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新世紀世界華文文學研究再思考 ——“新世紀二十年: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境遇與走向”學術論壇綜述
來源:文藝報 | 杜未未 朱云霞  2021年11月19日09:30
關鍵詞:華文文學

21世紀以來,中國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成果豐碩,成就斐然,學科建構意識、史料發(fā)掘與整理、理論創(chuàng)新、跨界整合等都推動華文文學研究向縱深處拓展。隨著學界對中國經(jīng)驗和世界視野的強調(diào),華文文學研究的境遇也發(fā)生了變化,如何面對過往文化資源與學術典范,走出既定言說體系,推動研究范式轉(zhuǎn)型,重審華文文學的意義和定位,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為此,中國礦業(yè)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嘗試搭建高端有效的學術交流與對話平臺,10月30日,“新世紀二十年: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境遇與走向”學術論壇在江蘇徐州舉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浙江大學等的30余位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

會議開幕式上,中國礦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副處長張矛矛、中國礦業(yè)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史修永介紹中國礦業(yè)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的“興文”戰(zhàn)略,以及建設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特色團隊的愿景。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楊,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現(xiàn)代室主任趙稀方先后致辭。他們在發(fā)言中闡釋了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價值和意義,表達對新生代研究者的期待以及拓展華文文學研究視野的再思考。

與會者主要圍繞新世紀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境遇與走向,從以下五個議題展開研討:

一是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理論視野與史料意識。南京大學教授劉俊立足于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的位置意識,探討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范疇的擴容與學理立場的構建;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趙稀方深入挖掘史料價值,細致辨析香港“作聯(lián)”與“作協(xié)”的發(fā)展軌跡;廈門大學教授朱雙一由“世界華文文學”概念的內(nèi)涵、外延出發(fā),駁斥了“華語語系”概念的偏頗;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教授胡德才梳理世界華文文學領域文學傳媒研究現(xiàn)狀,認為文學傳媒研究在傳統(tǒng)的文學史研究和文學審美研究基礎上,打開了初具學術范式的新的研究領域,且具有巨大的理論提升空間等等。

二是性別視野與跨域經(jīng)驗。武漢大學教授趙小琪提出,自傳性寫作是處于邊緣位置的湯婷婷等歐美華人女性作家建構自我聲音和形象的極為有利的武器,并從敘述人記憶、隱含讀者閱讀、互文性文本對比三方面探討歐美華人女作家自傳性作品。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凌逾聚焦于加拿大華裔作家張翎的留洋女性題材創(chuàng)作,歸納其招魂敘事、風感敘事、通感敘事等多維敘事方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重崗指出,趙淑俠通過小說倫理建構了海外民族主義詩學的獨特形態(tài),華人主體意識的自覺、成長和深化,既是華族文化得以存在的靈魂,也是趙淑俠小說寫作的要津。

三是馬華文學研究。江蘇師范大學教授王艷芳縱覽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馬華文學研究,認為在宏觀整合和微觀聚焦中交錯發(fā)展的馬華文學,一方面顯示了華文文學研究從臺港到海外再到整合世界的宏觀視野,另一方面也凸顯出馬華文學研究從東南亞華文文學框架、到新馬文學一體、再到馬華文學自身的微觀聚焦。在文學作品個案研究方面,浙江大學教授翟業(yè)軍認為黎紫書的《流俗地》是“悲壯”而“驕傲”的,作者既是馬華文學的異數(shù),也代表著隱喻化的馬華文學的嶄新可能;中國礦業(yè)大學副教授朱云霞提出《流俗地》通過家庭性話語、可對話空間、坊間意識營構的是和見證式時空敘事相對應的另一種地方感,作者試圖不帶標簽或偏見地呈現(xiàn)地方變遷背后不同個體/群體的情感歸屬與文化經(jīng)驗,探尋多元對話、包容與救贖的可能。暨南大學副教授溫明明重點考察黃錦樹對魯迅《故鄉(xiāng)》的接受與變異,對魯迅《故鄉(xiāng)》及其文學傳統(tǒng)的重新命名,使得“魯迅”在東南亞華文文壇成為更具生產(chǎn)性的“遺產(chǎn)”。

四是北美華文文學研究。暨南大學教授白楊縱觀百年來文學中的“金山”敘事,從歷史原生態(tài)性質(zhì)的文學記錄,表現(xiàn)海外華僑華人家國憂患意識的史詩性呈現(xiàn),帶有傳奇色彩的家族回憶錄、女性生命史的建構等方面,考察不同歷史時期本土經(jīng)驗與世界性視野的相遇。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戴瑤琴系統(tǒng)梳理新世紀20年北美華文文學創(chuàng)作流變,從題材轉(zhuǎn)折、創(chuàng)作群體、文化選擇等角度,總結交流互通的文學構思、藝術立場和生命闡釋,對美華文學的亮點實施攏合及整合。東南大學教授張娟關注到新世紀以來,以盧新華為代表的一批海外華文作家試圖“以魯迅為方法”,通過“新國民性”的提出解決文明重建的問題,表現(xiàn)出海外作家的五四啟蒙的精英立場。江蘇師范大學教授王志彬指出,新移民作家陳河在多元混雜的文化語境中呈現(xiàn)出跨民族、跨文化的書寫特色和理性態(tài)度,以更為開闊的精神對個體生存方式進行哲學反思,對母體文化進行重新審視。中國礦業(yè)大學講師杜未未認為陳河由生命體驗出發(fā),形成兼具認知廣度與自我特色的世界視野,并以空間建構方式加以呈現(xiàn),既形成具有精神地標屬性的阿爾巴尼亞系列,也將他者性思考融入異托邦空間的塑造中。

五是香港文學研究。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鄧瑗關注“90后”香港作家群發(fā)展面貌,認為相比于“80后”曾在文壇上掀起的青春、叛逆之風,最近才進入人們視野的“90后”香港作家顯得格外沉著、厚重,其創(chuàng)作展現(xiàn)了一種沉甸甸的現(xiàn)實感,揭示社會問題的同時,又衍生出清醒、深刻的自我意識。徐州工程學院副教授趙皙以交叉學科視角,考察香港作家跨語言書寫過程中“言語共同體”的構建,指出香港作家的“半唐番”式的表達及“三及第”文體區(qū)別于官話和英語為書寫語言的通行文體,具有明顯的文化邊界和文化融合色彩,反映了中華文化基因在地方文化中的凸顯。

在閉幕致辭中,南京大學臺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劉俊認為,此次會議立足理論視野、史料意識和區(qū)域研究對新世紀以來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進行梳理和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在思考中推進并建構中國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理論范式和話語資源依然是需要努力的目標。中國礦業(yè)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王青在會議總結階段,肯定了與會學者思考的深度和研究的廣度,認為此次會議對于本校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未來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