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2022年第10期|喻靜:利涉大川
一
第一次和吳寶麟見面,大約在2020年兒童節(jié)前后。其時她以博士后身份暫寄清華大學出土文獻中心,跟隨廖名春先生研讀《周易》。寶麟有著嬰兒般的面龐,喜歡薄棉布書包、森系插畫小卡片,喜歡有人類表情的動物們?!盀樘斓亓⑿模瑸樯窳⒚?,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東墻巍然懸掛著張載“四句教”的中國文化研究所學術(shù)廳,我們好像攜手回到了我們的少女時代。
寶麟摘下口罩,疊成一小卷,用掛耳繩固定住。兩年后的今天,我居然還記得這種無關(guān)緊要的瞬間,并因此回到那個口罩極端匱乏的春天。2020年1月末尾,武漢暴發(fā)新冠疫情,新病毒開啟了地球的新景觀。如今已近三年過去了,病毒幾經(jīng)變異,還在和人類殊死搏斗。而人間發(fā)生的故事未免太多。思前想后,唯有低眉垂目、默然無語。時空仿佛疊成一小卷,過去和未來,都被口罩過濾成為當下的一呼和一吸。
“在不確定的塵世……”我每每以此開啟新學期的課程,以佛經(jīng)的表達,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如何安住”。經(jīng)中說“住虛空中”“住淳善地”,那是涅槃寂靜、如如不動的“出世間”;以時空之網(wǎng)把人封控在口罩里的“世間”,卻是泥沙俱下、輪回不已。然而,即便如“阿鼻地獄”“五濁惡世”這種漢語中最黑暗的命名,亦可能因為“安住”而令不同形態(tài)的生命甘之如飴。想象一只小蟲在莫比烏斯環(huán)的“陰”面爬行,陰陽相即的一瞬,它已經(jīng)翻轉(zhuǎn)至莫比烏斯環(huán)的“陽”面了!
陰陽翻轉(zhuǎn)、七日來復,這是《易》的剝卦和復卦。復卦乃剝卦之反卦,剝卦是五陰一陽,唯一的陽爻是上九,陽氣即將剝落,剝極必復,復卦是一陽五陰,唯一的陽爻是初九,陽氣正在復生?!胺磸推涞溃呷諄韽汀保◤拓载赞o)?!捌摺奔仁秦韵蟮牧惩鶑椭當?shù),也是古人對時間循環(huán)更新的信念。為了探究“七”的奧秘,我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和數(shù)據(jù)庫上天入地找材料。這種偏僻的好奇心,源于2019年和谷卿、李延睿、馮松三位小友同行考察隴東石窟時,在涇川南石窟寺和慶陽北石窟寺所見的兩組七佛大像。那是“無疫時代”的最后一年,此后,“旅行”這個詞將被賦予新時代獨有的哀歡,那些因為新病毒而無比艱辛的旅行,那些因為不能旅行而陰陽兩隔的傷痛,不知不覺間已在人類歷史中自成篇章。
說起旅行,自會聯(lián)想到旅卦。旅卦乃豐卦之覆卦,豐卦爻辭數(shù)次提及“日中見斗”,“斗”即北斗七星。在下一年疫情起伏的間隙,我到甘肅博物館,在北涼石塔和宋代經(jīng)變絹畫的展陳處久久駐足。作為中國最早的塔例,北涼石塔共存世十四座,不止一座刻有八卦、北斗七星和七佛?!斗鹫f報父母恩重經(jīng)》經(jīng)變畫上部亦有七佛,兩側(cè)是連環(huán)故事畫。北涼石塔的銘文中出現(xiàn)了一種佛教傳入之前中土典籍中未曾有的奇特表達:“七世父母”。“七世父母”亦見于北朝時期的造像碑。“北斗七星”“七佛”和“七世父母”同時出現(xiàn)在北涼石塔,“七佛”和父母同時出現(xiàn)在《佛說報父母恩重經(jīng)》,那么“父母”和“七世父母”有何差別?“七佛”和“七世父母”有何關(guān)聯(lián)?“七佛”和“八卦”,一個來自于印度、途徑絲綢之路進入中原,一個生成于黃河流域,乃以中原為中心的華夏文明的最深沉的秘密,它們在河西走廊相遇。觀念的砥礪、碰撞和交融,如何形塑了過去的祖先和今天的我們?
史料記載,南北石窟寺的七佛,乃北魏權(quán)臣奚康生在平息一場反亂后主持修造。縱觀歷史中國,十六國北朝尤其留給我們“不確定”的印象:“五胡亂華”、中原板蕩、長城內(nèi)外政權(quán)頻繁更迭、游牧民族南下而牧馬,“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后趙、北魏、北齊等覬覦中原的胡人政權(quán)認佛為“胡神”,立國后往往會把佛教教化資源引入意識形態(tài),希望給身似飄萍命若草芥的百姓一個身心安頓處。即便貴重如奚康生,也要在一場屠殺后矗立起安穩(wěn)、超拔的大佛,讓塵世之上的慈憫目光普覆全體。漢唐之際,佛教的傳入和胡族的融入相輔相成,以此為契機,以三代為正朔的華夏文明走向豐贍宏闊,經(jīng)此摶搓,中國文化以儒釋道為根基的思想框架大體確立。
防控期間,我最掛念我的父母,擔心他們?nèi)奔Z食少蔬菜,然而很快收到了父親寄來的150公斤大米。如今已近三年,大米尚存少許。我決定寫一篇論文,說說“七”“七世父母”“七佛”所關(guān)聯(lián)的中古早期觀念世界。寫作時不得不反復敲下“父母”這兩個字,就像發(fā)電報。我的老父和老母,會不會在某個瞬間收到宇宙中的神秘信號呢?
只辨析了“父母”和“七世父母”,文章已經(jīng)過長,于是打住,也算興盡。疫情暫時平復,管控也松動了,迫不及待去看望了父母。小心翼翼摘下口罩的那一刻,彼此都有劫后重逢的慶幸和喜悅。
寶麟博士后工作到期面臨出站的選擇,便約她到單位見面。我向?qū)汍氪笾陆榻B了新論文:“七世父母”其實就是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形態(tài)。“父母”即“生身父母”,這在儒家知識和觀念系統(tǒng)里是不言而喻的,佛教把“父母”分成“生身父母”和“七世父母”,促使儒家重新思考觀念的邊界。王國維《殷周制度論》中提到,相比殷禮,周禮有三項新的建立,其一便是“廟數(shù)之制”。《禮記》規(guī)定“七”是天子之數(shù),“天子七廟”,意思是只有天子可以祭祀其上六世加上太祖共七世祖先,庶民則不配祭祀祖先,遑論“七世”?!斗鹫f盂蘭盆經(jīng)》卻以“七世父母”為超度對象,為庶民規(guī)劃了祭祖方案。這個例子貌似歷史縫隙中的微瀾,卻也能見微知著。如此一來,儒家平等觀念可能要應對如下提問:其一,以人為唯一目的,抑或以六道眾生(包括人在內(nèi)的全部生命形態(tài))為目的?其二,運用于計量人的生命長度的此世,抑或運用于全部生命形態(tài)共享的“三世”?其三,人世間的等級制度,作為不平等的根源,是否天經(jīng)地義、有無消弭的可能和路徑?總而言之,從佛教的緣起思想向外推衍,無遠弗屆的、不受時空滯礙的平等才有可能,中國文化中若有徹底的平等,此“平等”離不開佛教在初傳并中國化的歷史時期對本土觀念的沖擊和啟發(fā)。
然而所謂“觀念”終歸是一孔之見,宇宙浩瀚,無形無相,人類施設了“時間”作為觀念的工具,萬事萬物才能一一展開,才有我們眼中的世界。進入歷史時空,人類創(chuàng)造文明、發(fā)明文字、記錄世界的樣貌、探索超乎人世之上的宇宙秘密。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不同文明和文化系統(tǒng)中的人們未必不是在探索同一個真相,人們終將回歸同一個宇宙。漢唐之間的數(shù)百年,由佛教而生發(fā)的基于緣起的平等觀,未必不是對中國既有觀念的喚醒和發(fā)覆。即便盤點儒家觀念,我們無論如何也得上溯到六經(jīng)之首的《周易》?!胺水嬝浴薄拔耐跹葚浴薄翱鬃幼鱾鳌?,以中原為中心的華夏文化對宇宙的觀察和對人世的體認,庶幾收束于斯。
相談甚歡,不期有靈光乍現(xiàn)。我當即決定,邀請寶麟組織一次有關(guān)《周易》的討論,作為“汲古論壇”第七場——是的,恰好是第“七”場。寶麟欣然應允,幾天后提交了方案。得知她把論題定為“以《周易》之眼觀世:人文的宇宙何以可能”,我不由深深折服于宇宙的秩序和命運的安排。
二
2020年9月,履新不久的文化和旅游部胡和平部長來到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調(diào)研,中國文化研究所是其中一站。胡部長指著文化所學術(shù)廳東墻的張載“四句教”問:“今年是什么年?”眾人啞然,我亦無言以對。“今年是張載誕生一千年!”胡部長又問,“這四句話,你怎么理解?”
我想起那個久遠的下午,唐達成先生問過我同樣的話。20世紀90年代中葉,他是中國作協(xié)掌門人,我是初入職場的年輕記者。某次會議間隙,他沒來由地要送我一幅字,問我喜歡什么內(nèi)容。我每晚蜷縮于恭王府后罩樓一間公用辦公室,沒有一寸私人空間,對這份禮物有些遲疑。想了想,回答他:“那就寫張載四句教吧!”于是一字一頓背了一遍,內(nèi)心竟升起些許蒼涼的豪邁。唐先生很驚訝:“你一個小女孩,怎么會喜歡這個?這四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其時我的師長們發(fā)起了“人文精神大討論”,接續(xù)八十年前的“五四”余響。我的同學們一出校門就受到“市場經(jīng)濟”的洗禮,舊根基千瘡百孔,新秩序缺檁少梁,“在縱欲與虛無之上”(錢永祥語),有無恒定的價值?我們向往的彬彬有禮的好社會如何可能?我們步履艱難的人生如何校準、如何抉擇?我們求真向善的心何去何從、如何安頓?
“四句教”字很多,我請?zhí)葡壬惶羝渲幸痪鋵?,紙的尺寸盡量小一點,方便居無定所隨身攜帶,這便說起文史哲專業(yè)的年輕人步入社會后大概率會遭遇的困窘。唐先生親切溫存,我不由流露些許私意,蓋平日不足為外人道者:雖寄居王府,因居住條件過于嚴苛而日常用度過于拮據(jù),只能以顏回為楷模,學習他一簞食、一瓢飲,身在陋巷而不改其樂;不時有朋友攜酒來王府共飲,半酣時分,常同頌“四句教”,仿佛西墻有銘,點醒自己不忘記讀書人的使命。雖鎮(zhèn)日為衣食奔波,疲憊不堪,但從未想過“下海”或“進外企”,投身“商品經(jīng)濟大潮”載沉載浮。我之向往,乃成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人學者,去做“為往圣繼絕學”的本分事。至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如此宏闊的事,還真不敢去想。
唐先生頻頻頷首、微笑不語。不久,我收到他寄來的四尺斗方,內(nèi)容并不是“四句教”,而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閑散飄逸的行楷,與未屆而立的我若即若離。而今,唐先生已作古,面對胡部長發(fā)問的我,已過“知天命”,年齡恰好倍于當年面對唐先生時。一時百感交集,一通漫漶后草草做結(jié):這四句教,是每個讀書人的夢想,也是每個讀書人的“下工夫處”。
然而事后我很想修正以上應對,說“每個讀書人”未免臆斷和疏闊,我本人就早已經(jīng)不把“四句教”作為“的的大意”了,正如我早已不執(zhí)著于“新”,只把“新”視作“變易”,而不必然把“新”等同于“好”。比如“新冠病毒”也是“其命維新”,此“新”,此時此刻的人類只能視其為瘟疫、禍患和災難。即便“天地之大德曰生”,我也更愿意把“生”解為“變化”,而不輕易和某種特定的價值去綁定。
我也早已不執(zhí)著于過去現(xiàn)在未來單向遞進的線性時間觀,以及隨之而有的“日新日日新”的進步觀。不斷變好,只是人文宇宙的夢想,對“越變越好”的信念,只是推動“人文的宇宙”持久運行的基本動力?!坝^乎天文以察時變,關(guān)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賁卦·彖傳》),剝卦和復卦是小循環(huán),既濟卦和未濟卦是大循環(huán),七日往復,周而復始,春夏秋冬又一春,不斷變易周流不息,則是“天文的宇宙”的底色。第七場汲古論壇,寶麟提出了問題:“人文的宇宙何以可能?”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最有啟發(fā)力的點在于,和“人文的宇宙”相對應的是什么?我們習慣了以人本主義立場思考和行動,有沒有想過,以人的欲望和信念為動力而不竭運轉(zhuǎn)的“人文宇宙”,并不能成為人有能力討論的客體或?qū)ο螅宋牡挠钪媸羌瘸墒聦??!胺侨宋牡挠钪妗焙我钥赡??這才是個問題。
2020年,橫渠先生一千歲,我正好五十歲。“五十”是“大衍之數(shù)”,然而“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系辭上傳》),用以占筮的五十根蓍草,有一根是抽出來擱置不用的,用四十九根蓍草,足可推衍天地運行和人事興衰。如此看來,在人文的宇宙,四十九是最大數(shù)。那不用的“一”又作何用呢?王弼說“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數(shù)而數(shù)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不用”不是“用”的相對,正如“動息則靜”,靜不是動的相對;“語息則默”,默不是語的相對。不用、動息和語息,“異類”才有可能“獲具存”,天地之心才會呈現(xiàn)。虛而不用的“一”,恰恰是人類從人文宇宙返回萬物平等的全體宇宙的可能性和通行證。
橫渠先生以及同時代的二程、司馬光等宋儒必不會認同此說。張載是關(guān)中人,關(guān)中是周人故地。他早年著有解說《周易》經(jīng)傳的《易說》,晚年著有以易學發(fā)明儒家諸經(jīng)的《正蒙》,王夫之以為其所論學“無非易也”。谷卿提議,汲古論壇的第八場,不妨給橫渠先生慶千歲之壽,討論張載與宋儒的思想世界。在上一場,寶麟請來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辛亞民老師為《周易》做概述,谷卿說,辛老師其實專門研究張載,他新出的專著,題目正是《張載易學研究》,不妨請他來操持本次論壇。
自上回在文化所學術(shù)廳一別,再未與寶麟謀面,論壇也只是在線上舉行。這時她正好發(fā)來信息,告知已出博士后流動站,在一所高校獲得教職,還在中關(guān)村。其命維新,她開始了新生活。
逝者不舍晝夜,斯人渾然天成。天地以其不仁,萬物得其所哉。
三
疫情第三年,暮春。某日新聞中同時出現(xiàn)的兩個地名,將為歷史長河留下刻度和標記:上海,中國第一大城市,因新冠病毒變種奧密克戎而“入于坎窞”(習坎卦爻辭),全城封控,艱苦卓絕;河北雄安,作為“千年大計”,“元亨利貞”(乾卦卦辭),正攻堅克難、蓬勃生長。
雄安新區(qū)本于三個縣:雄縣、安新和容城?!叭莩侨t”劉因、楊繼盛和孫奇逢,是儒家道統(tǒng)和學統(tǒng)中的精神航標——劉因和孫奇逢發(fā)微理學、教化一方,在文廟配享從祀;楊繼盛被封為北京“都城隍”,秉持正義、護佑生民。
元初大儒劉因,父輩和祖輩事金,幼時以金人自居,及長則歸心于宋。因朝廷兩次征聘不就,忽必烈稱其“不召之臣”。清初大儒孫奇逢,多次辭謝征召,時人稱其“征君”。元和清都是北方草原民族在中原漢族政權(quán)之后建立的中華帝國,于易代之際而遭逢華夷之變,維護儒家道統(tǒng)、接續(xù)儒學學統(tǒng)便成為攸關(guān)文化認同和國族存續(xù)的大事。大儒之大,非自謂也,蓋自覺也——自覺承擔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責任和使命,貧賤不移,威武不屈,雖九死其猶未悔,雖千萬人吾往矣。
在束冠之年寫就的奇文《希圣解》中,劉因描述了一個奇夢。三位老者,拙翁、無名公和誠明中子,以各自境界接引他步入圣學之門。他們分別對應宋代大儒周敦頤、邵雍和張載,劉因把自己歸入了儒門圣賢的精神譜系和理學后學的學問譜系。孫奇逢著有《理學宗傳》《讀易大旨》《四書近指》等,將朱熹“格物致知”與王守仁“致良知”合二為一,將“道問學”與“尊德性 ”合二為一,主張“躬行實踐”“經(jīng)世載物”。明朝諫臣楊繼盛正是反身躬行、求仁得仁的踐道者。他彈劾奸臣嚴嵩,在獄中慘遭酷刑而不改其志,留下名聯(lián)“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慷慨赴死。“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睏罾^盛以錚錚鐵骨,成全了儒者的人格。
這三位“鄉(xiāng)賢”,令今日雄安成為“北學重鎮(zhèn)”。北學,北方儒學脈絡之謂也。我更愿意把北學理解為,以胡漢交融之地的渾樸深蕪和慷慨悲歌,摒謙弱、放浪、無根和無歸,擴充中國文化的胸懷,提振經(jīng)世致用的品格。河北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梁世和研究員念茲在茲,推動成立了“北學研究院”?!耙秽l(xiāng)之善士斯友一鄉(xiāng)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頌其詩讀其書或可知其人論其世,然音容笑貌和精神回響,還要去故里尋覓,或可于依稀仿佛間、于槐榆桑梓間,收獲些許親切的體悟。
楊繼盛祠所在的北河照村和孫奇逢故居所在的北城村,民居多四合院落,幾乎沒有如南方農(nóng)村那種獨棟小樓。長長的院墻擋住了外人的目光,高大的棗樹和槐樹,很容易留在游子的夢境里。小院門楣的吊錢和門上的對聯(lián),勉勵著溫存、樸厚、保守、穩(wěn)當?shù)母x傳統(tǒng),與儒家“修齊治平”的道德訓誡互為表里、彼此映照。孫奇逢故居前,老農(nóng)垂手肅然而立;楊繼盛祠堂里,村婦恭敬獻上三炷香。閑邪存誠,里仁為美,圣人之仁廓然于天地間,鄉(xiāng)賢的教化之功盡在日用而不知中。
我注意到兩個村子里有些院落的門上貼著“鄉(xiāng)愁保護點”標志。向?qū)дf,這兩個村子很快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雄安新城的高樓大廈。這些被指定為“鄉(xiāng)愁保護點”的建筑、老樹或老物件,很小一部分或許能得到修繕、在原址幸存,用來承載新世界的鄉(xiāng)愁、療治曠古未絕的懷鄉(xiāng)病。
離開村子后,我們登上雄安新城建設工地瞭望臺,看四野塔吊林立旗幟招展,千軍萬馬一時競發(fā)。“時間開始了!”記得一首歌頌新中國成立的長詩中這樣寫道。時間開始了,北河照村和北城村的舊歷史,也將被新的時間覆蓋,然而人的記憶和情感遠非進步的、奔涌向前的工具理性和敘事所能撫慰,作為祖先的后人和后人的祖先,過去現(xiàn)在未來如同鏡像,收束于當下的每個瞬間。剛剛相遇,便要做永久的告別,在塔吊的四面楚歌里,夕陽下那些行將消失的村落讓人無限悵惘和懷戀。
我是在瞭望臺最高層接到韓子勇院長發(fā)來的信息。他看到我拍攝的北河照村“鄉(xiāng)愁保護點”照片,建議汲古論壇邀請幾位學人說說“鄉(xiāng)愁”。半個月后,我把汲古論壇第九場主題定為“惟不能歸,所以遠望:中國文化中的鄉(xiāng)愁”,由修建和谷卿聯(lián)合主持,在重陽節(jié)前夕通過網(wǎng)絡會議推出,引起在線聽眾的共鳴,討論很是熱烈。三個月后的冬季,當?shù)赜讶藗鱽碚掌?,北河照村已然成為廢墟,那些我路過并記錄在照片里的“鄉(xiāng)愁保護點”,只有楊繼盛祠孤立于寒風瑟瑟的荒野中。三年來的此時此刻,我無意中看到一則視頻,是為楊繼盛作傳的容城作家鄭女士,用手機記錄的在“雄安郊野公園”尋找楊繼盛祠的過程。新木剛剛抽芽,簇擁著新鋪就的紅色步道奔向前方。幾經(jīng)周折,鄭女士終于在步道盡頭找到了那幢小小的鄉(xiāng)間仿古建筑,朱漆黛瓦,煥然一新。
時間開始了。
四
“野蜂蜜聞起來像自由。”俄羅斯女詩人阿赫瑪托娃在詩中寫道。2020年的多數(shù)月份,我們聞不到野蜂蜜,新冠病毒熔斷航班、封堵道路,強迫我們在“自由行走”和“自主呼吸”之間做出選擇。然而下半年我依然有不止一次的旅行經(jīng)歷。從雄安回京不久,我又飛去敦煌,考察了懸泉置、榆林窟和西千佛洞。回程在酒泉文殊山石窟略作停留,赴蘭州,把蘭州博物館館藏又一過。這回熔斷我的理性、令我在剎那間黯然神傷的,不是任何一件文物,而是胡人樂器陳列區(qū)域墻上抄錄的一句唐詩:“胡騰兒,胡騰兒,故鄉(xiāng)路斷知不知?”詩作者李端是唐代宗時人,其時吐蕃占領(lǐng)河西走廊,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熔斷”了。戰(zhàn)爭和瘟疫始終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所幸人類總有辦法嘗到野蜂蜜。
這是我的第三次河西走廊之旅,沙州、肅州、甘州、涼州和蘭州,這些地名如此美妙,仿佛井繩上熠熠發(fā)光的水珠。我在汲古論壇第九場致辭中,借涼州胡騰兒的鄉(xiāng)愁,說起絲綢之路上的鄉(xiāng)愁是多元文明交流互鑒下共釀的“鄉(xiāng)愁”,又說起中國文化是在多元文明交流互鑒中不斷成型的文化。在第十場致辭中,我把時間想象成一眼極幽深的井,把對人類歷史和文明起源的探索想象成井繩在井中汲水,或者,一次“光的旅行”:
“汲古論壇”之名,得之于趙樸初老人留給我們的十字箴言:“汲古得修綆,開源引萬流?!薄敖帯笔蔷K的意思,“汲古”,又仿佛把井繩不斷投向時間的深井中。深井無窮盡而井繩有長短,就像時間無窮盡而歷史有始終。如果說要賦予第十期“汲古論壇”以某種紀念意義,那么我們可以嘗試把井繩修得盡可能長,讓它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自由墜落,讓它沖出傳世文獻構(gòu)筑的中國歷史的孔道,奔向中華文明生發(fā)處的那道光。我們這次選擇了一個基于考古學的跨學科話題:“金聲玉振:上古世界體系中的石峁與二里頭”。
基于人的日常經(jīng)驗和特定的認知模式,我們習慣把時間確認為直線,把附著于時間之上的歷史想象為一條前后相續(xù)的、朝著一個方向奔涌的大河,所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成年以后,我對時間的思索得益于兩本童話書。二十多年前,我們剛剛邁入新世紀。我的同學杜玲玲一氣購進數(shù)冊《愛因斯坦的夢》送給朋友們,我馬上被吸引并終生難忘。在書中,愛因斯坦做了六十個夢,夢中的時間都不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一條大河”:“如果生命以老朽為始,以童稚為終,那么年輕和年老如何定義?如果生命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小時,看過一次日出就要凋零,此刻為何奔忙?如果所有夢想都將預知成敗,我們是否還會夢想?如果此刻初遇的愛人,下一刻便不復存在,愛情會不會只是一場徒勞?如果一分鐘后世界就要末日,又該在哪里與誰相伴?”如果時間流轉(zhuǎn)的方式不同,我們?nèi)绾未罱ㄎ覀兊挠^念世界?我們?nèi)詴缤F(xiàn)在一樣地生活嗎?
比之更早的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第一次逛琉璃廠舊書攤,淘得一本素白封面的《彼得潘》,屬于三聯(lián)書店“文化生活譯叢”。彼得潘永遠不長大(沒有時間),他的領(lǐng)地(Never Land),梁實秋先生譯為“永無鄉(xiāng)”(沒有空間)。“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莊子愛自由,他為我們指點了時空盡頭的自由之地“無何有之鄉(xiāng)”。佛教更徹底,不用“有無”這種“對舉”,直名“虛空”——空,不妨理解為粉碎一切執(zhí)著的方法論。人類的執(zhí)著,比如對“新”的執(zhí)著、對“進步”的執(zhí)著,究極而言,來自對單向度直線型時間模式的執(zhí)著,因其與生命經(jīng)驗若合符契。時空中的人,擺弄著四十九根蓍草,推演出各種卦象,感通過去、洞察未來,也把此時此地此人框定。人是語言的囚徒、文字的囚徒、符號的囚徒,歸根結(jié)底,人是自己的囚徒。
我亦不能免俗,依然把時間比附為河流,只不過水流從橫向轉(zhuǎn)為縱向,圍以井欄,配以徑直向下的井繩,美其名曰“汲古”。仿佛井欄上刻滿了文字、仿佛井底有一座文字的山巒,仿佛穿過山巒,還有無字時代的各種盆盆罐罐,召喚我們確認祖先的文化基因。這是冥渺幽微處的鄉(xiāng)愁,所謂“汲古”,實乃“原鄉(xiāng)”,惟不能歸,所以遠望。
歷史學和考古學都是本于人的學問,是通往人文宇宙的通道。歷史學依靠文獻資料研究人類社會的歷史,考古學依據(jù)古代人類遺留下來的實物研究古代社會的歷史,歷史考古學研究的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人類活動的遺存,而第十場論壇討論的“上古世界”,是今天的我們無法通過文字抵達的世界。憑借考古現(xiàn)場和出土器物,考古學家做著破譯和拼圖的游戲,承擔了研究人類早期歷史的全部任務。
國家的出現(xiàn)是考古學判定進入“文明”的標志之一。作為“最初的中國”這一特定場域里的龐大古國,石峁和二里頭昭示了最早的中華文明?!笆购投镱^文化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在中原文化格局重組這一里程碑事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石峁,這座令人驚奇的石城,如何推動了早期中華文明的進程?把石峁和二里頭置于上古世界體系中加以觀照,今天的我們,如何辨別出那些支撐中國文化大廈的、令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穩(wěn)定特質(zhì)?”我在致辭環(huán)節(jié)提出這些問題。
書齋學問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所概莫能外,同仁們以爬梳傳世文獻見長,從中提煉思想和觀念的脈絡。近代以來田野考古不斷從地下發(fā)現(xiàn)新的文字材料,如殷墟甲骨刻辭、商周青銅器銘文、戰(zhàn)國與秦漢的簡牘、陶文與封泥,以及歷代碑刻、墓志等,這些出土文獻或?qū)⑹俏幕旅?。組織第七場汲古論壇的吳寶麟來自清華大學出土文獻中心,我很樂意接納她來文化所,無奈機緣不湊泊。所幸此之前進所的谷卿于金石學頗有心得,此之后進所的焦天然則專攻簡牘。考古學用沒有文字的實物遺存搭建歷史框架,自有一套方法、概念工具與表述語匯,有時未免過于專業(yè),令人望而生畏。當我想做一期探討早期中華文明起源的論壇時,能想到的唯一一位與考古學有關(guān)的朋友,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易華。
我和易華相識于2018年秋天我的第二次河西走廊之旅。我們同時走下從山丹縣到張掖市區(qū)的大巴,他背著碩大的雙肩包,我扶著拉桿箱茫然四顧。他研究青銅器和上古東西文化交流,研究游牧民族和農(nóng)耕民族的關(guān)系,常年游走于甘青一線,亦穿梭于考古學、人類學和民俗學等多種學科之間。我們聊了幾句,他給了我關(guān)于住店的建議,我順便提到了汲古論壇,我們很快分道揚鑣。再次見面,已經(jīng)是兩年后的事了。
那回小聚,易華請來考古學界赫赫有名的韓建業(yè)教授和許宏研究員,以及從事神話學研究的譚佳研究員。作為曾經(jīng)的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許宏于1999年至2019年間主持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考古工作。他不斷向公眾普及“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這種宏大而專深的問題。他本來是最契合聊此話題的人,無奈天時不巧,他去了西藏。韓教授與我有些淵源,我們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曾同處燕園。他是甘肅通渭一帶人,教課之余,帶隊發(fā)掘位于慶陽的南佐遺址,供奉七佛的南石窟寺和北石窟寺就在附近。他面容高古,性極仁厚。經(jīng)韓教授介紹,他的同事、中國人民大學考古學系陳勝前教授也加入進來,頗令我有意外之喜。其時陳教授的一篇關(guān)于中國文化基因的文章廣為傳播,我們這些外行對考古學能有如此學習熱情,多少和這篇文章有關(guān)。這期論壇便由韓建業(yè)、陳勝前和易華擔綱,記得焦天然寫的論壇綜述,點擊量一兩天就有好幾十萬,習慣了寂寞的文化所同事一時很興奮。
譚佳為論壇做學術(shù)總結(jié)。她是葉舒憲先生的高足,透徹、犀利,集仗義和溫情于一身。促使她走近考古學的,乃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古史辨派”對傳統(tǒng)歷史文獻的解構(gòu)。我們幾乎沒有找到上古的文字,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誕生不過100年而已,在遺址發(fā)掘之前,“三皇五帝”這些所謂“神話”更像是祖先的信使。“往來井井”(井卦卦辭),回到那眼文字裝點的時間之井,信使穿過文字的迷霧和語言的牢籠,沿著井繩升騰而上,遞給我們祖先的印信。這印信,我們要不要作為國族的“信史”呢?這就為下一場論壇埋下了伏筆。
金聲玉振,有始有終,然而這2020年最后一個月,新冠疫情的歷史還未終結(jié),“小狐汔濟,濡其尾”(未濟卦爻辭),小狐貍渡河,眼看著要上岸了,尾巴又掉進水里;病毒的消息眼看著沉寂了,不期然某地又來一輪封控……論壇舉辦七天后,又到我以七日為期去通州看望父母的日子。磨蹭到天黑,父母送我去地鐵站。走到橋中央,下雪了。雪花還沒落地,我已在路燈的光柱里發(fā)現(xiàn)了這些飛舞的信使。爸爸疾步走到媽媽跟前,攔住她,替她拉好垂在棉衣后面的帽子。他們面對面站著,一個戴著白口罩,一個戴著黑口罩。我拍下了這個瞬間。京杭大運河在我們腳下流逝,那一頭是我們的老家。
是為序。
【作者簡介:喻靜,文化學者,現(xiàn)供職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