真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

2019年6月

“圖畫”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品,它蘊藏著許多人文信息,是重要的歷史物證。圖像與文獻不但可以互證,使作品回歸到歷史脈絡中,還可以互相補充對方的不足,使歷史事實的重建更有憑據。因此,我們可以說“圖畫如歷史”。本書正是基于此來處理圖像和文獻之間的關系,通過研究東晉、唐代和清代的經典名作,包括《女史箴圖》《十三帝王圖》《萬壽圖》等,發(fā)前人所未及,解讀圖像背后的文化意涵。

(排名不分先后)

虛構

1

《王考》

童偉格 著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年7月

在這部短篇小說集中,童偉格運用鄉(xiāng)土、魔幻寫實,甚至是歷史與神話的嫁接等各種自由的敘事,拓展出九篇面貌繁復的作品,并在這些篇章以濱海山村為原點,反復書寫來去其中的人。他們跨過山,越過海,穿行公路,去往城市,最終又回返山村。不斷徘徊的人們,重復出現的場景,讓小說展示出一幅幅時間凍結的畫面,并且在一次次靜止的瞬間中,直面命運。

2

《故事新編》

劉以鬯 著

東方出版中心

2019年8月

本書收錄《怒沉百寶箱》《孟姜女》《牛郎織女》和《劈山救母》四篇故事新編作品,為劉以鬯1960年代報刊連載之作。四篇小說蟄伏舊報經年,今首度結集成書。小說保留了豐富的神話和傳說的原材料,在民間文學的保存和傳播上大有貢獻;對于考察劉以鬯和香港文學的發(fā)展軌跡饒有意義。

劉以鬯的故事新編一直備受推崇,而本書作品有別于他的《寺內》《蜘蛛精》等實驗探索,書寫樸實而細膩。劉以鬯重新編寫這些故事,描寫四位女性受折磨的人生,借此表達他對女性,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勞工階層婦女的關懷,作品富有文化意涵。

3

《哀傷紀》

鐘曉陽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9年9月

此作分為“哀歌”和“哀傷書”兩部分,作品緣起于一段無疾而終的感情。1986年一位少女孤身到美國舊金山讀書,認識一對打魚伙伴,三人成為好友。在愛情與友情之間發(fā)展著,因為海洋因為年紀因為簽證,少女匆忙離開美國,一段感情也就此失落。2014年,少女和以海為夢的男子們經歷種種人生起伏、生活的錯失和親友的亡故。時光過去,邁入中年的他們輾轉浮世,三個人的命運再次交錯,書寫一出“哀傷書”。

這本書也是最新出版的“鐘曉陽小說三部曲”之一,另兩本分別是《停車暫借問》和《遺恨》。與早年作品相比,作者不再執(zhí)著于“一生只愛一個人”的浪漫,而是始于夢幻,落腳到現實;寫愛情,也是為人生做注腳。文字更為凝練、克制,火候恰到好處。

4

《兩全其美》

(美)梅爾·梅洛 著

李思璟 譯

寶琴文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9年9月

一個來自偏遠農場的年輕人,偶遇一名法學院畢業(yè)的女生。他羞澀地邀她騎馬,感受背后的她“嵌進他的身體,仿佛一塊缺失已久的拼圖”;一個年輕的父親打開門,發(fā)現自己死去的祖母站在臺階上;兩個女人在紛飛的大雪中權衡著愛情和背叛;此外,還有一位失落的老人、一個嫉妒的父親、一名情竇初開的少女、一個試圖離家的丈夫……

在作者敏銳的目光和富有靈感的筆觸下,我們所熟悉的每個日常場景都變得錯綜復雜,每個平凡的地點都有如戰(zhàn)場:廚房、咖啡店、教室,甚至車廂。這11個故事展現了人類靈魂的復雜,也揭示了我們內心深處那些最強烈的矛盾:無論是愛情、嫉妒、悲傷,還是孤獨。

非虛構

5

《小鎮(zhèn)美國》

(美)羅伯特·伍斯諾 著

邵慶華 譯

新經典·文匯出版社

2019年7月

在美國,超過3000萬人居住在小鎮(zhèn)。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原本可以去城里生活,賺更多的錢,享受更便捷的生活,得到更廣泛的教育機會和更全面的醫(yī)療保健。但他們依然選擇了小鎮(zhèn)。

歷時5年,訪談700多人,覆蓋43個州的數百個小鎮(zhèn),綜合30年人口數據,伍斯諾全面考察了小鎮(zhèn)的日常生活、社區(qū)領導、宗教信仰、種族和移民問題、道德和經濟的衰退、子女教育等問題,用生動的故事與精準的數據,展現了小鎮(zhèn)生活的愉快與艱難以及小鎮(zhèn)居民內心的希望與恐懼,為美國小鎮(zhèn)描繪出一張細致且真實的全景圖,既展示了小鎮(zhèn)脆弱的一面,也探討了現代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6

《否認:我與大屠殺否認者在法庭的日子》

(美)黛博拉·利普斯塔特 著

王戎 譯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9年9月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戴維?厄文否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國納粹對歐洲猶太人的大屠殺,埃默里大學教授黛博拉?利普斯塔特在1993年的《否認大屠殺》一書里稱他為“最危險的大屠殺否認者之一”。該書英國版出版后,戴維?厄文以誹謗罪將企鵝出版社和利普斯塔特告上英國法庭。英國法律規(guī)定,誹謗罪的舉證責任在被告。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追求正義,維護歷史,被告方組織了第一流的律師、歷史學家和相關領域專家團隊,開始了漫長而精彩的抗辯之路。為避免審判焦點偏移,律師要求利普斯塔特在審判過程中保持沉默,而厄文不聘請律師。宣判的前夜,大屠殺幸存者們無法入睡。

7

《世界中心的島》

(美)蕭拉瑟 著

陳麗麗 吳奕俊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2019年9月

當英國在1664年從荷蘭人手里奪取新阿姆斯特丹時,關于這個蓬勃發(fā)展、存在多國語言的社會的真相就慢慢消失了,并變成了一些關于它的神話——這個島是用24美元買下來的,其總督是一個裝有義肢的卡通角色。

然而,荷蘭的殖民地新尼德蘭的故事只是接近消失了,并沒有被摧毀:12000頁關于它的史料——近期被宣布為國家級遺產——現在被翻譯了出來。從這份不可思議的史料中,作者寫出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從全球視野著眼,描寫一個叫曼哈頓的荒野,是如何轉變成我們所理解的早期美國的故事。

綜合榜

8

《私城記》

陳思呈 著

漢唐陽光·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9年7月

本書的主角是上世紀80年代的潮州,也是作者童年記憶中的潮州。這是作者私藏的城市記憶,也是對舊時光和古舊事物的生動追溯;既呈現了故鄉(xiāng)的千姿百態(tài)、活色生香,也寫出了故鄉(xiāng)在心理上的意義。故鄉(xiāng)在作者筆下,不是無名目的依戀,也不是對立般的逃離,而是被完好地安放在詩意中,故鄉(xiāng)與人互為保護。透過書中文字,閱讀者很容易感同身受,并引發(fā)無限遐思。每個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xiāng)、一個已遠去的童年,然而通過書寫,我們能夠重建故鄉(xiāng),同時重整內心的秩序。

9

《歲華一枝:京都讀書散記》

蘇枕書 著

中華書局

2019年8月

這是蘇枕書客居京都滿十年之際出版的新作。十年來,她在文章里寫過很多在京都的生活,以及身在異鄉(xiāng)的認知及領悟,給予我們不少關于東瀛異域的知識。這本新作里收錄的文章,既有一如既往的對日本風物、古跡和日本文化的關注,也顯露了作者一路走來讀書問學的痕跡和學術志趣的延伸、變化。從博物學到書籍史,一個一個題目讀下去,往往令人不忍釋卷,同時也感佩她讀書的勤奮和思索的深入。這或許是一個與從前有所不同的更為豐富的蘇枕書,書中她敏感而又新鮮的筆觸在學問的滋養(yǎng)里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欣喜。

10

《愛與圣奧古斯丁》

(美)漢娜·阿倫特 著

王寅麗 池偉添 譯

漓江出版社

2019年9月

在漢娜·阿倫特移居美國后的著作中,隨處可見基督教哲學家奧古斯丁思想的影響。本書在阿倫特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是阿倫特早期及后期與奧古斯丁之間持續(xù)的思想對話;這部早期作品在阿倫特思想建構中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她日后所達成的獨創(chuàng)性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根源。編者J.V.斯考特和J.C.斯塔克在阿倫特本人修訂版的基礎上,為這本書提供了精心的導讀和研究文本,構成一部非常完備的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