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聲音的中國——當代歌詞入史和經(jīng)典化問題
來源:《中國當代文學研究》 | 孟繁華  2022年05月24日15:16

內(nèi)容提要:現(xiàn)代詩歌是一個現(xiàn)代建構(gòu)起來的文學形式,它與古代詩詞幾乎完全失去了關(guān)系,古代詩詞一直與“歌”有關(guān),從詩經(jīng)到宋詞、元曲。但是,現(xiàn)代歌詞一直被排斥在文學史之外,一方面與歌詞的經(jīng)典化程度沒有完成有關(guān),一方面也與精英知識界對歌詞的“排斥”心理有關(guān)。歌曲(當然包括歌詞),像炎熱夏季的陣陣微風,讓人分外愜意,但卻沒有人在意。四十多年來,歌詞創(chuàng)作情況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而且經(jīng)典化程度日益提高,同時,歌詞與時代和日常生活的關(guān)系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詩歌。如果是這樣,優(yōu)秀的歌詞創(chuàng)作就有理由進入當代文學史。

關(guān)鍵詞:歌詞入史 文學史觀 鄧麗君 崔健 經(jīng)典化

這篇文章我想討論兩個問題:一是當代歌詞是否應該進入文學史,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現(xiàn)在還沒有被寫進文學史是為什么;二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歌曲建構(gòu)了怎樣的時代想象,歌曲和我們?nèi)粘I钍且环N怎樣的關(guān)系。這兩個問題都不深奧,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由作出回答。但是,越是看似常識的問題,可能越容易被我們輕視,越容易回答得似是而非。思考這個“精英階層”不屑的問題,恰恰是緣于“精英階層”的一次“微信狂歡”。2020年11月某一天,在當代文學研究一個群里,郜元寶教授轉(zhuǎn)發(fā)了歌手王琪創(chuàng)作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音樂視頻。然后群里很多人一遍遍地轉(zhuǎn)發(fā)。那一夜,是當代文學界的大眾文化的狂歡節(jié)。我還沒有見過這個從事“高端”文學研究的學術(shù)群體,對一首典型的大眾文化歌曲如此的傾心甚至膜拜。大牌教授們說了許多“深受感動”的話并且持續(xù)了很久。2021年8月19日,洪子誠老師突然給我發(fā)了一個音樂視頻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并留言“一起回到明天”。蔡琴、蘇芮、齊秦、費玉清等明星歌手把我?guī)нM了久違的1980年代,眼里突然滿含淚水,內(nèi)心的感動難以言表。

洪老師對音樂的鑒賞力一直被我膜拜,他為周志文先生的《冬夜繁星——古典音樂與唱片札記》寫的序言,以及《親近音樂的方式:讀呂正惠的〈CD流浪記〉》和隨筆《與音樂相遇》,顯示了他深厚的音樂修養(yǎng)和古典的音樂趣味。但他對大眾音樂如《明天會更好》同樣沒有排斥。當然,這與時代的變化有一定的關(guān)系。這樣的場景當然不是第一次。記得1980年代,當金庸的小說風靡文化市場時,現(xiàn)代派文學在嚴肅文學界也大行其道。那些白天大談現(xiàn)代派文學的批評家們,“腋下”也經(jīng)常夾著金庸的小說。這個場景不是諷刺,我愿意將其理解為對時代文化和個人趣味的不同表達。三十多之后,學界的精英們放下了身段,敢于面對也坦然承認大眾文化的魅力。這是一個巨大的歷史進步。

一、歌詞與文學史的關(guān)系

四十年來的文化時間里,率先承認歌文學性的,是謝冕先生。1996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他和錢理群編的《百年中國文學經(jīng)典》第七卷1980年代詩歌卷里,第一次將崔健的《一無所有》作為經(jīng)典選入。這來自于謝冕先生的判斷力,就像1980年,他率先支持了“朦朧詩”一樣,體現(xiàn)了他作為一個文學史家和文學批評家的眼光。這個選擇在當時引起了反響;陳思和在199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中,曾專辟一節(jié)討論《一無所有》,肯定其“在藝術(shù)上達到了堪稱獨步的絕佳境界”。即便如此,我們?nèi)匀徊荒苷J為歌詞已經(jīng)寫進了中國當代文學史。無論是謝冕先生還是陳思和先生,他們選擇崔健的《一無所有》或辟專節(jié)討論,都可以看作是一個“個別事件”,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歌詞作為一種文學類型,仍然沒有進入中國當代文學史的講述范疇。

關(guān)于當代歌詞是否應該進入文學史,一直在討論。但這些討論始終以微弱的聲音處在學術(shù)的邊緣,并沒有真正引起當代文學史家的重視。參與討論的既有文學專業(yè)的學者,也有音樂界業(yè)內(nèi)人士或詞作家,比如喬羽等。但是,如果文學史家不介入討論,或者歌詞創(chuàng)作一直不在當代文學史家的視野里,討論的規(guī)模無論大小作用都不大。這也可以看作是“文學史權(quán)力”之一種。一個典型的事例,是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傅宗洪2010年完成的博士畢業(yè)論文《現(xiàn)代歌詞與大眾詩學的現(xiàn)代重構(gòu)》。傅宗洪希望他的論文能夠加入洪子誠老師主編的“新詩研究叢書”。我將書稿推薦給了洪子誠老師。洪老師看完書稿之后,寫了長長的意見。洪老師信中提出了一些問題,比如,對現(xiàn)代詩,確實存在忽略歌詞研究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部分原因可能來自“歌詞”與“現(xiàn)代詩”(新詩)之間的曖昧關(guān)系。1950年代以來,文學、詩歌刊物也常有開辟“歌詞”的欄目,但是它的地位、性質(zhì),并未獲得共識的認定。究竟是新詩(現(xiàn)代詩)中的一種“體式”(類型),還是只供作曲家譜曲用的文字底本?它對新詩是否存在或應該發(fā)揮積極影響,過去也很少討論;“歌詞”是否具有獨立的“類型”意義,或者說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它能成為“抒情文學種族”中“重要抒情話語類型”(論文提出的論斷),這不是一個不證自明的,而是需要討論的問題;精英、知識分子立場,孤芳自賞需要反省,警惕,但“大眾”“庸常生活”“民間”也是魚龍混雜,不必迷信(“大眾”“民間”概念的復雜性,1990年代后期以來已經(jīng)有深入研究);“啟蒙”需要反思,卻不一定就“過時”;“五四”有需要走出的“陰影”,但其“文化光輝”仍值得記取,尤其在中國社會整體精神滑坡的今天。①這封近三千字的信,一方面反映了洪老師對學術(shù)工作的認真負責。作為主編,他逐字逐句地閱讀了這部博士論文的全文,坦率地提出了他的看法;一方面,討論的具體對象雖然是一篇博士論文,但也充分地表達了洪老師對歌詞與新詩關(guān)系的基本看法?;蛘哒f,洪老師雖然沒有專門討論過歌詞與新詩的關(guān)系,但這個關(guān)系一直在洪老師的視野之中。在我有限的閱讀范圍之內(nèi),甚至可以說,關(guān)于歌詞與新詩關(guān)系的討論,就學術(shù)性而言,還沒有達到洪老師這封信的深度。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洪老師的這些看法就是唯一尺度,洪老師自己也不會這樣認為。

但事情的全部復雜性可能還不止洪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如果以文學史的眼光討論問題,可能還要復雜得多。比如詩經(jīng)、樂府詩、宋詞等,原本都是歌詞,都是可以譜曲歌唱的。由于古代記譜方式的局限,使這些譜曲難以流傳,今人很難還原而只有“歌詞”流傳下來。比如《詩經(jīng)》,風是十五個諸侯國的民間歌曲;雅是宮廷里的正統(tǒng)音樂,天子賜酒宴飲前唱的;頌是祭祀時演唱的。比如樂府詩,漢代有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gòu),稱樂府。樂府初設于秦,是當時少府下轄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gòu)。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漢漢武帝時期。樂府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比如宋詞,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是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有長有短,就是為了更便于歌唱。因是配合音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長短句等。所謂“詞牌”“曲牌”,顯然都與音樂有關(guān)系。元曲原本是民間流傳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diào)”等等。這些無論雅俗的詞曲,都是可以演唱的,經(jīng)過歷史化和經(jīng)典化之后,這些曾經(jīng)的“歌詞”無一遺漏地走進了文學史,并且成為文學經(jīng)典,成為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學遺產(chǎn)。

進入現(xiàn)代后,經(jīng)過文學革命,現(xiàn)代詩崛起,“新文學”幾經(jīng)博弈成為主流?,F(xiàn)代詩得風氣之先,雖爭議不斷“訴訟”不斷,但“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新詩的正統(tǒng)地位日益鞏固難以撼動?,F(xiàn)代文學史普遍認為,新詩最早產(chǎn)生較大影響的,是周作人的《小河》。《小河》寫于1919年1月,發(fā)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2號?!缎『印芬粏柺?,即以與眾不同的風格引起關(guān)注。胡適在《談新詩》中評價此詩“是新詩中的第一首杰作,但是那樣細密的觀察,那樣曲折的理想,決不是那舊式的詩體詞調(diào)所能表達得出的”。但是,在《小河》發(fā)表的前五年,或者說在新詩誕生之前的1914年,李叔同已經(jīng)創(chuàng)作了被稱為“學堂樂歌”的《送別》,并在中、小學傳唱。普遍的看法是,現(xiàn)代歌曲發(fā)生于“學堂樂歌”。20世紀初期中國各地新式學校中音樂課程中大量傳唱著一些中文原創(chuàng)歌曲,這些歌曲以簡譜記譜,而曲調(diào)多來自日本以及歐美。學堂樂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音樂家,代表作有《送別》《春游》等。學堂樂歌是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是中國最早的校園歌曲,對于推動中國走向現(xiàn)代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但是,百年新詩史從學堂樂歌開始,就被拒絕了歌唱文化入“詩史”。謝冕先生的《中國新詩史略》沒有討論學堂樂歌于新詩的關(guān)系;洪子誠、劉登翰先生的《中國當代新詩史》也沒有關(guān)于當代歌詞的章節(jié)。這個現(xiàn)象背后隱含著兩個未被言說的原因。第一,“新詩”是一個絕對的“現(xiàn)代”的產(chǎn)物,新詩是完全中斷歷史“另起爐灶”的行為。胡適“文學改良芻議”的“八事”,基本是與詩歌有關(guān)的?!鞍耸隆睂τ诰芙^傳統(tǒng)的決絕一覽無余。雖然后來有對傳統(tǒng)文學的“舊事重提”,但狂飆突進的新詩已無可阻擋,任何人插上一腳都會被認為是歷史前進的“絆腳石”。新詩經(jīng)過百年的建構(gòu),確實已經(jīng)獨立門戶而且森嚴壁壘。從某種意義上說,經(jīng)過現(xiàn)代的建構(gòu)或組裝,新詩和舊體詩詞已經(jīng)斷然有別煥然一新。盡管后來謝冕先生在《中國新詩史略》中說,“在中國傳統(tǒng)詩學中,詩和歌本為一體,舊時的詩(詞、曲)均可吟唱,于是方有流行至今的‘詩歌’一詞”。“詩歌的力量在于始發(fā)乎情,又以抒情的方式出之。長言也好,磋嘆也好,舞蹈也好,這些表現(xiàn),一言蔽之,關(guān)涉詩的音樂性。中國古詩詞是講究聲律的,這是先人有感于詩與歌密不可分的特性,傾數(shù)代之功的追求?!雹诘?,現(xiàn)代詩完全離開了這一傳統(tǒng),并且成為“新詩”新的一部分。第二,是“文學史結(jié)構(gòu)”的規(guī)約。“文學史”也是現(xiàn)代、甚至當代的產(chǎn)物。王瑤先生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中國新文學史稿》,洪子誠先生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基本結(jié)構(gòu)都是“四分法”:詩歌、小說、戲劇、散文。都沒有現(xiàn)代或當代的歌詞入史。這種結(jié)構(gòu)也導致了一種文學史觀念的形成和流行。但是,他們都沒有解釋歌詞為什么不能進入文學史的敘述。略有不同的,是謝冕先生的《中國新詩史略》,他講述了這一件事情——

一個民族已經(jīng)起來。他們最終甩掉了戰(zhàn)爭的陰影,迎來了一個嶄新的黎明。詩人們用自己的聲音贊美了民族的新生,也用自己的聲音埋葬了一個舊時代。那曾經(jīng)是多么悲壯的一頁詩史。公劉在為詩集《黎明的呼喚》寫的序中,描繪了當日中國這一幅動人的畫面:“四十年代后半葉是災難深重的歲月,半個中國在水深火熱中呻吟、掙扎;革命的早行者們不時在這里和那里發(fā)出一聲兩聲怒吼,但都很快就或者被扼殺了或者被掩堵了。而另外的半個中國卻正以自己的鮮血燃燒起一片輝煌的烈焰。輝煌的這一半理所當然地感染著和吸附著污黑的那一半?!惫珓⑸钋榈鼗貞浧鹚斈晔窒矏鄣囊恢Ц枨?/p>

當黑暗將要退卻

而黎明已在遙遠的天邊

唱起紅色的凱歌

——我們?yōu)槭裁床桓璩?/span>

當鏈鐐還鎖住

我們的手足,鮮血在淋流;

而自由已在窗外向我們招手

——我們?yōu)槭裁床桓璩、?/span>

公劉喜歡的這支歌曲,就是詩人力揚創(chuàng)作的詩歌《我們?yōu)槭裁床桓璩贰5?,謝冕先生也不是將其作為歌詞寫進《中國新詩史略》,而是為了討論另一個問題順便提到的。如果說歌詞,特別是當代歌詞,在發(fā)展過程中也逐漸構(gòu)建了自己的特性——也就是即時性、通俗性或大眾化——這一點與詩歌的發(fā)展確實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已經(jīng)失去了通約關(guān)系的話,那么,洪子誠先生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為什么還要單辟一章專門討論當代的“通俗小說”,并且將其稱為“被壓抑的小說”。如果這個判斷沒有問題的話,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當代歌詞也是“被壓抑的詩歌”。這當然只是一個比喻,事實上洪老師討論“被壓抑的小說”,情況與歌詞的“被壓抑”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想討論的,是歌詞可以入史的另一個問題。

二、四十年來歌詞的經(jīng)典化

歌曲是詩歌和音樂的結(jié)合,供人歌唱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歌曲也是一個時代情感、氣氛、精神、心情的表意形式。改革開放四十年,歌曲從單一的“國家聲音”,逐漸走向多元和豐富,它的敏銳性和大眾化,以及多媒體的推波助瀾,決定了歌曲影響的廣泛性。四十年是短暫的一瞬,但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仍可以明確地識別歌曲在不同歷史時段表達的時代氛圍和大眾的關(guān)懷。因此,歌曲的聲音,就是中國情感的聲音,它建構(gòu)了時代現(xiàn)實的和理想的中國想象。1980 年代以來,向世界敞開的文學藝術(shù)界,展現(xiàn)了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情感方式和藝術(shù)風貌。這個變化在歌曲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因此也一定與歌詞創(chuàng)作的變化有直接關(guān)系。歌詞塑造了音樂形象,也為音樂創(chuàng)作提供了靈感。過去強調(diào)歌曲的主要功績在譜曲,顯然是片面的。正確的理解,應該是詞曲是歌曲的兩翼,缺了任何一個,歌曲都不能成立。

文學藝術(shù)的發(fā)展和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有極大相似性,誰也不曾料到,四十年前改變中國歌曲面貌的,首先是港臺地區(qū)歌曲的反哺。最先引起中國大陸民眾強烈反響的是鄧麗君的歌。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鄧麗君的歌流傳到中國大陸,迅速受到年輕群體的狂熱喜愛。一方面是民間掩飾不住的喜悅,一方面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嚴厲批判。但是,鄧麗君是不可阻擋的,在“盒式帶”時代,《何日君再來》《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恰是你的溫柔》《又見炊煙》《甜蜜蜜》《一簾幽夢》等,初始在民間秘密流傳,然后傳遍了大街小巷。鄧麗君旋風溫柔地刮過大江南北。思想解放運動的全面展開,鄧麗君穿越了意識形態(tài)的壁壘而有了合法性。鄧麗君的流行,改變了中國歌曲一副面孔的格局。后來各個方面的評價大體是這樣:

人民網(wǎng):鄧麗君是華人音樂歷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她不僅影響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fā)展,更在文化領(lǐng)域里影響了華人社會;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個文化符號;她代表著一種自由創(chuàng)作的聲音,流行歌曲開始真正是一種來自非政治性、非傳統(tǒng)性的自由創(chuàng)造;

搖滾歌手崔?。簩τ谥袊袊箨懥餍幸魳返脑缙陂_發(fā),鄧麗君的音樂無疑起到了發(fā)凡啟蒙的作用;

音樂評論家金兆鈞:鄧麗君是中國樂壇獨樹一幟、不可磨沒的杰出藝術(shù)家;

歌唱家李谷一:鄧麗君的音樂是對中華民族音樂的一種新的詮釋;她的歌曲用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tài),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作曲家徐沛東:她以情帶聲,以聲帶情口語化的演唱風格,自然,親切;

歌唱家董文華:可以說鄧麗君是華語樂壇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峰;

歌唱家王昆:鄧麗君堅持走民族化的藝術(shù)道路,把眾多中國民歌和中國古典詩詞介紹到了世界各地,介紹給了廣大的海外華僑。她為創(chuàng)立民族化的聲樂藝術(shù)作出了貢獻,并在國際歌壇為中華民族爭得了榮譽等等。

即便鄧麗君1995年去世之后,她仍是中國當代樂壇的巨大存在。

鄧麗君去世時,中國當時影響最大的詞、曲作者喬羽、谷建芬、王健、徐沛東等,共同寫了悼詞發(fā)往臺灣:“一個用歌聲給人們帶來溫馨的人,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她。”1995年5月10日中央電視臺在黃金時間的新聞,也播報了鄧麗君逝世的消息。各種紀念性的設施和活動,包括紀念館、主題餐廳、音樂花園、銅像、懷念書籍、紀念歌曲、演唱會、音樂劇、舞臺劇等,一時蔚為大觀經(jīng)久不衰。后來,我們在電影《芳華》中看到了那一時代青年們對鄧麗君的迷戀和熱愛;甚至著名編輯家、作家程永新還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我的清邁,我的鄧麗君》。他在“創(chuàng)作談”中說:“寫這篇小說總被一種感傷的情緒所圍繞。曾經(jīng)因為鄧麗君去了清邁。鄧麗君是一個時代的女神,她啟蒙了我們那個時代無數(shù)人對流行音樂的認知。還記得大學時期的學生宿舍,劣質(zhì)的手提錄音機開得震天響,鄧麗君的歌帶一遍遍地回響,提振所有人苦讀的精氣神。”④ 鄧麗君用她軟性的歌聲參與啟蒙了靈魂的解放。情感的表達不止是排山倒海一往無前,同時也可以表達內(nèi)心私密的多樣的情感渴望。因此,鄧麗君的歌聲是1980年代啟蒙運動的一部分。許多年以來,精英知識分子對不同的大眾文化有各種各樣的評論,但是在對待鄧麗君與崔健的支持和肯定幾乎沒有不同的聲音。

港臺音樂文化的反哺,除了鄧麗君之外,還有臺灣校園歌曲?!锻馄诺呐旌场贰蹲咴卩l(xiāng)間的小路上》《橄欖樹》《故鄉(xiāng)的風》《龍的傳人》《赤足走在田埂上》《蘭花草》《童年》等,在1980年代的大學校園和各種晚會上風靡一時。校園歌曲誕生于1970年代中期的臺灣各大學校園,也被稱為“校園民歌”“現(xiàn)代民歌”等。它從我國的民間歌曲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yǎng),并將西方鄉(xiāng)村歌曲的音樂元素融匯其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通俗歌謠體”。校園歌曲表現(xiàn)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青春活力富有詩意的浪漫氣息。涌現(xiàn)出了侯德健、羅大佑等臺灣校園歌曲的代表性人物。

崔健是1980年代中國誕生的最有影響力的搖滾歌手。他同時還是詞曲家、音樂制作人、吉他手、小號手、導演、演員、編劇,橫跨搖滾、民謠、嘻哈、中國民樂、電子樂等。1986年5月9日,崔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的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演唱了《一無所有》,宣告了中國搖滾樂的誕生。搖滾樂從誕生的那天起,也一直伴隨著巨大的爭議。但是,那個時代的寬容就在于,即便有爭議,異質(zhì)的聲音還有存活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時代環(huán)境一直向著更開明、更包容的方向發(fā)展。1988年7月16日,《人民日報》以一篇1500字的文章《從〈一無所有〉說到搖滾樂——崔健的作品為什么受歡迎》作為文藝版頭條發(fā)表。這是搖滾樂歌手第一次在內(nèi)地主流媒體上被報道。崔健被主流意識形態(tài)承認之后,一直被認為是中國音樂走向多元的領(lǐng)袖和象征,在坊間被稱為中國的“搖滾教父”。在中國,歌壇空間多樣性的建構(gòu),主要是時代發(fā)展方向的變遷?;蛘哒f,在改革開放的總體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更民主、更自由、更多樣的文化環(huán)境是歷史不可阻擋的大趨勢;另一方面,文化市場的形成成為大眾文化多樣性的巨大推手。比如演唱會、“青歌賽”、影視歌曲、春晚等大眾文化形式,拓展了大眾文化空間,歌曲創(chuàng)造呈現(xiàn)出了與歷史截然不同的形態(tài)。

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王立平為創(chuàng)作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插曲得到具體的說明。王立平開始創(chuàng)作時非常躊躇,“寫成什么樣的,流行的、現(xiàn)代的、類港臺的,都不行,流行的也是留不住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風格更不行,缺人情味;戲曲、民歌也不足以表現(xiàn)某些感情”,“最終決定把它寫成‘十三不靠’,創(chuàng)造一種能且只能適合紅樓夢的‘音樂方言’ …… 對于紅樓夢,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的紅樓知識是多是少,是紅學家也好,初讀者也好,都有權(quán)得到一份自己的特別的感受?!边@就是創(chuàng)作自由。當然,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實了“曲”對于“歌”的重要性。說這些,無非是說明四十年來作為聲音的歌曲,對于中國文化想象和文化環(huán)境的塑造,對中國形象的塑造。這里當然有歌詞巨大的作用。

現(xiàn)在,我想把歌詞從歌曲中分離出來,看看歌詞創(chuàng)作的巨大變化。王立平先生創(chuàng)作《紅樓夢》組曲的時候,考慮要把它寫成什么樣的,其中有一種就是絕不能寫成20世紀六七十年代風格的,原因是“六七十年代的風格更不行,缺人情味”。這當然不只是指作曲,更包括歌詞。那個年代文學藝術(shù)的整體狀況都出了巨大問題,但歌曲應該是重災區(qū)。1980年代之后的歌詞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鄧麗君、崔健的歌已經(jīng)耳熟能詳,這里不再討論。我只選擇幾首確有詩意的歌詞,表達我對歌詞創(chuàng)作變化的看法。比如校園歌曲,1980年代基本是臺灣校園歌曲主打。作曲家谷建芬曾說,“現(xiàn)在的臺灣校園歌曲席卷大陸,而我們有這么多大學生卻沒有自己創(chuàng)作的校園歌曲,實在有點說不過去”。⑤但是,焦慮不能改變現(xiàn)實。比如和谷建芬合作的當時的大學生、現(xiàn)在的著名小說家刁斗,曾經(jīng)創(chuàng)作了一首《腳印》。

“潔白的雪花飛滿天,白雪覆蓋我的校園,漫步走在這小路上,腳印留下了一串串……有的直有的彎,有的深有的淺”,歌詞雪花般的輕盈歡快,有鮮明的1980年代的浪漫風。因此,這首典型的中國大陸的校園歌曲確實風靡一時,受到了那一時代青年普遍的歡迎。詞作者刁斗非??陀^,他認為,“是谷建芬優(yōu)秀的曲子,幫助《腳印》有了一段飛翔的歷史”。現(xiàn)在看來,歌詞確實也帶著新舊交替時代的影子,還有那種不自覺流露的某種意識:“朋友啊想想看,道路該怎樣走,潔白如雪的大地上,該怎樣留下,留下腳印一串串。”但無論如何,我們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校園歌曲,這是刁斗的一個貢獻。進入1990年代,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校園歌曲創(chuàng)作也必然發(fā)生變化。1994年高曉松創(chuàng)作了《同桌的你》。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曾經(jīng)最愛哭的你/老師們都已想不起/猜不出問題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看了你的日記/誰把你的長發(fā)盤起/誰給你做的嫁衣/你從前總是很小心/問我借半塊橡皮/你也曾無意中說起/喜歡和我在一起/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得太慢/你總說畢業(yè)遙遙無期/轉(zhuǎn)眼就各奔東西/誰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誰看了我給你寫的信/誰把它丟在風里/從前的日子都遠去/我也將有我的妻/我也會給她看相片/給她講同桌的你/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誰安慰愛哭的你/誰把你的長發(fā)盤起/誰給你做的嫁衣?

這個被命名為“校園民謠”的歌,一經(jīng)老狼演唱迅速流行,幾乎每個校園里都飄蕩著《同桌的你》。這是一首溫婉的、多少帶有感傷氣息的懷舊歌曲。它將曾經(jīng)的學生生活在一種縹緲、朦朧的情感生活中展開,在懷想的氣氛里,寫出了一個時代的青春之歌。如果將《同桌的你》作為一首詩來看,也是一首很好的詩。

宋冬野的《安和橋》,收錄在宋冬野2013年發(fā)行的專輯《安和橋北》。

讓我再看你一遍/從南到北/像是被五環(huán)路蒙住的雙眼/請你再講一遍/關(guān)于那天/抱著盒子的姑娘/擦汗的男人/我知道 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代替夢想的也/只能是勉為其難/我知道 吹過的牛逼/也會隨青春一笑了之/讓我困在城市里/紀念你/讓我再嘗一遍/最后的酒/一直往南方開/不會太久/讓我再聽一遍/最美的那一句/你回家了/我在等你呢/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代替夢想的/也只能是勉為其難/我知道/吹過的牛逼/也會隨青春一笑了之/讓我困在城市里 紀念你/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你一樣回不來/我已不會再對誰/懷期待/我知道/那個夏天每天都有太多遺憾/所以 你好/再見/我知道/那些夏天/就像青春一樣回不來/所以 你好/再見/所以 你好/再見

這首歌詞,修辭溫暖而略顯頹廢,情感樸實而誠懇,淡淡的憂傷中懷念已經(jīng)逝去的過往和人世間的瑣碎往事,沒有雕飾,沒有喧囂,那是普通的人與事,普通的內(nèi)心感受和不能再簡單的生活。就是這不能再簡單的生活——與童年和青春有關(guān),因消失而有了不可重臨的詩意。

如前所述,2020年當代文學研究的才俊們,曾有一次因王琪創(chuàng)作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狂歡。王琪并不是樂壇新人,他創(chuàng)作過一些歌曲,但都沒有引起廣泛注意。2020年5月8日他發(fā)行了單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那夜的雨也沒能留住你/山谷的風它陪著我哭泣/你的駝鈴聲/仿佛還在我耳邊響起/告訴我你曾來過這里/我釀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卻讓我一醉不起/我愿意陪你/翻過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辭而別/還斷絕了所有的消息/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們說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為那里/有美麗的那拉提/還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釀出你要的甜蜜/氈房外又有駝鈴聲聲響起/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再沒人能唱出/像你那樣動人的歌曲

歌詞也是敘事性的。新疆盛產(chǎn)愛情詩歌,從當年聞捷的《天山牧歌》一直到《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長盛不衰。對一個不辭而別的姑娘的思念,是歌詞的主題,從題材說并無驚人之處。但是,“我愿意陪你/翻過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辭而別/還斷絕了所有的消息/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們說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為那里/有美麗的那拉提/還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釀出你要的甜蜜”,既表達了思念者愛之深切,也隱約表達了他的失望或擔憂,美麗的那拉提和伊犁的杏花是隱喻,是另有所指。歌詞對戀人愛戀之深,思念之切,表達得淋漓盡致。因此是一首很好的愛情詩。

網(wǎng)上說,一首發(fā)行于2020年6月的歌,卻突然于2021年冬天走紅,這即是柳爽創(chuàng)作的《漠河舞廳》。抖音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1年11月7日,這首歌的播放量超過23億。相當于平均每個中國人差不多播放過兩次。此外,還產(chǎn)生了27.3萬個相關(guān)視頻。無論坊間還是知識界,不僅議論而且傳唱。漠河,是一個遙遠的所在,是與極光、寒冷、冰天雪地有關(guān)的地方。遙遠和奇特的地域,就是詩意的另一種說法,這些條件漠河都具備;漠河再加上舞廳,無疑具有了年代感,舞廳不是迪廳,騷動的是靈魂,起舞的一定與優(yōu)雅有關(guān)——

如果有時間/你會來看一看我吧/看大雪如何衰老的/我的眼睛如何融化/如果你看見我的話/請轉(zhuǎn)過身去再驚訝/塵封入海吧/我從沒有見過極光出現(xiàn)的村落/也沒有見過有人 在深夜放煙火/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殺人又放火/你什么都沒有說 野風驚擾我/三千里,偶然見過你/花園里,有裙翩舞起/燈光底,抖落了晨曦/在1980的漠河舞廳

如果有時間/你會來看一看我吧/看大雪如何衰老的/我的眼睛如何融化/如果你看見我的話/請轉(zhuǎn)過身去再驚訝/我怕我的眼淚我的白發(fā)像羞恥的笑話/我從沒有見過極光出現(xiàn)的村落/也沒有見過有人 在深夜放煙火/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殺人又放火/你什么都不必說 野風驚擾我

可是你 惹怒了神明/讓你去 還那么年輕/都怪你 遠山冷冰冰/在一個人的漠河舞廳/如果有時間/你會來看一看我吧/看大雪如何衰老的/我的眼睛如何融化/如果你看見我的話/請轉(zhuǎn)過身去再驚訝/我怕我的眼淚我的白發(fā)像羞恥的笑話/如果有一天/我的信念忽然倒塌/城市的花園沒有花/廣播里的聲音嘶啞/如果真有這天的話/你會不會奔向我啊/塵封入海吧

《漠河舞廳》的流傳,在大眾文化序列里,自然也走了相同的套路,比如歌曲背后的故事,故事肯定是極端感人的,那沒齒不忘的愛情,是走遍天下的通行證。這當然是另外一回事。僅就歌詞而言,“如果有時間/你會來看一看我吧/看大雪如何衰老的/我的眼睛如何融化/如果你看見我的話/請轉(zhuǎn)過身去再驚訝”,這是對想象的一種描摹,是對突如其來或不期而遇的再次遭逢的渴望和想象中的驚異。其文學性,在當下純粹詩歌創(chuàng)作中也難得一見。

據(jù)說劉鈞創(chuàng)作的《聽聞遠方有你》,是2021年最流行的歌曲。

聽聞遠方有你/動身跋涉千里/追逐沿途的風景/還帶著你的呼吸/真的難以忘記/關(guān)于你的消息/陪你走過南北東西/相隨永無別離/可不可以愛你/我從來不曾歇息/像風走了萬里/不問歸期/我吹過你吹過的風/這算不算相擁/我走過你走過的路/這算不算相逢/我還是那么喜歡你/想與你到白頭/我還是一樣喜歡你/只為你的溫柔

歌詞中的“我吹過你吹過的風/這算不算相擁/我走過你走過的路/這算不算相逢”,就像詩歌的“詩眼”一樣,照亮了全詩,使其超越了一般的愛情歌曲而走向了靈魂的層面,具有了詩的特質(zhì)。

從1994年《同桌的你》開始,懷舊風潮一直是歌曲創(chuàng)造的主要的潮流。宋冬野的《安和橋》,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柳爽的《漠河舞廳》,劉鈞的《聽聞遠方有你》,以及樸樹的《白樺林》,李劍的《貝加爾湖畔》,王海濤的《這世界那么多人》等,無論是校園歌曲還是民謠,基本是來自民間的創(chuàng)作。而且也大多是從不同角度的感傷懷舊。應該說,這些歌詞較大程度地切近當下普遍存在的情感和情緒,特別是青年的情感和情緒。在這一點上,歌詞應該比詩歌更貼近這個時代。另一方面,歌曲創(chuàng)造一直向著更有詩意的境地努力或接近。許多古代著名詩詞,還被當代作曲家譜曲演唱,比如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獨上西樓》),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幾多愁》),范仲淹的《蘇幕遮?碧云天》(《芳草無情》),秦觀的《桃源憶故人?玉樓深鎖多情種》(《清夜悠悠》),聶勝瓊的《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有誰知我此時情》),李煜的《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胭脂淚》),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萬葉千聲》),朱淑貞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人約黃昏后》),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相看淚眼》),辛棄疾的《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說還休》),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思君》)等等,而且被稱為“古曲新唱”。因此,我們也可以試著向另一個方向考慮問題,歌詞創(chuàng)作未必是越淺白越好。“古曲新唱”的這些長短句,未必淺白,也未必一聽就懂,但作曲家們依然興致盎然地譜曲,歌唱家們也興致盎然地演唱,甚至也受到了熱情歡迎。這種情況可能會從另一個方面給歌詞創(chuàng)作以巨大的啟發(fā)。詩歌研究者不大注意歌詞創(chuàng)作發(fā)生了什么,甚至也不屑于關(guān)注。他們對歌詞的認識還停留在過去。這種情況就像小說創(chuàng)作——大眾文化一直在向嚴肅文學學習,學習嚴肅文學的思想性的深度和表達的文學性;因此大眾文化近些年的發(fā)展進步有目共睹,比如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但嚴肅文學對大眾文化幾乎不屑一顧,從不研究大眾文化的可讀性。歌詞與詩歌的狀況也近似于嚴肅文學和大眾文化的關(guān)系。我曾請教孫紹振老師,他認為:“歌詞作為文學,大體上質(zhì)量較差,很難達到詩歌的最低平均水準。但與音樂結(jié)合,則具有藝術(shù)的感染力。因而從內(nèi)容來講,歌詞是主體,從藝術(shù)來講,它是音樂的副體。就像樂府,音樂已消失,但精品留下來了。如木蘭詞,有兩首,脫離了音樂,一首成為詩史經(jīng)典,另一首被遺忘。鄧麗君的歌詞(《如果》)是鄧自己寫的,脫離了樂曲和歌唱者的表演,如果能留傳下來那就是文學。如果僅僅靠歌者表演而受重視,那是藝術(shù)?!睂O老師談到的問題,就是關(guān)于歌詞經(jīng)典化的問題?;蛘哒f,經(jīng)過經(jīng)典化,歌詞也是可以進入文學史的。⑥青年評論家陳培浩認為:“一些好的歌詞也是詩歌,入史并無不可。五四時期的歌謠運動,那時的歌謠并不是現(xiàn)在所說的歌詞?,F(xiàn)代社會詩歌分流,詩偏向文人書面化表達,歌變成一種通俗的大眾文化產(chǎn)業(yè)。歌詞應該可以有獨立的歌詞史?!雹哧惻嗪埔环矫嬲J為好的歌詞可以入史,因為歷史曾經(jīng)這樣處理過,但現(xiàn)代歌詞變成一種大眾文化產(chǎn)業(yè),就應該和詩歌撇清,進入另外一種史。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精英立場。孫紹振老師和陳培浩雖然沒有展開他們的討論——如果沒有理解錯的話,可以感到他們對歌詞還是懷有成見,起碼不被看好。日常生活中,歌曲(當然包括歌詞),像炎熱夏季的陣陣微風,讓人分外愜意,但卻沒有人在意。

斯德哥爾摩當?shù)貢r間10月13日,瑞典學院將201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75歲的美國音樂家、詩人鮑勃?迪倫,以表彰其“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tǒng)中開創(chuàng)了新的詩性表達”。盡管三十多年來,鮑勃?迪倫一直活躍在音樂圈,但他創(chuàng)作的歌詞被認為“朗讀出來就是一首詩”,美國詩壇怪杰艾倫?金斯伯格曾評價其為“最棒的詩人”。授獎詞說:

……他以一種如此確信的力量歌唱愛,讓所有人都希望擁有這種力量。突然之間,我們世界里的許多書呆子氣的詩歌讓人覺得貧血,而與其相比,他的同行所寫的那種慣行公事的歌詞就像老式火藥比之炸藥發(fā)明。很快,人們不再將他和伍迪?格思里、漢克?威廉姆斯作比,而是將他與布萊克、蘭波、惠特曼及莎士比亞并列。

而且這一切是在最不可能的環(huán)境中完成的——在商業(yè)化的留聲機唱片時代——他將一種升華的形式回饋給詩歌語言,這種形式自浪漫主義時代就消失了。不是為了歌唱永恒,而是為了講述圍繞于我們身邊的事物,就好像德爾菲的神諭在播報晚間新聞。

通過授予鮑勃?迪倫諾貝爾獎來認可這一革命,這是一個僅在事前看來大膽的決定,現(xiàn)在已覺順理成章。但是他獲獎是因為他撼動了文學體制嗎?不完全是。有一個更簡單的解釋。這一解釋,我們與所有那些帶著悸動的心,在他永不停歇的演唱會舞臺前等待那個富有魔力的聲音的人共享。尚福說,當一位如拉?封丹一樣的大師出現(xiàn)時,文類的等級——關(guān)于文學中孰大孰小、孰高孰低的評價——便失效了?!爱斠患髌返拿离`屬最高等級時,作品的等級又有什么意義呢?”他寫道。這是對于為何鮑勃?迪倫屬于文學的最直接的回答:因為他的歌曲之美隸屬最高等級。

鮑勃?迪倫獲獎在世界文學界引起了不同看法。陳曉明在接受采訪時,也覺得把諾獎頒給鮑勃?迪倫有點“匪夷所思”,他說:“這或許是諾獎評委的個人趣味吧,對他們自己的青春做一點緬懷?;蛟S是評委們讀到他的傳記的時候,想起自己的青年時代,這有點行為藝術(shù)了。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或許是諾獎希望大家不要這么多地去關(guān)注它,你們都猜阿多尼斯,那我頒給鮑勃?迪倫好了,不想讓大家把諾獎覺得那么神圣?!雹嗥鋵嵲缭?996年,戈登?鮑爾代表競選委員會為鮑勃?迪倫正式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向媒體宣讀艾倫?金斯伯格的推薦信:“雖然他作為一個音樂家而聞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學上非凡的成就,那么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事實上,音樂和詩是聯(lián)系著的,迪倫先生的作品異常重要地幫助我們恢復了這至關(guān)重要的聯(lián)系。”⑨十年后的2006年,鮑勃?迪倫憑借回憶錄《像一塊滾石》再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當時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對鮑勃?迪倫的評價是:“他把詩歌的形式以及關(guān)注社會問題的思想融入到音樂當中,他的歌充滿激情地表達了對民權(quán)、世界和平、環(huán)境保護以及其他嚴重的全球問題的關(guān)注?!雹怩U勃?迪倫的獲獎雖然引起了不同的凡響,但是,這也正如經(jīng)典化本身就是不斷的對話一樣,諾獎作為當代文學經(jīng)典化的一種方式,它也處在不斷的對話過程中。無論如何,鮑勃?迪倫的獲獎,從一個方面肯定了歌詞作為詩歌一部分的正當性。

歌詞屬于文學范疇,是文學的一個種類。歌詞要具有音樂性,這是這種文學體裁的規(guī)約和特點。歌詞和詩歌是文學類型的從屬關(guān)系,歌詞原本是詞,宋詞就稱詞,現(xiàn)代詞稱歌詞,也可以稱詞。歌曲是歌,是由詞、曲構(gòu)成的藝術(shù)形式。詞屬于歌中的文學要素,曲屬于歌中的音樂要素。從事音樂文學即歌詞創(chuàng)作人是“詞作家”,在國內(nèi)其最高學術(shù)組織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詞作家、音樂文學學會,本身就是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家,他們的優(yōu)秀作品理所當然地應該寫進當代文學史。

注釋:

①為了避免斷章取義,經(jīng)洪老師同意,我將洪老師的信全文轉(zhuǎn)發(fā)如下:

對現(xiàn)代詩,確實存在忽略歌詞研究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部分原因可能來自“歌詞”與“現(xiàn)代詩”(新詩)之間的曖昧關(guān)系。上世紀50年代以來,文學、詩歌刊物也常有開辟“歌詞”的欄目,但是它的地位、性質(zhì),并未獲得共識的認定。究竟是新詩(現(xiàn)代詩)中的一種“體式”(類型),還是只供作曲家譜曲用的文字底本?它對新詩是否存在、或應該發(fā)揮積極影響,過去也很少討論。這篇論文,應該是較全面、深入討論這一問題的研究成果。無論是選題,還是具體論述,都很有意義;不少分析,也有深度,提出很多值得重視的觀點。

將論題確立在“現(xiàn)代大眾詩學”的論域內(nèi),并選擇詩歌“話語實踐”作為視角,都確當而有效。論文重點討論的1920年代歌謠運動,二三十年代上海流行歌曲,和延安的歌唱運動,也都是20世紀“歌唱”活動值得研究的重要“事件”(“歌謠運動”是否可以與“歌唱”活動相聯(lián)系,尚需更多分析)。當然,由于論文沒能延伸到“當代”,沒有能涉及由政治權(quán)力掀起并推動的新民歌運動和歌唱運動(特別是“文革”),這在討論“現(xiàn)代歌詞與大眾詩學”的問題上,有較大欠缺。如果論述一定要確定在1920-1940年代,那么,“當代”不被列入的原因,似應加以說明。

論文也存在若干值得商榷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局部、枝節(jié)性質(zhì)的,而是整體方法論上的。主要是:在文學藝術(shù)類型(“文類”)上,存在不少“跨文類”,“文類”交叉,或“混合性形態(tài)”的情況。它們涉及多種載體,如歌?。☉騽∨c音樂)、詩?。ㄔ娕c戲劇)等等?!案枨比绻麖钠錁?gòu)成的“歌詞”著眼,可以歸入詩的范圍,但從曲調(diào)和演唱上看,則屬于音樂。在“詩”(文學)與音樂的關(guān)系上,“歌曲”的屬性應該更側(cè)重后者;它的功能也主要體現(xiàn)在音樂和演唱方面。因而,“歌詞”雖然可以從曲調(diào)、演唱中剝離而獨立為文字文本(詩),事實上一部分歌詞也被當作“好詩”看待,但是,“歌詞”是否具有獨立的“類型”意義,或者說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它能成為“抒情文學種族”中“重要抒情話語類型”(論文提出的論斷),這不是一個不證自明的,而是需要討論的問題。論文對這個問題,并沒有作出較充分討論。論文說到,“歌詞”“一直無處棲身”;究其原因,并不完全是詩人、研究者的偏見造成,而與“歌詞”歸屬不確定性,交叉含混性造成。如果某一歌詞是“好詩”,那么它在“詩”中肯定有其位置,不存在“歌詞的文學合法性”問題。反過來,也就是說并不一定要一概而論地尋找歌詞在“詩”中的普遍性地位、價值。正如席勒、海涅、普希金、伊薩科夫斯基等的詩被譜成歌曲,他們的詩也不必從音樂、歌曲中尋找位置那樣?!兑粺o所有》《現(xiàn)象七十二變》被收進現(xiàn)代詩選,有復雜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入選因素,應該也是編選者從“詩”的層面肯定的結(jié)果(自然,他們對“詩”的標準已經(jīng)有所調(diào)整),而并非從音樂、歌的因素著眼。這正如論文所言,“一首內(nèi)蘊深厚、文學性極強的歌詞卻無人問津,一首熟悉、膚淺的歌,在特定的情景之中”卻能演繹成一種震撼。這樣的事實,正說明歌詞的非獨立性,以及它要從歌曲中獨立出來需要的條件;也說明對它們的衡鑒,不可能應用同一的標準。

在現(xiàn)代詩領(lǐng)域,歌與詩的分離是個事實,而且被現(xiàn)代不少詩人看作是一個難以(或不必)逆轉(zhuǎn)的趨勢。如果論文作者認為這個趨勢必須逆轉(zhuǎn),必須重新建立“歌”與“詩”的密切、有機關(guān)聯(lián),那也不是就“現(xiàn)代歌詞”的討論所能實現(xiàn)的。另一方面,詩與歌的分離,不是說現(xiàn)代詩人就不再重視詩的音樂性。近些年來,即使具有“先鋒”傾向的詩人,也在積極探討詩的音樂性問題。只是對“音樂性”的理解,詩人和理論家之間看法很不相同,甚至相距深遠。即使主張、推動詩歌散文化、自由詩的艾青,也并沒有忽略音樂性。只是他們不認為音樂性等同于歌唱性;詩歌音樂性可以向歌曲靠攏,但這只是道路之一,且不是主要的道路。歌曲,特別是大眾流行歌曲肯定有詩所難以比擬的傳播、影響力,但也不必簡單地以這種傳播、影響力和在大眾中的接受程度來要求詩。它們各自有不同的性質(zhì)、功能。它們也可以結(jié)合,滲透,交叉,但仍有各自獨立性。歌德、普希金、海涅等的詩借助譜曲能有更大范圍影響這沒有疑問,但論文說他們的詩“借重音樂的翅膀才得以飛越重洋”則不是事實。中國讀者對這些詩人的熟悉、接受,仍然主要借重語言文字翻譯的媒介。這些詩人作品的魅力,也不是歌曲能充分傳達(或者說,歌曲傳達的可能是另一方面)。至于論文談及的現(xiàn)象,像歌謠運動與上海、延安的歌唱活動,在性質(zhì)上其實也不很相同。歌謠運動和1950年代的新民歌運動,在很大程度上不在音樂、歌曲層面,它們更主要是放在“民間文學”層面上理解。

基于上述的理解,論文在理論闡釋和現(xiàn)象分析上,經(jīng)常將“歌詞”與“歌曲”這些不同概念混用和不加說明地互相替代。論文抱怨黎錦暉、田漢、賀綠汀、陳蝶衣等被詩歌史、文學史忽略,不被寫進它們的“正冊”,游走在文學史、詩歌史邊緣,這正是沒有認識到“歌詞”和“歌曲”的不同。黎錦暉、賀綠汀、范煙橋等不是已經(jīng)被寫進歌曲史、音樂史、通俗小說史了嗎?他們的成就也主要在這些方面。毛澤東、海涅、席勒等的詩被譜曲傳唱,好像他們也沒有被寫進音樂史、歌曲史,沒有誰抱怨他們游走在音樂史邊緣。第72頁引倪文尖的話,但倪文尖說的是“現(xiàn)代文化史”,而不是詩歌史、文學史等具體類別。論文正確指出,文字不能再現(xiàn)歌聲,“一經(jīng)寫在紙上,就不是它了”。正因為如此,“歌詞”一經(jīng)從“歌曲”分離,也就不再是歌曲,就不再能從“歌曲”的性質(zhì)、功能來討論,而以歌曲的性質(zhì)、功能來批評、指摘詩的缺陷,也難以成立。

前面說過,論文將問題限制在“現(xiàn)代大眾詩學”的范圍,但是又不斷突破這個范圍,擴大到整個的“現(xiàn)代詩學”。將“大眾詩學”當作詩歌唯一正確的方向、道路,這是延安和當代實行的詩歌一體化的路線。雖然論文秉持的具體標準與毛澤東文藝路線中的大眾、工農(nóng)兵詩歌標準不同,甚至正相反對,卻遵循相似的“大眾”膜拜思路。在這樣的基點上,論文對上海二三十年代的洋場流行歌曲及其作者那樣高的評價,有不能認同之處。論文作出這種評價依據(jù)的“現(xiàn)代觀”,不是一個同質(zhì)、整體性的概念,有不同的“現(xiàn)代觀”(論文提到的“上揚”、“下沉”等等)。不同現(xiàn)代觀的差異、分裂,有時候更值得注意。對于“現(xiàn)代”帽子下的事物,固然不能使用同一的尺度衡量,卻也不是無差別論,或相對主義的等同。過去,對上海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如《毛毛雨》《夜上海》《何日君再來》《滿場飛》等,全都貶斥為“黃色歌曲”加以鞭撻固然過于嚴厲、粗暴,現(xiàn)在似乎也不必在“現(xiàn)代”和“大眾”的名目下翻轉(zhuǎn)過來。論文所述的勃洛克的詩,雖然也以“都市”為題材,但它的現(xiàn)代傾向,與上述上海流行歌曲可以說正相對立:一是揭露、批判都市病態(tài),另一則是以這一病態(tài)為美。說上海流行歌曲“真正將抒情話語從高蹈之精神轉(zhuǎn)向庸常人生活詠嘆,并且由此打開一條詩歌大眾化生路”,這樣的論說,還需進一步考慮。精英、知識分子立場,孤芳自賞需要反省,警惕,但“大眾”“庸常生活”“民間”也是魚龍混雜,不必迷信(“大眾”、“民間”概念的復雜性,1990年代后期以來已經(jīng)有深入研究);“啟蒙”需要反思,卻不一定就“過時”;“五四”有需要走出的“陰影”,但其“文化光輝”仍值得記取,尤其在中國今天整體社會精神滑坡的今天。也就是說,論文通過大眾詩學重建所設計的方案,無論在具體方法上,還是精神向度上,都存在許多需要討論的重要問題。

這是2010年11月21日洪子誠老師給我的郵件。洪老師同時又發(fā)微信給我:

老孟:

上次吃飯后,傅宗洪很快就將他的論文傳過來了。我因為月初到昨天回老家,前些天才讀完,并寫了一些意見。說心里話,我很想將這個論文納入新詩研究叢書,題目也是過去很少研究的。但讀過之后,感到問題很多。覺得現(xiàn)在難以出版。傅宗洪論文用力甚多,寫得很認真,大家也是老朋友。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怕自己過于偏激,也請另一比較年輕編委翻過,意見大體相近。我的意見在附件里,你覺得這樣發(fā)給他是否合適,還是要采取另外方式?論文答辯時,不知道委員們是如何評價這些問題的。

請指示。

洪子誠,11-21

②③謝冕:《中國新詩史略》,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21-22、229-230頁。

④程永新:《所有的記憶都在抵御傷感》,《小說選刊》2020年第10期。

⑤刁斗:《〈腳印〉的腳印》,《作家》2001年第2期。

⑥⑦孫紹振老師和陳培浩與筆者通信。

⑧《鮑勃?迪倫“爆冷”摘獎20年前獲諾獎提名》,《京華時報》2016年10月14日。

⑨⑩騰訊新聞2016年12月11日。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