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西藏敘事的“他者視角”與“自我描述”
來源:文學報 | 喻向午  2023年01月06日09:25
關鍵詞:西藏敘事

20 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地域文學獨特的聲音往往被淹沒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之中。此后,思想解放熱潮涌動,個人主體意識覺醒,地域文化開始受到重視,當時崛起的一批尋根作家不斷在遠離現(xiàn)代文明的偏遠之地發(fā)掘新的文學資源。與此同時,以扎西達娃為代表的西藏本地作家,在拉美文學和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的影響下,也開始以現(xiàn)代意識審視自身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尋求表達民族情感的敘述方式。他們與西藏本地漢族作家,以及八年援藏大學生作者形成了“西藏新小說”作家群體,這個作家群體對西藏本土文化資源的關注以及創(chuàng)作表現(xiàn),與內(nèi)地尋根作家的創(chuàng)作遙相呼應,匯合形成了80年代中期頗具影響的尋根文學思潮。

這一時期,一批作家和藝術家旅居西藏,甚至還有人當起“藏漂”,作為主要“朝圣地”的拉薩,曾聚集了馬原、馬麗華、寧肯等等非?;钴S的作家,成為當時社會關注度很高的文學現(xiàn)象。

“藏漂”現(xiàn)象,以及當時的尋根文學思潮印證了楊義的一個觀點,他在《重繪中國文學地圖》一書中曾提出了文化與文學的“邊緣活力說”:“中華文明在世界上奇跡般綿延五千年而不中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核心的凝聚作用之外,尚存在著生機蓬勃的邊緣文化的救濟和補充,給它輸入了一種充滿活力的新鮮血液”。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精神思維上的原生態(tài)、原創(chuàng)性、多樣性和豐富的想象性特征,其豐富性補足了中原文化的某些缺項。兩個文化系統(tǒng)的交流互動,形成了多元包容的中國文學傳統(tǒng)。

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漢、藏作家的多重交互過程中,在如何呈現(xiàn)“西藏”這個層面,具有明顯的差異,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敘事的“他者視角”與“自我描述”之別。

馬原的文學生涯與他在西藏的工作和生活經(jīng)歷密切相關,他成名于西藏,那個時期的作品,敘事場景基本都在西藏。在論及馬原的敘事實驗與西藏的關系時,有學者直言:“也許是西藏在地理和文學意義上相對整個中國的某種邊緣性、廣闊性和異質性,賦予了他顛覆現(xiàn)代漢語正統(tǒng)敘事方式的靈感和空間”。馬原曾說,是“西藏把我點燃”。但馬原在面對西藏時,仍然有一種非常清醒的“他者”意識。有論者認為:“西藏的人文景觀、宗教生活和民族特質能被他接受,并產(chǎn)生審美感受基礎上的欣賞乃至膜拜,但是教育背景、成長環(huán)境,尤其是時空觀念、精神信仰的核心差異,讓西藏文化始終外在于他,而不能轉化成他的血與肉、靈與魂”?!短摌嫛烽_篇即是“我就是那個叫馬原的漢人,我寫小說……我為我用漢字寫作而得意”,相信讀者都會記憶深刻。再看《岡底斯的誘惑》中的一段話:“剛從內(nèi)地來西藏的人,來旅游的外國人,他們到西藏覺得什么都新鮮……外來的人覺得新鮮,是因為這里的生活和他們自己的完全不一樣,他們在這里見到了小時候在神話故事里聽到的那些太遙遠的回憶”。這種“他者視角”的書寫是有局限性的,西藏的生活細節(jié)實質上處于被遮蔽的狀態(tài)。在呈現(xiàn)西藏敘事時,馬原終究與游客大致類似,他將西藏作為一種景觀來描述,無非是對西藏的了解,他比游客更深入更全面一些。他通過元小說敘事的手段掩蓋了這一局限性,讓讀者明白他的小說呈現(xiàn)的是非真實的西藏。表現(xiàn)西藏的“他者視角”,在馬麗華、寧肯等作家的作品中也都依稀可見。

扎西達娃、阿來,以及次仁羅布等作家的西藏敘事,呈現(xiàn)的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如何傳達西藏的形態(tài)和神韻呢?他們的創(chuàng)作實踐就是一條尋找民族魂魄和精神信仰的路途,也是一個關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靈圖景的“自我描述”過程。對于作家來說,來自哪里,生活在哪里,這個地緣和身份問題在潛意識中會經(jīng)常被喚醒,以此衍生的問題意識和方法意識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顯得尤為重要。

西藏文學作為一個大的范疇,當然涵蓋了出生和成長于藏區(qū)的阿來的作品。阿來曾表示,“我寫《塵埃落定》《格薩爾王》,就是要讓大家對西藏的理解不只停留在雪山、高原和布達拉宮,還要能讀懂西藏人的眼神?!蓖ㄟ^這個“眼神”,我們可以走進藏族同胞的內(nèi)心世界。西藏文學經(jīng)歷了從歷史的宏大敘事,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再到新世紀現(xiàn)實主義的轉變過程。而藏族作家通過“自我描述”的方式建構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一直是一種內(nèi)在的文化自覺,并不斷傳承。

以次仁羅布新近發(fā)表的短篇小說《望遠鏡》為例,讀者可以看到西藏敘事“自我描述”視角的最新呈現(xiàn)。作家將國家、民族、歷史置于小說的敘事背景,讓作品成為表現(xiàn)個體內(nèi)心世界的宏大敘事的日常化分鏡頭。小說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國旗、界碑、哨卡、解放軍巡邏隊,這些都具有強烈的隱喻意義,是具象化的國家符號,隱含著民族國家想象的需求與可能。在關于國家和邊疆的宏大敘事中,統(tǒng)一主體的文化共述通常會采用類似的修辭。

次仁羅布將如何實現(xiàn)從文化共述到個體的文化自述的切換?在頻繁出現(xiàn)國家符號的同時,作家的視點下沉,寫的是日常,關注的是一個再普通不過、被村民小瞧的高中畢業(yè)生普次仁,作品的重心最終落在了對個體和族群隱秘的精神史、心靈史的描述上。

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如火如荼。西藏處于邊地,這一進程的巨大沖擊波無疑具有滯后性,但最終仍將波及高原,哪怕是在邊境線上,現(xiàn)代性焦慮也會在村落蔓延。在處理傳統(tǒng)文化、精神空間和現(xiàn)實難題的過程中,沖突也隨機而起?!啊沾稳实哪X子有點問題!’村子里的許多人背后這樣說他”。因為“同普次仁一樣沒有考上高中的幾個同學,曾勸導他跟著他們?nèi)ダ_打工,掙到的錢會比務農(nóng)多很多。這個提議被普次仁拒絕了”。普次仁為村里的女人放羊,連女人都對他不屑一顧。

普次仁想做像父親一樣的英雄。父親帶著村子里的幾十輛摩托車,配合解放軍在邊界巡邏,守護自己的家園。他曾幾次去北京和拉薩領獎,還跟國家領導人合過影,父親成了村民們羨慕和敬重的對象?!捌沾稳试谛睦镎f:再過幾年,我也會變成你們中的一員的!這是普次仁向往的生活……”

小說文本與藏族學者夏玉·平措次仁的《西藏文化歷史通述》文本有重疊的印記,形成文本間的互文關系。小說文本中提到,“普次仁以前聽爸爸說,他的爺爺曾見過那些個英國兵,他們穿著米黃色的軍服,推著大炮扛著槍,從村莊前走過。其中有許多面色黝黑、蓄著胡子的印度人和廓爾喀人”。通過兩個互文性文本的共述,小說重構了西藏人民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一百多年前的中國西藏,那里的邊民在失去生命和土地。今天,覬覦我們土地的人,走私者、偷渡者,甚至以前被分割出去的土地上的孩子過來尋找走失的奶牛,普次仁以及他父親的巡邏隊,都會配合解放軍將他們阻止。讀者會感慨這些邊民是無私的英雄,但他們可能不這么認為。普次仁眼里為什么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國旗、界碑、哨卡和解放軍巡邏隊?因為這些都暗示著國家與家園的密切關系。小說有了這樣互文性的歷史建構,普次仁的個人真理才得以成立,他不在乎別人的議論,他要成為父親那樣的人。作品中,望遠鏡也是一個隱喻,他是人物內(nèi)心空間和歷史視野的外延。此時,作家次仁羅布,才是最理解他筆下的主人公普次仁的人,也只有他,才能成為普次仁的代言人,完成西藏邊疆牧人的“自我描述”。

不僅是《望遠鏡》,包括《放生羊》《紅塵慈悲》等代表作,次仁羅布的小說創(chuàng)作常常立足于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文化語境,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并向著更高的生存境界邁進,以呈現(xiàn)人精神力量的強大和內(nèi)心世界的廣闊,這正是他“自我敘述”的根基。扎西達娃、阿來等其他藏族作家也莫不如此。

西藏雖處西部,但在中國的各地域文化中,西藏文化一直備受矚目,除了因為它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還與次仁羅布以及扎西達娃、阿來等藏族作家,馬原、馬麗華、寧肯等來自全國各地的漢族作家,以及其他各民族文藝家的藝術化表現(xiàn)有關,西藏文化熱,他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論是“他者眼光”,還是“自我描述”,都是西藏敘事大合唱中的不同聲部,最終形成了同構關系,作家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認知方式,以及外在世界和內(nèi)心空間的不同層面,完成了對西藏藝術再現(xiàn),同時也完成了中國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多元性與通約性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