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壯族英雄史詩中的英雄形象塑造與文化解讀
來源:《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李斯穎  2021年02月19日14:30
關鍵詞:壯族英雄史詩

摘要:壯族英雄史詩塑造了一系列英雄人物形象,包括莫一大王、布伯、漢王、王曹、岑遜王、金倫王等,以男性形象為主。這些英雄形象的產生與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壯族先民觀念的轉變、社會信仰的作用關系密切,史詩的敘事特征明顯,稻作文化底蘊深厚。

關鍵詞:壯族;英雄史詩;形象塑造;敘事特征;稻作文化

 

壯族作為中國第二大民族,分布地域廣,支系眾多,有著豐富的英雄史詩資源。《莫一大王》、《布伯》、《漢王和祖王》、《王曹》、《岑遜王》、《金倫王》等曾在民間廣為流傳。對這些篇目繁多的英雄史詩進行整體考察、綜合研究是壯族史詩與口頭傳統(tǒng)探索中不可跨越的重要內容。壯族英雄史詩分布區(qū)域廣,民族文化特征明顯,在人物塑造與敘事手法上有自身風格,反映著壯族先民所經歷的不同社會制度發(fā)展,稻作文化底蘊深厚。

一、壯族英雄史詩的內容與分布

壯族英雄史詩篇目眾多,包括《布伯》、《莫一大王》、《岑遜王》、《金倫王》、《漢王和祖王》、《麼王曹》、《特舜》等。它們常常被視為“復合型史詩”的一部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壯族的英雄史詩具備英雄史詩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英雄的奇異誕生、成長、戰(zhàn)斗及回歸(死亡)等母題。壯族英雄史詩的傳承具有地域與支系特點,如紅水河流域流傳有《布伯》、《金倫王》,柳江流域有《莫一大王》,右江流域有《岑遜王》等。

最為聞名的《莫一大王》主要流傳在紅水河、柳江流域等桂中、桂北的地區(qū),主要包括尋牛吞珠、智斗皇帝、入京當官、以手壓日、竹鞭趕山、種竹養(yǎng)兵、箭射京城、草木扎兵、不屈飛頭、變蜂復仇十大母題,講述了莫一大王與皇帝抗爭的悲壯之舉。史詩里說,莫一從小就失去了父親。他長大后跳下龍?zhí)墩腋赣H的尸體,看到父親變成的水牯牛。他吞下水牯牛給的珍珠,從此力大無比。莫一后來成為皇帝手下的大王,白天到京城上朝,晚上騎神馬回家鄉(xiāng)。皇帝發(fā)現(xiàn)了他有神力,怕他威脅到自己的王位,就想除掉他。莫一大王跑回家鄉(xiāng),用竹鞭趕石頭阻擋皇兵。莫一大王在竹節(jié)里藏著神將神兵,又在山洞里用草扎起兵馬,無奈被母親說破,兵馬都無法變活,石頭也停止了滾動。莫一大王用三支竹箭射往京城,第一箭射到城中,第二箭射到宮門,第三箭射中皇帝的洗臉盆,遺憾的是沒有把皇帝射死。莫一中了皇帝的計,被抓住了。他被砍了頭,卻沒有死,頭卻在空中大罵皇帝和皇兵。后因其母說破人頭斷了不能活,才死去。莫一大王的頭變出了地龍蜂,到京城蟄瞎了皇帝。相似的情節(jié)母題還出現(xiàn)在岑遜王、金倫王等英雄人物的史詩篇章中,可被視為莫一大王史詩的異文敘述。

流傳在桂中一帶的《布伯》,講述了布伯與雷王斗爭的過程。布伯是布洛陀的徒弟。雷王嫌人們獻祭的貢品太少,降下三年大旱。人間土地龜裂,水稻顆粒無收,人們生活苦不堪言。人們請布伯求雷王降雨。沒想到雷王依然不理睬人間的苦難,只顧自己在天上貪圖享樂。布伯一氣之下,舉著斧頭到天上找雷王算賬。雷王害怕布伯的斧頭,答應第二天降雨。沒想到布伯一走雷王就變卦了。雷王派兵遣將前來劈不到布伯,就自己親自上陣,“雷王舉斧跳出點,大地九天都震蕩。閃第一下到云頭,閃第二下到半空,閃第三下斧猛劈,左摔右滑腳朝天。跌落檐下身未起,布伯已跳到近旁。雙手一揚網一撒,撒開收攏捉雷王?!崩淄踉谠鹤永镒兓晒u、懶豬、駿馬和水牛,都被布伯識破,抓住關在谷倉里。布伯的子女伏依兄妹可憐雷王,給他喝了一點豬潲水,雷王恢復力氣就逃回天上。他氣急敗壞地放水淹沒世界,布伯坐著打谷槽去找雷王,恰巧雷王正伸出一只腳來丈量水位,布伯“咔嚓”一斧就把雷王的腳砍掉了,嚇得雷王只好躲到金壇里保全性命。洪水過后,人類滅絕,只有伏依兄妹藏在雷王牙齒種出的葫蘆里躲過一劫,二人結為夫妻重新繁衍人類。布伯也變成了天上的啟明星。

《漢王與祖王》流傳在右江流域與云南文山地區(qū),也是壯族英雄史詩中的重要篇章。史詩中說,漢王與祖王為同父異母的兩兄弟,漢王受到后母和祖王的排擠與欺負。二人分家時,祖王搶去了好田好地,占去了大水牛、健壯奴隸、好房子,還拿走了寶印、銅鼓、金銀珠寶等。漢王和祖王由此結下冤仇。漢王逃進山林,又逃到交趾,帶兵回到祖王的地盤攻城劫寨。祖王說父親病重,漢王被騙回家。祖王設計要把漢王謀害于井下。漢王幸得水神圖額與雷王搭救,去到了天上。漢王在天上與祖王斗法,最后靠疾病使祖王屈服,獲得勝利。漢王接受祖王的貢品,“讓做貢品給(漢)王,讓做祭供給兄長”。漢王從此就在天上,不再返回人間。

流傳于右江一帶的《麼王曹》敘述了王曹如何成為“鬼王”的。史詩中說,王曹是水神圖額與女子的孩子。王曹自出生起就住在外婆家,常年受到欺負。王曹到水中找到父親。父親給了他上萬兵馬,殺死了欺負他的郎章。王曹受官府調遣去攻打外地,雖然惡兆連連,他還沖鋒陷陣,最后因拔不出刀而被殺害。王曹死后就成了鬼府中守水域之王,統(tǒng)管遭遇刀槍殺害的亡魂。

壯族英雄史詩的內容較為豐富,區(qū)域性特征明顯,篇幅顯得較為有限,以數(shù)百行到數(shù)千行到規(guī)模為主。有的英雄史詩又與創(chuàng)世內容結合在一起,比如《布伯》。具體來看,壯族英雄史詩塑造了一系列個性較為鮮明的英雄人物,對他們的征戰(zhàn)、抗爭等歷程進行了深入的刻畫,突出了民族文化的獨特風格。

二、壯族英雄史詩的形象塑造與敘事特征

壯族英雄史詩的各類形象塑造具有突出的民族文化特點。英雄的外貌特征并非十分突出。各個史詩篇章對英雄及其對手的描述僅限寥寥數(shù)語,很難窺其全貌。敘述往往抓住人物的一些突出特征進行概括。比如莫一大王,吞了珍珠之后力量大增,徒手能拉倒大樹,走路腳生風,能踏崩石頭。布伯則是布洛陀的徒弟,像布洛陀一樣有智慧,能上天入地,與天上、地下的神祇相溝通。漢王以忍讓祖王、孝順父親的性格特點讓人印象深刻。王曹則以倔強勇猛見長。聽眾對于英雄人物的認知,更多地是通過史詩中他們的各種行動來實現(xiàn)的。

在壯族英雄史詩中,主角的身世往往比較悲慘,但又帶有神圣的光環(huán),以此彰顯了他們的特殊性。比如莫一大王,父親被催糧的官員打死扔進了深潭之中。深潭之中,他的父親是一頭水牯牛。漢王從小就失去了母親,后母來后生下弟弟,他不但被欺負被排擠,失去了大兒子應有的繼承權,還差點連命都丟了。王曹的母親與水神圖額相戀,生下王曹。但王曹一生下來,父親就不在身邊,長期被外婆家的人視為“沒有父親的”孩子,甚至是“野種”,連打獵分肉的資格都沒有。這些英雄不幸的身世與隱藏的神圣光環(huán),為后面的情節(jié)埋下了伏線,成為敘事的一種張力,使得聽眾對于英雄未來的建功立業(yè)、伸張正義等行為充滿了期待。

壯族英雄史詩多采用了先抑后揚的敘事手法。史詩一開始對主人公身世與不幸經歷等的描述,通過他們自我的英勇行為得到了補償,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莫一大王主動尋找父親,獲得珍珠,吞下后變成了力大無窮的人,以此當上了大王。他的神力,不但幫助他自由往返于京城與家鄉(xiāng),還可以把太陽壓下去,拿著鞭子趕山,用竹子與茅草造兵馬。他從一個受人欺負的對象變成了眾人崇拜的英雄。他與皇帝斗智斗勇的經歷,更讓長期受壓迫的人民拍手稱快,成為正義的化身。布伯一開始設壇向雷公求雨幾次未果,他也并不繼續(xù)當懦弱鬼,而是推倒雷王的塑像,提著斧頭就上天去找雷王算賬,英勇果敢大快人心。他不但敢于逼迫雷王降雨,還做足了準備,與前來尋仇的雷王打斗起來,最終將雷王捆起來,關進了谷倉。漢王不但沒分到什么家產,還被祖王逼得家破人亡,躲進森林。祖王繼續(xù)陷害他,他只好獨自一人跑到交人的地盤去。讓人解氣的是,他在那里有了兵馬,時?;貋砉コ墙僬?,弄得祖王心神不寧。祖王設計要害死漢王,漢王卻也得到雷王與圖額的搭救,上天繼續(xù)與祖王對抗。王曹從父親圖額那里獲得弓箭、象皮旗與兵馬后,回到外婆家,殺死了欺負他的人。并以驍勇善戰(zhàn)被官府看重,調遣他去打仗。英雄的行為轉變了史詩篇章開頭令人壓抑的描述風格,自身的杰出才干、無所不在的神力相助,使得他們可以自由地伸張正義、依仗神力完成復仇行動,獲得人間的功名。由此,英雄史詩中的敘述實現(xiàn)了對英雄形象的正面塑造。

壯族英雄史詩中英雄與對手的斗爭,多以“斗法”等形式出現(xiàn),帶有巫術與民間宗教儀式的影子。與北方民族英雄史詩中對于大量征戰(zhàn)細節(jié)的描繪不同,壯族英雄史詩對英雄與對手的斗爭描述,讓人感覺到更像是民間宗教儀式中的“斗法”。如莫一大王通過壓日、做泥靴等手段,來對付皇帝。在對抗皇帝的過程中,莫一大王趕石、竹節(jié)養(yǎng)兵、茅草扎出兵馬等,都帶有壯族早期造物與民間宗教觀念的影子。由于母親說破真相,他自己也沒能復活。

布伯與雷王的對抗,斗法的特征更為明顯:“布伯聽見雷公怒,拿網檐下等雷王。雷王舉斧跳出殿,大地九天都震蕩。閃第一下到云頭,閃第二下到半空,閃第三下斧猛劈,左摔右滑腳朝天。跌落檐下身未起,布伯已跳到近旁。雙手一揚網一撒,撒開收攏捉雷王。布伯拍手哈哈笑:‘看你雷魔回天上?’雷王馬上就變化,變做公雞把頭揚。布伯立刻就識破:‘拿谷喂你好來當(右邊立刀旁)?!坠诙肿兓?,變做懶豬往下躺。布伯便叫伏羲兒:‘鐵鉤鉤住送屠場?!坠谌肿兓?,變做駿馬把頭昂。布伯立刻又問兒,‘配上馬鞍騎它逛!’雷公第四又變化,變做水牛角彎彎。布伯又叫伏羲兒:‘你拿繩子穿鼻梁,雷變水牛我也殺,雷變駿馬我也當(右邊立刀旁)?!崩淄跛拇巫兓允「娼K,被布伯抓住關進谷倉。這種變化,考驗的是布伯的火眼金睛,與民間宗教的儀式法術有關。漢王被雷王接上天,讓雷神三年不下雨懲罰祖王,祖王靠在山谷田里種稻頂了過去。漢王讓雷王連下三年大雨,祖王用二百艘船度過災難,漢王派下老虎和野貍去咬祖王的水牛和男孩女孩,祖王請來布麼施法,讓老虎野貍自相撕咬。漢王派野豬、黃猄等去糟蹋祖王的田地,被祖王的獵狗抓咬,被祖王的網套抓獲。漢王派螞蚱和卷葉蟲去咬禾稻,祖王派女人把它們全部趕殺。漢王派千軍萬馬來圍城封寨,祖王派出五十萬兵馬應戰(zhàn)。漢王造瓢潑大雨沖橋毀路,祖王用鐵鏟疏通排水,燒起火堆。漢王得到玉皇和花婆的幫助,造出各類疾病,使祖王的家人染上天花、麻疹、疥瘡等疾病,祖王招架不住。漢王又制作了柜子,把星星月亮和太陽都裝起來,世間黑蒙蒙的一片死寂。漢王造法術,祖王拆招數(shù)。直到漢王造出疾病,奪取光明,祖王才無能為力。史詩《麼王曹》里也有類似法術的痕跡。王曹拿到父親圖額的寶劍,刀口向上一舉死幾百人,刀口往下一擺死幾千人。在出征時,王曹幾次雞卜卦都為兇兆,他卻還沖鋒陷陣,奮力殺敵。不料戰(zhàn)馬不前,刀劍拔不出鞘,戰(zhàn)亡沙場??偟膩砜矗瑝炎迨吩娭械挠⑿廴宋?,在他們的活動之中常伴有巫術或民間宗教的理念或行為。這是壯族悠久的民間信仰傳統(tǒng)決定的。

壯族英雄史詩多以英雄的悲劇或矛盾的調和結束,強化了人們對英雄的同情與追思?!赌淮笸酢防镎f莫一大王被砍了頭,最后還是沒能活下來。他的頭變成的地龍蜂,把皇帝趕出了壯族地區(qū)。這種悲歌結局,讓人保留了對莫一精神永存的懷想。《布伯》里,布伯在滔天洪水中還要騎著(石龍,上下結構)上天與雷王作戰(zhàn),砍掉了雷王的一只腿,最后犧牲變成了天上的啟明星。王曹也是因為戰(zhàn)場上無法拔出刀劍而被敵方殺害,變成了水域的鬼王。漢王雖然依靠雷王和圖額躲過了祖王加害,最終逼迫祖王向自己進貢認罪。但他也并沒有返回故土,重新伸張自己的繼承權,而是留在天上做了王,并不是一種團圓完美的結局。他們的結局雖然多以死告終,但壯族人民依然希望自己英雄沒有遠離,故而讓他們以神、鬼以及天上星星等多種形式繼續(xù)活在人們心里。英雄留下的缺憾結局,成為壯族英雄史詩的悲劇基調。

壯族英雄史詩中的英雄行為十分多樣化,有的已帶有較強的倫理道德觀念,有的則單純表現(xiàn)出早期人類社會“弱肉強食”的色彩,沒有出現(xiàn)過多的價值評判。如漢王被祖王加害之時,逃到交人的地方,有了兵馬之后又回來在祖王的地方攻城劫寨。在上天之后,想盡一切辦法制造洪水、干旱、病蟲害等報復祖王,通過打垮祖王及其家人來迫使后者投降。王曹受到欺負后,率領了父親的兵馬,便向四處進攻,“王曹開戰(zhàn)第一天,王曹得了三十匹馬,王曹開戰(zhàn)第二天,王曹得了五十頭牛,拿回賣了養(yǎng)母親,一日攻打一兩(個)州,打死了郎章”,殺死了欺負他的郎章還不夠解氣,王曹還要去攻打外公外婆家,把他們都殺滅。幸而有人勸說,他才沒有繼續(xù)進攻。莫一大王歲入官做了皇帝的大王,依然我行我素,往返于京城與家鄉(xiāng)之間。可見,英雄史詩的核心內容,產生時間較早,故而農業(yè)社會穩(wěn)定后產生的各種社會倫理觀念并未完全適用,人們崇尚孔武有力、聰明智慧的英雄,并以此為榜樣,暗含著達爾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

綜上所述,壯族英雄史詩篇章雖然篇幅有限,有的還與創(chuàng)世史詩內容存在交叉、融合等情況,但它們的英雄形象塑造得較為鮮明,英雄以征戰(zhàn)、斗爭來試圖贏取勝利的意圖十分明確。與壯族其他文學體裁不同,英雄史詩始終彌漫著一種悲劇英雄的底色。敘事不以人物外形塑造為重點,主要以刻畫人物的某些突出特征或行動見長。

三、壯族英雄史詩反映的社會文化與制度發(fā)展

壯族英雄史詩保留了壯族先民社會的圖騰崇拜的痕跡。壯族先民的圖騰崇拜主要有十二國、二十六部族的圖騰神祇,包括鳥、圖額、雷電、老虎、牛、馬、羊、榕樹、樟樹、竹子等。壯族先民不同的氏族、部落分別以這些動植物為圖騰,以區(qū)別于其他部族?!疤煜露鶄€部族,一個部族不同于一個部族,一個部族叫聲像水牛,一個部族花紋像馬蜂,一個部族說話像青蛙,一個部族咩咩叫像羊,一個部族吼叫變圖額”。莫一大王的父親是一頭水牯牛,而“莫一大王”的“莫”在壯語里為“?!敝?,“一”為“首領、第一”之意,“莫一”即為“牛的首領”,這一英雄人物形象中有著壯族先民牛圖騰崇拜的痕跡。莫一大王多以竹子作為武器,養(yǎng)竹兵、做竹劍,有深厚的竹崇拜基礎。英雄王曹的父親是水神圖額。圖額說自己本性是“黃?!?,是“天鵝”,他回到水中時,給王曹留下了弓箭,讓他可以通過弓箭來認父。圖額是壯族先民圖騰中的重要一支,它是個意念中的復合神,以鱷為主體,兼有犀牛、河馬、天鵝等多種動物形象。《淮南子·原道》有云,昔日“九嶷之南,陸事寡而水事眾,于是民人披發(fā)文身,以像鱗蟲”,《漢書·地理志(下)》又說越人“文身斷發(fā),以避蛟龍之害?!薄r札埣磯颜Z里的圖額。漢王也帶有圖騰的色彩,“漢”在壯語里原是鵝、雁的通稱,后引申出天鵝的意思,“漢王”也就是天鵝王的意思,是天鵝圖騰的代表形象。漢王又得到雷神與水神圖額的救助,反映了信仰不同圖騰的氏族之間的協(xié)助與合并。雷也曾經是壯族先民圖騰崇拜中的重要一個。雷王掌管天界,掌控雨水,他派兒子青蛙作為使者到人間視察民情、通天界,以確定降雨等事宜。青蛙后來也成為壯族圖騰崇拜中的重要一支?!袄讏D騰后來與鳥圖騰合而為一”。

壯族英雄史詩反映著以奴隸制為主的特定時代與社會特點,英雄形象的出現(xiàn)是時代崇尚武力的產物。壯族先民進入父系氏族公社后,負責管理氏族公社事務的頭人以男性為主,并一直延續(xù)下來。到晉代,嶺南諸僚“有(銅)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薄岸祭稀?,在現(xiàn)代壯語中是“大首領”的意思。直到解放前,壯族地區(qū)“都老制”仍廣泛遺存。有部族,就會有部族戰(zhàn)爭,“攻賊得母牛,攻?得公牛。得白臉男奴,得紅臉女奴。大祖公得牛,小祖公得奴?!边@種頻繁攻擊、相互擄掠的情形,明顯是對奴隸社會初期掠奪戰(zhàn)爭的描寫,是奴隸社會形成的必經階段。這與歷史記載也相吻合。距今3000年前(相當于中原的商周時期),壯族地區(qū)處于部落聯(lián)盟或軍事民主制發(fā)展階段,正邁入東方奴隸制的門檻。各地部落林立,各治其業(yè),互不統(tǒng)屬。從漢文古籍上看,先秦時期壯族先民分布的地區(qū),曾經有過甌、駱(路)、倉吾、損子、產里、句町、濮、夜郎、毋斂等部族。依《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所引臣瓚語:“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在氏族時代中,種姓是以圖騰為標志的。部落之間兼并戰(zhàn)爭頻仍,一些小部落逐步被實力較強大的部落所兼并,也有一些弱小的部落相互聯(lián)合起來,以對抗強大部落的兼并,逐步形成以西甌、駱越為核心的強大壯族先民部落群體。如前所述,壯族英雄史詩的主人公并沒有受到后世較為固定的農業(yè)社會道德標準的約束,而是依仗自己強大的武力,攻打城寨,掠奪資源,對曾加害自己的人進行報復,甚至還要殺掉母親家歧視自己的親人,以彰顯自己的力量。

除了對奴隸制社會的反映外,史詩對不同時期的社會狀況都有所反應。比如王曹從母居,不知其父為誰,這是早期母系社會的映射。王曹被人罵作沒有父親的孩子,可見從父居已經成為社會的主導。王曹形象的雛形或在母系向父系社會轉變的階段就已出現(xiàn)。王曹橫沖直撞,到處攻城掠寨,要殺掉母親家的人,有人提醒他不能殺母親的親人,他就放棄了??梢?,史詩反映了基于農業(yè)社會的親屬關系與社會倫理道德規(guī)范已經逐步形成。莫一大王接受皇帝的任免成為大王,出入于京城之中,反映了壯族先民已進入接受中央封建王朝領導的歷史時期。

綜合來看,壯族英雄中蘊含著壯族早期社會的豐富信息,隱喻了壯族先民不同階段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刻錄下他們曾經歷母系、父系氏族社會以及奴隸社會初期的歷史進程,綜合反映了這一漫長歷史階段的諸多情形,包括父系取代母系社會、部落戰(zhàn)爭、越巫活動的興盛等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使壯族英雄史詩具有了豐富深刻的內涵。

四、壯族英雄史詩的稻作文化底蘊

壯族英雄史詩根植于壯族悠久的社會歷史文化之中,具有明顯的稻作文化色彩。壯族先民作為歷史上最早種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其種植水稻的歷程可追溯到一萬年前。在稻作生產生活的涵化之下,壯族人的性格以細膩穩(wěn)健、耐心堅韌見長,兼以綿里藏針的特點。悠久的稻作文化傳統(tǒng)對壯族英雄史詩的形成有著全方位的影響,也有著多方面多層次的展示。

壯族的宗教文化是稻作文化生活的伴生物,壯族英雄史詩沁潤著壯族的民族民間宗教思想,與各類宗教儀式關系密切。如對莫一大王的廟宇曾在桂中地區(qū)頗為盛行。《莫一大王》在師公教大型儀式上演述,采用七言排歌體形式,押腰腳韻?!恫疾芬灿糜趲煿虄x式之中,伏羲兄妹被視為人祖而相關祭祀廟宇興盛。無論是莫一大王還是布伯,他們在史詩中的形象塑造也帶有師公教神職人員的特征。莫一大王可以用鞭子趕山,用法術造兵馬,后因被母親戳穿而失敗。在史詩《布伯》的開頭,布伯就應百姓請求,設壇向雷王求雨。史詩《漢王和祖王》、《麼王曹》都出自壯族原生型民間宗教——麼教的經文抄本,在殤死者的贖魂儀式上演述,以史詩內容解釋后世要敬奉漢王、王曹的由來,并向他們討要死者的靈魂。有的英雄史詩常見用古壯字書寫的宗教手抄本??梢姡瑝炎逵⑿凼吩姷牧鱾髦饕劳杏诿耖g宗教信仰的體系。

壯族英雄史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出現(xiàn)的神祇及發(fā)生的事件等,都帶有稻作農業(yè)社會的文化特征?!赌淮笸酢肥且赞r家之寶——水牛為圖騰演繹出的奇幻史詩內容。莫一的父親死后變成一頭大牯牛,賦予了莫一大王特殊的力量,讓他像牛一樣力大無窮。莫一籍此當上了大王,最終成為反抗者的先鋒,成為壯人心目中崇高的英雄。至今,壯族人民依然有在四月初八過?;旯?jié)的習俗。這一天,人們給牛放假,并為其贖魂。種植水稻,要滿足田地的用水需求。雷神與水神的形象塑造都是對自然現(xiàn)象的提煉與總結?!恫疾分械睦淄跏菈炎逑让袼茉斐龅淖匀恢瘢直环Q為雷公、雷婆、雷祖等,在民間有男、女兩種形象。壯族人說“地下舅公大,天上雷公大”。雷王統(tǒng)管天界,調風遣雨,故此格外受到重視。壯族的雷神青藍色的臉,能發(fā)出閃電的眼睛,鳥嘴,背生兩翅,鳥腳,但整個身體卻是人形的,他右手拿斧,左手握鑿,愛管人間善惡,形象融合了鳥圖騰的痕跡。在紅水河流域,有時電閃雷鳴之后,暴雨會沖刷出石器時代古老的石斧,當?shù)貕讶瞬涣私馄渲性?,以為石斧為雷公施雨后留下的神斧,稱之為“雷公斧”。布伯與雷神相斗,是壯族先民敢于挑戰(zhàn)自然、為進行稻作生產與自然抗爭的象征。在史詩《漢王和祖王》中,漢王所施行的法術,大多是和農業(yè)生產生活相關。他試圖通過摧毀祖王的稻作農業(yè)基礎,達到戰(zhàn)勝祖王的目的。

壯族英雄史詩具有深邃的稻作文化底蘊,充盈著各種稻作意象,立體地展現(xiàn)了稻作生活的多個層面,凝聚了稻作民族的集體智慧。它們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影響巨大,是壯族口頭傳統(tǒng)中的璀璨之作。它們用瑰麗的想象、曲折的情節(jié)、宏大神秘的意境和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壯族英雄的事跡,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駕馭自然的悲壯歷程和豪邁氣概。從他們的活動中尚可辨認早期稻作農業(yè)生產生活的真實情況,在宏大的敘事場景中時常閃現(xiàn)出早期稻作文化的藝術之光。

綜上所述,通過對《莫一大王》、《布伯》等篇章的剖析,可以看到壯族英雄史詩具有相對固定的敘事模式與藝術表現(xiàn)手法,人物的塑造主要依靠對其某個特征或行為的突出描述與贊頌,形象描繪不突出。史詩普遍呈現(xiàn)出悲劇的壯美色彩,耐人尋味。它們還反映了壯族先民曾經歷的社會制度與文化的變化,并保持著稻作文化傳統(tǒng)的底色。

作者簡介:

李斯穎,女,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上林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注釋及參考文獻見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