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喬羽:一位謙抑的詞作大家
來源:北京晚報 | 李成  2022年06月29日08:03
關(guān)鍵詞:喬羽

6月20日,得知喬羽先生在當(dāng)天凌晨3點仙逝的消息,雖因他已95高齡而沒有太過意外,但還是被一種憂傷和悵然擊中: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十分完整與豐富的世紀消逝在悠悠碧空,留給人的是永久的緬懷與念想。

從歲數(shù)來看,喬老爺子(藝術(shù)界都習(xí)慣稱喬羽為喬老爺)可謂是長壽。但更“長壽”的恐怕是他的品德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特別是那些膾炙人口的詞作,將一代一代地傳唱下去。那是些多么好的歌詞啊,傳達了各個時代的氣息和人們的共同心聲。那么貼切自然,樸質(zhì)大方,優(yōu)美動聽,一聽難忘,總讓人感覺就應(yīng)該有這樣的歌,就像大地上要有青山、綠樹、紅花一樣。

文稿多是毛筆草書

在喬羽漫長的95年生涯里,我只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內(nèi)與他有過五六次接觸,感受他的為人、思想及作品。此前他的經(jīng)歷只能得自他的講述和別人的傳說,仿佛吉光片羽,一鱗半爪。此后無緣得見,他對于我這樣的非藝術(shù)界人士,簡直是杳無音信,而偶然想起,自是無限惦念。

我得以與他結(jié)識、交往,完全是因為要編輯出版《喬羽文集》。那是我所在出版社交給我的任務(wù)。大約是2003年9月份左右,出版社領(lǐng)導(dǎo)拿來一包書稿,叮囑我一定要用高規(guī)格制作出版這部文集。他還告訴我,全部文稿都須保存好,編好后要全部璧還。我打開書稿,發(fā)現(xiàn)里面大部分是喬羽的手稿,均是以其比較獨特的飄逸而又穩(wěn)健的風(fēng)格所作的毛筆草書,還有一小部分是復(fù)印的鉛字稿。當(dāng)我看到文稿中有那么多他撰寫的文章,我更覺興奮。因為他的歌詞我是讀過的,而這些文章卻大多沒有讀過,而讀一個人的文章是了解作者的最好途徑。

那些文稿,我已知要分別編為“詩詞卷”和“文章卷”了。去拜訪喬羽先生時,他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似的坐在椅子上,平心靜氣地與人說著話。我提到從小就學(xué)他作詞的歌,甚至模仿女聲唱過《我的祖國》,他告訴我,《我的祖國》雖然是為戰(zhàn)斗片《上甘嶺》所寫的插曲,但它是一首抒情的歌,并不是一味喊著戰(zhàn)斗啊,沖鋒啊,殺敵啊……而是通過對祖國風(fēng)光的描繪喚起對祖國的愛,懷著對祖國的愛去投入戰(zhàn)斗。他還說,當(dāng)初應(yīng)《上甘嶺》電影導(dǎo)演之邀寫詞時,一時犯難,最后經(jīng)過沉思,才做出決定這么寫。而沙蒙導(dǎo)演對為什么只寫“一條大河”而不寫“萬里長江”感到不解,喬羽先生解釋說,并不是所有人都熟悉長江,而“一條大河”人人都有感受,這樣讓人感到親切……果然,《我的祖國》橫空出世,成為經(jīng)典名曲。聽了喬老的一席話,我覺得含義很豐富,給人以很大的啟迪。

大約是把文集的編輯方案確定以后,列出目錄,甚至打出清樣,我?guī)コ仕徒o喬老并作了匯報。他仍然是安靜地聽著,并同意了分類方案。我將詩詞卷分為七輯,第一輯是以《我的祖國》為代表的“歌唱祖國”題材,第二輯是歌詠天地自然,第三輯是以“人”為主題,第四輯的題材跟歷史有關(guān),第五輯是唱給孩子或說是孩子們唱的歌兒;第六輯突出“我”個人的感受,第七輯是舊體詩歌?!拔恼戮怼币蚕鄳?yīng)分成五輯。喬老要求在每卷開篇放一篇《自敘》,比如很別致的一首短詩:“(一)滄海桑田,白云蒼狗,歷史是一個古怪的老頭。他要留下的誰也無法趕走,他要送走的誰也無法挽留。(二)我把議論付予古往今來的過客,我把豪情獻給風(fēng)濤萬里的船夫?!睙o疑,這正是他從事寫作以來的一貫準則和心態(tài),樸素而真誠,謙遜而坦蕩,可見骨子里的曠達與豪邁。這樣的一篇書前序言可謂新穎不俗、明心見性,確實顯出大家風(fēng)采。但和他見面,看到他總是那么平靜安然,就像一潭清水,甚至看不到一絲波紋,即便是笑,也多是莞爾,很少放聲大笑,而更多的時候似乎略微蹙著眉頭,仿佛總在思索。

小時候給母親讀《紅樓夢》

在幾次交往中,我常常見縫插針,問及喬羽先生的家世和生平,因為我對于他如何成為一個著名詞作家頗感好奇。有一次,他在談話中以極尊敬的口吻談到他的父親,說他是一位真正的學(xué)者,而且極為曠達,不是“三家村”里的冬烘先生。在喬羽還未上學(xué)時,父親就教他認字兒,而啟蒙讀物就是唐宋千家詩,使他直到今天,仍然對讀詩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并且一生解詩,不為時尚所惑。他回憶起父親第一次將寫作的基因種植于他的思維意識之中。那是很小的時候,他跟隨父親到郊外踏青,看到到處薺麥青青、草綠花發(fā)的動人情景,父親情不自禁地吟誦韓愈的絕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如此描寫春色,對他是一種啟發(fā),以后他每到一處,便不自覺地在心中尋覓詞句來描摹眼前秀麗的風(fēng)光。這是他之所以能走上創(chuàng)作道路的動因,也是他的詞作之所以有意境的淵源所在。

此后不久,文集即將付印。喬羽先生派人送來他只有兩句話的跋:“不為積習(xí)所蔽,不為時尚所惑”,這樣的跋文可謂別開生面。從這兩句話,我們可以看出這位歌詞大家之所以成功的秘訣,以及他內(nèi)心的堅持。這個謙和淡泊的老人其實是有他獨立不倚的內(nèi)在風(fēng)骨!

文集出版時,出版社召開《喬羽文集》出版座談會。經(jīng)過幾天的籌備,座談會如期在2004年3月23日召開,地點在新華社新聞大廈一層會議廳。這一天,王昆、王立平、石祥、吳思敬、楊匡漢、金波、張藜、金曼、金兆鈞等藝術(shù)家、詩人、作家,以及喬羽本人及其家屬都來了。大家濟濟一堂,爭相暢談喬羽創(chuàng)作的歷程、成就及其藝術(shù)特色,無不對他的人品和藝品給予高度的贊賞。我記得王昆說《喬羽文集》的文章卷尤其珍貴,第一次匯集了這么多文章,使我們認識到他不僅是歌詞大家,也是文章大家。樂評人金兆鈞說到喬羽詞作特點時,用了一個比喻:“納須彌于芥子”,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會后有一次小規(guī)模的聚餐。正是在這次小型宴會上,大家都感到放松下來,便暢所欲言。我請喬羽先生談了談對四大名著的看法。他說四大名著他都讀過多遍,尤其是小時候就曾給母親讀過三遍《紅樓夢》,以致不識字的母親對《紅樓夢》人物的名字、輩分記得比喬羽本人還清楚。喬羽還談到他也很欣賞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那是精美的文言文,他在給電視劇《聊齋》寫歌詞時苦心冥想,最后寫道:“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

讀書推崇“三上”之功

我本想《喬羽文集》的出版至此可告完滿結(jié)束,沒想到,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讀書節(jié)目邀請喬羽先生去談《喬羽文集》和他的創(chuàng)作情況,出版社讓我作陪。我們開車去接喬羽先生,很快來到北京臺。我記得喬羽先生說,這是他從前工作過的地方。我們在主持人李戈的引導(dǎo)下,進入主播室,李戈介紹喬羽和《喬羽文集》,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接著便是交流和對話。談到創(chuàng)作體會時,喬羽先生說:“歌詞看起來很好寫,其實寫好非常不易,難就難在,雖寥寥幾句,但要有深刻豐富的內(nèi)涵,沒有文化知識和歷史知識不能辦到。”他說他曾為某電視劇寫歌詞《說雍正》,為了寫好它,尤其是為了準確地評價這個歷史人物,他讀了厚厚一摞的《雍正實錄》及相關(guān)資料。他一直都是提倡博覽群書,不光是讀詩詞歌賦、文學(xué)藝術(shù),還要涉獵自然科學(xué)及其他人文科學(xué)。談到他讀書的方式,他說他推崇宋代大詩人歐陽修的“三上”之功,即廁上、枕上、馬上——當(dāng)然,現(xiàn)在是“車上”了。在交談的過程中,不斷有聽眾打電話過來,向他表示敬意,詢問一些相關(guān)問題,喬羽先生都一一作答。

本以為我跟喬羽先生很難再見面。沒想到,2004年6月19日,有關(guān)方面在中國大飯店為喬羽夫婦舉行隆重的金婚大慶,場面之熱鬧不亞于年輕人的新婚典禮,可見人們對他的尊敬。喬羽夫婦著喜慶盛裝出席,這似乎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喬夫人。金曼女士為他們獻上了由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插成的巨大花盤,把慶祝儀式推向高潮。但即使在這樣的歡樂時刻,喬羽先生依然是那么冷靜和謙抑。他言語不多,站在那里似乎也談不上很挺拔,當(dāng)時他已經(jīng)77歲,神情總是若有所思。這是一個多么安靜的人啊,心如靜澈的井水,波瀾不驚。

或許正因為如此,喬羽先生的詞作才一出驚人,飛遍天涯海角,流傳家家戶戶;正是這種謙抑,成就了一個不可多得的詞作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