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重讀《寫在人生邊上》:“在邊上”的批評
來源:《天津社會科學(xué)》 | 張治  2022年10月09日06:37

原標(biāo)題:“在邊上”的批評——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閱讀史探源

閱讀史的研究路數(shù)一直有重群體和重個體兩個方向。前者作為書籍史的一部分,近年多因歷史研究者和社會學(xué)家的重視,強(qiáng)調(diào)文化史、社會史的角度和文學(xué)社會學(xué)的方法【1】,通過論證所謂現(xiàn)實讀者的閱讀行為在書籍流通、知識生產(chǎn)與消費(fèi)等因素的影響,以揭示其“集體特征”【2】。而后者探索的是個人的閱讀史,發(fā)掘閱讀經(jīng)驗累積造成富于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力和反思活動,這是難以被前者的“集體特征”所概括或遮蔽的部分。不可忽視的是,有些讀者本身就是潛在的作者,是真正能與原來書籍作者構(gòu)成可能對話的少數(shù)分子。從羅伯特·達(dá)恩頓(Robert Darnton)所描繪的書籍傳播循環(huán)圈來看,這是構(gòu)成其“閉環(huán)”的重要因素【3】。通常來講,涉足于個人閱讀史領(lǐng)域,大多苦于資料太少、證據(jù)不足,不易展開充分的研究【4】,甚至于最后只好作為個案淪為佐證群體閱讀史的“邊角料”。不過,從《錢鍾書手稿集》71冊影印本以及個人藏書批注等方面看,恰好情況相反,這足以支持我們采取與其他研究相異的視角,聚焦作為讀者個體和作為批評家的錢鍾書,觀察他如何借助于閱讀經(jīng)驗而完成自己的著作。

一、“在邊上”的閱讀史淵源

1941年12月,上海開明書店出版了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一書,列為該社的“開明文學(xué)新刊”之一種。這本小冊子正文共65頁,收入散文10篇。從內(nèi)容看,各篇的創(chuàng)意都有些獨(dú)到新鮮感:《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描述西方文學(xué)里魔鬼形象的風(fēng)雅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困境,以烘托人類靈魂的淪落;《窗》論說想要交流溝通卻又有所保留、試圖躲避卻又誘人探訪的人類發(fā)明背后之心理;《論快樂》因樂感的盲目造成時間飛逝的效果,從而提出靈魂對于痛苦的承受才是更高級的境界;《說笑》認(rèn)為笑屬于文學(xué)可以引起的生理反應(yīng),被提倡的“幽默”充滿了矯揉造作;《吃飯》提出的觀點(diǎn)就是文章的第一句話,“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這也幾乎可以視作此書的題解;《讀〈伊索寓言〉》做的是《伊索寓言》的翻案文章,認(rèn)為這里面的道理被設(shè)置得過于簡單幼稚了,反而更不宜教給兒童;《談教訓(xùn)》的鋒芒指向了提倡和發(fā)出教訓(xùn)的人,認(rèn)為說教者自身往往無德,但這反倒是自然常態(tài),“所以不配教訓(xùn)人的人最宜教訓(xùn)人”;《一個偏見》依憑了開篇那句“偏見可以說是思想的放假”,為存在主觀之訛誤的“偏見”所具有的人性光芒進(jìn)行辯護(hù),結(jié)尾呼應(yīng)書題(“又在人生邊上注了一筆”);最后兩篇標(biāo)題《釋文盲》和《論文人》,像是一對兒,前者的“文盲”針對的是不能欣賞文學(xué)價值的學(xué)者和批評家,后者的“文人”則是指痛恨自己文人身份的那些文學(xué)家。

綜合來看,各篇的構(gòu)思都有反常規(guī)思路的方式,類如“翻案”“破題”,即拆解原本公認(rèn)的核心觀念(“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反而從周邊拈出有價值的東西來?!兑粋€偏見》還有一處也對書題進(jìn)行了呼應(yīng):

只有人生邊上的隨筆、熱戀時的情書等等,那才是老老實實、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見。【5】

為何偏見反倒能包含著老實痛快的觀點(diǎn)?或許就因為這如同“熱戀時的情書”,放棄一己為中心的執(zhí)念,自覺居于“人生邊上”,才更有透徹反觀自身的勇氣吧。正如錢鍾書在序文里說的那樣,“人生據(jù)說是一部大書”,有些作家未能覽盡人生,卻已落筆千言,“議論早已發(fā)了一大堆”。但是還有一種對于人生的評論方式:

他們覺得看書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寫批評或介紹。他們有一種業(yè)余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他們不慌不忙地瀏覽。每到有什么意見,他們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寫一個問號或感嘆號,像中國舊書上的眉批,外國書里的Marginalia。【6】

假如熟悉錢鍾書的治學(xué)習(xí)慣,便會發(fā)現(xiàn)這里說的就是他自己:他本人就是長年手不釋卷,喜歡在書上涂畫標(biāo)記,也喜歡抄錄筆記并在頁邊隨手加些批注。古代西方學(xué)術(shù)(scholarship)里,即有“頁邊注”(scholia)之說【7】,往往使得注釋緊跟著正文走,但也妨礙了閱讀正文的順暢感。至于“眉批”或是“Marginalia”,不再那么拘謹(jǐn)于“注不破經(jīng)”或類似的嚴(yán)苛律例,更多帶有了即興批評的性質(zhì),即所謂“業(yè)余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然而,錢鍾書這里行文中的“隨便和從容”,背后卻可探尋出一種精心設(shè)計的思路,即從看似不重要也無異議的尋常認(rèn)知里生發(fā)出對于人生價值觀的疑問和反對。相比之下,錢鍾書未收入《寫在人生邊上》中的大量佚文中還有《論俗氣》(1933)、《談交友》(1937)兩篇【8】,讀來文筆與《寫在人生邊上》各篇風(fēng)格近似,發(fā)表時間也在可以考慮的范圍內(nèi),卻遺落于《寫在人生邊上》之外,可能就緣于這兩篇未能鮮明地提出疑問和反對的意見。

這種從周邊來顛覆中心的批評手法,與錢鍾書的閱讀經(jīng)驗很有關(guān)系。在華東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近年收購的一部錢鍾書早年外文藏書中,我們找到一句批注【9】。此書系英國政治家、詩人、隨筆名家奧古斯丁·比勒爾(Augustine Birrell,1850—1923)所著《定論集》(Res Judicatae,Papers and Essays),1892年由倫敦艾略特·斯托克公司出版,是一本不算厚的文學(xué)評論小冊子,錢鍾書于1936年5月購于牛津。其中第一篇是關(guān)于小說家薩繆爾·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的演講錄。第6頁旁有錢鍾書批云:

All thus as criticism is,as SteBeuve was fond of saying,à cté.

試譯:所有這些之為批評,都是類如圣伯夫所喜言“在邊上”的。

圣伯夫(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1804—1869,又譯圣勃夫)為錢鍾書最為推重的法國文學(xué)批評大師,《錢鍾書手稿集》中法語書筆記篇幅幾乎以圣伯夫各種著作的總和與普魯斯特《追尋逝去的時光》為最多的兩家【10】。《釋文盲》中就引過一段《月曜論文新編》(Nouveaux Lundis)里的內(nèi)容【11】。所謂“在邊上的批評”(critique à cté),或許就是“偏離中心”(離題)的意思【12】,但顯然更重要的在于并不單純從作品文本出發(fā),而要從包羅萬象的“文學(xué)的周邊”著手。這正是圣伯夫一貫尊奉的批評方法【13】,錢鍾書自然深有會心之處。

二、閱讀的龐雜與取舍的標(biāo)準(zhǔn)

有些閱讀經(jīng)驗太瑣屑,難以在《錢鍾書手稿集》中尋見確實的證據(jù)。比如《吃飯》中提到的《老饕年鑒》(Almanach des Gourmands)【14】,作者是拿破侖時代法國美食家格里莫·德拉萊涅爾(Grimod de La Reynière,1758—1837)。這套“八小本名貴稀罕的奇書”,問世于1803—1812年間,幾乎一年出版一冊,介紹當(dāng)時巴黎的各色美食,算得上是最早的美食批評(la critique gastronomique)。錢鍾書雖稱這套書為“趣味洋溢”,但我們在他的讀書筆記中卻尋不到任何線索,也沒有在其他任何地方發(fā)現(xiàn)他再次征引該書的內(nèi)容。

《釋文盲》一篇中,錢鍾書引了一段“時髦貴婦”對19世紀(jì)英國大畫家詹姆斯·威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1834—1903)的對話:

——“我不知道什么是好東西,我只知道我喜歡什么東西?!?/span>

——“親愛的太太,在這一點(diǎn)上太太所見和野獸相同?!薄?5】

同樣,目前尚未考見《錢鍾書手稿集》里有相關(guān)的抄讀證據(jù)。但是上述對話前一句(I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art,but I know what I like)是一種當(dāng)時常見的說法,在此不必贅言【16】。至于后一句,雷勤風(fēng)(Christopher G.Rea)主持的英譯本此處系由中文回譯(My dear madam,your view on this matter is the same as that of a wild beast),未考證或采用原文【17】,實則這是20世紀(jì)30年代英美刊物上被反復(fù)登載過的一則名人軼事。威斯勒答復(fù)的原話本極簡略,字面僅作“太太,母牛也是如此”(Madame,so does a cow)而已【18】。隨即錢鍾書的議論,顯然超越了這個藝術(shù)家嘉言軼事本身的意義:

真的,文明人類跟野蠻獸類的區(qū)別,就在人類有一個超自我(Transsubjective)的觀點(diǎn)。因此,他能夠把是非真?zhèn)胃患旱睦Ψ珠_,把善惡好丑跟一己的愛憎分開。他并不和日常生命黏合得難分難解,而盡量企圖跳出自己的凡軀俗骨來批判自己。

如雷勤風(fēng)對此的解讀那樣,錢鍾書“固執(zhí)要保持宏觀的批評視野,特別是他對那個時代的思想和政治趨勢的冷淡態(tài)度,證明他是一個獨(dú)立的思想家”【19】。甘于自居“邊上”,和清醒也不失謙虛姿態(tài)地聲稱自己發(fā)表的不過是“偏見”,這都保證了他思想上的獨(dú)立。

錢鍾書這些讀書筆記,為他看似炫學(xué)的旁征博引提供了很多資料。我們可從中找到不少關(guān)聯(lián):《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中,腳注說“魔鬼跛足,看勒薩日(Lesage)《魔鬼領(lǐng)導(dǎo)觀光記》(Le Diable Boiteux)可知”,又故意讓魔鬼提到“巴貝獨(dú)瑞維衣(Barbey d’Aurevilly)”的《魔女記》(Les Diaboliques)里的細(xì)節(jié),引起受訪者驚呼“你剛才提起《魔女記》已使我驚佩了”,都可由讀書筆記證明作者對于這些作品的熟稔【20】?!墩f笑》根據(jù)“荷蘭夫人(Lady Holland)的《追憶錄》”,提到其父之語,“電光是天的詼諧(wit)”,這句話被錢鍾書用打字機(jī)記錄在他讀此書的最后兩行【21】?!兑粋€偏見》引博馬舍《費(fèi)加羅的婚姻》(錢鍾書譯其題為《趣姻緣》)里的插科打諢語:“人是不渴而飲,四季有性欲的動物”(Boire sans soif et faire l’amour en tout temps,il n’y a que a qui nous distingue des autres bêtes),我們可以找到用牛津大學(xué)??速愄貙W(xué)院信箋紙做的打字機(jī)筆記,摘錄不多的文字里就有這兩句話【22】?!墩撐娜恕分蟹Q引法國19世紀(jì)作家戈蒂埃(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的法國詩家評論集《奇人志》(Les Grotesques)一書,也有讀書筆記可尋。其中被錢鍾書詳細(xì)講述的“畏詩癥”一節(jié),就出現(xiàn)在這則筆記中,其中“poésophobie”一詞下被特別畫了橫線【23】。

由于博聞強(qiáng)識超乎眾人,錢鍾書往往給人的印象是讀書“貪多”,然而從其個人閱讀史的整體來看,他對中西古今典籍的博覽也是嚴(yán)格取舍的,其中幾乎沒有負(fù)面評價的西方作家,可能非但丁莫屬。在20世紀(jì)40年代之初,錢鍾書的意大利書籍閱讀還沒有那么嫻熟,對于但丁的《神曲》只是淺嘗輒止。不過這些閱讀經(jīng)驗里也有貫穿于日后的思路萌發(fā)出來。比如《一個偏見》里:

但丁說,在地獄里,連太陽都是靜悄悄的(Dove il sol tace)?!?4】

這見于《神曲·地獄篇》第一章第60行,字面意思即“太陽所沉寂之處”。實則此時詩中人物尚未步入地獄,仍處于“幽暗的森林”中【25】。錢鍾書之所以會記憶失誤,可能是他早年讀書筆記過于簡略、隨手摘錄片語所致,在他留學(xué)時期的手稿里,首次讀但丁原文的《神曲·地獄篇》,但以內(nèi)容提綱為主,摘錄部分原文并附少量英譯文。其中這句“Dove il sol tace”,是在該冊筆記后面留白處添補(bǔ)上去的【26】。相比之下,《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里,魔鬼曾自稱“但丁贊我善于思辯”,作者腳注說:“《地獄篇》第二十七出魔鬼自言為論理學(xué)家”【27】;在《一個偏見》又提此語:“敝魔生平最好講理”【28】。這倒不見得是讀原文才獲得的信息,很有可能出自更早讀英譯本的收獲。而前面所引的但丁詩句,修辭涉及錢鍾書頗為關(guān)注的“通感”(synaesthesia):謂森林之幽暗(視覺),仿佛太陽靜謐無聲(聽覺)。由此可見他很早就開始留意這個問題了。在《容安館札記》第五百三十七則中,錢鍾書還將當(dāng)代英語小說家類似的比擬淵源追溯至此【29】;在第六百八十九則中,這句話又被用以對照杜甫《無家別》“日瘦氣慘凄”句以降形容天寒(觸覺)遂以日為瘦(視覺)的詩藝傳統(tǒng)【30】。

也有的內(nèi)容雖不見于《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卻可以從其他相關(guān)資料考索出具體的閱讀史背景。比如錢鍾書在此文集里曾兩處引述一位德國詩人“白洛柯斯”,一處見于《論快樂》:

頑健粗壯的十八世紀(jì)德國詩人白洛柯斯(B.H.Brockes)第一次害病,覺得是一個“可驚異的大發(fā)現(xiàn)(eine bewunderungswürdige Erfindung)”。對于這種人,人生還有什么威脅?【31】

另一處見于《吃飯》:

德國古詩人白洛柯斯(B.H.Brockes)做贊美詩,把上帝比作“一個偉大的廚師父(der grosse Speisemeister)”,做飯給全人類吃,還不免帶些宗教的稚氣。弄飯給我們吃的人,決不是我們真正的主人翁。這樣的上帝,不做也罷。只有為他弄了飯來給他吃的人,才支配著我們的行動?!?2】

此“白洛柯斯”即巴爾托德·海因里?!げ剂_克斯(Barthold Heinrich Brockes,1680—1747),曾經(jīng)翻譯過錢鍾書非常重視的意大利17世紀(jì)巴洛克“詩宗”馬里諾作品,等于是在日耳曼國家首先開設(shè)了追求浮夸華麗辭藻的馬里諾派分店,但他本人并不怎么見于錢鍾書后期閱讀史中所喜稱引的那幾種德國早期詩家選集之中。在錢鍾書讀書筆記所夾雜的早年日記里,我們可以找到他在湖南藍(lán)田國師教書時曾閱讀德國學(xué)者維特科普(Philipp Witkop,1880—1942)所撰《德國抒情詩人》(Die Deutschen Lyriker)的經(jīng)歷【33】。查對可知,這兩處所涉及的內(nèi)容都見于此書所引的詩行之中【34】。維特科普在書中還將布羅克斯描述成為“一壯碩非凡之夫”(ein ungewhnlich groβer und krftiger Mensch),這正是所謂“頑健粗壯”一語的由來【35】。正由于他異乎常人的健壯體格,生時縱酒享樂,繁衍子孫眾多,所以才會用這么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病癥,甚至把死亡都看成是一種福氣。但這并不代表布羅克斯真有多么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維是沿著生理感官而行的,因此他才會把原本帶有超越性的神之本質(zhì)理解為“偉大的廚師父”。這些理解和相關(guān)分析,都來自維特科普的書,錢鍾書在此其實均照搬原話而已,并非自己“親入銅山”并做出有心得的評議。

三、作為人生實踐的閱讀與批評

《寫在人生邊上》中還有兩處引及一位詩人“羅登巴煦”——比利時象征派文學(xué)家喬治·羅登巴赫(Georges Rodenbach,1855—1898),此人即郁達(dá)夫筆下具有反抗精神的頹廢派作家“洛屯罷哈”(《文學(xué)上的階級斗爭》),也是中國現(xiàn)代象征派詩人穆木天在東京大學(xué)讀法國文學(xué)時所沉迷其中的“魯?shù)ぐ凸保ā段业脑姼鑴?chuàng)作之回顧》)。錢鍾書一向?qū)τ谖膶W(xué)家身上標(biāo)簽式的“主義”“流派”并不在意,他談起羅登巴赫的角度有自己獨(dú)特的贊賞之處,《論快樂》里是這樣說的:

羅登巴煦(Rodenbach)的詩集《禁錮的生活》(Les Vies encloses)里有專詠病味的一卷,說病是“靈魂的洗滌(épuration)”。身體結(jié)實、喜歡活動的人采用了這個觀點(diǎn),就對病痛也感到另有風(fēng)味?!?6】

所謂“專詠病味的一卷”,指的是《禁錮的生活》中“倚窗病人”(Les Malades aux fenêtres)題下的十九章詩歌。“洗滌”之說,即見于其中第一章【37】。而在《一個偏見》里,對于靜與噪的文學(xué)心理分析被引向現(xiàn)實生活場景里的樓上樓下鄰居間的切身感受時,錢鍾書如此寫道:

你存心真好,你不愿意樓上人像孫臏那樣受刖足的痛苦,雖然他何嘗顧到你的頭腦,顧到你是羅登巴煦所謂“給喧鬧損傷了的靈魂”?【38】

這個“給喧鬧損傷了的靈魂”,當(dāng)出自《禁錮的生活》以“水下靈魂”(L’me sousmarine)為題的第六首,其中提及“靈魂有時聽到喧囂”(L’ame entend par moments des bruits)從而感到驚駭(s’effraie)?!?9】

《論快樂》里提到“羅登巴煦”之前還說起了“工愁善病的諾瓦利斯”(Novalis)所闡發(fā)的“病的哲學(xué)”。這當(dāng)指厄恩斯特·卡穆尼澤爾(Ernst Kamnitzer)所編訂的《碎金集》(Fragmente)的第987則,謂疾病使人們學(xué)會修養(yǎng)(Krankheiten,besonders langwierige,sind Lehrjahre der Lebenskunst und der Gemütsbildung),錢鍾書讀書筆記中曾摘抄過【40】。后來作于20世紀(jì)50年代初期的《容安館札記》第二十五則,重讀諾瓦利斯此書,又拈出“人與動植物之分別,在于疾病”(Krankheiten zeichnen den Menschen vor den Thieren und Pflanzen aus)云云,與上述此語對照,并分辨西方文學(xué)里的修辭源流,其中再次特別稱賞羅登巴赫這些專詠疾病的篇章?!?1】

這前后一貫的贊許,令我們不禁想起《容安館札記》另外一節(jié)更為著名的片段:

丙午正月十六日,飯后與絳意行至中山公園,歸即臥病,蓋積瘁而風(fēng)寒乘之也。嗽喘不已,稍一言動,通身汗如濯,心躍然欲出腔子?!睹魑氖谧x》卷十五李鄴嗣《肺答文》云:“風(fēng)自外干,涎從內(nèi)塞”,“未發(fā)云云,輒聞喀喀”,“積邪大涌,蘊(yùn)逆上溢”,“胸椎欲穿,背笞不釋”,不啻為我言之。如是者十二日,始勝步武,杖而行于室中。今又一來復(fù)矣,仍殗殢無生意,杜門謝事。方疾之劇,如林黛玉臨終喘甚,“躺著不受用,扶起來靠著坐坐才好”(《紅樓夢》九十七回)?!?2】

此片段描寫了1966年2月5日患病后的感受,雖然多用引文,卻連綴巧妙,如為自身所道。受此番“洗滌”(épuration),錢鍾書自身于精神上的重振似也有所注意,從前年輕時在隨筆里說的漂亮話開始啟發(fā)晚年的他重新理解自己的閱讀與治學(xué)生涯,于是隨后開始翻閱早就熟讀的《楚辭》作為病中消遣,并繼而考慮將數(shù)部“大經(jīng)大典”作為下一部著作的樞紐文本。因此可以說,非有此病,不能引起他開始計劃寫作《管錐編》這部晚年學(xué)術(shù)巨著。

錢鍾書后來重讀諾瓦利斯時曾說:

二十年前閱 Saintsbury,History of Criticism,III,p.390 甚推此書,以為談藝之杰構(gòu),足與 Joubert,Pensées并駕齊驅(qū)。居歐洲日,得而讀之……【43】

我們于是得知那篇讀書筆記大概就是留學(xué)時期完成的,其中的只言片語又被拈來支援了他在20世紀(jì)30年代末期的寫作。不僅如此,《論快樂》的開篇一句,“在舊書鋪里買回來維尼(Vigny)的《詩人日記》(Journal d’un poète),信手翻開,就看見有趣的一條”【44】,指法語“喜樂”(bonheur)一詞由“‘好’和‘鐘點(diǎn)’兩字拼成,可見好事多磨”云云。恰好我們也能在他留學(xué)時期的讀書筆記里找到這本書的內(nèi)容,在相關(guān)段落,錢鍾書作簡略的批注:

Cf 快活 【45】

“快”字下畫了橫線表示強(qiáng)調(diào),《論快樂》一文立意的淵源,顯然就在于此。《寫在人生邊上》所主張的,在頁邊簡單做些批注,不僅是一種譬喻,而且還是切切實實的實踐依據(jù)。

錢鍾書在文學(xué)批評與學(xué)術(shù)研究中一再強(qiáng)調(diào),向壁虛構(gòu)、戛然獨(dú)造的優(yōu)秀文學(xué)作品往往是不存在的,唯有借助對中外已有文學(xué)傳統(tǒng)的學(xué)習(xí),且擺脫“蹈襲依傍”的膚淺摹仿,才能走上富于價值和新意的創(chuàng)作之路【46】。正如他在談?wù)撝鞯囊黄涛睦镎f的,“先把圖書館的參考書放入自己寫的書里”【47】。在此考察《寫在人生邊上》各篇如何遣派作者腹笥中的那些閱讀經(jīng)驗,正是經(jīng)由長期閱讀、摘錄和漫筆似的眉批與頁邊注而來,足見其創(chuàng)作的艱辛不易和精妙獨(dú)到。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一般項目“現(xiàn)代文學(xué)視域下的《錢鍾書手稿集》研究”(項目號:21BZW125)的階段性成果。]

注釋:

【1】其中代表性研究專著,包括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xué)閱讀史(1833—1898)》,鳳凰出版社2019年版;張仲民《種豆得瓜:清末民初的閱讀文化與接受政治》,社會科學(xué)文獻(xiàn)出版社2021年版。

【2】戴聯(lián)斌:《從書籍史到閱讀史:閱讀史研究理論與方法》,新星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頁。

【3】Robert Darnton,“What Is the History of Books?”Daedalus,1982(3).

【4】例如荷蘭學(xué)者所著《伊拉斯謨及其藏書》(Egbertus van Gulik,Erasmus and his Books,translated by J.C.Grayso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18)以及意大利學(xué)者所著《蕩然一空的書架:列奧納多·達(dá)·芬奇的藏書》(Carlo Vecce,La biblioteca perduta,i libri di Leonardo,Salerno Editrice,2017),都是從藏書來想象個人閱讀史的細(xì)節(jié)。

【5】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42頁。

【6】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7頁。

【7】Eleanor Dickey,Ancient Greek Scholarship,OUP,2007,p.11.按,古希臘文中的σχóλια,本不含有“頁邊”的意思,但古人一直用以專指在文本周邊做注的形式,以區(qū)別于獨(dú)行為注的hypomnema(úπομνματα),后者頗類如段玉裁所提出的中國古代的“義疏”都是單行成書的情況。

【8】錢鍾書:《論俗氣》,原載《大公報》1933年11月4日;《談交友》,原載《文學(xué)雜志》1937年創(chuàng)刊號。參見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65~81頁。據(jù)聞在收入《人生邊上的邊上》時,經(jīng)楊絳建議,《談交友》內(nèi)容有所刪略(其中“狎友”部分)。

【9】張治:《關(guān)于錢鍾書早期西文藏書里的幾處批注》,《文匯學(xué)人》2020年8月21日。

【10】張治:《“圣伯夫的方法”》,《文匯報·筆會》2018年11月20日。

【11】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49頁。

【12】前引拙文《關(guān)于錢鍾書早期西文藏書里的幾處批注》發(fā)表后,陸灝先生轉(zhuǎn)發(fā)了香港學(xué)者馮晞乾先生的意見,認(rèn)為我將“à cté”按照字面意思譯作“在邊上”是錯誤的,此處當(dāng)理解為“偏離”:因為這篇關(guān)于理查森的評論,聚焦于作家的生平隱私,展示的小說家形象令人大為嘩然。這偏離了關(guān)注于文學(xué)本身的那種文學(xué)批評,類如《釋文盲》里對于文學(xué)無感的批評家所為。感謝馮先生的指正,然而我的本意,即是認(rèn)為這種“偏離”或許就與“寫在邊上”的做法相類,故在那篇旨在簡略介紹批注內(nèi)容的小文章里沒多加解釋。

【13】參見范希衡《前言》,載《圣勃夫文學(xué)批評文選》,范希衡譯,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6年版,第22~24頁。

【14】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30~31頁。

【15】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50頁。

【16】Cf.Herschel Browning Chipp,Peter Selz,Theories of Modern Art:A Source Book by Artists and Crit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p.573.

【17】Qian Zhongshu,Humans,Beasts,and Ghosts:Stories and Essays,edited by Christopher G.Re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1,p.69.

【18】例如The Southern Mail(August 16,1938,p.1)以及Myakka Rattler(Vol.2,No.30,1935,p.4)都可找到這則故事。

【19】雷勤風(fēng):《錢鍾書的早期創(chuàng)作》,《文藝爭鳴》2010年第21期。

【20】《瘸腿魔鬼》的筆記見《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第36冊,商務(wù)印書館2015年版,第259頁;《魔女記》筆記則見于《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第1冊,商務(wù)印書館2014年版,第277~278頁。

【21】《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第36冊,第550頁。

【22】《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第2冊,商務(wù)印書館2014年版,第208頁。

【23】《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第36冊,第134頁。參見Théophile Gautier,Les Grotesques,Michel Lévy Frères,1856,pp.243-244.

【24】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45頁。

【25】但丁:《神曲·地獄篇》,田德望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第6頁。

【26】《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第2冊,第108頁。這冊影印本的開篇是《神曲·地獄篇》的提綱筆記,第3~5、185~186頁。

【27】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11頁。參見《神曲·地獄篇》第二十七章第122-123行,田德望譯本,第181頁,“也許你沒想到我是邏輯學(xué)家吧!”按原文作“Forse tu non pensavi ch’io lico fossi!”錢鍾書將“l(fā)ico”譯作“論理學(xué)家”,強(qiáng)調(diào)中世紀(jì)歐洲邏輯學(xué)科的獨(dú)特用意:在但丁時代,這個概念主要是指精通論辯技藝之人(che ha pieno possesso dell’arte della disputa)。

【28】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42頁。

【29】《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商務(wù)印書館2003年版,第907頁。

【30】《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第1467頁。

【31】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22頁。

【32】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28頁。

【33】《錢鍾書手稿集·中文筆記》第2冊,商務(wù)印書館2011年版,第98~99頁。按,季羨林此前也曾讀此書,參見季羨林《清華園日記》,1933年9月19日、21日、22日、23日,載《季羨林全集》第4卷,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254頁。

【34】Philipp Witkop,Die Deutschen Lyriker,von Luther bis Nietzsche,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 GmbH,1921,pp.62,61.

【35】Philipp Witkop,Die Deutschen Lyriker,von Luther bis Nietzsche,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 GmbH,1921,p.57.

【36】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22頁。

【37】Georges Rodenbach,Les Vies encloses,BibliothèqueCharpentier,1896,p.89.

【38】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45頁。

【39】Georges Rodenbach,Les Vies encloses,BibliothèqueCharpentier,1896,p.223.

【40】《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第32冊,商務(wù)印書館2015年版,第272頁。

【41】《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第30頁。

【42】錢鍾書:《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第2235頁。

【43】《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第29頁。

【44】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19頁。

【45】《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第3冊,商務(wù)印書館2014年版,第408~409頁。

【46】張治:《〈圍城〉與〈儒林外史〉》,《漢語言文學(xué)研究》2012年第3期。

【47】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第1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