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冬至:至極中的暗涌與生機
來源:文匯報 | 徐小棠  2022年12月21日08:08

◆古人一向很看重冬至節(jié)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所謂“肥冬瘦年”,即寧愿過春節(jié)時節(jié)儉,也不能在冬至虛度之意。民間用各種食物互贈,叫做“冬至盤”,并互相慶賀,稱為“拜冬”。中國素有冬至祭天的古老習俗,源頭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古代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

◆自冬至這一天開始“進九”,文人雅士每逢“九”(如九、十八、二十七)日,都會舉行規(guī)模不等的雅聚,輪流做東,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圍爐吟詩作畫,或雪窗對酌,以為娛樂。冬至交九之后,老北京的百姓為了度過漫長而寂寞的冬季,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

◆冬至還是養(yǎng)生修心的大好時機?!皻馐加诙痢保顒訉⒃诙梁箝_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而冬至是為健康“儲蓄”的最好季節(jié)。冬季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內。人在此時需要順應時令,把心神多留給自己,遵循“冬藏”的蟄伏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方能修復精力、健康有神。

明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冬至。從構詞角度來看,如果把“冬至”視為主謂結構,解釋成“冬天來了”“凜冬將至”,那就錯了?!岸痢币辉~在此是偏正結構,“冬”是定語,是用來修飾和限制“至”的,“至”在這里的意思是“至極”。作為合成詞,“冬至”指的是“冬天的至極”(順帶說一下,“夏至”的語法結構亦然)。到了“冬至”則意味著,最冷的時候到了。

眾所周知,冬至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北極會出現極夜現象。而盛極則衰則是亙古不變的自然規(guī)律,待過了“冬天的至極”,在冬至日之后,隨著太陽南至向北移動,白天就開始一天天逐漸變長了?!锻ň暋ば⒔浽衿酢分幸裁枋鲞^:“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p>

“陰極而陽始至”還體現在,自古以來有從冬至起數九個九天(即八十一天)的風俗。有人認為,從氣象角度來看,大致每九天就會出現一股寒潮,而且往往發(fā)生在前一個九的最后一兩天。從心理意義講,“九”與“久”諧音,意為冬日漫漫久長,盼望著春天早點降臨生發(fā)。畢竟熬過數九寒天,便會迎來下一個溫煦的春天。

“冬至”從語言構詞法到與自然規(guī)律的相生相融,足以得見古人的智慧。

冬至如年,終有歸屬

古人一向很看重冬至節(jié)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所謂“肥冬瘦年”,即寧愿過春節(jié)時節(jié)儉,也不能在冬至虛度之意。民間用各種食物互贈,叫做“冬至盤”,并互相慶賀,稱為“拜冬”。早在周朝,先民們便把冬至視為一年之歲首,即春節(jié),周代的正月就是農歷的十一月;漢代,冬至被列為“冬節(jié)”,朝廷、官府一律放假休息;唐代之后的歷朝,把冬至與歲首并重,文武百官放假七天。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吉日,應該慶賀?!稌x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闭f明其對冬至的重視。

因此,中國素有冬至祭天的古老習俗,源頭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古代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根據考古發(fā)掘,良渚遺址中就已有高大的祭壇,在良渚的祭祀儀式中要燃起大火,這又和后世祭天儀式“燔柴”相似。想必后來經過不斷發(fā)展,形成了完整的祭儀。按史籍記述,周代祭天禮是建祭壇,燃起大火,唱歌跳舞、獻上玉帛牛羊等祭品,祈禱一番,再把祭品燒掉(燔柴),這對后世影響巨大——不管歷代祭儀繁簡,這些都是共有的構成因素。《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等書詳細記載了北宋南宋時的祭天禮儀,如《東京夢華錄》卷十記,北宋皇帝在冬至前三日便開始準備,先赴太廟青城齋宿,冬至前夜三更駕出南郊,去郊壇行禮。皇帝換古代傳下來的冕服,戴二十四旒的平天冠,青袞龍服,佩純玉佩;郊壇高三層,七十二級,壇面方圓三丈許。上設“昊天上帝”“太祖皇帝”的牌位。配奏樂曲,跳文舞、武舞;皇帝在壇上行禮,如是三次。場面宏大,軍隊、儀仗、百官多達幾十萬之眾,圍立于壇邊,甚是浩大。

民間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寓意團團圓圓、圓圓滿滿。清人金孟遠有《吳門新竹枝詞》云:“冬陽酒味色香甜,團圓圍爐炙小鮮。今夜泥郎須一醉,笑言冬至大如年?!泵磕甓吝@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所謂“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據說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老北京亦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陸游在《辛酉冬至》中曾書寫:“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jié),身老怯增年。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睆倪@首詩亦能看出人們將冬至視為”增年”。當時把冬至也稱為”冬節(jié)“,冬節(jié)里吃湯圓即增加一歲。因此也有人打趣,冬至里不吃湯圓會青春永駐。傳統(tǒng)的閩臺民間則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jié)日,這時外出的人要回家過年、祭拜祖先、三茶五酒,才算年終有所歸屬。

天寒日短,消寒取樂

冬至最有趣的莫過于入九以后,文人、士大夫者流,進行所謂消寒活動。

“消寒會”又名“暖冬會”,始于唐朝,與冬至這個節(jié)氣密切相關。據五代王人裕撰《開元天寶遺事·掃雪迎賓》所記,唐朝時,長安有一位巨富叫王元寶,冬天下大雪的時候,他命仆人將坊巷的積雪打掃干凈,自己親自站到巷口迎接賓客,大擺宴席,飲酒作樂,稱“暖寒之會”。

至此后,自冬至這一天開始“進九”,文人雅士每逢“九”(如九、十八、二十七)日,都會舉行規(guī)模不等的雅聚,輪流做東,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圍爐吟詩作畫,或雪窗對酌,以為娛樂。潘宗鼎編纂的《金陵歲時記》說:“吾鄉(xiāng)當冬至后,九人相約宴飲,自頭九至九九,各主東道一次,名曰消寒會?!蔽娜四惋嬀浦?,兼及韻事。吳麐伯師《消寒會集》有句云:“有酒但謀金谷醉,無錢不顧銅山摧”。

清朝時,消寒會在北京一度盛行。嘉慶、道光年間,以翰林院官員為主的文人在冬至日后,組織同人進行聯誼活動,以雅集為主,兼論古今。如嘉慶九年(1804年),翰林院庶吉士陶澍發(fā)起成立消寒詩社,主要成員有陶澍、林則徐、顧莼、夏修恕、程恩澤、朱珔、吳椿、梁章鉅、潘曾沂等,因集會地點在宣武門外宣南地區(qū),又稱宣南詩社、宣南詩會、城南吟社等。清闕名《燕京雜記》說:“冬月,士大夫約同人圍爐飲酒,迭為賓主,謂之消寒。好事者聯以九人,定以九日,取九九消寒之義。余寓都,冬月亦結同志十余人飲酒賦詩,繼以射,繼以書畫,于十余人,事亦韻矣。主人備紙數十幀,預日約至某所,至期各攜筆硯,或山水,或花卉,或翎毛,或草蟲,隨意所適。其畫即署主人款。寫畢張于四壁,群飲以賞之?!狈娇nU《夢園叢說》也描述過:“又有花局,四時送花,以供王公貴人之玩賞。冬則唐花尤盛。每當氈簾窣地,獸炭熾爐,暖室如春,濃香四溢,招三五良朋,作’消寒會’。煮衛(wèi)河銀魚,燒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樓之佳釀,南烹北炙,雜然前陳,戰(zhàn)拇飛花,觥籌交錯,致足樂也”。近代學者夏仁虎在《歲華憶語》中則追憶道:“金陵文人,率有消寒會。會凡九人,九日一集,迭為賓主。饌無珍饈,但取家常,而各斗新奇,不為同樣。歲晚務閑,把酒論文,分題賭韻,蓋謙集之近雅者。”

《紅樓夢》第九十二回寫寶玉道:“必是老太太忘了,明兒不是十一月初一日么?年年老太太那里必是箇老規(guī)矩,要‘消寒會’,齊打伙兒坐下,喝酒說笑?!边@是高鶚續(xù)書中提到的消寒會——這說明除了文人雅士,消寒會亦是舊時貴族豪富冬至起消閑取樂的流行集會。

再后,消寒活動更是進入尋常百姓家。冬至交九之后,老北京的百姓為了度過漫長而寂寞的冬季,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熬啪畔畧D”一般有三種圖式,分別為梅花、文字和圓圈。具體采用哪種形式,由主人的愛好和文化素質而定?!兜劬┚拔锫浴穼懙溃骸岸寥债嬎孛芬恢?,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睋f,九九消寒圖為民族英雄文天祥所創(chuàng)。文天祥抗元失敗被俘,被投進大都(現北京)牢房關押。他孤身獨處獄中,心情郁憤,為了度過漫長的嚴冬,又表達自己堅貞不屈的意志,于冬至這天在墻上畫了一株凌霜盛開的臘梅,上有九朵梅花,每朵九葉花瓣,每天涂抹一瓣,待嚴冬過去,紅梅滿枝春意盎然。元末詩人楊允孚有詩曰:“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其自注云:“冬至后,貼梅花一枝于窗間,佳人曉妝,日以胭脂日圖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暖回矣?!泵鞔兜劬┚拔锫浴分杏涊d,“冬至時,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碑嬕恢λ孛?,九朵梅花,每朵九瓣,九九八十一瓣。每天染紅一瓣,素梅就變成紅梅。等到八十一片花瓣全部染成殷紅之時,窗外便是春林盛密,春水漫生,春風十里,春草青青的世界了。這每一瓣染紅的梅花,都代表著春天離我們更近了一步。春天就在這瓣瓣盛開的紅梅中,悄然重回人間。

文字是選擇九個字,每個字都是九劃,先雙鉤成幅,像練習書法的“描紅”一樣,從頭九第一天開始填寫,每日填一畫,時光流轉,筆墨生香,九字填完寒冬過去,春回大地。民諺說:“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清朝吳振棫的《養(yǎng)吉齋叢錄》記載:“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圖,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字皆九筆也。懋勤殿雙鉤成幅,題曰’管城春滿’。內值翰林諸臣,按日填廓,細注陰晴風雪。”還有“九九消寒聯”,上下聯各九個字,每字都是九畫,從冬至日起,每日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全聯填完,則嚴冬已去,春暖花開。如“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

圓圈版畫縱橫九欄格子,每格中間畫一個圓,稱作畫銅錢,共有八十一錢,每天涂一錢,涂法是“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民謠說:“上涂陰下涂晴,左風右雨雪當中,九九八一全點盡,春回大地草青青。”這種圓圈消寒圖不僅是人們熬過漫漫冬季的有趣游戲,而且還是科學記錄“入九”以后天氣變化的“日歷”,將數九所反映的暖長寒消的情況具體化、形象化。填充消寒圖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這些習俗表達了古人期盼春回大地的殷切心情?!毒┒硷L俗志》說:“冬至日俗謂之屬九,或畫紙為八十一圈,每日分陰晴,涂一圈記陰晴多寡,謂之九九消寒圖,以占來年豐歉?!?/p>

梅堯臣《冬至感懷》中說“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倍?,就是這樣一個極致寒冷卻又醞釀著溫暖、跌宕著衰榮的節(jié)氣與節(jié)點。而不論是文人雅士、貴族富豪,抑或尋常百姓,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精神游戲和文化方式來抵御著氣候上的寒冷,將“至寒”變“暖冬”,靜候冬盡春來,——這未嘗不是一種近乎詩意的內心強大。

氣始冬至,自我收藏

冬至還是養(yǎng)生修心的大好時機?!皻馐加诙痢保顒訉⒃诙梁箝_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而冬至是為健康“儲蓄”的最好季節(jié)。冬季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內。人在此時需要順應時令,把心神多留給自己,遵循“冬藏”的蟄伏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方能修復精力、健康有神。

可以說,冬至也許是個十分寂寞的季節(jié),然而人有時是需要甘于寂寞的,讓太多的碎片信息、內耗和身外之物在這個節(jié)氣里做做減法,既不完全掏空心力,也不完全松垮,用自我收藏的狀態(tài)塑造出更好的生命質量。現在許多人即使累了還想看手機,在本該收攝的時候強行外開,動用了身體的寶貴資源,比如腎精。久而久之,皮膚、頭發(fā)、嘴唇的顏色、皮肉的充盈度......都會有枯竭感,就是中醫(yī)里說的“陰虛”?!皶鄢蟆边@件事,是真的。多數動物會冬眠,人是不能在冬日里完全躺平,但可以為自己放慢步調,節(jié)省心力,篤定來年還有很大的周轉和發(fā)展空間。

因此,從冬至起更需要少熬夜,少焦慮,少耗散,多休養(yǎng),多進補,多開心,避涼保暖,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分撫慰和照料好自己的深層心神,開春絕對會有更充沛的狀態(tài)。要知道美和健康從來不會突然發(fā)生,它們是在歲歲年年和一個又一個節(jié)氣中延續(xù)而來的。

曾經一位名醫(yī)說過:“人終將自我身心合進于天地規(guī)律內參悟,洞見之后,再生遠見,是悲觀者應具有的樂觀,是一個人該有的遠見”。我想天地萬物與節(jié)氣的運變的確為人們提供了一條可供參考的路徑。當然,人各有志,可選可不選,可信可不信,但在規(guī)律的呈現上,它們是真實不虛的。而安身立命即是人間道,把生養(yǎng)好也是在做有遠見的事,即使在快時代,我們也要允許自己有一些慢下來的耐力和決心。

杜甫《小至》詩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河邊的柳樹終將泛綠,山上梅花正沖寒欲放——最寒冷的冬至恰是滋養(yǎng)和孕育斑斕春日的溫床。

別怕冬至漫又慢,守一分清凈,便得一分安定,當下就是地久天長。而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總有冬去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