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當代書法教育功能小識
來源:文藝報 | 法蘇恬  2022年12月30日09:06

近20年,學者們紛紛以斷代史研究的方式,相互接續(xù),建構起完整的書法教育史。對書法教育歷史的梳理,不僅滿足了書法史論研究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為認識當代書法教育功能提供了鏡鑒意義。

書法教育是當代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趪乙庵镜娜瞬排囵B(yǎng),是古代書法教育的首要功能,也是當代書法教育的價值所在。古代小學階段,書法教育的目標是漢字識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規(guī)范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備考科舉階段,則要求書生大量臨習王羲之、顏真卿、虞世南、歐陽詢、沈度等規(guī)矩、端莊、雅致的楷書,達到“端楷有體”且能夠快速書寫的目標。在古代,借書法展現(xiàn)個人性情并非普通學子書法教育的目標,而多是王公貴族們的閑暇愛好,抑或是步入仕途后的個人追求。古代書法教育強調“端楷有體”的規(guī)范書寫、倡導端正中和的審美書風,是中華民族審美意識的凝練表達,更借此潛移默化完成了人格的教化。

放眼當下,雖然書寫方式漸漸發(fā)生了變化,經由鍵盤輸入帶來的“換筆”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書寫的日常實用功能,但書法教育傳承中華民族精神、成風化人的功能卻得到進一步增強。特別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在一系列官方政策的推動下,書法教學的開展被納入語文課程中。最新出臺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明確規(guī)定,每周語文課中,要有一個課時上書法課,并在各學段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從根本上推動了以書法為代表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根植于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

語文新課標將書法與漢字教育、素質培養(yǎng)緊密結合,關注書寫能力與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共同提升。其中,小學低學段重視良好書寫習慣的建立,將良好書寫習慣視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前提;小學全階段強調書寫規(guī)范通行的書法,為提升書寫能力、塑造規(guī)矩意識、引導品行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同學段強調書法形體美的領會,為學生感知中國傳統(tǒng)美學奠定基礎;高年級階段要求臨摹、欣賞名家書法,從而使學生文化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全過程、全方位的書法教育,以無聲的書寫方式傳遞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內核,使其滋養(yǎng)著每個學子的精神世界,為當代書法人才繼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打下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書法教育是當代文化審美建構的有力抓手。古代書法教育是古代文化審美建構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古代書法不僅依托其實用性對社會生活產生廣泛影響,與此同時,由統(tǒng)治者意志和社會生產力水平決定的文化審美理念和風格,也蘊含在書法教育的內容和要求中,經由讀書人傳遞給天下百姓,在百姓、文人、藝術家的共同參與和推動下蔚然成風。

當代書法教育同樣是國家主流價值觀和審美文化建構的有力抓手。一方面,當代書法教育貫穿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面向全體國民,在培養(yǎng)規(guī)范書寫能力的同時,將貴和尚中、天人合一的傳統(tǒng)審美精神根植于每個青少年心中,在了解、感受、體驗、實踐的基礎上完成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經由“學校-學生-家庭-社會”的路徑,進一步激發(fā)民眾文化自強與文化自信的形成。另一方面,隨著書法藝術性的凸顯和大眾文化訴求的激增,越來越多人將學習書法視為閑適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將學習書法視為修煉身心的重要方式。書法教育帶來的全新生活美學體驗,逐漸超出了書寫本身的實用性和藝術性表達?;谏蠲缹W的書法教育,正在揚棄“書法教育是技能教育”的偏見,逐漸泛化于人民生活的藝術展覽、空間裝飾、生活休閑等各個方面,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內容,并帶動更廣泛的大眾群體參與到當代文化審美的建構中來。

書法教育是當代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途徑。書法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書法教育在中國文化國際傳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書法國際教育依托于漢字文化,在過去幾千年的傳播中,多集中于漢字文化圈,如古代朝鮮半島、日本等國家,具有附著性、單向性、全民性。附著性是指其附著于漢字和漢文化傳播;單向性是指書法文化的交流學習,是由中國向外國的單向輸出;全民性體現(xiàn)在傳入國家舉國上下形成“接受”“追捧”書法文化的局面。

當代書法國際教育的狀況已與古代大不相同。隨著日本、朝鮮等國家本國文字語言體系和文化的發(fā)展,漢字和書法已不再是這些國家自上而下、全民學習的內容,古代書法教育的附著性和全民性有所減弱。單一性則隨著文明互鑒的深入而改變,呈現(xiàn)多向交流的趨勢。

當代書法國際教育,首先依托于傳統(tǒng)教育機構開展,以漢字語言的學習為基礎,進行系統(tǒng)書法教育。無論是孔子學院,還是中文書法教學機構,書法教學往往以漢字的形、音、義學習為基礎,以篆、隸、草、真、行書法書寫與鑒賞為主要內容。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與授課方式是外國友人深入、系統(tǒng)學習中國書法藝術的重要途徑,但也應認識到這種學習方式具有較高學習門檻和學習難度。相較于傳統(tǒng)書法教學方式,展廳和文化交流中的書法藝術鑒賞和書寫實踐體驗活動等,進一步打開了書法教學的思路。對于外國友人而言,在無法進行漢字識讀的前提下進行書法鑒賞,雖然很難領會詩句意象、意蘊,但對于筆墨的濃淡干濕、線條的枯潤滯燥、筆形的方圓平側、形狀的收放正欹等形式美的感受則更加直觀、濃烈。

當代藝術家徐冰的“英文方塊字書法教室”,既是優(yōu)秀的當代藝術作品,也不失為書法國際教育的新嘗試。展廳內,徐冰布置出一個用具齊備的書法教室,并且提供了《英文方塊字書法入門》教科書、《英文方塊字教學》錄影帶及描紅練習本。而這些英文方塊字是將漢字、書法和英文結合在一起的新“文字”。這些“文字”由橫、豎、撇、捺、點、折等筆畫構成英文字母,然后再將英文字母按照漢字結構排布方式組合成方塊字形,這些方塊字形看似是漢字,但實際是英文單詞,故名英文方塊字。這些英文方塊字還可以按照書法的章法組合成作品。外國友人在展覽教室中進行書寫體驗,在了解“語義”的基礎上感受到書法的筆墨與美感。這種基于文化融合和實踐體驗式的書法教學,解構了漢字的“形音義”,以漢字的“形”與英文的“義”、書法的“美”相結合,在中國書法與英語閱讀者之間搭建起有力橋梁,是一次中國書法文化國際傳播的有益探索: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從英文方塊字中感受到中國書法“筆墨線條、神采氣韻”之美,體會到中國哲學“天人合一、貴和尚中”的理念;另一方面,也鼓勵當代書法教育工作者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自我。

進入新時代,國家先后頒布的多份重要文件中都對書法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予以明確指示。特別是今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fā)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yè)目錄》,將書法和美術并列為一級學科,這既體現(xiàn)了國家對書法學科的重視與支持,同時也為書法教育的發(fā)展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高等書法教育的發(fā)展,要為中小學書法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引領,助力中小學書法教育完善課程體系、提升教法研究、培養(yǎng)師資力量;另一方面,高等書法教育也要不斷完善自身學科體系,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學科體系、國家發(fā)展需求相結合,為培養(yǎng)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力量。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