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2020年第6期∣朱輝:見字如歌
人到中年,常常自認為還有一顆年輕的心,其實在不經(jīng)意間,一個蒼老的靈魂已悄然入駐。繼續(xù)衰老,慢慢衰老,于是你兩鬢漸蒼,動作遲緩,離年輕越來越遠。我們幾個朋友,孩子都已三十左右了,都到了嫁娶的年齡,我們也不復舊日模樣。難得見面,偶爾電話,常常說到孩子的婚姻大事,早些年,還會半真半假地說,你家女兒我家兒子,正好兩家并一家之類的話,現(xiàn)在早已絕了念,知道兒女大了做不得主。說到這個話題,基本都是通知朋友:小孩結(jié)婚了,某月某日某飯店,來赴宴。
老柳早上來電話,提醒我不要忘記晚上的婚宴,我當然祝賀他,說忘不了。忍不住又調(diào)笑道,老大還是老二?他一愣,呵呵笑道,當然老大。你要是知道他家老大跟我兒子是中學同學,就知道我曾真有過兩家結(jié)秦晉之好的意思,可惜兩個小孩同學情倒是不錯,但就是看不對眼。我和老柳是幾十年的老友,當年在大學時一起在學生會混過,他有兩個女兒,都聰明伶俐,如花似玉。他當然有個當年也如花似玉現(xiàn)在風韻猶存的老婆,當年他把老婆追到手,我也有出謀劃策之功。以我跟他的交情,我什么玩笑都可以開,于是我說,你家老二呢,老二沒有男朋友,我家就還有希望。
他哈哈大笑。老二比老大小八歲,也就是比我兒子小八歲,這當然只是個玩笑。我們通電話,嘻嘻哈哈居多,放下電話我臉上仍有笑意。其實有個玩笑我是有資格開的:誰結(jié)婚,不會是你換老婆了吧?但我通電話時想都沒想到這個。其實那一天,我心情郁悶,就在下午,我出席了一個國際研討會,關于中文翻譯的。這樣的會我本不該心情郁悶,何況我的小說的英文譯者邁克,還以我的小說的翻譯為例做了交流發(fā)言。是會議的第一個議程讓我有些悲傷。會議的主辦單位是師大的外語學院,此前與我聯(lián)系,敦促我一定要出席的楊浩成教授,在會議召開前突然去世了。我們聯(lián)系的方式主要是電子信箱,為了這個會,他發(fā)了兩次郵件,一次是會期前半年,一次是提前十天。因為與其他活動重疊,我沒有說定。離開會還有一周的時候,他又打來了電話,聲音洪亮,帶著無可置疑的懇切和熱情。我嘴上答應了與另一個會協(xié)調(diào)一下,心里并沒有確認一定會去。
人人都有虛榮,我也有。如果知道我小說的英文譯者將與會,我基本會去。實際上我當時不知道。最終讓我覺得一定要去、必須去的,還是一個郵件,一個來自楊浩成教授的郵件。我點開來,頓時呆住。郵件寫的是:我們是楊浩成教授的同事。昨天夜里,楊浩成教授突發(fā)疾病去世。我們十分悲慟地接手會務工作……
研討會就在大學的某棟樓里。會議安排得很精心,很周到。從學校大門到會場,一路插了旗子,還有不少學生沿途指路。這是楊浩成教授的風格,此前他與我聯(lián)系譯介事宜時,也是這樣細心。我們不多的通話,基本都是關于我小說里某句話的確切意思,他跟我交流。這學校我不是第一次來,我不需要問路,看著路邊學生們那年輕青春的臉,我想:他們聽過楊老師的課嗎?
接待我的年輕教師告訴我,楊院長為這個會,差不多準備了一年。我長嘆一聲,沒有說話。這個會議的來賓遍及全國,還有不少外國人,辦會不易,楊浩成教授說不定是巨細靡遺,什么事都親力親為。我相信,連會場的布置方案都是他定的。可是議程顯然被修改了,會議一開始,主持人就請全體起立,為楊浩成教授默哀。他的標準照和幾張工作照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包括他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參會。
此后會議照常進行。我邊上坐著一個美國人,從席卡上我知道他叫邁克,這時我還不知道他曾翻譯過我的小說。
所有的婚禮都是差不多的。這個大廳,舉行過多少場婚禮呢?不知道,總之很多;婚禮的司儀主持過多少場婚禮呢?估計他如果沒有酬金記賬本,他也說不清。他話都說溜了,說油了,除非婚禮主家有特殊要求,他只要把結(jié)婚的主人公置換一下即可。
婚禮參加得多了,我也看出一些竅門。譬如,司儀一般是男的,嘴皮子利索自不待言,還得長得喜慶;應變能力強,那也不用說。長相嘛,就有點講究,對不起觀眾的,那肯定不行,但太英俊了,可能更不合適:主角是新郎,他絕不可以喧賓奪主,甚至,他也不能太高大,襯得新郎是個矮子。這么說吧,姚明、易建聯(lián)之流,名氣再大也當不了婚禮司儀,找他們還不如找潘長江,至少他喜慶,會來事。老柳是當?shù)孛?,愛女出嫁,他顯然不惜花費。酒店、酒席、婚慶團隊,都屬一流。他的女婿也是一流的,那司儀也算英俊,但在他相貌堂堂、挺拔英俊的女婿身邊,還真有點像潘長江。老柳的大女兒名字很文藝,但我隨著老柳夫婦,也叫她“大寶”?;槎Y上的大寶艷光照人,與新郎是一對璧人。這就是那個扎著小辮子,戴著黑邊眼鏡的小丫頭嗎?那年,我兒子考初中,要上外國語學校,急需一本復習資料《奪冠》,四處求購不得,向老柳求助,老柳嘆口氣,一口答應,讓我直接去他家找大寶。我快馬趕到,大寶一個人在家。一開門她就對我說,叔叔,我沒搖上哎!她說的是搖號,參加考試是要搖號的。她在書桌上堆著的一大堆書里翻來翻去,眼鏡滑到鼻翼了也沒去推一推。那個沮喪的小女孩,倏忽間長到一米七三高,成家了。
婚禮喜慶而順利。正如此前所說,所有的婚禮都差不多的,我也就不再多費筆墨。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夫婦被安排在最靠近臺子的桌上。作為幾十年的好友,我們類似于家人,這本來是很妥帖的安排,問題是,喇叭離我們太近了,大概只有十幾米,很高級的音響就表現(xiàn)為很高亢的音量。因為出席婚禮較多,我算是老于此道,隨身帶著海綿耳塞。為了便于說話,我也不全戴上,只戴一個,另一個要讓給老婆,她居然不要,興致勃勃地跟桌上的熟人說話。女人見面總是那么話多。其實這桌上很熟的人并不多,主要的熟人就是一個王蓉。王蓉屬虎,當年我們戲稱她母老虎,實際上她很溫柔,脾氣特別好。她二十四歲生了個兒子,也屬虎。她丈夫是搞外語的,我們相識時,她丈夫在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工作,因為還沒有分到房子,她帶著兒子住在師大外語學院的辦公樓里,二樓頂頭的一間。那時候大家的居住條件都不好,我們住筒子樓,老柳住著一間平房,因為平房位于一棟民國別墅的大院空地上,襯得特別寒酸,老柳常嘆氣說感覺很不好。其實哪個感覺好呢,筒子樓不必說,王蓉住的辦公樓,只到了晚上才能安靜,而且過分安靜,樓下的大門一鎖,她說她很怕。讓她住在里面,已經(jīng)是對駐外人員家屬的照顧。她和兒子住在那里好幾年,好長一段時間我都認為整棟樓里就他們娘兒倆,事實上不是的,二樓的另一端,還住著別人。
婚禮前半段,我們并沒有說起當年的困難環(huán)境,不全因為怕煞風景,而是憶苦思甜本不是我們這代人的習慣思維,更老的人才會。我們都對婚禮的豪闊感到吃驚,老實說,也被身邊的巨量音響震得發(fā)傻。說話是困難的,噪音大還好說,你可以湊著耳朵使勁喊,尷尬的是,音響的聲音會陡然停止,弄得你直著嗓子就像突然間裸體出水。于是我不說話,含笑觀禮。老婆和王蓉挨著坐,有一句沒一句地不知說些什么。身著盛裝的老柳夫婦,一會兒行禮如儀,一會兒又走到某一桌邊跟人打個招呼。老柳遠遠地沖我笑笑,我發(fā)現(xiàn)他居然也化了點妝,半截眉被補齊了。這當然很正常,告誡自己今后不許拿這個說事兒。我很想對他說:要是把大寶交到我兒子手上多好哩,包你放心,我兒子脾氣那么好,房子兩家現(xiàn)成,知根知底的,小兩口有了矛盾,我們各自把自己孩子罵一頓,肯定萬事大吉。老柳的女婿,其英俊不容置疑,但其他方面我不了解。老柳等會兒把大寶交到女婿手上時,會不會痛哭流涕,抑或是哽咽得話不成句,我對這個很好奇。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新民俗,我見得多了。老婆和王蓉這時已不說話,各自拿個手機,找個角度拍照。她們兩個也都容光煥發(fā),是不是在心里感慨自己當年沒有得到這樣的婚禮呢?有可能。
男人對這樣的場合,大概融入度都會低一點。我總是走神。音響的低音實在是兇猛,像是直接敲在你胸口。下午,在另一個場合,我離音響也比較近,但那個音響是吊在墻上,檔次雖低,一點也不刺耳。研討會場面不小,很簡樸,是很尋常得體的一個會議。異樣的是,這個會議的真正主人楊教授,已經(jīng)不在了。但一個虛幻的影子,一直在我腦海里晃悠。這影子之所以虛幻,難以成形,是因為我一直沒見過他,除了屏幕上的那張照片。他的聲音帶著學者的懇切和認真,爽朗、渾厚且有一點磁性,是讓人喜歡的聲音。我一下子很難想象,照片上的人,會發(fā)出這樣的聲音。屏幕上,他儒雅地微笑著,略有些謝頂。因為是半身照,看不出他的身量。還有一張照片是他臨案寫字,毛筆字,寫的就是他主編刊物的中文刊名。這個刊物我每期都收到,但從來沒有注意到刊名是他寫的。這幾個字瀟灑清秀,沒有幾十年的功底寫不出。他的簡介和履歷告訴我,他是師大外語學院院長,教授,年輕時曾在留校后赴加拿大留學八年,獲得博士學位,然后又回來。還配了一張他年輕時的照片,不太清晰,他獨自躺在草坪上看書。陽光很燦爛,他的姿勢很別致,甚至帶一點調(diào)皮。正因為陽光過于燦爛,我看不清他的面部。能看清的是穿著,無疑帶著那個年代的人通常的土氣和寒酸。
介紹過楊教授,主持人宣布為楊浩成教授默哀。所有人站了起來,一陣椅子的響動后,會場安靜至極。有鳥在窗外鳴叫,漸漸地,傳出了啜泣聲。這些流淚的女孩,是楊老師的學生吧。
這個正式會議前臨時增加的程序,莊重而得體,正如我印象中的楊教授那么得體。這個會場,他一定來過很多次,主持或參加各種會議;這個會議前他當然也來過,來看布置,捋程序?,F(xiàn)在他溫潤地顯現(xiàn)在屏幕上,漸漸淡出。
這是個熟悉的陌生人。我們相識,已經(jīng)五年,與我從河海大學調(diào)入江蘇作協(xié)幾乎同步。河海大學與他任職的師大是鄰居,只隔一條馬路。他為了我小說的翻譯聯(lián)系上我時,我在城西的作協(xié)上班,他也搬到了新校區(qū),在城市東邊。在這個通信方便而交通極其不便的時代,見面既不迫切,也不那么必要。所有的事,我們都通過電話或郵件來解決。他說,他打算在我的小說里挑出十萬字,翻譯成一本書,在美國出版。我當然很感謝,而且,我看出他是真心認可我的小說,喜歡那種氣味和腔調(diào)。有一次他看到我發(fā)去用于刊發(fā)的照片,打電話來哈哈笑著說,原來朱老師還是個帥哥嘛!我現(xiàn)在說這個絕沒有自夸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楊教授看見過我的照片,而我,那么長時間,卻從未見過他,也沒有創(chuàng)造機會見個面。我是個粗疏懶惰的人。
整個會議過程中,他題寫的刊名,作為主辦單位名稱,一直留在右下角。他離世太過突然,但毫無疑問,他的繼任者不久就將接替他履職,主編和院長都會換人,這是常理,但我希望這個刊名能一直印在刊物上。
雖然來了很多老外,但不需要翻譯,他們?nèi)客〞詽h語。倒是身邊的年輕美國人邁克告訴我,他其實聽不懂有些中國教授說的英語。此前我們已經(jīng)握過手,簡單地自我介紹過了。當時他調(diào)皮地沖我撩撩眉毛,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很快,他上臺了,他交流的題目是《談中文小說標題的翻譯——以朱輝小說為例》。他舉的幾個例子,《吐字表演》《要你好看》《郎情妾意》等,有的是貼切機智的,有的其實還是有問題。但他那一撩眉毛的調(diào)皮友善而可愛,看起來,他比我這個小說家還會制造懸念。等他講完又坐回來,我們開始聊他剛才的闡釋。他很自信,但并不過分,我們談得很愉快。后來他回到美國,又索要了我的幾篇小說,翻譯過去在美國發(fā)表,再結(jié)集出版。這一系列的事,都起始于邁克對我小說的最初接觸,他是楊浩成教授物色和聯(lián)系的。楊教授是最初的推手。
我很感謝他,但就是一直沒有見過面。
婚禮的大屏幕色彩絢爛而浪漫。因為太靠前,反而不那么真切。屏幕太大,人太大,頭大如斗,太夸張了,偏偏,美麗的新娘又身著忽中忽西的盛裝,不斷地在臺上亮相,她精致的小臉襯得屏幕上她的愛情故事帶了點浮夸的喜感。
老柳按著婚禮的程序忙碌,不時來我們這邊招呼一下。他又來了,而且他夫人也一起過來了。我說祝賀祝賀,吃好喝好不用你說。但是我泛酸地說,我是百感交集啊。我語氣不無夸大,他竟然愣了,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倒是他夫人略一錯愕,立即笑起來,問,你家珠珠女朋友定了嗎?我說,不知道,肯定被甩了,人家姑娘說不定都結(jié)婚了。老柳也哈哈笑起來。
所謂朋友,就是可以經(jīng)常就一個老話題開玩笑,居然也不膩味。但今天以后,我們再不能拿大寶開玩笑了,被她的英俊丈夫知道了可不好玩。二寶,就是新娘的妹妹,看我們說得熱鬧,也過來了。她才十八歲,還是個孩子,可是,已經(jīng)很高,比她一米七三的姐姐還要高。二寶笑盈盈的,很漂亮,我知道她今年高中畢業(yè),馬上就要去美國留學。她生下來像個小貓,轉(zhuǎn)眼間這么大了。我注意到二寶腳上的鞋子,平跟的,我說二寶你的鞋子很漂亮。二寶睜大眼睛說,今天我不能比姐姐高,她會不高興的。我當然知道是這個原因,而且我相信這是出于二寶自己的細心和體貼,果然她媽媽說:她自己挑的鞋,自己去買的。做媽媽的有資格因此而自豪。老柳的夫人當年也曾找我告狀,數(shù)落老柳的不是,都是些情人間雞零狗碎的事,有一次我罵老柳說,媽的,你不要得福不知!人家那么漂亮,那么高!老柳被我罵得訕訕的。我說的哪里有錯呢?老柳與我身高相仿,不是他夫人有個好身材,憑啥生出這兩個高挑美麗的女兒?大寶四五歲時,他們夫婦一起負笈東瀛,然后又去美國,這是他們今天一切的基礎。二寶在美國出生,一直自己帶,大寶則被交給她爺爺奶奶帶,所以老柳在臺上說到這段經(jīng)歷時,突然哽咽了。此人此前一直滿面春風,就在這一刻,露出了他作為父親的內(nèi)疚和柔情。
對此,我雖理解,卻也覺得不必內(nèi)疚。我家的經(jīng)歷與他們很像,我們都是這樣一路走來的。我兒子二十六了,二十多年前,國家是什么樣子?應該說充滿希望和朝氣,但也充滿辛苦。孩子當然也跟著我們一起辛苦。時代對我們這些60年代出生的人,不虧欠什么,因為給了我們機會,我們事實上也不虧欠孩子。
老柳夫婦又忙去了。王蓉一直看著二寶,等她一走就說,我覺得二寶更漂亮哎!我笑道,你看上啦?你兒子不是結(jié)婚了嗎?居然不喊我,悄悄在英國就把媳婦娶進家了!
王蓉笑瞇瞇地連聲解釋,說兒子不肯大辦,她也沒辦法。我逗她道,你兒媳婦有沒有二寶好看?給我們看看啊。她立即說,沒有,差得遠!我老婆湊過去要看照片,王蓉劃拉著手機說,沒有,一張也沒有。我察覺到這里面另有隱情,給老婆使個眼色,她懂了。
婚禮大廳的地面十分光滑,不少賓客帶了小孩子,有的還不怎么會走路,就在地上爬。一個個玉雪可愛。不用問,這些孩子,很多是老柳夫婦各方面朋友的第三代,孫子孫女們,如此算來,我們算是落后了。
大寶的婚禮并不冗長。父母畢竟是文化人,她和丈夫也都是學歷極高的建筑師,婚禮很文明,絕無某些婚禮上的粗俗甚至惡俗。這基本是我理想中我兒子婚禮的模樣。我遠遠地拍了大寶的照片,又把二寶喊來,和我老婆合影一張。雖不能娶到她們中的一個回家,但她們實在漂亮,我可以向朋友同事們炫耀炫耀。大前年某一日,我們和老柳家、王蓉家,曾有過一次聚會,王蓉兒子在英國學機器人,沒有來。二寶吃了一會兒,自己躺到墻邊的沙發(fā)上玩手機去了。那時她還是個初中生,遠沒有現(xiàn)在高,一臉稚氣。分別時,老柳帶著他夫人和兩個女兒,等著過馬路,王蓉對我說,老柳真福氣,一個人光溜溜地來南京,現(xiàn)在三個美女圍著他。她的意思也許是生女兒好,這一點常常是生兒子的人的習慣想法。但大寶的奶奶,在抱了第二個孫女時也曾對我說,你媽媽有福哎。你們家是兒子!
孩子們現(xiàn)在都大了。我兒子幾年內(nèi)也會結(jié)婚。相信我會比現(xiàn)在的老柳更開心些,畢竟我家是添丁進口,畢竟我們都是中國人,有點老思想難免。
想到這里我心里喜滋滋的。但這種喜悅里帶了一絲疲憊。這個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我的思維馬上會被激發(fā),會立即決定寫一個東西。下午的那場研討會,不時飄過我腦海,但我還要再等一會兒才會被激活。
在我決定寫這個東西之后,作為一個職業(yè)小說家,我當然明白,以小說技法而論,我有必要刪繁就簡,進行時空切換,至少,把下午的會議和晚上的婚宴分開來,不在同一天,以時間換空間,把研討會和婚宴擺在同一個場所,這樣,我的穿插和追憶,就會變得更加自然和順理成章,也將更具沖擊力。但是我放棄了這個想法。為什么要修改事實呢?還有個方案其實也不錯,就是把老柳夫人和王蓉并成一個人,她在婚禮上抽空來和我說話,無意間揭開了一個事實,勾起了一段被忽略的故事。可這我也放棄了。我決定在這個東西中,我只做一個事實的記錄者,而不是擁有虛構(gòu)權(quán)利的小說家。
我說過了,我們家,老柳夫婦,還有王蓉,二十多歲時就在一起玩了。王蓉是幾個人中最溫婉的,脾氣最好,母老虎只是一個戲稱,她其實跟綿羊差不多。那時候,她和我們夫妻,和老柳,都在河海大學工作。她獨自帶著兩三歲的兒子。我們那時還沒有生孩子,特別喜歡她兒子,經(jīng)常,差不多每天,都會去相鄰的師大找她玩,其實就是玩她兒子。師大有“東方最美的校園”之譽,確實十分漂亮。主樓是一棟民國的大屋頂建筑,右邊的回廊連接著外語樓。她兒子小玨喜歡在回廊里東躲西藏,更喜歡在大屋頂前的巨大草坪上曲折飛奔,等我去追他,最后他率先摔倒,然后我也假裝摔倒,一起哈哈大笑。還沒有孩子的人心理很有趣,小玨玩得滿身草屑,鼻涕流出來還冒泡,我一點不嫌臟,給他擦。我和老婆正醞釀著要孩子,對孩子的期盼使得老婆對到王蓉家玩,樂此不疲。距離也近,步行一刻鐘就到了。老婆還很誠實地說,她喜歡男孩,要把小玨帶到我家去住一晚。王蓉說,好呀好呀,我都被他煩死了,最好不止一晚。于是,小玨歡天喜地地跟著我們回家。我們看過不少育兒書,知道怎樣逗孩子,到了我們的筒子樓,直到睡覺前小玨都挺好的,不但不鬧,還十分興奮,說我家的床會跳。所謂會跳,是因為席夢思,他在床上跳得像是在玩蹦床。好不容易哄他躺下來,大眼睛直閃直閃的。剛要睡著,突然咧嘴哭了起來,媽媽,我要媽媽!我們哄啊,騙啊,沒有用,最后只能打個電話給王蓉,把小玨送回去了。
此后不久,老婆懷孕,兒子出生了。直到我們的兒子也到了三四歲,小玨可以帶著他在草坪上跑,也學會一起摔倒,摟著大笑,我們都來往密切。各自都分到單元房后,遠了點,小玨也上學了,我們的走動才不那么頻繁。
必須承認,有一段時間,我和王蓉心理上挺近的。她脾氣好,這是個明確的原因;她說話很直率,但從來都很寬厚,不傷人,還帶一點南通口音。江蘇人都知道,南通話是長江以北最難懂的方言,她如果正常說話,我們都能懂,但要是隨口一句,可能我們就一時摸不著頭。另外她一個人帶著孩子,也讓人心生憐意。偌大一棟樓,走廊很長,很寬闊,怎么也不像家的樣子;只有公共廁所,夜里起夜要走好遠,即使是男人也會有點怕。那天夜里,是我把小玨送回去的。王蓉下樓開的門。走廊燈是節(jié)能燈,剛開時很暗淡,她身后的走廊很深,很黑,小玨睡眼惺忪地看到母親,一頭就扎到她懷里了。我當時就覺得,小玨還是去陪他媽媽好,王蓉需要他。有很多次,我一個人,散步或是有其他事,路過師大,我就單獨去王蓉那里坐坐。
婚禮的末尾,程序已基本走完了,好些人等著和新郎新娘合影。我們和王蓉難得見面,還坐著。王蓉那天是一個人來的,她丈夫出差,這讓我們又似乎重溫了當年她住在辦公樓的日子。王蓉問我現(xiàn)在郊區(qū)的房子是不是還經(jīng)常去住,我說,自從編刊物,要坐班,難得去一趟。老婆還在大學工作,有寒暑假,她插話說:現(xiàn)在連寒暑假都不怎么去,就是因為你!王蓉說,時間真快,那時你們住在筒子樓,我們經(jīng)常去打牌。我老婆說,你家小玨還在我家床上撒過一泡尿。我詫異道:是嗎?撒了嗎?我怎么不記得?王蓉咯咯直笑,說男孩撒尿很靈,你們果然生了兒子。我說:我們到你家玩,小玨喜歡在走廊里來回跑……突然,我想起了什么,問:走廊那一頭,當時好像還住著一個小伙子的,小玨叫他“恩高”,那個人現(xiàn)在在哪兒?
王蓉一愣,說:哦,你說楊浩成啊?他走了啊。
這下輪到我發(fā)愣了。王蓉看起來有點沒心沒肺地說:他去世啦。
我說:你說的是楊浩成?浩瀚的浩?浩如煙海的浩?
王蓉說是的。我的心,像被電擊了一樣,哆嗦著。沉默。半晌我說:原來是他。小玨曾有次被我追著在走廊跑,突然,他叫著“恩高,恩高”,一閃身,鉆到走廊那頭的一個房間去了。我過去,看見一個身量不大的年輕人,正在床板前寫毛筆字。寫的什么,不記得了,也許當年就沒有看清。反正不是現(xiàn)在的刊名,那時候,這個刊物還在遙遠的二十多年后等他創(chuàng)辦。他抬頭沖我笑了一笑,摸摸小玨的頭,又繼續(xù)寫字。記得那一天,我還有些醋意:孤男獨女的,住一棟樓里,大樓門一關,說不定有什么浪漫故事發(fā)生哩。他不算好看,臉黑黑的,我留著小玨在那里玩,自己沒進門(他也沒邀請我),又回到王蓉的住處。我問:什么“恩高,恩高”?你們學外語的真洋派。王蓉當時說:我哪兒知道什么意思???是不是英文的“叔叔”?人家叫他喊的。我說不是的,是“天使”。王蓉笑道:反正小孩瞎喊的。
這一幕早已被時光層層疊疊地覆蓋了。王蓉大學學的是日語,她應該是真的不知道她兒子喊的什么?,F(xiàn)在的小玨在英國,他不見得還記得小時候曾這樣喊過人,現(xiàn)在的他,肯定能明確地分辨angel(天使)和uncle(叔叔)。
老婆聽我說過,師大的楊教授,人非常好,敬業(yè)。她問:什么病,走得這么急?王蓉說,是心肌梗死。我不想就這個話題再追問下去,什么病,這已經(jīng)無關緊要,大概是同樣的心理,下午的研討會,也沒有一個人說起楊浩成究竟是什么病。可是——我問王蓉:你當年好像就說他不容易,有尿毒癥,每周要透析,最后卻不是這個病害了他?
王蓉說:他是一直透析啊,透析的人不會變好的,除非換腎。他就換過。王蓉是醫(yī)生,在校醫(yī)院工作,她說,誰也說不清,一直透析,會不會影響心臟。
楊浩成教授在翻譯我作品時,有一次在電話里說,他就住在師大新校區(qū)的教師樓,當時我說:啊,我們很近啊。我在你們馬路對面有個房子,有時候我會去,一街之隔。我們都說過要找個機會見見,但我偶爾到那個房子去,打掃衛(wèi)生就累得臭死,偶爾得空穿過那條馬路去仙鶴山爬山,也沒有想起過去登門拜訪。
二十多年前,我唯一一次見到楊浩成后,王蓉可能對我說起過“楊浩成”這三個字,說起小玨喊“恩高”,她可能說的是:楊浩成叫他喊的唄。可她那時跟現(xiàn)在不一樣,那時南通口音還相當重,又是一帶而過的語氣,我根本就沒有聽清,腦子里留下的是“恩高”。后來,有限的幾次說起他,我們也就這么指代他。他有才,字寫得好,嗓子也好——這幾句是王蓉當時的介紹。我聽見過走廊里傳來他的歌聲,是美聲,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渾厚悠揚,有穿透力。問題是,我聽到過他的歌聲,卻未曾與他有過一句對話。等我們通電話時,多少年已經(jīng)過去了。
我那時一門心思寫作,從未想過一個英語教師會與我有什么關系。
我們曾有過交集,但未曾搭接。我們就像身處于不同的時空當中。
但其實,我們還那么的相似。這二十多年,老柳夫婦,王蓉,還有我老婆,都曾在90年代初出國留學,先后學成歸來。我雖然沒有留學,但也沒有荒廢,一直在寫作。楊浩成的人生之旅,與我們遠遠地并行著,我們看不見。我們看別人的一生,常常是,幾個節(jié)點,或者幾句話就完了。這個人見過,這個人去世了。實際上,推己及人有的時候是靠不住的。無數(shù)的事,無數(shù)的坎坷波折,無數(shù)的酸甜苦辣,我們都沒有親歷,只有某些時間節(jié)點模糊地重疊。不知道在所謂第二個千禧年,面對“2000”,他有沒有像我一樣迷惘。我當時有點犯迷糊,搞不清這算不算時間真的歸零了,一切重新開始。
楊浩成少年才俊,身患重病,即使在加拿大八年,他也一直在透析。我們都在爬坡,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他背負的重量,遠遠超過我們,超過別人。
如果不是今天偶然說起,我永遠不知道這個電話里爽朗、樂觀、敬業(yè)的楊教授,曾是舊時相識。
婚禮結(jié)束了。賓客紛紛離座,大廳外,閃光燈耀眼。新郎新娘恩愛地站著,等著賓朋們來合影。人很多,需要排隊。我的手機在手里震動了一下,傳來一條短信,是師大來的。短信說:楊浩成教授的遺體捐贈和告別儀式,將于某日上午八點在市殯儀館舉行……落款是治喪委員會和刊物編輯部??谑謾C上是印刷體,但在我眼前幻化成了楊浩成的筆跡。
此刻,前廳的音樂悅耳悠揚,江南絲竹,從《步步高》切換成了《喜洋洋》。老柳夫婦過來了,邀我們?nèi)ズ嫌?。他似乎看出我神色不對,臉上閃出詢問的表情,但沒問。我當然不會告訴他什么。這是新家庭誕生的日子,甚至是一個新生命的起點。我心里想的是,楊教授的儀式,我一定去。
朱輝,江蘇人,《雨花》雜志主編。著有長篇小說《我的表情》《牛角梳》《白駒》《天知道》,中短篇小說集《紅口白牙》《我離你一箭之遙》《要你好看》《和辛夷在一起的星期三》《看蛇展去》《夜晚的盛裝舞步》等多部。曾多次獲得紫金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和短篇小說獎、《作家》金短篇獎、中駿杯小說選刊年度短篇小說獎、汪曾祺文學獎等獎項。短篇小說《七層寶塔》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