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張培忠:《永遠在路上》是對父親那一代農民最好的告慰
來源:中國作家網 | 舒晉瑜  2023年04月05日08:58

這是一部寫給父親的書。

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張培忠通過紀實文學、日記、書信以及口述歷史等文體,細膩而動情地刻畫了一位忠厚勤勞、隱忍堅韌的農民形象,既是一位中國普通農民的人生檔案,也是時代和民族的忠實記錄與共同記憶。

《永遠在路上:一個農民的一生》(簡稱《永遠在路上》)是張培忠醞釀時間最長、素材積累最充分、收獲最多感動的一篇非虛構文字。如果沒有對父親深厚的感情,如果沒有對鄉(xiāng)村文化長期的研究積累,如果沒有對非虛構的熱愛和對文體的探索精神,不會有今天的《永遠在路上》多聲部的文本呈現和打動人心的情感力量。

在張培忠看來,作為一個知識人、寫作者,最大的孝道就是把父輩的歷史搞清楚,把父輩的人生寫出來,追本溯源,繼志述事。他以自然而樸素的情感敘述,以真實又珍稀的圖文記錄,以學者的嚴謹進行走訪,以史學家的視野探尋,終于在父親去世四十周年的時候,完成這部作品。

早在1975年,美國出版的大約3萬種新書中,只有2407種是小說?!都~約時報》書評版編輯每年推薦100本值得關注的作品,發(fā)布年度10本好書,其中非虛構都占一半以上。追索真相是人類的天性,尤其在互聯網時代,僅靠單一的方式來呈現真相,難以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因此,《永遠在路上》一書用多維的視角、立體的層面聚焦、透視,全方位展示一個中國農民的一生。

中華讀書報:《永遠在路上》不算厚,但主題豐富,同時飽含了您幾十年的情感積淀。

張培忠:這部作品的主題書寫,我還是有考量的。第一個主題是寫鄉(xiāng)土、鄉(xiāng)村與農民的關系。當下的中國,農民依舊占主體,廣大的鄉(xiāng)村是我們的生存空間。從百年的文學譜系來說,建國前后鄉(xiāng)村題材的作品不少,但是真正對農民的書寫還是不夠,尤其是描寫新中國第一代農民的紀實作品,幾乎沒有。我在作品中寫父親溫和敦厚、堅韌不拔的品格,寫他對新事物的向往、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底層農民的一切優(yōu)秀品質,都集中體現在父親身上。第二個主題是寫父與子。文學史中對母愛的描寫非常充分,但是對父子關系的書寫卻很不夠。最近我剛看了《文學館之夜》第四期《父與子,肩并肩》,感觸很多。一個人的成長,父親的影響至關重要。我的父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文化不高但很有智慧,很有預見性,及早規(guī)劃了我的人生道路。中學時我成績不錯,舅舅希望我讀高中,畢業(yè)后可以考大學;父親那時身體已經不好,力主我讀師范。我讀師范第二年父親就去世了——如果我讀高中,可能就因家庭經濟困難,而面臨輟學的危險。畢業(yè)后我去小學教書一年,然后到汕頭讀書,之后又考到廣州讀書,由于成績優(yōu)異,畢業(yè)后被選調到廣東省教育廳廣東教育雜志社任記者、編輯;1996年調入省委機關任職。回想起來,我的人生道路雖然不容易走,但總體上很幸運,受到組織的培養(yǎng)、領導的厚愛和命運的眷顧。我很感謝父親給我指的路,在當時情境下是最好的選擇。

中華讀書報:從作品中能感受到您和哥哥對父親的感情很深。書中有兩處描寫父子相處的場景讓人淚目。一是您和父親在校門口吃三饒餃,父親硬是把自己碗里的餃子分給您;二是哥哥幫助父親挑貨“走山內”,因為雨天路滑哥哥不小心滑倒碰壞了一半雞蛋,父親不僅沒有責罵,反而安慰哥哥收拾回家,他繼續(xù)挑貨上路。

張培忠:是的,這兩個細節(jié)您捕捉得很準確。父親雖然平時話語不多,但他本性善良,情感豐富,父親的言傳身教對我們兄弟倆的精神品格起著決定性作用。我17歲時父親就去世了。父親走得早,人生還有很多空白,我就請母親做口述歷史。每次講述父親的故事,她都不疾不徐,前因后果,來龍去脈,

情態(tài)畢現。為了更全面地獲取父親的生平資料,我還借回鄉(xiāng)探親之機,走訪了父親的好友、同伴,在他們的回憶中,還原顯影父親的點點滴滴。在一次又一次的講述中,父親的歷史廓清了,父親的形象飽滿了。為真切感知父親在艱難環(huán)境中的堅韌精神,我專程從廣州回到老家,和哥哥一起沿著父親當年“走山內”“走鳳凰”的足跡訪問、踏勘,向當事人了解情況。父親去世30年的時候,我用了一年的時間完成了三萬字的紀實文學《永遠在路上》。

中華讀書報:您是以學者的嚴謹寫非虛構?!稄埜偵鷤鳌穼懥硕?,《鄭成功傳》寫了十年還沒寫完,寫《永遠在路上》是三十多年的積累……

張培忠:高質量的非虛構投入很大。同時我也很有信心,因為我是用學術的方式積累素材、考證歷史,在此基礎上形成非虛構作品。父親形象的書寫很有價值,他們那一代農民太缺乏記錄,電影的呈現更是少之又少?!队肋h在路上》出版后馬上有劇作家將其改編成電影劇本。我的寫作也傾注了感情。我寫了那么多,這篇作品讀者感動的最多。中山大學的一位領導利用出差的空隙,在飛機上將拙文讀完,深受感動,下了飛機后,在機場專門給我打了很長的電話說,看到你父親就像看到我們父輩那一代的艱難。我在中山大學讀EMBA時的導師、美國邁阿密大學管理系主任、全球商務研究第一人、時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亞東教授看了以后,又帶回美國給他的夫人閱讀,說讀到好多地方都掉了眼淚。從中我也得到啟示并堅信,真正的文學是有生命力的,關鍵是否寫出真的情感,寫出真實的人生況味和精神境界。在對父親的書寫中,我的確收獲良多、啟發(fā)良多。

中華讀書報:這么多年來您一直從事非虛構創(chuàng)作,能否談談您的經驗和體會,您認為優(yōu)秀的非虛構作品應該具備哪些元素?

張培忠:對真相的探究和書寫是現實的需要,也很有價值,非虛構是熱點也是趨勢。非虛構的書寫在中國是源遠流長,我認為,中國文學中最早最好的非虛構就是《史記》,魯迅評價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平時也愛讀非虛構,我家里有很多唐宋傳奇、明清筆記,比如,《歷史小說筆記選》《明代筆記小說大觀》《明清野史叢書》《清代筆記小說大觀》《清代史料筆記》《清稗類鈔》等,還收藏了很多學人、作家的日記,包括魯迅、郁達夫、容庚、鄭天挺的日記等等。我對名作家的了解,首先是通過閱讀日記。

好的非虛構作品必須具備三個方面:一是信息含量,二是思想容量,三是情感力量。茅盾對報告文學的定義是“輕騎兵”,這是過去報告文學的主流,現在更多的是宏大敘事。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李敬澤先生在主持《人民文學》雜志時提出并推動了“非虛構”的創(chuàng)作,并形成了一股熱潮。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的老師、著名評論家周政保先生在《非虛構敘述形態(tài)》中對非虛構的文學敘事方式進行理論性闡述。所以我在選編出版《永遠在路上》時,也進行了文體探索,文本包含了四部分:主流的報告文學、書信、母親講述父親的口述歷史、我在中師時的日記,通過日記、口述實錄、實物照片等構成立體的敘述主體。

中華讀書報:您很早就記日記?這部書的寫作,是對父親的紀念,我想寫作時必然首先感動了自己?

張培忠:我在讀師范時,從1982年7月開始寫日記,我的日記至今已經有六十多本,接近五百萬字?!队肋h在路上》這部書就得益于我在中師讀書時的日記。第一篇日記寫到當年到車站為病中的父親送行,以此為開篇,文章的最后一節(jié)則以我給父親的最后一封信為結尾,首尾呼應。我不確認父親是否看過我寫給他的最后一封信,從時間上看,8月31日,他已經臥床不起了,信封拆開后呈鋸齒狀,信紙上有被淚水打濕的痕跡,我猜父親是看過的。父親去世后,我在最初的中師日記里就不斷記錄夢境中出現的父親形象:有時是躺在醫(yī)院里那蒼白的臉孔,有時是肩著沉重的犁鏵那佝僂的背影,有時是躑躅在山間小道尋找前行的方向……常常一覺醒來,一片虛空,淚流滿面。及至農村學校任教后再到大學就讀,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野渡無人》《魔火》,當中都曲折地寄寓著父親的形象。對父親的情感,隨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濃烈。在父親去世四十周年時出版這部作品,是對父親及他那一代農民最好的告慰。

中華讀書報:這本書承載了您對非虛構的很多思考。

張培忠:我認為非虛構非常需要多聲部、多側面的呈現來書寫現實生活,如果只寫一種生態(tài),就不能夠多側面地體現父子感情,也不能夠表現那一代農民,特別是有著“繡花農業(yè)”之稱的潮汕農民,他們的歡欣苦累、生存狀況。讀圖時代照片很重要,起到對文字有直觀指引、情感強化和信息補充的作用。還有很多實物,使得立體地、盡可能全面地、像全息攝影一樣多維度、多視角地呈現父親的一生,所以我用了很多照片,包括父親的記賬明細,比如1973年我們一家7口人全年分配結存所得59.79元。非虛構的書寫能保留很多毛絨絨的細節(jié),書里也蘊含了豐富的原生態(tài)的信息,照片所提供的那個時代的信息,是文字所沒辦法替代的,當時的貧困反襯出當下的輝煌,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大成就。 一位非虛構作家曾說:“研究中國問題,如果沒有底層、農村、貧困的參照系,沒有這些層面——一個涉及十億左右人口的層面的深切觀察和體驗,很難把握中國社會的走向?!比绻f,傳統(tǒng)的報告文學側重于“宏觀敘事”,那么,非虛構文學則側重于“微觀敘事”。《永遠在路上》所呈現的是半個世紀前后中國農村,特別是一個中國農民在山村、在底層,為了躲避貧困、解決溫飽而奔波不息、艱難前行的生活情狀,以及此前此后所經歷的滄桑巨變。如何呈現真實,如何更有力量,更給人以信心,非虛構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方向。我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實現我在非虛構寫作上的一些思考、探索和突破。

《永遠在路上:一個農民的一生》,張培忠 著,花城出版社2023年1月,定價:6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