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1926年:魯迅國民性話語的展開 ——以“馬上日記”為中心
來源:《文藝研究》 | 董炳月  2021年05月11日08:26
關(guān)鍵詞:“馬上日記” 魯迅研究

摘要:魯迅1926年撰寫的12篇雜文“馬上日記”,是繼《狂人日記》之后探索日記文體可能性的又一次嘗試。這個雜文系列展現(xiàn)了雜文的即時性、現(xiàn)實性、個人性、針對性等特征。受日本學(xué)者安岡秀夫《從小說看來的支那民族性》一書的影響,“馬上日記”展開了對中國國民性的批判和反思。魯迅將安岡對“支那民族性”的體系性、批判性認(rèn)識傳達(dá)給中國讀者,就“面子”(體面)與“淫風(fēng)熾盛”兩大問題對安岡的觀點進行了闡發(fā)或駁斥。魯迅并未否定安岡對中國國民性的認(rèn)識,但在方法論層面批評其“穿鑿附會”與“粗疏”。安岡的中國國民性論曾受到史密斯、威廉士等歐美學(xué)者的相關(guān)論述的影響,因此魯迅與安岡的對話包含著多種視角之間的沖突。國民性認(rèn)識甚至影響到1926年魯迅對《阿Q正傳》的再闡釋。

《世界日報副刊》發(fā)表的《馬上日記豫序》

引言

本文論述的“馬上日記”,指魯迅1926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在《世界日報副刊》和《語絲》周刊上發(fā)表的12篇“日記”,日期分別是6月25、26、28、29日,7月1—8日。這些“日記”本是因《世界日報副刊》編者劉半農(nóng)約稿而寫,發(fā)表時題為“馬上日記”。同時《語絲》周刊編者李小峰也向魯迅約稿,于是魯迅以“政黨會設(shè)支部,銀行會開支店”[1]為由,中途將幾篇“日記”在《語絲》周刊發(fā)表,題為“馬上支日記”。具體說來,12篇中的前三篇(6月25、26、28日)和后兩篇(7月7、8日)是《馬上日記》,中間七篇(6月29日、7月1—6日)是《馬上支日記》。當(dāng)年10月,魯迅將這些“日記”編入雜文集《華蓋集續(xù)編》,分為三篇,即《馬上日記》(前三篇)、《馬上支日記》(中七篇)、《馬上日記之二》(后兩篇)。要言之,這些“日記”的寫作、發(fā)表過程曲折,題目也不一致。為了便于論述,本文將三者統(tǒng)稱為“馬上日記”;用引號而不用書名號,是為了與前三篇“日記”的總題相區(qū)別。

“馬上日記”名曰“日記”實為雜文,因此上文給“日記”二字加了引號。相應(yīng)地,為了便于論述,下文把每篇日記的日期作為篇名使用。發(fā)表《馬上日記》前,魯迅在7月5日《世界日報副刊》上發(fā)表了《馬上日記豫序》(收入《華蓋集續(xù)編》時改題為“豫序”)。在該序中,魯迅表示答應(yīng)了劉半農(nóng)的約稿后,“想來想去,覺得感想倒偶爾也有一點的,平時接著一懶,便擱下,忘掉了。如果馬上寫出,恐怕倒也是雜感一類的東西。于是乎我就決計:一想到,就馬上寫下來,馬上寄出去,算作我的畫到簿”[2]??梢?,所謂“馬上日記”就是對自己感想的即時記錄。在魯迅的“文體探索史”上,“馬上日記”的寫作具有多重意義。結(jié)合八年前創(chuàng)作的《狂人日記》來看,寫“馬上日記”是在繼續(xù)探索日記文體的可能性。小說可以寫成日記體,雜文同樣可以。在此意義上,《豫序》與12篇“日記”,《狂人日記》小序與正文,具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魯迅通過二者之間的張力,強化、豐富作品的主題。《豫序》也是魯迅的“日記論”。他在其中介紹了“日記的正宗嫡派”、自己日記的流水賬寫法、同鄉(xiāng)李慈銘的“以日記為著述”,然后說明“馬上日記”的構(gòu)想。結(jié)合魯迅從前的《隨感錄》《忽然想到》等雜文系列來看,“馬上日記”這個題目本身再次確認(rèn)了雜文這種新興文體的本質(zhì)——即時性、現(xiàn)實性、針對性、個人性。“隨感”“忽然想到”“馬上”等詞語表達(dá)的是短暫的時間狀態(tài),“感”與“想”都有特定的主體,相應(yīng)地,“錄”或“記”這種書寫行為受到時間與主體的制約,會對文體形式提出要求。

包含《豫序》在內(nèi),“馬上日記”的時間跨度為14天(6月25日至7月8日)。盡管和《隨感錄》《忽然想到》一樣是系列雜文,但“馬上日記”的寫作時間集中,話題有連續(xù)性,整體性強。12篇“日記”中最突出的問題,是中國人的國民性。在《七月二日》《七月四日》中,魯迅通過對日本學(xué)者安岡秀夫的專著《從小說看來的支那民族性》(下文簡稱《支那民族性》)的介紹、闡發(fā)或駁斥,正面論述了中國人的國民性。相關(guān)問題魯迅研究界早有討論,但研究者忽視了魯迅無意中設(shè)置的“時間陷阱”,因此未能全面認(rèn)識安岡秀夫,錯過了對“馬上日記”中的國民性問題做整體把握、進而重新認(rèn)識1926年魯迅國民性話語的機會。

一、“馬上日記”中的國民性文本系列

《支那民族性》最初出現(xiàn)于《馬上支日記》第三篇《七月二日》。該文開頭曰:“午后,在前門外買藥后,繞到東單牌樓的東亞公司閑看。這雖然不過是帶便販賣一點日本書,可是關(guān)于研究中國的就已經(jīng)很不少。因為或種限制,只買了一本安岡秀夫所作的《從小說看來的支那民族性》就走了,是薄薄的一本書,用大紅深黃做裝飾的,價一元二角?!盵3]繼而介紹該書的基本內(nèi)容,就“體面”問題進行發(fā)揮?!镀咴滤娜铡穭t是討論《支那民族性》所述中國菜與“淫風(fēng)熾盛”問題。這樣,《支那民族性》引發(fā)的國民性問題從兩篇“馬上日記”中凸顯出來了。

但是,魯迅實際購買《支那民族性》一書不是7月2日,而是6月26日。且看魯迅6月26日的日記:

二十六日 晴。午后訪品青并還書。訪壽山,不值。往東亞公司買《猿の群から共和國まで》一本,《小説から見たる支那の民族性》一本,共泉三元八角。訪小峰,未遇。訪叢蕪。下午得朋其信。得季野信。得李季谷信片。[4]

這一天,魯迅不僅買了《支那民族性》,而且買了另一本日文書《猿の群から共和國まで》(《從猿群到共和國》)。后者為丘淺次郎所著,據(jù)李冬木的研究,丘淺作為日本現(xiàn)代進化論思想家,曾經(jīng)對魯迅的進化論觀念產(chǎn)生影響[5]。《支那民族性》的書名魯迅多寫了一個“る”。書名在日文原版中就不統(tǒng)一。該書為套盒精裝,封套、封面、內(nèi)封第二頁為“小説から見た支那の民族性”,內(nèi)封第一頁和書后版權(quán)頁為“小説から見た支那民族性”,前者比后者多了一個“の”。書名準(zhǔn)確翻譯當(dāng)為“從小說看到的支那民族性”或“由小說所見支那民族性”。

一個日期不準(zhǔn)確,相關(guān)日期自然會受影響。6月26日的事情被寫在《七月二日》中,《六月二十六日》中所述織芳送方糖的事,其實發(fā)生在6月24日??梢姡榜R上日記”中的日期并不準(zhǔn)確。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是“日記”的雜感文性質(zhì)?!案小辈粫S時都有,提煉“感”并將其形于辭章也未必能夠當(dāng)日完成。對魯迅來說,日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與對“感”的表達(dá)。按照他在《豫序》中的說明,即使是其生活日記(非“馬上日記”)中的時間,也“不很可靠”——所謂“一行滿了,然而還有事,因為紙張也頗可惜,便將后來的事寫入前一天的空白中”。不僅如此,《豫序》還指出:“因為這是開首就準(zhǔn)備給第三者看的,所以恐怕也未必很有真面目,至少,不利于己的事,現(xiàn)在總還要藏起來。愿讀者先明白這一點?!苯Y(jié)合“馬上日記”來看,此言不虛,其中多次出現(xiàn)的許廣平,就被“藏”在“H”“景宋”等名稱后面。邏輯上,有“藏”即有“顯”?!榜R上日記”因此具有了“創(chuàng)作”的主觀性與目的性。

魯迅購買《支那民族性》是6月26日而非7月2日——研究者已經(jīng)注意到這一點[6],但沒有深究其意義。這個購書時間非常重要,《七月二日》之前的五篇“日記”均寫于該日之后,其中《六月二十五日》《六月二十八日》《七月一日》三篇均包含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據(jù)魯迅日記,劉半農(nóng)于6月18日晚登門約稿。魯迅答應(yīng)寫稿,但當(dāng)時并不知道寫什么。他“想來想去”后決定寫《馬上日記》,6月25日撰寫了《豫序》?!对バ颉访餮詳M寫的《馬上日記》“現(xiàn)在還沒有,想要寫起來”,并說“如果寫不出,或者不能寫了,馬上就收場”。26日魯迅出門買書、訪友,27日請醫(yī)生為母親治病,28日出門為自己取藥并托李小峰將《豫序》寄給劉半農(nóng)。結(jié)合這些情況來看,第一篇《六月二十五日》寫于6月29日,其中寫到十天前生病,而許壽裳領(lǐng)做醫(yī)生的侄兒登門治病正是6月19日?!叭沼洝睂懹?月29日卻署“六月二十五日”,顯然是為了與《豫序》結(jié)尾處的“一九二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記于東壁下”銜接。第二篇“日記”記述6月24日的事情卻署“六月二十六日”,同樣是為了使“日記”具有連續(xù)性。

那么,《七月二日》之前的三篇“日記”是怎樣表現(xiàn)國民性的?先看《六月二十五日》,本篇第二段就寫“生病”:

生病?!裉爝€寫這個,仿佛有點多事似的。因為這是十天以前的事,現(xiàn)在倒已經(jīng)算得好起來了。不過余波還沒有完,所以也只好將這作為開宗明義章第一。謹(jǐn)案才子立言,總須大嚷三大苦難:一曰窮,二曰病,三曰社會迫害我。[7]

這里的“病”不僅是疾病本身,更是文化與身份的符號——“生病”成為確認(rèn)“才子”身份的一種形式。魯迅并非自命“才子”,而是用嘲諷的方式引出自己的病與相關(guān)的治療、買藥問題。對于整個“馬上日記”系列來說,“生病”有結(jié)構(gòu)性的意義。《六月二十八日》《七月二日》《七月八日》諸篇均涉及治病或買藥。《六月二十五日》用“生病”“開宗明義”之后,主要記錄三件事:梁啟超請西醫(yī)做腎切除手術(shù),引起該用西醫(yī)還是中醫(yī)的爭論;許壽裳領(lǐng)“Dr. H.”為我開藥方,藥房為我配藥水;有人胡亂標(biāo)點古文。三件事看似互無關(guān)聯(lián),但都包含著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現(xiàn)代醫(yī)學(xué)曾經(jīng)是魯迅的專業(yè),深刻地影響到他的文化觀念。在這篇“日記”中,魯迅從梁啟超治病引起的中西醫(yī)之爭,得出“西方的醫(yī)學(xué)在中國還未萌芽,便已近于腐敗”的結(jié)論。這與他此前闡述的“染缸說”正相一致。一年多前,1925年3月18日,魯迅在致許廣平信中說:“中國大約太老了,社會上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無論加進什么新東西去,都變成漆黑。”[8]藥房配藥弄錯藥與水的比例,則是魯迅厭惡的“馬馬虎虎”(不認(rèn)真)。魯迅視之為“特別國情”,批評曰:“這是人的問題。做事不切實,便什么都可疑。呂端大事不胡涂,猶言小事不妨胡涂點,這自然很足以顯示我們中國人的雅量,然而我的胃痛卻因此延長了?!惫盼臉?biāo)點者胡亂標(biāo)點古文,正與藥房的人胡亂配藥相同。魯迅對懶惰、巧滑、馬虎這種國民劣根性的批判,將隨意配藥與胡亂標(biāo)點古書聯(lián)系起來。眾所周知,魯迅終生批判“馬馬虎虎”這種國民劣根性。

《六月二十八日》重復(fù)了《六月二十五日》的寫作模式——記述的事項之間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但同樣在展示國民劣根性。魯迅在文中記述出門的見聞:上午買藥,看到街上掛滿五色國旗、軍警林立,有車隊駛過。買藥時他自帶了藥瓶,藥房伙計卻裝糊涂、企圖多收五分瓶錢,導(dǎo)致他“下等脾氣又發(fā)作了”。離開藥房時伙計依然客氣地打招呼:“回見。不喝水么?”他回答:“不喝了。回見。”寫到這里,魯迅議論道:“我們究竟是禮教之邦的國民,歸根結(jié)蒂,還是禮讓?!彪x開藥店后去訪友,晚上讀報,方知上午看到的車隊是吳佩孚進北京。報上說吳佩孚27日已到長辛店,之所以等到28日入京,是因為幕僚張其锽算了一卦,“謂二十八日入京大利,必可平定西北。二十七日入京欠佳。吳頗以為然”[9]。本篇“日記”展示的禮讓與迷信,都是魯迅眼中的國民劣根性。后來,“不喝水么/不喝了”成為魯迅筆下禮讓的符號。歷史小說《采薇》開頭就寫及禮讓?!安氖窍騺碜钪v禮讓的”,因此,即使是坐在臺階上曬太陽的時候,弟弟叔齊來找他,他也“在抬頭之前,先站起身,把手一擺,意思是請兄弟在階沿上坐下”。兄弟二人從養(yǎng)老堂逃往首陽山,途中遭華山大王小窮奇等五個強盜打劫,搜身時叔齊反應(yīng)遲鈍,小窮奇警告曰:“如果您老還要謙讓,那可小人們只好恭行天搜,瞻仰一下您老的貴體了!”這里,老人的膽怯、遲鈍被調(diào)侃為“謙讓”(禮讓)。兄弟二人太窮,強盜們一無所獲,二人離去的時候,強盜們卻垂首站在路邊,同聲問道:“您走了?您不喝茶了么?”伯夷和叔齊也且走且答:“不喝了,不喝了……”[10]《采薇》寫于1935年,但構(gòu)思是1926年年底在廈門完成的。設(shè)計《采薇》中的這個場景時,魯迅大概記起了《六月二十八日》中的相同場景。魯迅否定的當(dāng)然不是禮讓,而是“虛禮”——貪小錢未果、打劫落空之后的“禮讓”。

《六月二十九日》的主體部分是有關(guān)《水滸傳》的三條考證,但開頭意味深長,寫自己早晨因蒼蠅在臉上爬來爬去醒來,回憶起兩年前路過S州時的情景:“但我經(jīng)過街上,看見一個孩子睡著,五六個蠅子在他臉上爬,他卻睡得甜甜的,連皮膚也不牽動一下。在中國過活,這樣的訓(xùn)練和涵養(yǎng)功夫是萬不可少的。與其鼓吹什么‘捕蠅’,倒不如練習(xí)這一種本領(lǐng)來得切實?!盵11]如果了解史密斯(一譯斯密斯)的中國人論述,就能看到這段描寫中的國民性印記。史密斯在《中國人氣質(zhì)》中把善于睡眠作為中國人“麻木”的表征之一。他寫道:“橫臥在三輛手推車之上,像蜘蛛一樣腦袋朝下,嘴巴大張,口里含著一只蒼蠅——如果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入睡的能力為標(biāo)準(zhǔn),通過考試招募一支軍隊的話,那么在中國會輕易地募到數(shù)以百萬計,哦不,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盵12]讀過《中國人氣質(zhì)》且正在思考國民性問題的魯迅,這樣寫自己的睡眠狀態(tài)與蒼蠅的關(guān)系,大概是與史密斯進行“潛對話”。無獨有偶,在討論中國菜與“嗜筍”的《七月四日》的開頭,魯迅再次寫到自己早晨被蒼蠅吵醒。

在上述三篇“日記”的延長線上,《七月二日》《七月四日》出現(xiàn)了。五篇“日記”構(gòu)成了一個展示、批判國民性的文本系列。國民性問題在前三篇“日記”中是潛在的——潛在于魯迅講述的日常生活、社會事件之中;在后兩篇中是顯在的——被魯迅用“國民性”“民族性”等概念通過與安岡秀夫等人的對話正面討論。

“馬上日記”共12篇,《七月四日》之前的占了8篇。從8篇“日記”各自所占篇幅來看,可以說共同的主題是國民性。8篇“日記”中,直接展示國民性問題的《六月二十五日》《六月二十八日》《七月二日》《七月四日》等都很長,而前兩篇之間的《六月二十六日》很短,后兩篇之間的《七月三日》同樣很短。《六月二十六日》約五百字,用輕快的筆調(diào)介紹方糖的功效,近于“閑筆”,表明該篇是《六月二十五日》與《六月二十八日》之間的過渡?!镀咴氯铡芳s四百字,開頭就說“熱極,上半天玩,下半天睡覺”[13],然后就身材高、文章長、掛國旗發(fā)幾句議論,“閑筆”色彩更濃,顯然也是在《七月二日》和《七月四日》之間發(fā)揮過渡作用。這樣看來,魯迅是為了避免國民性主題過于集中并保持“日記”的形式,寫了兩篇短“日記”進行調(diào)節(jié)。

要言之,安岡秀夫《支那民族性》一書對于“馬上日記”的影響并非始于《七月二日》,而是始于第一篇“日記”。因此,6月25日寫《豫序》時尚不知道“記”什么的魯迅,才會從第一篇開始就展示國民性,并且最后在7月2日用虛擬的方式“購買”六天前就買到的《支那民族性》,將國民性問題推到前臺。

回到最初提及《支那民族性》的《七月二日》,魯迅交代購買該書的過程后寫道:

傍晚坐在燈下,就看看那本書,他所引用的小說有三十四種,但其中也有其實并非小說和分一部為幾種的。蚊子來叮了好幾口,雖然似乎不過一兩個,但是坐不住了,點起蚊煙香來,這才總算漸漸太平下去。

安岡氏雖然很客氣,在緒言上說,“這樣的也不僅只支那人,便是在日本,怕也有難于漏網(wǎng)的?!钡?,“一測那程度的高下和范圍的廣狹,則即使夸稱為支那的民族性,也毫無應(yīng)該顧忌的處所,”所以從支那人的我看來,的確不免汗流浹背。只要看目錄就明白了:一,總說;二,過度置重于體面和儀容;三,安運命而肯罷休;四,能耐能忍;五,乏同情心多殘忍性;六,個人主義和事大主義;七,過度的儉省和不正的貪財;八,泥虛禮而尚虛文;九,迷信深;十,耽享樂而淫風(fēng)熾盛。

“傍晚坐在燈下,就看看那本書”,當(dāng)然是買書當(dāng)天的事。第二節(jié)介紹的是《支那民族性》一書前四頁的內(nèi)容。原著第1—2頁為“本書引用書目”,第3頁為《卷頭附言》(即魯迅所謂“緒言”),第4頁為目錄。目錄實質(zhì)上是對“支那民族性”的體系性表述。結(jié)合這個目錄來看,魯迅在《六月二十八日》中記述的自帶藥瓶買藥、藥房伙計企圖多收五分錢、離店時互相禮讓、吳佩孚算命進京等,幾乎是“過度的儉省和不正的貪財”“泥虛禮”“迷信深”(目錄七、八、九)等國民劣根性的寓言?!镀咴露铡吩谡w介紹《支那民族性》后,著重討論安岡所述第一種“支那民族性”(“過度置重于體面和儀容”),《七月四日》則是討論《支那民族性》最后一章所述“耽享樂而淫風(fēng)熾盛”問題??梢姡瑑善嬗懻搰裥缘摹榜R上日記”與《支那民族性》一書的對話是結(jié)構(gòu)性的。

在《七月四日》結(jié)尾處,魯迅說,“從小說來看民族性,也就是一個好題目”[14],這不僅意味著對于國民性的強調(diào),同時意味著方法論的認(rèn)同——將小說作為研究國民性的材料、媒介?!读露迦铡方Y(jié)尾處所列四條胡亂標(biāo)點的古文,第四條即出自《水滸續(xù)集兩種序》,《六月二十九日》的主體部分則是對《水滸傳》相關(guān)資料的考釋。此外,還應(yīng)注意的是,《七月二日》《七月三日》結(jié)尾處均諷刺性地寫及“馬廠誓師再造共和紀(jì)念”?!肮埠汀迸c“小說”“民族性”(國民性)一樣,是魯迅所購日文書《支那民族性》與《從猿群到共和國》書名中的關(guān)鍵詞。也許,兩本書都影響了“馬上日記”的寫作。

二、對話結(jié)構(gòu)的形成與對話

魯迅是在特殊的個人背景(中國小說史研究的學(xué)術(shù)背景與國民性思考的思想背景)上與《支那民族性》一書相遇的。這決定著他必然關(guān)注《支那民族性》并就相關(guān)問題與之對話。從1920年8月開始,魯迅在北京大學(xué)、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講授中國小說史,1923年12月、1924年6月先后出版了《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冊。始于留日初期的國民性思考,“五四”時期因?qū)懶≌f、雜文而進一步加強,1925年前后則是魯迅更多思考國民性的時期。他在該年三四月間與許廣平的通信中,數(shù)次談及國民性[15]。因為翻譯廚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等書,日本的國民性問題也進入其視野,促使他思考中國國民性改造。他在1925年12月3日所作《〈出了象牙之塔〉后記》中說:“歷史是過去的陳跡,國民性可改造于將來,在改革者的眼里,以往和目前的東西是全等于無物的?!盵16]作為小說史研究者和國民性思考者的魯迅,在東單的東亞公司看到日本人所著《從小說看來的支那民族性》時,必然眼睛一亮,并在買回家后“傍晚坐在燈下”開始閱讀。

魯迅一定會覺得這本書他買對了。對他來說,《支那民族性》一書提供了系統(tǒng)性的、具有歷史縱深感的中國國民性體系。所謂“系統(tǒng)性”,是指該書概括的九種“支那民族性”——即該書目錄中“總說”后面九章的題目。所謂“歷史縱深感”,是指該書喚起的魯迅對史密斯《中國人氣質(zhì)》的記憶。魯迅在《七月二日》中介紹了安岡秀夫與《支那民族性》后,說:“他似乎很相信Smith的《Chinese Characteristies》,常常引為典據(jù)。這書在他們,二十年前就有譯本,叫作《支那人氣質(zhì)》;但是支那人的我們卻不大有人留心它?!贝苏Z指明了《支那民族性》與《中國人氣質(zhì)》的關(guān)系,同時表達(dá)了魯迅二十年前閱讀《中國人氣質(zhì)》的事實。在此意義上,魯迅讀《支那民族性》也是讀《中國人氣質(zhì)》。當(dāng)魯迅閱讀《支那民族性》并開始相關(guān)思考時,史密斯、安岡秀夫、魯迅三者的對話結(jié)構(gòu)隨即形成。

從觀點到材料,《支那民族性》確實受到史密斯《中國人氣質(zhì)》的影響?!吨敲褡逍浴窌暗摹氨緯脮俊敝?,有三本英文著作:威廉士《中國》、史密斯《中國人氣質(zhì)》、卡魯斯《中國思想》。“34種小說+3種英文著作”的并列方式,也呈現(xiàn)了《支那民族性》的基本構(gòu)思:前者提供論據(jù),后者提供觀點??傮w看來,安岡秀夫是選擇、合并《中國人氣質(zhì)》所論26種“中國人氣質(zhì)”,補以威廉士《中國》等書中的個別觀點,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歸納為九種“支那民族性”,以元明清小說為主要論據(jù)重新論證,寫成《支那民族性》的[17]。關(guān)于《中國人氣質(zhì)》對安岡的影響,研究者已經(jīng)統(tǒng)計出史密斯在《支那民族性》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18]。除了觀點的借用,安岡的某些論據(jù)也出自《中國人氣質(zhì)》,如第四章《能耐能忍》從科舉制度尋找中國人忍耐力強的根源,使用的高齡考生數(shù)據(jù)即出自《中國人氣質(zhì)》[19]。用文學(xué)作品研究國民性的方法,也是從《中國人氣質(zhì)》中借鑒的。史密斯認(rèn)為:“在現(xiàn)階段,我們和中國人的交往中,有三條了解中國社會生活的渠道——這就是研究他們的小說、民謠和戲劇。這些知識來源無疑有其價值,但是似乎還存在第四個,比前三者加起來還要珍貴,不過這個源泉不是對所有研究中國和中國人的作家都開放的。這就是在中國人自己的家里研究中國人的家庭生活。就像在農(nóng)村比在城市更易于了解一個區(qū)域的地形圖那樣,在家庭中更易于了解人的氣質(zhì)?!盵20]這里所謂的“渠道”實際上是兩種:一是文學(xué)作品,二是現(xiàn)實生活?!吨袊藲赓|(zhì)》是通過第二種“渠道”、立足于一個中國村莊寫成的,但缺乏中國生活體驗的研究者只有使用前一種“渠道”。安岡秀夫就是如此。他在《支那民族性》中說:“本書錄入了小說概要,多有類似于引文的部分,書名也定為‘由小說所見……’之類,這是因為筆者本人贊同歐洲人的見解,即在了解支那人的社會生活及其特性方面,考察該國的小說、歌謠、戲劇是最佳途徑。所以甚至使用了平日作為一種愛好而閱讀的小說、戲劇等等?!盵21]這里所謂的“歐洲人”顯然指史密斯。觀點、材料、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影響,意味著《支那民族性》是《中國人氣質(zhì)》的衍生物。

不過,《中國人氣質(zhì)》與《支那民族性》的差異也很大。前者論述比較零散(26種),后者的歸納更有概括性(9種);前者是基于實際中國生活經(jīng)驗的綜合研究,后者主要用小說作為研究材料。更重要的差異是,兩書對中國文化本質(zhì)的認(rèn)識不同,研究態(tài)度也不同。史密斯從宗教文化角度認(rèn)識“中國人氣質(zhì)”,強調(diào)儒教在中國文化中的主導(dǎo)地位:“在中國,儒教是基礎(chǔ),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儒教徒,就如同所有的英國人都是撒克遜人一樣,在此基礎(chǔ)上究竟要加上多少佛家和道家的觀點、術(shù)語和實踐,則因情況而定?!盵22]但是,安岡秀夫認(rèn)為中國文化中道教更具本質(zhì)性:“儒教在形式上裝飾性地養(yǎng)成了中國人的道德規(guī)范觀念,但必須看到,那僅僅是止于形式與裝飾。概言之,自古以來,實際統(tǒng)治支那人心的倫理思想,乃自出現(xiàn)于漢代文獻直至今日根深蒂固的道教?!盵23]在研究態(tài)度方面,史密斯中立、客觀,而安岡偏于批判、諷刺,更多闡述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這種態(tài)度,安岡本人在《卷頭附言》中已經(jīng)做了說明?!毒眍^附言》很短,魯迅摘譯了其中的幾句,現(xiàn)全譯于此:

寫畢本書,竊有所感者,乃對于支那民族性,短處之展示過多而長處之贊揚甚少,故對支那人懷有歉意。然如“觀過知仁”一語所示,大約也有看似惡意羅列短處卻因之暗示出其長處的情形。這樣想來,便找到了些許理由,聊以自慰。

論述那種民族性之過程中,亦曾有回首看去不禁苦笑之事——唉?這也并非唯支那人如此吧,即便是在日本等地,大約也有很多無法漏網(wǎng)之同類。然而,一測那程度之高低和范圍之廣狹,則即使將其作為支那民族性而做特別宣揚,亦全無須顧忌之處?!@樣改變了想法,繼續(xù)寫下去。[24]

關(guān)于魯迅與史密斯《中國人氣質(zhì)》日譯本的關(guān)系,李冬木在專著《魯迅精神史探源:“進化”與“國民” 》中進行了詳細(xì)考察。魯迅留日時期讀過《中國人氣質(zhì)》,但他留日長達(dá)七年半,究竟是讀于留日時期的何時?張夢陽認(rèn)為,“魯迅1902年在東京弘文學(xué)院學(xué)習(xí)期間就已細(xì)讀了史密斯的《中國人氣質(zhì)》,當(dāng)然是澀江保的日譯本,而非英文原本”[25]。李冬木考察澀江保日譯本的出版情況,結(jié)合魯迅的日語學(xué)習(xí)過程,認(rèn)為“把魯迅有系統(tǒng)地閱讀并且參考《支那人氣質(zhì)》(即《中國人氣質(zhì)》——引者注)的時間,推測為1906年前后,也許更接近實際一些”[26]。兩種看法都有道理。魯迅在弘文學(xué)院學(xué)日語時即與許壽裳討論中國國民性,1906年3月又為改變國民精神而棄醫(yī)從文,因此,他留日期間持續(xù)閱讀《中國人氣質(zhì)》是符合邏輯的。初到日本時日語能力有限,但日譯本的漢字書名“支那人氣質(zhì)”已經(jīng)足以吸引他,且日譯本中有大量漢字,留日中國人還有自己的“和文漢讀法”。關(guān)于當(dāng)時《中國人氣質(zhì)》在留日中國人中的影響及其與魯迅的關(guān)系,《河南》雜志第5期上的一幅插圖可以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該期雜志1908年6月出版,正文前有兩頁美術(shù)插頁,第一頁為蘇曼殊水墨畫《嵩山雪月》,第二頁為攝影《中國刑訊之肖像》。后者由三張照片構(gòu)成,上為女子戴枷,中為升堂,下為行刑(眾人圍觀砍頭)。這三張照片本是《中國人氣質(zhì)》澀江保譯本的插頁[27],照片的排列、剪裁形式,表明這是從澀江保譯本上復(fù)制過來的。由此可知《中國人氣質(zhì)》在當(dāng)時的中國留學(xué)生界頗受關(guān)注。就《河南》雜志而言,該刊登載的社團、書刊廣告中不時出現(xiàn)“國民”“國粹”“民氣”等詞,發(fā)表的文章中多有論述“種族”“種性”者。例證俯拾即是。周作人《哀弦篇》曰:“種性者,人群造國之首基,萬事之所由起,而在文章亦著。以思想感情之異,則藝文著作,自趨于不同。凡百種人,莫不各具其特質(zhì),不可相紊。”[28]此時魯迅正在為《河南》雜志寫稿,正是在《河南》第5期上,他發(fā)表了《科學(xué)史教篇》。如果此時魯迅已經(jīng)讀過《中國人氣質(zhì)》,那么照片會喚起他的閱讀記憶,如果他尚未閱讀(這種可能性較?。敲凑掌赡艹蔀橐龑?dǎo)他閱讀的契機。話說回來,無論是留日初期,還是1906或1908年,從寫“馬上日記”的1926年看來,三者的時間差并不重要。魯迅留日時期曾經(jīng)閱讀《中國人氣質(zhì)》并深受其影響,這一點沒有疑問。

關(guān)于魯迅國民性話語與史密斯《中國人氣質(zhì)》的一致性,張夢陽、李冬木、范伯群與澤谷敏行諸位均有論述。早在1983年,張夢陽發(fā)表長文《魯迅與斯密斯的〈中國人氣質(zhì)〉》,就專節(jié)探討魯迅從《中國人氣質(zhì)》一書中借鑒了哪些思想[29]。但觀點的一致是因為受影響還是基于相同事實得出的相同看法,難于分辨。如范伯群、澤谷敏行所言:“我們也不能將青年時代魯迅的一些真知灼見,全部說成是斯密斯給予他的影響。那么這里可以用得上一句中國諺語了:‘英雄所見略同?!盵30]應(yīng)當(dāng)注意,魯迅在1926年7月前(即寫《七月二日》前),從未提及《中國人氣質(zhì)》。《中國人氣質(zhì)》是借助《支那民族性》在魯迅話語中復(fù)活、凸顯的。在此意義上,《中國人氣質(zhì)》對魯迅的影響就是《支那民族性》對魯迅的影響。而且,前者的影響只能用共通性來說明,后者的影響卻可以用藏書、實際發(fā)生的閱讀與對話來證實。遺憾的是,因為魯迅多次諷刺安岡,《支那民族性》與魯迅國民性話語的共通性、對魯迅的影響反倒被漠視。

如前所引,魯迅在《七月二日》中翻譯了《支那民族性》一書的目錄(即“支那民族性”體系)。魯迅說,“從支那人的我看來,的確不免汗流浹背”,表明他接受了安岡的認(rèn)識。而其翻譯行為本身,既意味著觀點的認(rèn)同,也意味著觀點的傳播。魯迅希望中國讀者通過譯文了解安岡對“支那民族性”的認(rèn)識,進而認(rèn)識自我。魯迅思考、批判中國國民性二十余年,但未曾有過系統(tǒng)的理論概括與表述,而他在《七月二日》中對《支那民族性》一書目錄的翻譯,可以看作這種概括與表述。在此意義上,安岡成了國民劣根性批判者魯迅的代言人。

總體看來,魯迅在思想觀念、中國國民性認(rèn)識方面,與安岡秀夫一致之處甚多。1918年8月魯迅在致許壽裳信中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31],這與安岡的認(rèn)識一致。魯迅深受進化論的影響,而進化論也是安岡的理論工具之一?!吨敲褡逍浴放u中國人的天命觀:“在生存競爭激烈的人世間,必須努力開拓自己的命運之路——這種覺悟最重要。被極端的宿命觀所操控是不行的?!痹摃摷爸袊说娜棠土?,又引用史密斯的亦褒亦貶的觀點:“假如果真存在著適者生存的原理,那么,大概唯有具備此種氣質(zhì)的支那人,才確實是人類社會中最適宜生存者,前程無量。”[32]就中國國民性而言,安岡歸納的好面子、奴隸性、殘忍性、事大主義、虛禮、迷信等,大都是魯迅長期批判的?!吨敲褡逍浴返?章《迷信深》,列舉的兩個主要論據(jù)是風(fēng)水與扶乩[33],而早在1918和1919年,魯迅在《隨感錄》中就基于科學(xué)立場抨擊扶乩等迷信行為?!吨敲褡逍浴穼χ袊酥畾埲?、畏強凌弱的批判,也是魯迅所認(rèn)同的。1918年魯迅在《狂人日記》中提出了“吃人”說,1925年5月10日在雜文《忽然想到·七》中,直接批判中國人的殘忍與卑怯:“可惜中國人但對于羊顯兇獸相,而對于兇獸則顯羊相,所以即使顯著兇獸相,也還是卑怯的國民。這樣下去,一定要完結(jié)的?!盵34]這些一致性,證明著安岡觀點的真實性。介紹《支那民族性》的《七月二日》在《語絲》發(fā)表后,已經(jīng)與魯迅“失和”的周作人也購讀《支那民族性》并撰文評論[35]。周作人斥責(zé)“支那通的那種輕薄卑劣的態(tài)度”,但并不否認(rèn)安岡的觀點,說:“我承認(rèn)他所說的都的確是中國的劣點。”他甚至主張:“安岡的這本書應(yīng)該譯出來,發(fā)給人手一編,請看看尊范是怎樣的一副嘴臉,是不是只配做奴才?”[36]

共通性姑且不論,這里回到《七月二日》《七月四日》,看看魯迅與安岡的直接對話。在前者中,魯迅圍繞“體面”(面子)大發(fā)議論,這是因為史密斯和安岡都把“體面”看作“支那人的重要的國民性所成的復(fù)合關(guān)鍵”。在魯迅看來,中國人日常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中名與實、表與里的背離與錯位,都可以歸結(jié)為“體面”問題。參照《中國人氣質(zhì)》與《支那民族性》可知,魯迅是綜合了兩書的觀點做進一步發(fā)揮,但后者的影響更大?!白鰬虻奶摕o黨”之說與史密斯對于“面子”表演性質(zhì)的揭示有關(guān),而“體面”在文化、政治、國際關(guān)系等領(lǐng)域的普遍化,則是安岡的論述:

要言之,可以說支那人乃生于體面、死于體面之國民。而且,其體面癖、面子癖會立刻轉(zhuǎn)變?yōu)樘摱Y,轉(zhuǎn)變?yōu)榭昭裕D(zhuǎn)變?yōu)橘u弄才學(xué),轉(zhuǎn)變?yōu)樘搹埪晞?,轉(zhuǎn)變?yōu)閭尉?,轉(zhuǎn)變?yōu)槊芭茟嵤兰邓渍?,因而,該國社會中彌漫著一種無法忍受的腐敗氣息。關(guān)于這些問題,打算反復(fù)論述,尤其是面對由體面癖而生的支那政治家的對外態(tài)度,即使是吾國人,至今也已屢次中招。即,他們面對外國人提出的某種要求,即使十分明白最終必須允諾的道理,或者知道那是大勢所趨,但只是專注于保持體面,沒完沒了地左推右擋,總也不肯說出“同意”二字。掌握了與支那人交涉訣竅的外國政治家,避免生硬地?fù)p傷支那人所看重的面子,表面上設(shè)計出好像是維持其體面的形式,實質(zhì)上巧妙地達(dá)到關(guān)鍵性的目的。在公開的條約之外締結(jié)密約,正是方法之一。[37]

顯然,安岡這種論述與魯迅的相關(guān)認(rèn)識一致。范伯群與澤谷敏行在論述《七月二日》中魯迅所謂外國人用“面子”對付中國人時認(rèn)為,“魯迅覺得斯密斯把這個‘秘訣’揭穿了。他用自己的著作提醒了中國人。讓中國人看穿外國人的‘把戲’”[38]。實際揭穿這種“秘訣”的是安岡而不是史密斯。魯迅是在讀了《支那民族性》(并非《中國人氣質(zhì)》)后寫出《七月二日》的。概言之,《七月二日》是魯迅通過介紹《支那民族性》并與史密斯、安岡對話完成的點與面結(jié)合的中國國民性論,其中包含著不同國家、不同時代學(xué)者的差異性視角。

《七月四日》依然是與安岡的對話。話題來自《支那民族性》第10章《耽享樂而淫風(fēng)熾盛》。安岡認(rèn)為中國人比日本人愛吃竹筍,“也許是因為那挺然翹然的姿勢,引起想象來的罷”,魯迅對此給予辛辣諷刺。這種諷刺常常被研究者作為魯迅否定安岡中國國民性論的根據(jù),但閱讀相關(guān)文本會發(fā)現(xiàn),問題十分復(fù)雜。安岡從飲食角度闡明“淫風(fēng)熾盛”的論據(jù)共七條,魯迅諷刺、調(diào)侃的僅僅是第四條[39]。安岡所謂“挺然翹然”并非嚴(yán)肅的學(xué)術(shù)判斷,而是半開玩笑式的修辭性表述,這種語感從魯迅的譯文中也能體會。而且,魯迅在《七月四日》中并非僅僅諷刺安岡,而是將威廉士的“好色國民說”與安岡的“嗜筍說”并而諷之?!斑@好色的國民”是安岡從威廉士《中國》中引用的。更為重要的是,魯迅否定了安岡對“嗜筍”的解釋,但并未否定其“淫風(fēng)熾盛”的結(jié)論。相反,魯迅在強調(diào)竹筍“雖‘挺然翹然’,和色欲的大小大概是沒有什么關(guān)系的”之后,話鋒一轉(zhuǎn):“然而洗涮了這一點,并不足證明中國人是正經(jīng)的國民。要得結(jié)論,還很費周折罷?!薄耙C明中國人的不正經(jīng),倒在自以為正經(jīng)地禁止男女同學(xué),禁止模特兒這些事件上。”這意味著魯迅認(rèn)同安岡的“淫風(fēng)熾盛”說,而且另找證據(jù)以“證明中國人的不正經(jīng)”。其證據(jù)之一“禁止男女同學(xué)”,正與安岡的認(rèn)識具有相同的邏輯。安岡認(rèn)為中國的“七歲不同席”、男女夫婦之別只是表面現(xiàn)象,刻意區(qū)分反而易于引發(fā)不道德事件[40]。

不僅如此,安岡的“飲食/國民性”思考方法也被魯迅接受。對安岡的“食物論”,魯迅是認(rèn)真對待的。他在《七月二日》結(jié)尾處寫道:“夜,寄品青信,托他向孔德學(xué)校去代借《閭邱辨囿》?!贝苏Z何意?答案在《七月四日》開頭:“品青的回信來了,說孔德學(xué)校沒有《閭邱辨囿》?!薄耙策€是因為那一本《從小說看來的支那民族性》。因為那里面講到中國的肴饌,所以也就想查一查中國的肴饌?!痹瓉硭谩堕偳癖驵蟆穪眚炞C安岡的論述。書未借到,并不影響魯迅理解食物與國民性的關(guān)系。他在《七月四日》中說:“我以為中國人的食物,應(yīng)該去掉煮得爛熟,萎靡不振的;也去掉全生,或全活的。應(yīng)該吃些雖然熟,然而還有些生的帶著鮮血的肉類……”這里,魯迅描述的“食物”是剛健、充滿生命力的國民性(非奴隸性)的符號。他描述“中國菜”時,還使用了樸素的階級論視角:“近年嘗聽到本國人和外國人頌揚中國菜,說是怎樣可口,怎樣衛(wèi)生,世界上第一,宇宙間第n。但我實在不知道怎樣的是中國菜。我們有幾處是嚼蔥蒜和雜合面餅,有幾處是用醋,辣椒,腌菜下飯;還有許多人是只能舔黑鹽,還有許多人是連黑鹽也沒得舐?!边@種視角正是安岡在《支那民族性》中使用的。該書從“支那料理”論述中國人的儉省,將“中流以上”的飲食與“下等社會”的飲食區(qū)分開來,指出中下等中國人的儉省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41]。

在《七月四日》結(jié)尾處,魯迅說:

中國人總不肯研究自己。從小說來看支那民族性,也就是一個好題目。此外,則道士思想(不是道教,是方士)與歷史上大事件的關(guān)系,在現(xiàn)今社會上的勢力;孔教徒怎樣使“圣道”變得和自己的無所不為相宜;戰(zhàn)國游士說動人主的所謂“利”“害”是怎樣的,和現(xiàn)今的政客有無不同;中國從古到今有多少文字獄;歷來“流言”的制造散布法和效驗等等……可以研究的新方面實在多。

這段話是對《七月二日》和《七月四日》的總結(jié),也是對五篇“馬上日記”構(gòu)成的國民性批判系列文本的總結(jié)。在這里,國民性問題被拓展到更大的中國思想文化領(lǐng)域。早就指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的魯迅,提出了“道士思想”問題。在此意義上,魯迅理解的國民性實質(zhì)是“道教國民性”。上面這段話提出的問題后來被具體表現(xiàn)在《采薇》《出關(guān)》《非攻》等小說中。這些小說的寫作計劃,正是魯迅1926年秋天在廈門制訂的[42]?!豆适滦戮帯分械亩嗥≌f,都包含著魯迅對國民性的新思考。這樣,安岡的“從小說來看支那民族性”,被魯迅轉(zhuǎn)換成“用小說來表現(xiàn)中國國民性”。

三、魯迅對《阿Q正傳》的再闡釋

“馬上日記”和“隨感錄”“忽然想到”一樣,嚴(yán)格說來不成其為文題,因為它們可以是無限量文章的標(biāo)題。魯迅在《豫序》中對“馬上日記”寫法的說明——“一想到,就馬上寫下來,馬上寄出去”,賦予了“馬上日記”開放的結(jié)構(gòu)和無限的輻射范圍。此后,其一切“馬上”記錄下來的雜感均可名之曰“馬上日記”,寫上日期以示區(qū)別即可。同時,讀者也獲得了一種自由,可以把此后魯迅那些有題目的雜文作為“馬上日記”來閱讀。實際上,考慮到魯迅1926年年底(12月3日)在廈門寫的《〈阿Q正傳〉的成因》,其主題與國民性直接相關(guān),也可看作一篇“馬上日記”。閱讀此文,才能全面理解魯迅1926年的國民性話語。

在魯迅這里,《阿Q正傳》曾經(jīng)兩次誕生:第一次作為小說誕生,第二次作為國民性文本誕生。對《阿Q正傳》來說,魯迅是創(chuàng)作者也是闡釋者。在他的闡釋過程中,這部小說的國民性文本性質(zhì)及其與魯迅國民性思想的關(guān)系進一步凸顯出來。《阿Q正傳》1922年2月12日在《晨報副刊》上連載完畢,三年后魯迅第一次公開談?wù)撨@篇小說。因讀者批評《阿Q正傳》“寫捉拿一個無聊的阿Q而用機關(guān)槍,是太遠(yuǎn)于事理”,1925年5月14日,魯迅舉段祺瑞政府用機關(guān)槍阻止學(xué)生請愿為例,說:“先生!你想:這是十三年前的事呵。那時的事,我以為即使在《阿Q正傳》中再給添上一混成旅和八尊過山炮,也不至于‘言過其實’的罷。”[43]這次解釋主要談?wù)鎸嵭?,未涉國民性。魯迅提出《阿Q正傳》中的國民性問題,是在同月26日所作《〈阿Q正傳〉序》中涉及“現(xiàn)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或“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之所以談及國民性,主要原因在于該序是為《阿Q正傳》俄文譯本而作,即魯迅意識到阿Q會被俄國讀者作為中國人來認(rèn)識。不過,在這篇序言中,魯迅沒有使用“國民性”概念,而且其表述伴隨著猶豫和不確定性:“我雖然已經(jīng)試做,但終于自己還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夠?qū)懗鲆粋€現(xiàn)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來?!盵44]魯迅的疑惑,呈現(xiàn)了其國民性思想與《阿Q正傳》的復(fù)雜關(guān)系。首先,《阿Q正傳》內(nèi)部的國民性問題是復(fù)雜的。精神勝利、欺軟怕硬、健忘麻木等國民劣根性在阿Q身上多有體現(xiàn),但他身上也有與國民劣根性對立的革命性,魯迅說:“中國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會做的。”[45]其次,魯迅的國民性思想并沒有完全體現(xiàn)在《阿Q正傳》中,某些內(nèi)容與《阿Q正傳》有關(guān),卻并非直接體現(xiàn)在阿Q這個人物形象上,須通過這篇小說與魯迅其他作品的關(guān)聯(lián)或者通過魯迅的闡釋,才能理解。小說結(jié)尾處阿Q被槍斃就是如此。為何是槍斃而不是砍頭?小說的解釋是:“至于輿論,在未莊是無異議,自然都說阿Q壞,被槍斃便是他的壞的證據(jù);不壞又何至于被槍斃呢?而城里的輿論卻不佳,他們多半不滿足,以為槍斃并無殺頭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樣的一個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沒有唱一句戲:他們白跟一趟了?!盵46]這段敘述須結(jié)合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中對“看客”的批判來理解:

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yuǎn)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如果顯得觳圖片,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前常有幾個人張著嘴看剝羊,仿佛頗愉快,人的犧牲能給與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而況事后走不幾步,他們并這一點愉快也就忘卻了。

對于這樣的群眾沒有法,只好使他們無戲可看倒是療救,正無需乎震駭一時的犧牲,不如深沉的韌性的戰(zhàn)斗。[47]

《娜拉走后怎樣》寫于《阿Q正傳》完稿一年后,上面這段話是魯迅無意中給《阿Q正傳》結(jié)尾做的注釋。他讓阿Q被槍斃而不是被砍頭,是為了讓“看客”“無戲可看”,向“看客”復(fù)仇并療救“看客”。也就是說,批判“看客”的意識決定著《阿Q正傳》結(jié)尾的構(gòu)思。不過,單獨閱讀《阿Q正傳》是看不到這種批判的,須將小說置于魯迅作品的體系中,與《娜拉走后怎樣》等文章結(jié)合起來才能看到。

魯迅從1925年開始將《阿Q正傳》作為國民性批判文本來解釋。1926年六七月間,魯迅在“馬上日記”中集中思考、討論了國民性問題。在這個背景上,魯迅1926年年底寫《〈阿Q正傳〉的成因》時,國民性就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這一次,他由《阿Q正傳》引申出了新的國民性問題——殘忍性。這依然與小說的結(jié)尾有關(guān),魯迅此文最后解釋“大團圓”結(jié)局:“其實‘大團圓’倒不是‘隨意’給他的;至于初寫時可曾料到,那倒確乎也是一個疑問。我仿佛記得:沒有料到。不過這也無法,誰能開首就料到人們的‘大團圓’?不但對于阿Q,連我自己將來的‘大團圓’,我就料不到究竟是怎樣。”“但阿Q自然還可以有各種別樣的結(jié)果,不過這不是我所知道的事?!蔽恼碌竭@里本應(yīng)結(jié)束,然而魯迅筆鋒一轉(zhuǎn):“先前,我覺得我很有寫得‘太過’的地方,近來卻不這樣想了。中國現(xiàn)在的事,即使如實描寫,在別國的人們,或?qū)淼暮弥袊娜藗兛磥?,也都會覺得grotesk。我常常假想一件事,自以為這是想得太奇怪了;但倘遇到相類的事實,卻往往更奇怪。在這事實發(fā)生以前,以我的淺見寡識,是萬萬想不到的。”[48]接著講了兩件事,均與死刑有關(guān)。第一件是兩名行刑者用手槍近距離槍斃一個強盜,居然打了七槍;第二件是11月23日北京《世界日報》報道的刀鍘杜小栓子。魯迅從這兩件事情中看到了殘酷,也看到了中國的古老、難以改變。他摘錄了《世界日報》的報道后,說:“許多讀者一定以為是說著包龍圖爺爺時代的事,在西歷十一世紀(jì),和我們相差將有九百年?!盵49]這兩件事與《阿Q正傳》的關(guān)系顯然在于阿Q的死法。相形之下,魯迅大概覺得阿Q的死法太文明了,未能表現(xiàn)出國民劣根性中的殘忍。如果魯迅在1926年寫《阿Q正傳》的結(jié)尾,他也許會陷入兩難境地:是讓阿Q死得文明一些,讓“看客”無戲可看?還是讓阿Q死得野蠻一些,以呈現(xiàn)國人的殘忍?所謂“阿Q自然還可以有各種別樣的結(jié)果”,就包含這種思考。《阿Q正傳》已發(fā)表數(shù)年且被譯為外文,魯迅無法改寫阿Q的死法以表現(xiàn)“殘忍”,但他在《〈阿Q正傳〉的成因》中回望“大團圓”,補敘了類似的殘忍故事。這樣,《阿Q正傳》成為魯迅思考、闡述國民性問題的媒介。

余論:魯迅對安岡秀夫的批評

“馬上日記”的最后一篇是《七月八日》。魯迅在《豫序》中聲明,“如果寫不出,或者不能寫了,馬上就收場”,但此篇表明其“收場”是有構(gòu)思的。此篇開頭寫補牙,與第一篇《六月二十五日》將“生病”作為“開宗明義章第一”形成了呼應(yīng)。此篇主要談兩件事。一是密斯高來訪,魯迅拿出珍藏的河南特產(chǎn)方糖(柿霜糖)招待,密斯高詳述柿霜糖的來源和功效,魯迅才想起她是河南人,于是發(fā)議論:“請河南人吃幾片柿霜糖,正如請我喝一小杯黃酒一樣,真可謂‘其愚不可及也’?!薄败椎男睦镉泻邳c的,我們那里稱為灰茭,雖是鄉(xiāng)下人也不愿意吃,北京卻用在大酒席上。卷心白菜在北京論斤論車地賣,一到南邊,便根上系著繩,倒掛在水果鋪子的門前了,買時論兩,或者半株,用處是放在闊氣的火鍋中,或者給魚翅墊底?!盵50]這樣,魯迅從吃柿霜糖引申出辯證法與相對論的問題。“日記”就第二件事(做學(xué)問)發(fā)表的諷刺性議論就基于這種辯證法:“凡物總是以希為貴。假如在歐美留學(xué),畢業(yè)論文最好是講李太白,楊朱,張三;研究蕭伯訥,威爾士就不大妥當(dāng),何況但丁之類?!薄按交亓酥袊?,可就可以講講蕭伯訥,威爾士,甚而至于莎士比亞了?!笨梢姡榜R上日記”系列是結(jié)束于方法論思考的。1957年3月,毛澤東在黨的宣傳工作會議上談及魯迅雜文,說:“魯迅后期的雜文最深刻有力,并沒有片面性,就是因為這時候他學(xué)會了辯證法。”[51]《七月八日》表明1926年的魯迅已有自覺的辯證法意識。

寫畢“馬上日記”一個半月后,1926年8月26日,魯迅離開北京。后輾轉(zhuǎn)廈門、廣州,定居上海,但他一直沒有忘記“馬上日記”與《支那民族性》。如前所述,1926年底在廈門構(gòu)思的多篇歷史小說與《七月四日》的結(jié)尾直接相關(guān)。而《支那民族性》及其“嗜筍”說,他晚年數(shù)次提及。1933年10月寫給陶亢德的信談及《支那民族性》:“這種小冊子,歷來他們出得不少,大抵旋生旋滅,沒有較永久的。其中雖然有幾點還中肯,然而穿鑿附會者多,閱之令人失笑。”“要之,日本方在發(fā)生新的‘支那通’,而尚無真‘通’者,至于攻擊中國弱點,則至今為止,大概以斯密司之《中國人氣質(zhì)》為藍(lán)本,此書在四十年前,他們已有譯本,亦較日本人所作者為佳,似尚值得譯給中國人一看(雖然錯誤亦多),但不知英文本尚在通行否耳?!盵52]1935年3月,魯迅為內(nèi)山完造《活中國的姿態(tài)》一書寫序時說:“明治時代的支那研究的結(jié)論,似乎大抵受著英國的什么人做的《支那人氣質(zhì)》的影響,但到近來,卻也有了面目一新的結(jié)論了。一個旅行者走進了下野的有錢的大官的書齋,看見有許多很貴的硯石,便說中國是‘文雅的國度’;一個觀察者到上海來一下,買幾種猥褻的書和圖畫,再去尋尋奇怪的觀覽物事,便說中國是‘色情的國度’。連江蘇和浙江方面,大吃竹筍的事,也算作色情心理的表現(xiàn)的一個證據(jù)。”[53]在這里,魯迅否定安岡,但基本認(rèn)可并推薦史密斯《中國人氣質(zhì)》。他在去世前不久撰寫的《 “立此存照”(三)》中說:“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氣質(zhì)》來??戳诉@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幾點說的對,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贊,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54]

然而,如前文所論,在對中國文化本質(zhì)、各類中國國民劣根性的認(rèn)識方面,魯迅與《支那民族性》多有一致。那么,延續(xù)近十年的對“嗜筍”說的譏諷究竟意味著什么?從上引致陶亢德信看來,魯迅否定的不是安岡的“支那民族性”論述,而是其“攻擊”的態(tài)度與“穿鑿附會”的論證方法。魯迅本人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是以對中國人的愛為前提的,因此他無法接受安岡的帝國主義立場和“攻擊”式的研究姿態(tài)。從《故事新編》的構(gòu)思與《七月四日》結(jié)尾的關(guān)系來看,魯迅在《理水》《鑄劍》《非攻》等作品中表現(xiàn)奉獻、剛健等民族精神,可以理解為對以國民性研究為手段的外來“攻擊”的反攻。這也意味著晚年魯迅用積極的眼光全面看待中國國民性,而不是像從前那樣更多關(guān)注劣根性。關(guān)于日本“支那通”的研究方法,魯迅后來在《且介亭雜文二集·后記》(1936年元旦完稿)中又有涉及:“《活中國的姿態(tài)》的序文里,我在對于‘支那通’加以譏刺,且說明日本人的喜歡結(jié)論,語意之間好像笑著他們的粗疏。然而這脾氣是也有長處的,他們的急于尋求結(jié)論,是因為急于實行的緣故,我們不應(yīng)該笑一笑就完。”[55]這里的“喜歡結(jié)論”“粗疏”,均與“穿鑿附會”類似,是方法論層面的問題。安岡的“嗜筍”說是這種論證方法的極端例證。

魯迅批評的“喜歡結(jié)論”及由此導(dǎo)致的“穿鑿附會”,正是《支那民族性》作為學(xué)術(shù)著作的最大缺陷。早在《七月四日》中,魯迅已經(jīng)談到“結(jié)論”如何下的問題,即所謂“然而洗刷了這一點,并不足證明中國人是正經(jīng)的國民。要得結(jié)論,還很費周折罷”。這樣看來,《七月八日》對辯證法、相對論的思考,亦與魯迅否定《支那民族性》的論證方法有關(guān)。安岡論述的第一種“支那民族性”是“過度置重于體面和儀容”,他舉的例子是子路“結(jié)纓而死”,但子路“結(jié)纓而死”主要是氣節(jié)、身份使然——所謂“君子死,冠不免”,與“體面”有關(guān)但主要不是這個問題。安岡的解釋有“穿鑿附會”之嫌。魯迅購買《支那民族性》一年前的1925年3月18日,在致許廣平信中也談及子路的“結(jié)纓而死”,解釋為“迂”:“掉了一頂帽子,又有何妨呢,卻看得這么鄭重,實在是上了仲尼先生的當(dāng)了。仲尼先生自己‘厄于陳蔡’,卻并不餓死,真是滑得可觀?!盵56]所以,他從《支那民族性》中讀到子路“結(jié)纓而死”時,大概就有了“異和感”。晚年魯迅依然是在“迂”的思路上理解子路“結(jié)纓而死”?!对诂F(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1935)寫及子路:“和敵人戰(zhàn)斗,被擊斷了冠纓,但真不愧為由呀,到這時候也還不忘記從夫子聽來的教訓(xùn),說道‘君子死,冠不免’,一面系著冠纓,一面被人砍成肉醬了。”[57]安岡在論述第三種“支那民族性”(“能耐能忍”)時,第一個“極端的例證”是《西游記》中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被唐三藏救出的故事[58]。這其實不符合孫悟空的性格特征。“能耐能忍”原文為“気が長くて辛抱強い事”,直譯當(dāng)為“慢性子、有忍耐力”。魯迅譯為“能耐能忍”,簡潔傳神。對《支那民族性》來說,“穿鑿附會”的問題是先天性的。嚴(yán)格說來,“民族性”是現(xiàn)代性的問題,而那些小說是現(xiàn)代民族國家形成之前創(chuàng)作的,在這二者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方法論的冒險。

《且介亭雜文二集·后記》的寫作時間比《內(nèi)山完造作〈活中國的姿態(tài)〉序》晚了約九個月。這篇后記中的“這脾氣是也有長處的……我們不應(yīng)該笑一笑就完”一語,表明魯迅在將自己對安岡的批評相對化。實際上,十年之間數(shù)次提及安岡,已經(jīng)表明《支那民族性》一書給魯迅留下的記憶之深。

注釋:

[1] 魯迅:《馬上支日記·小序》,《魯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第339頁。這里的“支店”為日語借詞,意思是“支行”。

[2] 魯迅:《馬上日記·豫序》,《魯迅全集》第3卷,第325—327頁。文中所引《馬上日記·豫序》均出于此。

[3] 魯迅:《馬上支日記·七月二日》,《魯迅全集》第3卷,第343—346頁。文中所引《馬上支日記·七月二日》均出于此。

[4] 魯迅:《日記十五(一九二六)》,《魯迅全集》第15卷,第625頁。

[5][26][27] 李冬木:《魯迅精神史探源:“進化”與“國民” 》,(臺北)秀威資訊2019年版,第51—163頁,第232頁,第185—193頁。

[6][35] 參見黃喬生:《中國菜與性及與中國國民性之關(guān)系略識——從魯迅〈馬上支日記〉中的兩段引文說起》,《魯迅研究月刊》2009年第1期。

[7] 魯迅:《馬上日記·六月二十五日》,《魯迅全集》第3卷,第327—330頁。文中所引《馬上日記·六月二十五日》均出于此。

[8][56] 魯迅:《兩地書·四》,《魯迅全集》第11卷,第20頁,第21頁。

[9] 魯迅:《馬上日記·六月二十八日》,《魯迅全集》第3卷,第331—335頁。文中所引《馬上日記·六月二十八日》均出于此。

[10] 魯迅:《采薇》,《魯迅全集》第2卷,第408、418、419頁。

[11] 魯迅:《馬上支日記·六月二十九日》,《魯迅全集》第3卷,第339—342頁。文中所引《馬上支日記·六月二十九日》均出于此。

[12][20][22] 亞瑟·亨·史密斯:《中國人氣質(zhì)》,張夢陽、王麗娟譯,敦煌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頁,第6頁,第221頁。

[13] 魯迅:《馬上支日記·七月三日》,《魯迅全集》第3卷,第346—347頁。文中所引《馬上支日記·七月三日》均出于此。

[14] 魯迅:《馬上支日記·七月四日》,《魯迅全集》第3卷,第347—351頁。文中所引《馬上支日記·七月四日》均出于此。

[15] 參見魯迅:《兩地書·八》,《魯迅全集》第11卷,第32頁;魯迅:《兩地書·一○》,《魯迅全集》第11卷,第40頁。

[16] 魯迅:《〈出了象牙之塔〉后記》,《魯迅全集》第10卷,第270頁。

[17] 第三本英文著作與《從小說看來的支那民族性》一書的關(guān)系待考。該書當(dāng)為《中國思想:對中國人世界觀之主要特征的闡釋》(Poul Carus, Chinese Thought: An Exposi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World-Conception, Chicago: Th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1907),似無中文和日文譯本。

[18] 參見范伯群、澤谷敏行:《魯迅與斯密斯、安岡秀夫關(guān)于中國國民性的言論之比較》,《魯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4期。

[19] 參見史密斯:《中國人氣質(zhì)》,第12—13頁;安岡秀夫『小説から見た支那民族性』(聚芳閣,1926年)53頁。

[21] 安岡秀夫『小説から見た支那民族性』,5—6頁?!皻W洲人”為“美國人”之誤。

[23][32][33][40][41][58] 安岡秀夫『小説から見た支那民族性』,95頁,44、64頁,144、150頁,170頁,103—108頁,50頁。

[24] 安岡秀夫『小説から見た支那民族性』。譯文盡量靠近魯迅譯文的語言風(fēng)格。“觀過知仁”出自《論語·里仁》的“觀過斯知仁矣”一語。

[25] 張夢陽:《譯后評析》,《中國人氣質(zhì)》,第283—284頁。

[28] 獨應(yīng)(周作人):《哀弦篇》,《河南》第9期,1908年12月15日。

[29] 參見張夢陽:《魯迅與斯密斯的〈中國人氣質(zhì)〉》,《魯迅研究資料》第11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0][38] 范伯群、澤谷敏行:《魯迅與斯密斯、安岡秀夫關(guān)于中國國民性的言論之比較》。

[31] 魯迅:《180820致許壽裳》,《魯迅全集》第11卷,第365頁。

[34] 魯迅:《忽然想到·七》,《魯迅全集》第3卷,第64頁。

[36] 周作人:《支那民族性》,《談虎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頁。

[37] 安岡秀夫『小説から見た支那民族性』,21—22頁。這段話前引范伯群、澤谷敏行論文中有片段翻譯,但有個別譯錯的詞,分段亦與原文有異。

[39] 這七條已經(jīng)由澤谷敏行翻譯為中文,見其與范伯群合寫的論文《魯迅與斯密斯、安岡秀夫關(guān)于中國國民性的言論之比較》。澤谷的譯文和魯迅的譯文一樣,漏了關(guān)于“孟宗哭竹”的那一句。完整的翻譯當(dāng)為:“筍與支那人之關(guān)系,亦恰與蝦相同。彼國人之嗜筍,可謂在日本人之上(亦可結(jié)合‘孟宗哭竹’的故事來思考)。雖然說起來可笑,也許是從那挺然翹然的姿勢引起了想象吧?!?/p>

[42] 參見魯迅:《故事新編·序言》,《魯迅全集》第2卷,第354頁。

[43] 魯迅:《忽然想到·九》,《魯迅全集》第3卷,第67頁。

[44] 魯迅:《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及著者自敘傳略》,《魯迅全集》第7卷,第83頁。

[45][48][49] 魯迅:《〈阿Q正傳〉的成因》,《魯迅全集》第3卷,第397頁,第398—399頁,第400頁。

[46] 魯迅:《阿Q正傳》,《魯迅全集》第1卷,第552頁。

[47] 魯迅:《娜拉走后怎樣》,《魯迅全集》第1卷,第170—171頁。

[50] 魯迅:《馬上日記之二·七月八日》,《魯迅全集》第3卷,第362—364頁。文中所引《馬上日記之二·七月八日》均出于此。

[51]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頁。

[52] 魯迅:《331027致陶亢德》,《魯迅全集》第12卷,第468頁。與《七月四日》中的相關(guān)表述相比,這里的“四十年前”不確,書名用“《中國人氣質(zhì)》”而不再用日譯本的“《支那人氣質(zhì)》”,應(yīng)與當(dāng)時“支那”已經(jīng)成為蔑稱有關(guān)。

[53] 魯迅:《內(nèi)山完造作〈活中國的姿態(tài)〉序》,《魯迅全集》第6卷,第275頁。

[54] 魯迅:《 “立此存照”(三)》,《魯迅全集》第6卷,第649頁。

[55]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后記》,《魯迅全集》第6卷,第465頁。

[57] 魯迅:《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魯迅全集》第6卷,第3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