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漫長的回饋:那些滋養(yǎng)了作家們的旅行
來源:文匯報 | 孫璐  2019年12月31日07:58

告訴我們,你看到了什么?

“我們看到了沙灘,

和海浪;我們也看到了星星;

盡管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和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

就像在這里,我們總是感到厭倦?!?/span>

——波德萊爾《旅行》

很多時候,旅行只是從一個自己待膩了的地方到一個別人待膩了的地方,因為“平常的生活”是個令人發(fā)怵的字眼,而“遠(yuǎn)方的世界”總令人心生向往。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shù)》一書中曾說:“如果生活的要義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卻旅行,很少有別的行為能呈現(xiàn)這一追求過程中的熱情和矛盾。不論是多么的不清晰,旅行仍能表達(dá)出緊張工作和辛苦謀生之外的另一種生活意義?!甭眯惺且环N漂泊的過程,其價值在于它的陌生化能讓我們體驗情感的起伏和變化,刺激我們原本容易停滯的內(nèi)心求索不斷深進(jìn),在生命和彼此身上尋找一切存在著的美好和善良的東西。

作家對旅行,大多懷有一種難解難分的情愫,因為后者的滋養(yǎng)通常會帶來一種漫長的回饋:靈感的充盈,情緒的飽滿,風(fēng)情的體悟,敏銳的錘煉。他們總試圖讓身體和靈魂同時在路上,再憑借可以生花的妙筆,將旅行中的見聞軼事和沉思默想寄托于文字。而閱讀旅行,就是和他們在孤島相遇,在街市邂逅,若能相視一笑,輕念一聲:“哦,原來你也在這里”,便是再妙不過了。

正如費爾南多·佩索阿在《惶然錄》中所說的,“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我們看到的,并不是我們所看到的,而是我們自己?!?/p>

【海明威《流動的盛宴》】

1957年的海明威很清楚,最好的狀態(tài)已經(jīng)不再了,盡管三年前將諾獎收入囊中,但暮年的各個方面似乎都很糟糕:寫作、情感、身體、精神,還有受損的記憶力。他開始回憶,回憶二十出頭的自己。

1921年的海明威是《多倫多星報》的駐外記者,一個初出茅廬、風(fēng)華正茂的文學(xué)青年,帶著新婚妻子開始了巴黎的旅居歲月。生活是清苦的,秋冬的風(fēng)雨裹挾著枯葉拍打著公寓閣樓的窗子,如影隨形的饑餓感無時無刻不鉆進(jìn)身體的所有毛孔;卻又是甘之如飴的,因為“知道春天總會到來”,因為月光如水、又剛好灑在身旁睡得正香的愛人臉上,因為莎士比亞書局可以讓囊中羞澀的自己賒賬借書,因為坐在丁香園咖啡館,一張稿紙加一支鉛筆頭,就能寫上一天,同時更加相信“饑餓是良好的鍛煉”。這是海明威的巴黎,浪漫正源于一無所有卻可以義無反顧。

那時的巴黎見證著文學(xué)的黃金時代,它是“迷惘的一代”的風(fēng)月場,更是海明威潛心寫作、最終從記者蛻變?yōu)閷I(yè)作家的修行地。他為自己立下規(guī)矩,只寫最最真實的句子,完成一天的寫作后,他會像一個孩子一樣興奮,并決定好好獎賞自己,穿過盧森堡公園,去博物館看塞尚和莫奈?!皩懞唵味鎸嵉木渥舆h(yuǎn)遠(yuǎn)不足以使小說具有深度”,他告訴自己,要從塞尚那里汲取成就深度的技巧。在海明威看來,“在一個地方寫一種場景要比在另一個地方寫得好。這便是所謂的自我移植,我想,無論對于人,還是對于其他正在生長的事物,這都是必要的”。也就不難理解,《太陽照常升起》的初稿只花了他六個星期。寫作之余,他要么在街頭閑逛,在塞納河畔漫步,要么到格魯斯特·斯泰因的工作室溜達(dá),討杯茶吃,順帶尋求指點,或者跟福特·馬多克斯·福特來場偶遇,跟埃茲拉·龐德打打拳擊,跟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一起到南部旅行。

“假如你年輕時有幸在巴黎生活過,那么在你的余生中,無論身處何地,它都將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焙C魍l(fā)出這句感慨時,是1950年,第二年他完成了“我這一生最好的作品”——《老人與?!?,隨之而來的普利策獎和諾獎將他推向了人生的巔峰。而回憶巴黎時,他卻是眼見衰落卻無能為力,以至于完成后的第二年就用心愛的獵槍了結(jié)了自己?!鞍屠栌肋h(yuǎn)不再是曾經(jīng)的樣子,盡管仍然是巴黎,而你也隨著它一起改變了”。或許盛宴的意義,一大部分來自于緬懷。

【村上春樹《遠(yuǎn)方的鼓聲》】

村上春樹三十七歲時帶著妻子離開日本,在歐洲做了三年的“常駐游客”

“一天早上睜眼醒來,驀然側(cè)耳傾聽,遠(yuǎn)方傳來鼓聲。鼓聲從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從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時間傳來,微乎其微。聽著聽著,我無論如何都要踏上漫長的旅途”,在村上看來,這是略顯理想化卻是最簡單最有說服力的旅行的緣由。

當(dāng)然,也是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說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年近不惑,再不瘋狂就老了”“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只要它在我現(xiàn)在的世界之外!“(波德萊爾語)……用村上的話來說,漫長的旅途早已把最初的緣由本身也沖向了遠(yuǎn)方。“為什么出發(fā)”不重要,重要的是三十七歲的他帶著妻子離開了日本,在歐洲做了三年的“常駐游客”,完成了《挪威的森林》《舞!舞!舞!》《電視人》和幾本書的翻譯,還有這部只是“為持續(xù)維持自己而持續(xù)寫文章”的旅歐雜記。

或者說,這是一本“人在囧途”的吐槽文集:在旅行淡季冷到骨髓的希臘海島,臺風(fēng)斷水?dāng)嚯妳s忘了儲備糧食和蠟燭;在處處八字不合的意大利,路遇野狗又追又咬,快遞寄不出、收到全憑運氣、老婆在羅馬街頭還被搶了包,動不動就壞的意大利車讓好好的自駕游變成了“奧地利汽車修理廠之旅”……被村上寬衣解帶從而赤誠相見的希臘和意大利,實在稱不上“詩意的遠(yuǎn)方”,但村上的本事,是用波瀾不驚的口吻描述驚心動魄,用神氣活現(xiàn)的語氣在贊美和挖苦之間隨意切換,一字一句傳遞的與其說是故事,不如說是情緒。讓你聞到夏日水果迸裂的香氣,讓你感受葡萄酒加威士忌對味蕾的挑逗,讓你還沒釋卷就抑制不住“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沖動,就像讀完《當(dāng)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總?cè)滩蛔∫浇诸^跑一遭一樣。

“我是在失落的狀態(tài)下離開這個國家的,而在年屆四十返回的現(xiàn)在,看上去仍和那時一樣失魂落魄。無奈仍是無奈,疲憊仍是疲憊,原封不動”,那么,“這三年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收筆前的村上同樣不能免俗地回到了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除了為《挪威的森林》這本超級暢銷書宿命式地抹上了異國標(biāo)記,他還學(xué)會了長時間怔怔注視什么而不感到無聊;除了在異質(zhì)文化的包圍中真切感知到了“世界好大”,他也同時理解了東京一個巴掌大的區(qū)或是靜岡一個小小的縣“也好大”,從而擁有了集微觀視點和宏觀視點于一身的復(fù)合式眼睛。以回到原點告終的旅行,隨之消逝的年月,形成了一種有質(zhì)感的虛空,牢牢根植于他的身體。

“旅行這玩意總的說來是讓人疲勞的,但或許只有通過疲勞才能獲取知識,或許只有通過勞頓才能得到歡欣?!比サ侥切┻h(yuǎn)方,終究是有益的。

【契訶夫《薩哈林旅行記》】

索洛金作品《契訶夫在葉尼塞河邊》

“被上帝遺忘的角落是什么樣的?”是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是無法忍受的痛苦之地, “是薩哈林”,契訶夫會說。一座位于北太平洋、四面環(huán)水的孤島被沙皇俄國當(dāng)作天然監(jiān)獄,自19世紀(jì)60年代啟用并成為當(dāng)時沙俄最大的政治犯和刑事犯流放苦役地。然而,除了苦難別無他物的薩哈林卻被契訶夫視為一定要去的“朝圣之地”。1890年7月,他留下遺囑,只身一人踏上征途,羸弱的病軀,一萬俄里的險惡:被馬車撞、被洪水圍困、被暴風(fēng)雨差點掀翻了船、天寒地凍中幾次病倒咳血并埋下了肺結(jié)核的病根。三個多月實地考察,又歷時三年落筆成書,若說《薩哈林旅行記》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沒有絲毫的夸張。

但若期待這是一本文學(xué)大師用惟妙惟肖的語言講述苦役犯悲慘血淚的作品的話,多半讀不久便會覺得失望。登島后的契訶夫全然成了土地文官、地理勘測師和田野調(diào)查員,他拿著作家的筆記錄下一串串精確卻生硬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不停地匯報著地理環(huán)境、氣象特征、農(nóng)業(yè)發(fā)展情況、監(jiān)獄機制、屯落狀況,就連那些值得給個特寫、用渲染抒情大發(fā)感慨的地方,他也只是在留下幾個最簡單的形容詞之后決絕離開,讓你準(zhǔn)備好的熱淚無處可流。但神奇的是,契訶夫的“冷漠”讓薩哈林的荒涼更加刺骨,讓人間地獄的凄苦更加無法忍受,猶如一股冰冷的雪水混雜著粗糲的砂石注入你的靜脈,流淌的熱血與之融合而讓渾身止不住戰(zhàn)栗。

契訶夫曾說:“小說家不是解決問題的人,而是提出問題的人?!币虼怂淖髌房傇陉P(guān)注瑣碎的日常,從來都是讓人物自己抒發(fā)情感,歡愉抑或傷感,令人笑中帶淚、淚中有笑。在薩哈林,他找到了最龐大的苦難和最徹底的絕望,那么具體那么沉重那么無藥可醫(yī),以至于他的身體、靈魂和筆都無法承受,只能以置身事外的距離“展示”這座島嶼,用事不關(guān)己的冷眼“打量”饑餓、病痛、衰老、殘暴。

拖著幾近崩潰的身體、毅然決然孤身赴險,不僅源自契訶夫身為作家的高度社會責(zé)任感和悲憫的人道主義情懷,更因為他要為那些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困在沙皇統(tǒng)治的時代、“靈魂空空洞洞”的俄國知識分子找到一條精神出路:“如果說我是個醫(yī)生,我就需要有患者和醫(yī)院;如果說我是個文學(xué)家,我就要生活在人民中間,哪怕是一點點社會政治生活也是好的”。薩哈林之前,他已經(jīng)去了烏克蘭、高加索、克里米亞等地,還想去中亞和波斯,甚至計劃環(huán)球旅行,在他看來,要想知道“該怎么辦”,首先要走出當(dāng)下“關(guān)在四堵墻里”的生活,去漫游,去流浪,去深入社會接觸人民。

《薩哈林旅行記》或許是契訶夫離文學(xué)敘事最遠(yuǎn)的一部作品,卻令他畢生至為自豪:“我很高興,在我的小說的衣柜里,將掛一件粗糙的囚衣,就讓它掛著好了。這不是在雜志上刊登的東西,但我想它是一部有益的作品。”要知道,這件囚衣是他在世界盡頭用生命編織的。

【奈保爾《幽暗國度》】

奈保爾畫像

1962年,30歲的奈保爾第一次踏上印度土地。這個在殖民地長大、在歐洲接受教育的印度裔特立尼達(dá)青年,憑借對種族差異的天生敏感和審視“另一種文明”的能力,花了一年時間探訪這個兒時想象中的“幽暗國度”。

走過孟買、德里、加爾各答直至走進(jìn)外祖父的故里,奈保爾眼見曾經(jīng)斷開的紐帶漸漸失而復(fù)得,內(nèi)心卻越發(fā)確信自己之于印度,只是一個有著曖昧身份的“過客”。因為走遍印度,目之所及只有無處不在的貧窮與丑陋,心之所感只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失落、嫌惡、震驚、憤怒和同情,隨之而來的不是游子尋根后的熱淚盈眶,而是愈發(fā)深重的無奈與絕望。

奈保爾與所謂“故土”的關(guān)系如此微妙,使他一面冷眼旁觀、嗤之以鼻,一面情不自禁地莫名心痛,更為他的游記注入了一種痛無可紓、恨無可表、愛無可依的情緒。紛繁的亂象讓山水無以寄情,讓作者無以憑吊,唯有把自己扔進(jìn)川流不息的人群:迎面走來的是喘著粗氣的朝圣者,耳邊回響的是滿臉通紅的當(dāng)?shù)厝说闹淞R,身后的衣襟被小乞丐死死拉住……游記中的每一個人都在眉飛色舞地講述自己與印度的故事,那是一個個孤獨的個體與古老的文明相互碰撞后發(fā)出的最卑微、最鮮活的聲響。

在奈保爾看來,好的游記不是通過記錄見聞來表達(dá)觀點、給與評判,而是探索世界、認(rèn)知自我。他對“只想報道他們的‘英國性格’,而不愿理解自己心靈”的英國旅行文學(xué)頗有微詞,因此,當(dāng)他的每一種感受和每一次思考都一視同仁、不加掩飾地和盤托出時,他的敏銳和犀利并沒有喧賓奪主,而是讓讀者一次次酣暢淋漓地感受和揣摩,跟隨他一起調(diào)動最本能的感官反應(yīng)。

奈保爾的坦誠不僅讓讀者得以真正進(jìn)入印度,更讓他自己認(rèn)清了“無家可歸”的異鄉(xiāng)人宿命。當(dāng)他逃離自己筆下的“幽暗國度”而回到歐洲時,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厭煩,因為“這個世界的生命證實了另一個世界的死亡,然而,另一個世界的死亡卻也凸顯出這個世界的虛假”?!笆澜缡且粋€幻象”,回到西方世界,奈保爾只能無不懷念地感慨,這句最能代表印度傳統(tǒng)文化的覺悟?qū)⑹恰耙粋€我永遠(yuǎn)無法完整表達(dá)、從此再也捕捉不到的真理”。很多時候,只有遠(yuǎn)離了一個地方,才能比身處其中更了解它,無論是故鄉(xiāng)還是他鄉(xiāng)。

(作者為文學(xué)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英語學(xué)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