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美文》2021年第7期|田萬里:黎陽
來源:《美文》2021年第7期 | 田萬里  2021年07月09日06:50

偶而從《淇河晨報》上得知,??h已經(jīng)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是有依據(jù)的。日常寫作時的字里行間,始終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h黎陽古城,它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大伾山

大伾山位于??h城東,故又稱東山。三千多年前,商都遷殷后,浚地稱黎。西漢初年置黎陽縣,明初改稱??h至今。大伾山(含浮丘山)就是這片土地上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主要構(gòu)成。千里大平原上,盡管這兩座秀麗的青石山峰海拔不高,但因大禹治水時曾登臨過此山,故而名揚天下。

《尚書·禹貢》中稱此山是“禹貢名山”,始建于北魏的青石大佛就佇立于此。據(jù)說古代洶涌泛濫的黃河洪水一旦途經(jīng)此地,常常猶豫不決,就地打旋,隨后流向他方,民間傳言,這是由于有青石大佛鎮(zhèn)守的緣故。

北魏青石大佛素有“八丈佛爺七丈樓”之稱,如今已是國保級文物。自它誕生以來,天寧寺游客云集,香火不斷,一直是人們朝拜的圣地。

北魏青石大佛高22.29米,已有1600余年的歷史。它是全國雕刻較早、北方最大的佛像之一。大伾山所包含的宗教意義、歷史價值和石刻藝術(shù)造詣,已引起國內(nèi)外有關(guān)學者的關(guān)注和重視。

史書記載,各個朝代的帝王將相,親臨此山的,多達十幾位。當我步入山門時,仿佛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充盈于周身上下。山山水水之間,看不見的自然之氣撲面而來,讓人頓覺神清氣爽。

草叢里,石階上,仿佛這里處處都留下了神仙的足跡。草葉上,花朵上,一滴滴晶瑩透明的露水,就像仙人張開的眼睛……千百年來,大伾山以其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和魅力,吸引了無數(shù)歷史名人觀光拜謁,其中就有王維、范成大、王陽明等名人騷客。他們或登臨此山高歌,或賦詩摩崖,時時縱情于山水之間,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詩篇,極大地提升了大伾山的文化歷史品位。

大伾山現(xiàn)存道觀佛寺建筑群7處,石窟6處,古建筑138間,各個時期的摩崖石刻460處,漢唐古柏400余株。亭臺樓閣、寺廟宮觀遍布此山。這樣的景致,難免使我流連忘返,深得歷史文化遺產(chǎn)浸透。

比如唐代的石刻瑰寶千佛洞,實為中原石刻藝術(shù)的經(jīng)典之作。始建于明代的道教圣地碧霞宮,規(guī)模宏大,構(gòu)件精美。萬仙客用懸塑、壁塑等手法,利用想象,大膽且巧妙地塑造出道家典籍中所記載的神仙人物3000余位,成為集官方與民間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藝術(shù)典范。

一處處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跡,一幅幅宏偉的歷史畫卷,在今天看來,依然是宗教文化發(fā)展歷程的真實再現(xiàn)。這里長達月余的正月古廟會,在當?shù)匾约爸苓叺貐^(qū)影響極大。

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每年正月,會不約而同地云集于此。朝拜的人們蜂涌而至,人山人海。踩高蹺的、扭秧歌的、捏糖人的、炸油條的、擺地攤的、烤羊肉串的、蒸石頭子饃的以及大燴菜、八大碗應有盡有,各具特色,色味俱佳,回味無窮,成了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搖旗吶喊、推波助瀾的先鋒。

天寧寺“龍槐攔駕”

天寧寺是久負盛名的北魏青石大佛所在地。該寺山門前,一棵隋唐古槐立于此地,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這棵古槐就像一位資深老者,見證了遙遠的過去和輝煌。樹齡究竟多長時間,當?shù)啬觊L的人以及從事有關(guān)研究的學者也說不清楚??梢韵胂笏逄茣r期,它就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帥帥的小伙子了。

說起來,這位“老者”可不簡單,民間至今還流傳著有關(guān)它的一個非同尋常的傳說。據(jù)說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掛帥,會聚于古城黎陽,重兵屯集于大伾山下,時刻準備東進。

這一天,大將徐懋功建議皇帝李世民去天寧寺拜謁一下北魏青石大佛,同時也算一算東征時間,何時吉利。于是,李世民便來到了天寧寺山門前,往里探身看了一下,也未行禮,一撩戰(zhàn)袍,動身抬腿就朝寺里走,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頭盔卻被槐樹長長伸出的樹枝掛住了。

李世民突然意識到,這是佛意。也就是說,無論是誰,只要來到了佛的面前,其言談舉止,必須恭恭敬敬。從此,他摒棄一切雜念,一心一意,因為他從內(nèi)心深刻地感受到了佛的莊嚴。

興國寺

坐落于大伾山的太平興國寺,其寺名是宋太宗趙光義以自己的年號“太平興國”賜封的,如今已是一千多年的寺院了。若與同時期其他皇家寺院相比,太平興國寺就像隱居此山的一位高士,一直遁入鬧市之外,不理世間紛爭。

太平興國寺深藏于山林之中,突顯出黎陽古城的一種價值精神,抑或歷史文化精髓。

從遠處遙望大伾山,正是因為有了這座寺院,才使它顯得空曠、靜寂和悠遠。參差不齊的廟宇道觀,靜悄悄地與我對語,讓人感覺到大伾山絕美的景致,無形之中又多了幾分神秘。若與古廟會的喧囂相比,歸隱山林的這座寺院是沉靜的,亦如我的心,已經(jīng)陷入了沉默一樣。

太平興國寺背倚山崖,坐西朝東。沿著磚鋪的山路,不大一會兒就來到了山門前。太平興國寺紅漆大門,面闊三間。這些建筑據(jù)說是根據(jù)地藏殿反復修葺后保存下來的。寺院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觀音洞“晴雨表”、朝陽洞等。

拾級而上,紅色匾額映入眼簾,寺名“太平興國寺”。這幾個字是解放后時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重新題寫的。寺內(nèi)供奉著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人們拜謁這四大天王,祈求風調(diào)雨順,來年豐收。細觀院內(nèi)墻壁上所鑲嵌的碑刻,便可從中了解一二。

過山門即為彌勒殿,殿內(nèi)彌勒佛端坐于蓮花寶座之上,笑瞇瞇地俯瞰眾生。殿門兩邊掛著一副對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細細揣摩,這副對聯(lián)乃為蕓蕓眾生入世與出世的人生大悟和智慧。

傳說唐末五代,有個布袋和尚,身材矮胖,腹肚滾圓,笑口常開,待人熱情??蓻]有人知道,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無依無靠,流浪街頭。討不來飯的時候,餓昏過幾次。最后實在沒有辦法,為了生存,他遁入空門。

平日里,每一粒糧食,他都非常珍惜。別人燒火做飯時,只要看見掉在地上的麥粒、稻谷、小米和豆子,他都會彎腰撿拾起來,裝進自己的布袋里。一旦遇上欠收的年月,他便用布袋里的糧食施舍災民。

街頭或市場,人們常見他背著布袋,四處化緣,時間一長,就開玩笑地說他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能掐會算,遠看山水,近觀人心,預測吉兇,化解危機。若天要下雨,他就提前穿上草鞋;若天將放晴,他就換上木拖鞋。行將圓寂之時,布袋和尚口念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蹦町?,只見他雙手合十,在“阿彌陀佛”聲中,悄悄地、永久地閉上了眼睛。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布袋和尚竟是彌勒佛轉(zhuǎn)世之身。從此,寺院里便開始供奉彌勒佛了。

大雄寶殿亦是寺院主要建筑之一。據(jù)史料記載,明朝年間,殿內(nèi)原來有一木雕佛龕,佛龕上供奉著釋迦牟尼堆沙像。堆沙像與木雕佛龕雕工精細,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可惜的是,在1965年“四清”運動中被徹底毀壞?,F(xiàn)如今供奉的是三世佛: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和藥師佛。

大伾山有洞穴八處,太平興國寺就占據(jù)兩處,分別是開鑿于明代的朝陽洞和民國初年的觀音洞。朝陽洞位于觀音洞北側(cè),因洞口朝陽而得名,亦有人稱其為紫陽洞。朝陽洞是該山最大的鑿洞,券形頂。洞深4.1米,寬3.46米,高2.5米。洞內(nèi)供奉著三尊佛像及十八羅漢。據(jù)老人們介紹,天將下雨時,洞內(nèi)四壁便會有水滲出。天若放晴,洞內(nèi)之水就會提前干掉,所以當?shù)厝朔Q其為天然“晴雨表”。

宋太宗結(jié)緣太平興國寺

太平興國寺興盛于宋代是有據(jù)可查的,比如寺內(nèi)立于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的石碑,名為《敕賜太平興國寺記》。不過,因為年代已久,風吹雨淋,碑文已經(jīng)有些模糊不清。能識別清楚的,或字跡可辨的,只有大概三分之一。也許就是這個緣故吧,此方碑文未收錄在《天書地字》以及清代熊象階的《??h金石錄》中。

不過,從模糊不清的碑文字跡里,依然可以辨出興國寺自隋唐五代十國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那時叫庵。到了宋代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太宗趙光義才御封為“太平興國寺”,并立此碑永久銘記。

五代十國時期,??h戰(zhàn)事不斷,哀鴻遍野,太平興國寺的香火時好時壞,時淡時旺。到了天成、乾祐、廣順年間,才逐步得到恢復。

太平興國寺是全國唯一一座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寺廟,北宋皇帝趙光義與太平興國寺有著不解之緣。當?shù)亓鱾髦@樣一個故事:當年趙光義孤身一人闖幽州,身負重傷。當他快馬撤退到黃河岸邊時,尋問了半天都沒有看到船的影子。眼看著身后的敵兵已經(jīng)追殺過來,他感到很絕望。已經(jīng)沒有了退路,怎么辦?他不免仰天長嘆:“吾命休矣!”

就在他命懸一線之際,太平興國寺的僧人不顧生命安危,及時將他救回寺內(nèi),才躲過了這一劫。僧人們對他體貼入微,精心照料,每天都會上藥醫(yī)傷。就這樣,趙光義的傷勢漸漸痊愈。隨后,僧人們歷盡周折,找來一位漁民,在一天夜晚,送趙光義渡河。可船行至河心時,由于水流湍急,一起一落之間,就被敵兵發(fā)現(xiàn)。

鋪天蓋地的箭矢射向小船,船夫不幸中箭。在他奄奄一息之時,依然不忘囑咐自己的女兒,一定要把大宋元帥送到河對岸。女兒含淚點頭,強忍喪父之痛,劃動著小船駛向?qū)Π?,趙光義才有驚無險地脫離了虎口。

趙光義登基后,心里不忘救命恩人。當他得知大伾山寺院有寺無號時,立刻下詔,以自己的年號賜封該寺為太平興國寺。于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立碑《敕賜太平興國記》,以示紀念。太平興國寺自此實出有名。

太平興國寺的佛教文化

太平興國寺的佛事活動是很有規(guī)律的,僧人和尼姑們每天早課、晚課約需四個小時。每逢農(nóng)歷初一、十五,寺院都會鳴華嚴鐘108響,以示除去108種煩惱。

解放前,僧人和尼姑們除了平日的佛事、佛教節(jié)日紀念活動之外,遇上民間喪葬或周年紀念,也會受邀前去超度、誦經(jīng)。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太平興國寺連遭劫難,宗教活動被迫停止,直到1986年,寺院佛教活動場所才得以恢復開放。太平興國寺也是河南省恢復開放最早的一座寺院。

如今,太平興國寺的佛教文化活動已經(jīng)步入良性軌道,佛教文化活動逐步正規(guī)。比如傳承有序的佛教音樂,其樂譜考古價值極高,寺院若非有深厚的文化積淀,是不具備組成樂團的條件的。在河南,除了開封相國寺、新密超化寺外,??h太平興國寺在演奏佛教音樂方面,歷史也非常悠久。

佛教音樂主要用于佛事和道場活動,特別是解放后,當?shù)卣株P(guān)心寺院的發(fā)展,為搶救、挖掘寺院音樂做了大量工作。其樂團在鄭州舉行的第三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中,分別演出《六句贊》《風入松》等節(jié)目,獲得一致好評。

吹打樂曾是僧人和尼姑們的專長和強項,其樂譜是工尺譜,唱名是上一五六反工車。高音稱“尖”音,低音稱“塌”音。僧人和尼姑剛剛遁入佛門時,首先學習的就是佛教音樂,即吹打樂器。

吹奏樂器有管、笙、笛,打擊樂器有鼓、鑼、镲、鈴等。他們經(jīng)常演奏的曲名分別是《鎖南枝尾》《吾今悲嘆》《小青羊》《柳漢煙》《小開門》《五聲佛》《曹溪水》《三皈贊》《刀兵偈》《六句贊》《風入松》《姻緣咒》《骷髏真言》等。

解放前,太平興國寺有文武之分,文僧主要念經(jīng)、奏樂,武僧主要練武以及雜耍技藝。逢年過節(jié),或遇民喪,他們主要是表演各類節(jié)目,時稱“玩鈸”。來到場地上表演稱“場鈸”,沿途邊走邊玩稱“路鈸”。如果“路鈸”配上音樂演奏,就具有民間社火晚會的形式,同時也具有古代雜耍的特點。不過,這些都是典型的宗教藝術(shù),獨具一格。

比如“玩鈸”,僧人們稱“武功”,其招式,無論是蹚腿、出手,還是身段,都顯示出少林的武術(shù)風格。樂手們身披袈裟,莊嚴肅穆,肅然吹奏,分兩隊魚貫而行。其中,中間的表演者短衣僧服、長白襪、云鞋,極具漢風唐韻。

在“玩鈸”技藝的表演過程中,武僧一招一式全憑鼓點,并且糅合了氣功、魔術(shù)、武功等成分。節(jié)目內(nèi)容主要有玩飛鈸、玩飛刀、玩飛彈、耍盤子、玩水繩、玩火繩等。身段架勢有時是蘇秦背劍,有時是奎星舉斗,有時是孤樹盤根,有時是張飛騙馬,有時是鳳凰奪窩,有時是獅子搖擺,有時是黑狗竄襠,有時是懷中捧月等。

有時是白天演出,有時是夜晚演出,但他們都要在佛教樂隊的演奏中才能正常進行。演出之前,先報上一段禪語。這些禪語大多都是舊詩,或者五言,或者七言。比如玩鈸時會念:“小小燒叉一塊銅,能工巧匠來完成。今日流落我的手,玩?zhèn)€四面不透風?!蓖骘w彈時會念:“小小飛彈是繡球,飛到天空游一游。佛祖面前行個禮,變成寶珠上我頭?!?/p>

這種獨特的藝術(shù)活動,自古以來一直掌握在寺院里,從不外傳。后來,僧人和尼姑們的這門技藝漸漸走出寺院,擴大了傳播范圍。除??h古城外,又延伸到了滑縣、內(nèi)黃、湯陰、淇縣、衛(wèi)輝、延津、封丘、長垣等周邊縣市,“玩鈸”的技藝,隨著僧人和尼姑的活動區(qū)域逐步擴大,就這樣得到了傳承。

可惜的是,解放初期,隨著農(nóng)業(yè)合作化的發(fā)展,這些僧人和尼姑都加入到了生產(chǎn)隊,參加農(nóng)業(yè)勞動。時間一長,自然就放棄了基本功的訓練和社會表演。這些雜耍技藝從此再沒有什么人過問,漸漸地就斷代了,直到今天。

彌足珍貴的摩崖石刻

唐代德宗李適建中元年,由于戰(zhàn)事頻仍,百姓渴望和平安寧的心情十分迫切。德宗下詔遣諫議大夫、河北黜陟使洪經(jīng)綸分巡天下。洪經(jīng)綸先是前往魏博、成德、幽州等地,推行兩稅法,按察藩鎮(zhèn)各州。

他到魏博前,外面就有一些風聲,說魏博強藩田悅近期招賢納士,外視恭順,內(nèi)藏其奸,有不安之心。洪經(jīng)綸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田悅擁兵七萬,割據(jù)一方,立刻奏請皇帝罷其官職,并遣散士兵。

德宗李適繼位不久,恐引起兵變,就未批準洪經(jīng)綸上書。相反,他對田悅實施了綏靖安撫之策。洪經(jīng)綸因其不畏權(quán)貴,也招來一些非議。事實證明,朝廷的綏靖安撫之策僅僅維持了不足一年,田悅就發(fā)動了兵變。

朝廷宣洪經(jīng)綸為宣歙觀察使,即刻赴任。途徑??h大伾山時,他上山拜謁了石刻大佛,并在寺院后面的摩崖石壁上題刻國泰民安之愿:“登于大伾,禹所經(jīng)過。頂凸坤儀,根壓洪河。天生忠良,濟物弘多。山靈河神,俾環(huán)海戢戈。唐建中元年四月二十六日,敕魏博成德幽州等道。黜陟使諫議大夫?!笔菫椤洞髞缮姐憽?。

這是大伾山上保存最完好的石刻銘文,至今還完美無缺地保留著。這篇石刻銘文字里行間表達出洪經(jīng)綸的匹夫之責。他祈愿四海戰(zhàn)火無從再起,百姓免遭涂炭之災。

大伾山古建筑群

大伾山不僅自然景觀優(yōu)美,生態(tài)良好,而且文物古跡薈萃。自唐宋以來,歷代寺廟亭閣,星羅棋布,遍地開花。如今保存下來的古建筑群尚有9處,王陽明、王鐸等歷代名人摩崖題刻460余處,古柏約426株。

大伾山的山門位于西麓,也就是伾浮路東端。山門石坊為仿漢闕式,面闊16米,高9米。山門座由東向西,對稱分布,兩端亦是仿漢闕式。兩層單檐平頂,中間以敞廊頂相連。坊額懸掛書法家羅工柳書“伾山仙境”。山門前為三級月臺,月臺南北均有馬道。

拾級而上,恩榮坊就坐落于主山道上。恩榮坊原址是衛(wèi)賢集大街,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工部主事孟楠監(jiān)工修建。它矗立在原址,如今已有四百多年了,1998年才從??h衛(wèi)賢鎮(zhèn)遷移至此,系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恩榮坊是一座極為精致的“四柱三間五樓”式石質(zhì)結(jié)構(gòu)牌坊,中間一樓的正脊上,又起一坊。可惜的是,文革中已毀掉。重坊相疊,造型奇特。牌坊的四個柱上,有五個樓,均為歇山頂。中間一樓,檐下雕刻一塊豎匾,上刻“恩榮坊”二字。豎匾以下共有七道坊,第一道上雕刻“二龍戲珠”;第二道上雕刻“龍章寵錫”;第三道上雕刻“八仙慶壽”;第四道上雕刻“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第五道上道雕刻“竹林七賢”圖;第六道上雕刻“賜進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并刻有題記;最后一道坊上雕刻一幅畫,畫面共16人,人物分別有騎士、儀仗、隨從等,空中有仙人護佑。前有一扇城門,門內(nèi)有一人探頭張望。人物、樹木、花草均為立體透雕,形象逼真。

橋上橋位于明代恩榮坊上方不遠處,也就是大伾山南山腰,1985年重新修葺。此橋為拱形橋,上下兩層是圓形涵洞,如同兩橋疊壓。橋兩側(cè)為修水池,碧波蕩漾,清澈見底。

順著登山臺階,古柏夾道的深處,天齊廟遠遠地就映入了眼簾。天齊廟始建于宋代,又名東岳廟,同樣坐落于大伾山南山腰。廟坐北朝南,是為祭祀東岳大帝黃飛虎而建,壯美清幽。據(jù)考,廟內(nèi)現(xiàn)存金明昌五年(1194年)以及元至順四年(1333年)兩塊重修天齊廟碑,硬山頂,山門三間,平均高于廣場1.2米,內(nèi)塑黃明、周紀、吳謙、龍環(huán)四將軍像。

廟東西兩廊各五間,也是硬山頂,灰板瓦,內(nèi)塑十殿閻羅帝君。正殿三間,黃飛虎塑像端坐其中。殿閣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門前二龍戲珠,飛云石柱,雕工精細,線條流暢,給人呼之欲出的感覺。此系宋代雕刻作品,均建于二級平臺上,每一級高1.5米,藝術(shù)價值極高。

碧霞宮

碧霞宮即碧霞元君行宮,又名圣母廟,俗稱奶奶廟。它位于浮丘山南端峰頂,坐北朝南。廟內(nèi)前后三進院落。殿宇樓閣八十七間,是一處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shù)墓糯ㄖ骸?/p>

碧霞宮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時任浚縣知縣蔣虹泉主持興建,前后歷時21年落成。明清年間多次重修擴建,漸具現(xiàn)今規(guī)模,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碧霞宮以南北軸線為中心,對稱分布三個院落、八十七間殿宇樓閣。中軸線上有戲樓、萬物資始坊、硬山頂山門、四阿頂二門,卷棚歇山與懸山頂組合的正殿是碧霞宮主體建筑。大殿建于2米多高的月臺上,兩邊各有垂帶式十蹬踏步,供上下月臺。正中石雕盤龍御路,上雕“二龍戲珠”。

大殿為卷棚歇山頂拜殿和懸山頂后殿組合式建筑,頂覆綠琉璃瓦,飛檐挑角。面闊5間,進深7間,前為拜殿,檐向外伸出1.5米有余,有斗拱。后為正殿。

拜殿前面,也就是左右兩側(cè),兩扇窗戶透雕松枝仙鶴、葡萄及八仙器物圖案。東窗雕“靈鎮(zhèn)東岱”,西窗雕“光映西池”行書大字,前垂隴上彩繪“二十四孝圖”,精雕龍鳳圖案。內(nèi)外雕梁畫棟,繪有各種不同類型的繪畫、圖案三十余種。

大殿兩山外墻繪有“八仙圖案”“十二美女侍樂圖”,后殿正脊當中裝有一個“銅寶瓶”,高2.5米,圍3米,人稱“風磨銅寶葫蘆”。后殿內(nèi)并排三座磚雕蓮臺,中間為“碧霞元君”,系碧霞宮主持,左右兩尊分別為佩霞元君和紫霞元君。

寢宮樓為碧霞元君寢樓,位于一平臺上。臺高1.8米,建于清順治三年(1646年)。明清兩代、民國時期多有修葺,1987年落架大修。面闊5間,進深3間,為三重檐歇山頂建筑。頂覆綠色琉璃瓦,飛檐挑角,上飾仙人、飛魚、海馬等。樓分兩層,上下均有走廊環(huán)繞。廊下為木圓柱支撐,故又稱“轉(zhuǎn)角樓”。樓下內(nèi)壁上繪有元君靈應圖,墨線勾勒,單色平涂。樓上暖閣內(nèi)有木雕碧霞元君睡像一軀,俗稱“睡奶奶”。西壁上繪元君出巡圖,彩云涌動,儀仗先導,鳳凰翻飛。東壁上繪元君回鑾殿,祥瑞籠罩,一派太平景象。

登樓東望大伾山,仙境飄渺;西瞰衛(wèi)水,玉帶逶迤。前院左右有四帥殿、鐘鼓二樓及半池。中院左右置有十殿,如閻君殿、子孫殿、眼光殿等。后院左右有樂女殿、啞女殿及東西陪樓。

碧霞宮是為女神碧霞元君建造的宮殿。這座占地約11160平方米的古代建筑群落,是集民俗風情、宗教文化和建筑藝術(shù)為一體的古代建筑群落。數(shù)百年來,它成了吉祥、慈愛、圣潔的象征。

縱觀天下,廟宇無數(shù),而謂之“宮”者,并不多見,碧霞宮歷史悠久,是特殊一例。它是“碧霞元君行宮”的簡稱,當?shù)厝朔Q它為“老奶大殿”。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五月、八月傳統(tǒng)廟會期間,四面八方的香客及游人就會慕名而來。前來進香朝拜的人絡繹不絕,日夜不止。

碧霞元君是我國北方,尤其是中原廣大地區(qū)普遍信奉的一位女神,全名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霸笔堑澜讨袑ε傻淖鸱Q,但從民間的角度看,對碧霞元君的信仰顯然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其源頭可追溯到原始社會中的女神崇拜。

據(jù)《黃帝玄女戰(zhàn)法》一文介紹,華夏始祖黃帝在降服蚩尤的征戰(zhàn)過程中,曾借助女神玄女的力量。從中不難看出,人們對女神的信仰源遠流長。民間也有不同的說法,認為碧霞元君原是黃帝部下的一個玉女,后來得道成仙。另一種說法是,碧霞元君就是漢朝時的大善人石守道的女兒。石守道的這個女兒,從小就是個神童,后經(jīng)高人指點成仙,即為“碧霞元君”。三是說碧霞元君原為東岳大帝的女兒,其父后來讓她下凡,降落民間,為民造福。當然,這些說法不盡相同,差異很大,但歸結(jié)起來看,人們似乎更愿意相信碧霞元君是主宰生育的女神,也就是說她的超能之所在,就是“滋生萬物”的力量體現(xiàn)。

刻于明嘉靖四十一年的《重修碧霞元君行宮記》碑文記載,碧霞宮的創(chuàng)建和古廟會的誕生,都與時任知縣蔣虹泉有關(guān)。

浮丘山上,當年有座二郎廟,由于年久失修,主體已經(jīng)坍塌,人們自發(fā)地在此廟原址上重建了一座小廟,稱碧霞廟。

明嘉靖十九年,蔣虹泉走馬上任??h知縣。

蔣知縣在浚縣為官期間,兒子蔣思孝在家病了三年。知縣大人一有空,就在家盡心盡力照顧兒子。一天,有人提醒蔣知縣,說碧霞元君靈驗得很,勸他到浮丘山碧霞廟試試看。蔣知縣半信半疑,不過還是打算試試看。

當時碧霞廟面積很小,房屋破破爛爛,乍一看,還以為是走錯了地方。蔣知縣穩(wěn)住神之后,仔細一審視,才知道自己來到了廟里。為了給兒子治病,讓兒子盡快痊愈,蔣知縣在這座破舊的小廟前許愿:“如果我兒的病能治好,我就會為你建行宮,塑金身!”說起來,這事也湊巧,蔣知縣許愿不到十天,兒子蔣思孝的病情果然有了好轉(zhuǎn),并且能夠下床走動。蔣知縣興奮之余,不忘諾言,開始籌劃給碧霞元君建行宮。

知縣大人號召全縣上下,大興土木,歷時21年,碧霞宮才得以竣工。明嘉靖四十一年,一座高大的廟宇終于矗立在了浮丘山之巔。

其實,這位蔣知縣是另有所求:明里是給碧霞元君建行宮,暗里是討嘉靖皇帝的喜歡。

當時道教的傳播勢頭正猛,嘉靖皇帝對道教信奉的程度已達到如癡如醉的程度。嘉靖二十年,皇帝甚至搬出了皇宮,長期入住長春觀。不僅如此,嘉靖帝還專門做了五頂?shù)兰业南闳~冠,命嚴嵩等五位大臣天天戴著,不許隨意摘掉。

蔣虹泉身為官員,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大興土木,修建碧霞宮,就是為了投嘉靖皇帝所好,以示自己在浚縣黎陽城的輝煌政績。果然,蔣虹泉官運亨通,很快就得到提拔,由知縣提升為河南布政使,不久又走馬上任云南都御史。正如碑文所述:“工訖,蔣方為河南布政使,已而升云南都御史?!?/p>

古城墻

城西衛(wèi)河岸邊,一段古城墻特別引人注目。這段古城墻始建于明代初期,歷經(jīng)六百多年的風風雨雨。盡管已是斷壁殘垣,但它依然挺立在今天的陽光下,呼吸著新時代的氣息,也見證了黎陽古城的滄桑巨變。

沿衛(wèi)河黎陽古城墻基部砌青石,青石高4米;上部砌磚,磚墻厚1.3米;內(nèi)施以夯土,白灰灌漿,堅固異常。城墻南北兩側(cè)有劵形頂城門兩個,北部的為水驛門,南部的為允淑門。

允淑門高近5米,寬約5.5米。門的左側(cè)墻壁上,隱約可以看見“崇禎十四年修允淑門”石碑一塊。位于姑山南側(cè)的古城墻遺跡已經(jīng)坍塌,青石和磚也早已不見。

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這段黎陽古城墻,六百多年來,曾經(jīng)遭受到多次嚴重破壞,期間又多次重修擴建,日趨完整。特別是解放以后,維護得當,幸存至今。

文治閣

位于黎陽縣城中心的文治閣,始建于明初,是古城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是黎陽古城的標志性建筑,自古以來,當?shù)厝肆晳T稱它為“鐘鼓樓”。

文治閣是一座單體雙層的高閣建筑,通高約20米,由臺基和閣兩部分組成。臺基的平面為方形,每一面寬約12米。四面中部開四道拱形券孔,東西南北,相對通行。閣的東北角有供人登閣觀賞的曲徑小道。臺基平面上還建有一個兩層的四角重檐、攢尖頂方閣,下層四面開門,平臺四周回廊圍繞。

文治閣的拱形券孔上方,是清代書法家趙素廬和張哲留下的筆跡。東邊的“丹流東壁”和西邊的“碧瀉西山”為趙素廬所書;南邊的“清環(huán)黎水”和北邊的“黛護伾嵐”為張哲所書。每年正月古廟會,人頭攢動的社火演出時,都會從文治閣前經(jīng)過,這里也就成了觀賞社火演出的最佳場地之一。

毋庸置疑,文治閣是古城黎陽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是大運河沿岸重要歷史文化遺存,極有研究價值。同樣,對于大運河的歷史變遷和非遺探索,也有著重大的文旅價值。

云溪橋

云溪橋是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段——也就是衛(wèi)河上游——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橋梁。它作為大運河完整的歷史實物,為研究大運河的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2013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溪橋長60米,高10米,寬12米。橋面拱起,兩邊有石柱欄桿,四角原有青石華表,蔚為壯觀。橋下五孔券頂,古樸堅實,橋基造型就像起航的帆船一樣,由南向北,船頭就像射出去的箭鏃一樣,乘風破浪。

云溪橋位于古城黎陽西門,所以當?shù)厝朔Q“西大橋”。大運河從橋下流過,嘩嘩的水流聲日夜響個不停,令人遐思萬千。這一段是衛(wèi)河上游,兩岸楊柳依依,微風吹送。長長的柳枝輕拂河面,宛若少女低頭羞澀的可愛模樣。

一圈圈漣漪不斷向外擴展著,伸延著。古橋的倒影像一個猛子扎入清澈的水中,久久不愿意上岸。紫燕一會兒從橋上飛過,一會兒又穿過橋下,呢喃聲聲。

云溪橋頭的聲聲燕語自古就是黎陽的八大景致之一。該橋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木石結(jié)構(gòu),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從此,人們靠木船擺渡出入縣城,時間長達十一年之久,進出很不方便。直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縣魏廉川親自主持重修該橋。

修橋之前,魏知縣去信征求兵部尚書王越(黎陽籍)的意見,王越回信道:“大大的,小小的?!庇谑牵褐h就按照王越的意見重修。等修建工作完畢后,魏知縣才感覺到領(lǐng)會錯了尚書的意思。

比如橋下五個眼很大,橋面卻不很寬,看到這兒,他不由地感嘆道:“若是將橋面修得大大的,橋洞弄得小小的,既方便百姓出入縣城,又能讓過往的商船倒船搬貨,百姓掙個搬運錢。誰知弄反了,橋洞修得那么大,商船來來往往,出入自由方便,誰還會在這里歇息?。‘?shù)厝藳]有福氣??!”

黎陽倉

黎陽倉遺址位于大伾山北麓,東臨黃河故道。東北方向距黎陽古城遺址1公里左右,西距運河、衛(wèi)河1.5公里左右。因當?shù)厝朔Q此處為“囤上”,故而又稱“東關(guān)囤上遺址”。

該遺址處于山麓之中,遠遠觀望,總體呈南高北低地形。北部較為平坦,南部自西向東,呈階梯形。坍塌之處,有大量磚瓦殘塊疊壓。斷崖地表發(fā)現(xiàn)繩紋瓦、方格紋瓦、繩紋陶片,或帶菱形花紋薄磚,或帶“官”字印記的布紋板瓦,或帶裝飾圖案的簡瓦碎塊等。

黎陽倉乃隋代北部重要糧倉,開皇三年(583年)置,其功能是通過黃河和大運河漕運關(guān)東三省及河北糧儲,以供京師長安,即使唐宋兩代也從未間斷過,一直沿用。到了政和年間,黃河改道,黎陽倉的戰(zhàn)略功能漸失,遂無人看管,時間一久,便成了一堆荒冢,長滿野草。

《隋書·食貨志》載:“開皇三年,朝廷以京師倉廩尚虛,議為水旱之備,于是詔于蒲、陜、虢、熊、伊、洛、鄭、懷、邵、衛(wèi)、汴、許、汝等水次十三州,置募運米丁。又于衛(wèi)州置黎陽倉,洛州置河陽倉,陜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轉(zhuǎn)相灌注。漕關(guān)東及汾、晉之粟,以給京師?!?/p>

《隋書·地理志》載:“衛(wèi)縣有朝陽山、同山……黎陽縣有倉,有關(guān)官,有大伾山、枉人山?!?/p>

《括地志》載:“黎陽西南有故倉城,相傳袁紹聚粟之所,亦隋開皇中置倉處也。”

《資治通鑒·后晉紀五》:開運二年(945年)春正月,張從恩等議曰:“以相州糧少,不若引軍就黎陽倉,南依大河以拒之,可以萬全。”

《通鑒綱目》載:“隋文帝開皇三年,詔沿河置倉,運粟以給長安?!?/p>

《通鑒綱目質(zhì)實》載:“黎陽倉在大名府??h東二里,大伾山北麓,乃隋文帝所置?!?/p>

另載:“唐宋皆仍其制,漕河北糧儲以餉京師,自政和后,河易故道始廢?!?/p>

《太平寰宇記》載:“倉城……在黎陽縣西南隅,袁紹聚粟之所,亦即隋開皇中置倉處也?!?/p>

宋代張舜民《畫墁錄》描述:“予嘗登大伾,倉窖猶存,各容數(shù)十萬,遍冒一山之上?!?/p>

元代王惲《游東山記》:“遙徑北麓,穿蒼(倉)城,按觀隋唐廩制。”

大業(yè)九年(613年),隋煬帝再次征戰(zhàn)高麗,命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倉督運糧草。楊玄感與武郎將王仲伯、汲都贊治趙懷義私下商議,決定起兵反隋。

這一年六月,楊玄感悄悄潛入黎陽城,大索男夫,取帆布為盔甲,選少壯運夫八千多人,殺三牲盟誓。隨后,以討東萊叛軍為名,令各州縣之兵匯集黎陽倉。

楊玄感請李密為其謀劃三策,但聽了李密之計后,他又認為不妥。楊玄感焚盡停泊在黎陽的龍舟,自為先鋒,率兵直撲東都洛陽,不料剛出黎陽城沒有多遠,就被徹底剿滅。

大業(yè)十三年(617年),李密派徐世績領(lǐng)兵五千,自原武渡過黃河,與前來投靠的元寶藏、李文相等部會和后,共同襲破黎陽倉,并開倉賑濟災民。于是,大家紛紛踴躍參加義軍,“旬日得勝三十萬”。

瓦崗軍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趁士氣旺盛之際,又攻下黎陽倉,聲威大震,中原一帶的義軍和地方官吏紛紛投降歸附。

大業(yè)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揚州殺了隋煬帝后,揮師北上,想攻下瓦崗軍控制的黎陽倉,解決軍糧問題。為保住黎陽倉,李密巧施妙計,與守倉的徐世績形成犄角之勢,相互呼應,相互掩護,徹底擊敗宇文化及。

黎陽倉是隋代永濟渠沿岸規(guī)模最大的官倉,與東都洛陽附近的洛口倉齊名,更是隋代運河漕運的歷史見證和輝煌過往。

田萬里,1963年出生,河南鶴壁人,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yè)。1984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其中中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詩歌、報告文學、文學評論散見于《人民日報》《河南日報》《中國作家》《詩刊》等數(shù)十家報刊,多次獲獎并入選多種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