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芙蓉》2021年第3期|李曉君:臉
來源:《芙蓉》2021年第3期 | 李曉君  2021年08月03日08:09

如果不在房子中,我們不會刻意注意到自己的臉。房子中的浴室鏡、電腦屏幕、電視機里的鏡像、在廚房漫不經(jīng)心收拾時印在金屬廚具上彎曲的投影,甚至陷入深思時仿佛從書本紙頁上浮現(xiàn)出一張古老的臉龐,書架前用手指逡巡讀物翻開的勒口上的作者頭像,以及在睡眠中仿佛從天花板上紛紛向你走來的面影……此類種種,都在提醒著臉的存在。仿佛那是一本書,讓你隨時進入、閱讀。而在戶外、大街上、旅途中,你不太會關(guān)注自己的臉——你的注意力被外部的圖像、聲音所牽引。只有當(dāng)你獨處一室時,才會真正注意到它,你會習(xí)慣性地用手去觸摸臉,在鏡子里尋找那仿佛變得陌生、可疑的面孔,以便確認(rèn)自己的形象。

閱讀臉,這一行為,何其古老。有一度,我對博物館里陳列的古銅鏡充滿興趣,攬鏡自照——隔著玻璃窗,想象那鏡前的影像。博物館通常燈光幽暗,那在地底下沉睡千百年的古銅鏡,現(xiàn)在又換了個位置繼續(xù)沉睡——每次走進博物館,在銅鏡前,我都難免產(chǎn)生一種穿透玻璃,拾起那枚鏡子映照的沖動。銅鏡斑駁,泛著綠銹,看起來完全失了光芒——不免讓人深深懷疑,它能否清晰地映現(xiàn)美人的面容?這與我們在博物館書畫廳看到的,幾近暗黃的美人圖感覺一樣——我們看不出那超凡絕塵的佳麗形象,就像是時光的做舊,給觀者展示出一個過氣的、暮氣沉沉的美人,一個贗品,美人不可靠的替身。銅鏡古老,仿佛容顏一經(jīng)映照便迅速老去。而玻璃永遠年輕——這是一種奇怪的物質(zhì),有時,我們在鄉(xiāng)下見到那種古宅——也不那么古老,一百多年的歷史,房子已經(jīng)老舊、頹敗不堪,但鑲嵌在門扇、窗格間的玻璃(有些是彩色玻璃),卻還像新的一樣。而古銅鏡卻不會這樣,它一經(jīng)同主人埋入地下,便徹底黯然失色,拒絕再讓別的形象在那曾經(jīng)光滑冰涼的深處升起。

是鏡子喚醒了自我的存在。鏡子重疊的形象里產(chǎn)生的卻是孤獨。在你與妻兒老小歡樂共處的時候,鏡子仿佛消失了。通常,只有在太太不在身邊、女兒上學(xué)去了——唯獨我一個人在家時,我才會聽到鏡子的呼喚——我會不自覺地走到它面前,看到里面那個有時睡眼惺忪、胡子拉碴、發(fā)如飛蓬,有時目光炯炯、滿面春風(fēng)、輕松自若的“我”來。無論是臉頰塌陷了,還是白絲增多了、眼圈更黑了,或是神情焦慮、若有所思,抑或臉上恢復(fù)了血色、顯示出一種對未來的信心和期待,臉,都在提供一種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的證明。只有當(dāng)你凝視自己臉的時候,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處境,并在那一情境中,對自己的狀態(tài)做出反思。雖然鏡子的屬性是映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攬鏡自照這一行為,得到的多是孤獨。

我小的時候,對懸掛在鄉(xiāng)間門楣上方的剪刀和鏡子不解——如果鏡子,不是為了使形象現(xiàn)身、顯影,那鏡子就失去了它自身的意義。我不知道,那里面藏著一種簡樸但也深奧的有神論的認(rèn)識——在人類學(xué)或民俗學(xué)意義上,這枚鏡子不是為了照見,而是為了阻擋(使污穢和鬼怪不能進屋),具有驅(qū)邪避穢的功能。在神話故事里——無論歐洲、中東還是東亞,鏡子都有著服務(wù)于超自然和異己力量而不僅僅是臉的傳統(tǒng)。而神話的機能和怪力亂神的故事,都要通過臉來反映,只有在鏡子里的形象得到確認(rèn),上述神話學(xué)的傳說和故事才能成立。

有一度,我還對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的《阿爾諾芬尼夫婦像》這幅畫感到不解。畫家在精心地描繪一對富裕的新婚夫婦同時,在身后墻壁上還畫了一個精美的鏡子,里面卻藏著畫家本人的形象。如果說這一仿佛是美好愛情的“婚紗照”,葆有中世紀(jì)資產(chǎn)階級興起催生人文主義思潮的意思在里頭,那么畫家“惡作劇”式的在一幅充滿著忠貞和宗教意義上的新婚場景里,插入自己的臉,似乎在消解著什么,是對愛情和忠貞的懷疑?是對資產(chǎn)階級生活觀念和情趣的戲弄?還是其他,則不得而知了。無疑,墻上的鏡子拓深了畫面的空間,使之具有無限循環(huán)下去的可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張隱藏在鏡子里面的臉,也具有無限循環(huán)和增殖的可能性。畫家似乎想要讓自己在無限延伸的時間和空間里,對愛情和婚姻進行旁觀和審視。

通常我獨處的時候,唯有書和鏡子,是使我受益的。我的閱讀很寬泛(但似乎也很局限),我通常喜歡同時閱讀好幾本書,它們有的攤開在書桌上,有的折頁放在沙發(fā)上,有的(經(jīng)常是好幾本)疊放在床頭。至于哪本會成為睡前的讀物,則不一定。也許,我在客廳里關(guān)燈準(zhǔn)備去臥室上床時想好了閱讀哪本書,但伸手拿起的卻是另一本。我不能保證某本正在閱讀的書能完全讀完。我的書柜里,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和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及《加繆全集》,購來已有二十多年了,數(shù)次決心全部讀完,但都是半途便丟下了——我又拿起了另外一本書。我習(xí)慣于(和滿足于)這樣一種閱讀方式,仿佛在家里坐下來,隨時可以閱讀。當(dāng)目光隨著文字移動時,那書中的畫面(伴隨著自己的臉),會在鏡子般的書頁上浮現(xiàn)——沒有哪一種方式,會比閱讀文字更讓人欣慰和滿足。

有時我會突然中斷閱讀,將書擱在腿上,手指不自覺地輕輕滑過書頁,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小指似乎還緊緊夾著某頁紙張。我側(cè)躺著,將眼鏡摘下來,眼前一片模糊。我不斷地進出衛(wèi)生間,坐在馬桶上,或站在浴室鏡前凝思時,感受到閱讀帶來的短暫暈眩和幸福感。浴室的空間將室內(nèi)的靜謐放大,對音響的阻擋和排斥,是內(nèi)心獲得完整寧靜的前提。帕慕克說:“我對著鏡子閱讀自己的臉。我的臉是羅塞塔石。”這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登基詔書的石頭,分別用希臘文字、古埃及文字和當(dāng)時通俗體文字刻了同樣的內(nèi)容。我看到鏡子里的臉,不是歷史的景深和衰落的文明,而是一種中年人——有著東方古老民族特征——寄予幻想和臣服命運的臉,是疲憊、猶疑,也是超然和平淡。有時我坐在桌前凝思——我的手機壓在攤開的某本書上,手機光滑、黑色的鏡面倒映著窗簾、天花板——往前俯視,一張戴著眼鏡的臉在里面出現(xiàn)。通常我不會注意到這個形象,我在打開的筆記本前寫作,我在寫作《臉》這篇短文時,試圖回憶自己的面容,仔細(xì)看白色的文檔頁面,有一張淡淡的臉的虛影,躲在文字后面。

臉和房子構(gòu)成一種修辭、一種隱喻。臉在房子里無處不在,那是它窺探、自察、回憶的證明,臉在房子空間各個角落浮現(xiàn)——當(dāng)它端詳著眼前的綠植:蕨類、橡膠樹、梔子花、金錢草、綠蘿、菖蒲——當(dāng)我現(xiàn)在,在自己家里回憶居住在鄭女士出租屋里的綠植,我不能完全確認(rèn)上述植物就是當(dāng)時太太所種植的品種。我當(dāng)時附身去看這些植物——太太出門遠行,吩咐我照顧好這些花草,我仿佛是第一次見到它們似的。我記不起它們搬進我們家時的模樣——它們何以長成現(xiàn)在這個模樣,我也一無所知。說實話,我對這些植物平常并不上心,我沒有種植花草的習(xí)慣——這是太太的愛好,雖然,在這方面失敗的教訓(xùn)比成功的次數(shù)多。我端詳這些綠植,臉幾乎淹沒到里面去了——甚至在一個透明的球形玻璃缸里。我在那浸著植物根莖的水面上看到一張古怪的臉:一張對照顧花草沒有信心的、冷淡的臉。

我也許應(yīng)該想到,一張出現(xiàn)在出租屋中的臉,它與房子之間構(gòu)成的修辭和隱喻,毫不穩(wěn)固。事實上,這空氣里,還浮動著許多消失的臉——雖然消失,但依然存在,就像那位尼德蘭畫家描繪的阿爾諾芬尼夫婦,并沒有意識到,他們在臥室里攜手留下這一無法磨滅的瞬間——被畫布照相般寫實地留存下來,其實在那深處的墻壁鏡子里,還隱藏著另外一張臉。

李曉君,本名李小軍,1972年6月生,出生于江西蓮花縣,現(xiàn)居南昌。中國作協(xié)會員,江西省作協(xié)主席。著有散文集《時光鏡像》《晝與夜的邊緣》《尋夢婺源》《梅花南北路》《后革命年代的童年》《暮色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