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文學革命”與“文學性”的生成
來源:《當代文壇》 | 翟文鋮  2023年04月07日10:06

摘要:首先梳理西方文學性探討歷程,指明文學性問題包含的具體維度,為我們的研究提供理論參照。“人的文學”的觀念蘊含著“五四”作家對文學性的理解,具體地說,設定了“人本位”和“藝術本位”兩個同等重要的支柱?!拔逅摹睍r代的“人”包含著感性與理性的平衡、個體與人類的呼應。從“藝術本位”看,該時期既確立起了與西方觀念相通的文學獨立性、自律性、語言的詩性、審美性、情感性、想象性、敘事特性等維度,也確立起了抒情性、境界等帶有民族色彩的維度?!拔逅摹蔽膶W起點雖低,但由于吸收古今中西豐富的文化資源,對文學性問題有著健全的理解,因此短時間內(nèi)就在理論與創(chuàng)作兩個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關鍵詞:“五四”文學;文學性;獨立性;情感性;審美性

 

文學性回答的是什么是文學本質(zhì)屬性的問題。本文將就現(xiàn)代漢語寫作的文學性問題進行溯本回原,回到“五四”時代,就文學性觀念的生成問題做粗略梳理。在進入論題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西方文學性探索之路,以便為本研究提供一個理論參考。事實上,周小儀的《文學性》、蔡志誠的《流動的文學性》等文章,已經(jīng)對此問題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在《詩學》中,亞里士多德已經(jīng)認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猶如有機體,具有整體統(tǒng)一性。法國史達爾夫人在專著《從文學與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論文學》中,反對理性思維對于文學的鉗制,確認文學具有“想象性”。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提出了“審美無功利”的觀點,試圖為文學設立保護墻,建立起審美自律。浪漫主義主張抒情,情感性被視為文學的本質(zhì)特征。后來隨著象征主義出現(xiàn),形象性又被視作文學性的表征。200年前,俄國的形式主義理論家羅曼·雅柯布森等開始把文學性歸結(jié)為語言,因為對于作品而言,語言更具普遍性。艾肯鮑伊姆聚焦“詩的語言”,“雅柯布森強調(diào)‘形式化的言語’(formed speech ),什克洛夫斯基倡導日常語言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托馬舍夫斯基注重‘節(jié)奏的韻律’(rhythmic impulse )”。與俄國形式批評的思路相似,英美新批評派把文學性視為語言和修辭的產(chǎn)物。后來出現(xiàn)的結(jié)構主義和敘述學,試圖在結(jié)構范式中把握文學的本質(zhì)特征;尤其是敘述學的探討,豐富的理論已經(jīng)能夠?qū)ξ谋拘问阶龀鲋T多有效闡釋,意義深遠。整體性、情感性、想象性、形象性、審美性、敘述技巧以及語言的詩性等等,都被視為文學性的維度。這些理論有共同之處,都是試圖超脫充滿變動不居的社會歷史,在文本內(nèi)部找到固定的、實體化的文學本質(zhì)。

文學不僅不能與社會歷史隔絕,而且文學還是一種“深度”模式,最重要東西也許隱藏在語言、修辭等形式要素背后。弗洛伊德證明,文學作為作家的白日夢,呈現(xiàn)在文字表層的不過是“顯夢”,潛藏深處的“隱夢”才體現(xiàn)作品的真正意圖。托多羅夫發(fā)現(xiàn)文學語言并非純粹的語言,而是“話語”——話語本身就是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的產(chǎn)物;而巴赫金的話語理論,則把文學直接引入廣闊的社會歷史空間。到了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那里,文學被直接視為意識形態(tài),不過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tài)”。??聞t用知識考古的方式,證明文學本身就是意識形態(tài)和制度塑造出來的,自律自治只是一個幻影。這些觀點都證明,文學與社會歷史有著根深蒂固的聯(lián)系,在文本內(nèi)部尋找一個純?nèi)坏奈膶W性是不合實際的想法。

西方關于文學性的探討并沒有終極答案,但是這種探索過程卻絕非徒勞,不僅讓我們明白文學離不開社會文化維度,也讓我們知道文學在不同維度上所應該具備的特征。

文學性是一個歷史概念,不同的時代對文學本質(zhì)的理解是有所差異的;不同的民族由于審美傳統(tǒng)相異,對于文學性的理解也有所區(qū)別。我們要考察文學性問題,泛泛而論不見得合適,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學現(xiàn)實也許更加貼題。拙文就是以西方的研究成果為參照,回到“五四”時代做返本歸源式的考察,試圖描述出現(xiàn)代漢語寫作伊始,文學性是如何一步一步確立起來的。

文學性作為一個問題在西方文論史上由來已久,但是在中國1980年代才突顯出來。這個概念是作為高度政治化文學的對立面而出現(xiàn)的,訴求是讓文學獲得更多的獨立性,改變對政治風云與現(xiàn)實政策亦步亦趨的局面,找回業(yè)已衰退的審美特性。

要搞清文學的內(nèi)在特性,首先要把文學從其他學科體系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對象??档抡J為,有關人生的問題可以劃分為知識、倫理和美學三個領域,從而確保“美學”擁有不可抹煞的地位。王國維深受康德學說影響,強調(diào)哲學家和文學家“毋忘其天職,而失其獨立之位置”;對“美術”的定位是“天下最神圣最尊貴而無與于當世之用者”。這里的美術,包括文學與藝術——也就說,王國維已經(jīng)確認了文學的獨立地位。在《文學小言》中說,王國維對文學與政治的差異做了分析:“余謂一切學問皆能以利祿勸,獨哲學與文學不然。何則?科學之事業(yè)皆直接間接以厚生利用為旨,故未有與政治及社會上之興味相刺謬者也。至一新世界觀與新人生觀出,則往往與政治及社會上之興味不相容。若哲學家而以政治及社會上之興味為興味,而不顧真理之如何,則又決然非真正之哲學?!膶W亦然。餔餟的文學,決非真正之文學也?!边@似乎是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也似乎是對新世紀文學命運的預言。

在維護文學獨立性這一點上,幾乎所有的“五四”作家都贊同王國維的觀點。陳獨秀批判韓愈,認為“文學本非為載道而設,而自昌黎以訖曾國藩所謂載道之文,不過鈔襲孔孟以來極膚淺、極空泛之門面語而已”。胡適批判古典文學“言之無物”,但是馬上解釋“吾所謂‘物’,非古人所謂‘文以載道’之說也”。劉半農(nóng)則指出古人“不知道是道,文是文,二者萬難并作一談”。他們不約而同地否定“文以載道”,目的都是讓文學與政治保持距離,從而確立文學的獨立性。

確立文學的獨立性,是為了與外界干擾隔絕,獲得創(chuàng)作自由。早在1907年,魯迅就借對“詩言志”的質(zhì)疑,倡導創(chuàng)作自由,他說:“惟詩究不可滅盡,則又設范以囚之。如中國之詩,舜云言志;而后賢立說,乃云持人性情;《三百》之旨,無邪所蔽。夫既言志矣,何持之云,強以無邪,即非人志,許自繇于鞭策羈縻之下,殆此事乎?”很明顯,魯迅的觀點是文學要體現(xiàn)作者的自由意志。

文學要健康發(fā)展,就要維護相對的獨立性,維護創(chuàng)作自由,這一點“五四”作家已經(jīng)形成共識。但是時代嚴峻,文學與政治之間的緊張關系越來越明顯,到了1931年,就發(fā)生了胡秋原、蘇汶發(fā)起的“文學自由論爭”。但這一癥結(jié)并沒有根本解決,一直延續(xù),甚至構成了新時期文學性問題探討的歷史背景。文學擁有相對獨立性才可能具備自律性,作家才可能關注文學的審美特性——這是文學獲得文學性的前提。

“五四”時期,“人的文學”概念投射出文化先驅(qū)們共同的文學理想?!叭说奈膶W”是在與“非人的文學”的對比中確立自身特性的。什么是“非人的文學”?“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鴛鴦蝴蝶派的游戲文學,造謠滋事的黑幕小說等等,都是“非人的文學”。這樣,文學的范圍便收窄了。

其實,王國維已經(jīng)算得上是“人生派”了。他在《文學小言》中認為:“文學中有二元質(zhì)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寫自然及人生之事實為主,后者則吾人對此種事實之精神的態(tài)度也?!碧貏e值得注意的是,王國維所說的“景”,不僅指自然之景,也包括“人生之事實”。魯迅的觀點,與王國維比較一致。他說:“蓋世界大文,無不能啟人生之閟機,而直語其事實法則,為科學所不能言者?!薄叭松s機”,就是幽隱精微的人生體驗與感悟。說得最為透徹的當然是周作人。關于何者為“人”,他主張“肉”與“靈”的二元平衡,肯定了人的生命欲望,認為“我們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應得完全滿足”。郭沫若等堅持文學是“自我表現(xiàn)”,這個“自我”是充滿生命感的自我,“我的詩便是我的生命!”詩的內(nèi)容就是生命力的外溢,是心靈的震顫,是美感的流露。

“五四”作家理解的人,雖然以個體為基礎,但毫不漠視社會性的一面。在《擬播布美術意見書》中,魯迅認為,個別人生能投射出民族精神。循著這樣的思路,周作人倡導“個人主義的人間本位主義”的“人道主義”。個體與個體雖然貌似不同,“但同是人類之一,同具感覺性情。他以為苦的,在我也必以為苦。這苦會降在他身上,也未必不能降在我的身上。因為人類的運命是同一的,所以我要顧慮我的運命,便同時須顧慮人類共同的運命”。在他們眼里,個體與群體并不矛盾,個體能夠投射出整個民族或全體人類。

從王國維,到魯迅,到周作人,到創(chuàng)造社,劃定了“五四”文學的第一條護欄:以人為本位,以生命為本位。但這個人或生命絕不狹隘,感性與理性的平衡,個體性與社會性呼應——個體中蘊含著民族精神和人類共性。王統(tǒng)照曾說:“純文藝,究竟也是不能離卻人生的?!薄@句話比起俄國的形式主義、英美的新批評那樣從純形式角度探索文學性的方法,要清醒許多。人的本位或生命本位,可以視為“五四”時代確立文學性的第一個基石。

從藝術層面上看,“五四”作家從創(chuàng)作到理論都做了廣泛而深入的考察。語言詩性的探索、審美特性的確認、情感本質(zhì)的強調(diào)、想象力的體認、敘事技巧的嘗試等等,他們在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吃驚的成果,帶有很強的建設性。

(一)語言的詩性

“五四”文學在語言方面起點極低,創(chuàng)作伊始甚至還沒有一套現(xiàn)成的語言,他們需要在創(chuàng)造文學的同時創(chuàng)造白話文學語言。但是,“五四”作家顯示了極高的創(chuàng)造力。

隨著白話文學作品不斷涌現(xiàn),初創(chuàng)白話文學語言的弱點也逐漸暴露出來。傅斯年的評價是“異常質(zhì)直,異常干枯”。問題該如何解決呢?“想把他培養(yǎng)一番,惟有用修詞學上的利器,惟用借重詞枝的效用,惟有使國語文學含西洋文的趣味,——惟有歐化中國語。”所謂“詞枝”,就是“修辭手法”。傅斯年同時指出,白話的句法不像西洋語那樣復雜,構造過于簡陋,“只多單句,很少復句;層次極深,一本多枝的句調(diào),尤其沒有了”。他開出了藥方,那就是“摹仿西洋語法的運用——總而言之,使國語受歐化”。

當時對文學語言做出更為深入研究的是梁實秋。梁實秋認為詩歌需要修辭,需要形式之美,“‘從事文藝,必先明白修詞學’……我以為是天經(jīng)地義的見解”。他探討了語言與音樂的關系,發(fā)現(xiàn)句子參差不齊,“不合于美學的‘對比’‘平均’的原理”,會令讀者不快。他認為,“詩的句法,因為音節(jié)的關系,當然是不能和散文一般的呆板平直。他有時虛字實用,實字虛用,有時主詞和受詞前后倒置。這是古今中外所共許的道理”。西方的“陌生化”是單純制造語言的摩擦,中國的語言策略似乎更高明,追求的是“陌生化”與“音樂化”的和諧。梁實秋融合了中國古典詩歌和西方詩歌的語言規(guī)律,對于文學語言的把握已經(jīng)相當?shù)轿涣恕?/p>

(二)審美性

西方文論把審美性視為文學性的一個重要特點。在中國,最早論述了審美自律問題的也許是王國維。他在《古雅之在美學上之位置》中提出:“美之性質(zhì),一言以蔽之曰:可愛玩而不可利用者已?!濒斞钢该魑膶W的審美特性“由純文學上言之,則以一切美術之本質(zhì),皆在使觀聽之人,為之興感怡悅?!弊⒁?,魯迅已經(jīng)開始使用“純文學”概念了。在梁實秋看來,“藝術品所須求的是美?!薄懊馈北灰曌魉囆g的目的和歸宿。

傅斯年從審美的角度,重新闡釋“人的文學”。他強調(diào)的,不是人的“靈”與“肉”的二重性,也不是人道主義,而是“人的文學”在審美上的表現(xiàn)——“人化”。他認為“引人感情,啟人理性,使人發(fā)生感想的,是好文學,不然便不算文學;能引人在心上起許多境界的,是好文學,不然便不算文學;能化別人,使人忘了自己的,是好文學,不然便不算文學。所以文學的職業(yè),只是普遍的‘移人情’,文學的根本,只是‘人化’”。這里的“人化”,應該就是“移情”作用。在他看來,西洋近世的文學全是“人化”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只需加以效法,就可以達到目標。

藝術的重要作用,是通過審美達到人類的共通性。郭沫若因此而高度評價文學:“我們知道藝術有統(tǒng)一群眾的感情使趨向于同一目標能力,我們又知道藝術能提高人們的精神,使個人的內(nèi)在的生活美化,那在我們現(xiàn)代,這樣不統(tǒng)一,這樣丑化了的國家之中,不正是應該竭力提倡的嗎?”

“五四”作家學者,把美視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唯一目標,對于審美自律、對于審美的情感本質(zhì)、對于移情作用都有著比較精準的把握。

(三)情感性

“五四”是一個浪漫的時代,幾乎所有的作家學者,都把“情感”等同于文學的本質(zhì)。胡適認為“情感者,文學之靈魂”;陳獨秀主張文學家“赤裸裸的抒情寫世”;劉半農(nóng)重拾“性靈”說,認為創(chuàng)作就是“使自己之意識情感懷抱,一一藏納于文中”;俞平伯認為文學的共相就是“人們底情感和意志”。到了創(chuàng)造社,更是把“情感”提升到無以復加的高度。郭沫若認為“文學的原始細胞所包含的是純粹的情緒的世界”。鄭伯奇認為藝術就是“其所懷的情感,所受的印象,一一都忠實地表現(xiàn)出來”。郁達夫說:“詩的實質(zhì),全在情感?!碑斎?,這些情感已經(jīng)屬于現(xiàn)代情感了。稍遠一點的作品,如《玉梨魂》,情感的性質(zhì)不過是“舊元素是主要顏色,舊元素中綴有新元素”,談不到現(xiàn)代情感。

當然,討論情感最為深入的是梁實秋。梁實秋認為,對于文學而言,“情感是唯一的重要的素質(zhì)”,藝術不適合用道德評價,“因為情感是超于善惡性而存在的。藝術沒有善惡,只有美丑……”他進一步區(qū)分了情感與道德:文學以情感感人,而“道德家、宗教家是用理智的分析、利害的關系,定出善惡的標準,以感人”。

(四)想象性

“五四”作家通常也把想象視為文學的本質(zhì)之一。他們普遍意識到想象不能獨立存在,需要與情感等因素比翼齊飛。

關于什么是想象,郁達夫有一個非常理論化的表述:“想象,系根于過去的經(jīng)驗,由感覺記憶智力等而得之心象,綜合創(chuàng)造,使各個心象(image)同時得發(fā)生感情的一種統(tǒng)合作用?!痹谟暨_夫眼中,想象與形象連為一體;依照想象,作家可以在作品中營造一個嶄新的獨立世界。郭沫若把直覺、靈感、情感和想象看成一個有機的創(chuàng)作過程,“我想詩人底心境譬如一灣清澄的海水,沒有風的時候,便靜止著如象一張明鏡,宇宙萬匯底印象都涵映著在里面;一有風的時候,便要翻波涌浪起來,宇宙萬匯底印象都活動著在里面。這風便是所謂直覺,靈感(Inspiration),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張著的情調(diào)。這活動著的印象便是徂徠著的想象。這些東西,我想來便是詩底本體,只要把他寫了出來的時候,他就體相兼?zhèn)洹!边@種創(chuàng)造的力量,顯然主要源自想象力。

關于想象,探討得最為深刻的還是梁實秋。在他看來,情感是想象的動力,“詩是情感幻想的結(jié)晶。情感和幻想是有聯(lián)互的關系,缺一而不可的”。通過想象,詩人超脫了人間煙火氣,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梁實秋管這個世界叫“仙人之境”。在他看來,想象力帶有極大的創(chuàng)造性,世間許多原本不益入詩的對象,經(jīng)過想象重組,變成了帶有超現(xiàn)實色彩的元素;而且,就氛圍而言,“詩的神秘性是極深刻的想像力作成功的”,想象充滿了創(chuàng)造力。

(五)敘事技巧

“五四”作家對于藝術的形式之美非常自覺。郁達夫曾說:“表現(xiàn)的形式的美,是如何的修飾的?這問題就是促小說技巧論發(fā)生的問題。一切小說的論文所討論的,無非在小說的形式美這一點?!毙问街溃瑲v來是真正的文學家的自覺追求。

西方敘事學著作在中國廣泛傳播,大概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事情。但是翻閱現(xiàn)代文學第一個十年的資料,居然發(fā)現(xiàn)那時候已經(jīng)在探討敘事學問題了。清華小說研究社編撰的《短篇小說作法》,較為全面地討論了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敘事。該書把第一人稱又分三類:“主要人物所述的小說”、“用配角的口吻敘述”和“配角嘴里述他的敵人——篇中的中堅人物——的事情”?,F(xiàn)在看來,這種分法不免幼稚,但至少說明在八十多年前他們已經(jīng)非常重視敘事視角問題了。夏丏尊《論記敘文中作者的地位并評現(xiàn)今小說界的文字》的探討更有理論深度。他把第三人稱敘事視角分為全知的、限制的和純客觀諸種,這種分類方式放在今天亦不落伍。

關于敘事結(jié)構,胡適現(xiàn)代短篇小說取生活的“橫截面”的說法,其實已經(jīng)涉及敘事結(jié)構問題了。趙景深結(jié)合自己的考察,把短篇小說的結(jié)構分為逆溯、互交、循環(huán)、潛藏四種,應該說相當有概括力的。

“五四”文學對文學性的追求繼承了若干古典文學基因。中國是詩國,抒情傳統(tǒng)源遠流長?!拔逅摹弊骷掖蠖冀邮苓^傳統(tǒng)教育,飽讀古典詩文,因此下筆之時,不免把古代的抒情傳統(tǒng)帶入到新文學的創(chuàng)作之中。嚴家炎先生認為:“《吶喊》《彷徨》各篇中那種單純的筆法,回蕩的旋律,簡潔的白描,濃郁的詩意,無不和中國文學強大的抒情傳統(tǒng)有關?!辈粌H寫實小說帶有抒情性,而且還由此衍生出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小說品類——抒情小說或詩化小說。這類作品瞄準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描摹情緒,追求神韻。因為沒有明確的故事鏈,這類作品也就缺乏通常意義上的結(jié)構。缺乏情節(jié)結(jié)構,那么作品如何獲得整體感的?趙景深做了創(chuàng)造性回答:“或者有人要問,最近的小說像郭沫若的《橄欖》,郁達夫的《蔦蘿》,王以仁的《孤雁》等都喜歡寫自己的故事,隨便寫下去,那又有什么結(jié)構呢?不知事實上的結(jié)構固然沒有,情調(diào)卻依然是統(tǒng)一的,所以仍舊是有結(jié)構的了?!?/p>

“意境”是中國詩歌最重要的衡量標準。這種審美趣味也滲透到小說中,遂成了小說自覺追求的審美目標。董巽觀在《小說講義》中曾論述:“意境是文學上的一種自然之美,像我們時常可以感到的,而且小說里更脫不了這意境二個字。因為有了意境,更覺得美,更覺得自然和深刻。”像廢名那樣的作家,以寫唐詩的方法寫小說,自然體現(xiàn)出了“意境”之美。抒情性和意境美,就是兩個帶有民族特色的文學性概念。

“五四”時期在創(chuàng)造新文學的同時,也在“整理國故”,重新評價古典作品,確立傳統(tǒng)文學經(jīng)典?!都t樓夢》《水滸》《儒林外史》等,都是受到推崇的作品。把這些作品經(jīng)典化,實際上是為了學習它們高超的藝術方法。從骨子里,“五四”作家對于傳統(tǒng)技巧是抱有學習態(tài)度的,盡管能夠入他們法眼的作品少之又少。這一代作家基本上都接受過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教育,自覺與不自覺之間,筆下就顯示出傳統(tǒng)精神,流淌出古典韻味。

“五四”的文學理想是“人的文學”,文學性的內(nèi)涵就蘊含其中。袁可嘉認為:“‘人的文學’的基本精神,簡略地說,包含二個本位的認識:就文學與人生的關系或功用說,它堅持人本位或生命本位;就文學作為一種藝術活動而與其他的活動形式對照著說,它堅持文學本位或藝術本位?!笨梢苑催^來說,體現(xiàn)了“人本位或生命本位”和“藝術本位”原則的文學,我們就可以說是具有文學性的作品。前者要求把人理解為靈肉一致的人,感性和理性平衡的人,個人性與社會性兼顧的人。后者則意味要在語言的詩性、想象性(虛構)、審美性、情感性等層面自覺追求。另外,對形式的關注、對修辭的強調(diào)、對于敘事的自覺、對抒情性的追求、對意境美的經(jīng)營等各個層面,都是所謂“藝術本位”的應有之意。“好的作品也定然有一個相契合和相匹配的形式,這個形式無法與內(nèi)容本身分開。”“人生本位”與“藝術本位”密不可分??梢哉f,“五四”時期關于文學性的思考是豐富的,也是全面,為后世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參照。盡管字面上沒有出現(xiàn)文學性這個概念,但“文學何以是文學”的問題以潛在的形式成為當時文學創(chuàng)作和理論建設的焦點。正是因為建設目標明確,“五四”作家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既創(chuàng)造出了“文學的國語”,又創(chuàng)造出了“國語的文學”,取得了爆炸式的成就。

“五四”作家是開放的一代,他們把文學的大門向全世界打開。西方近一個半世紀的文學流派,如浪漫主義、寫實主義、自然主義、象征主義、新浪漫主義、表現(xiàn)主義甚至達達主義,同時涌入中國,成為共時性存在。八面來風,故能春風化雨,這樣豐富的資源為“五四”作家提供了不竭的動力。當然,通過上述內(nèi)容分析可以看出,真正幫助新文學確立文學性基本輪廓的是新浪漫主義——無論是想象性,或者是情感性,還是審美性,都帶有強烈的浪漫色彩?!拔逅摹蔽膶W不僅受到西方現(xiàn)代潮流的熏陶,還以開放的心態(tài)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優(yōu)秀藝術。因此,在短時間內(nèi)確立起關于文學性的一套成熟觀念,以魯迅為代表的作家們創(chuàng)造出頗具文學性的經(jīng)典作品。

我們不妨假設,在如此高的基礎之上,如果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一直順利發(fā)展,我們的現(xiàn)代漢語創(chuàng)作將會取得何等輝煌的成就。只是后來由于民族危機和內(nèi)戰(zhàn)連綿造成的險峻環(huán)境,文學發(fā)展的空間越來越逼仄,文學作品越來越政治化,文學性越來越匱乏。那些成為文學常識的東西也逐漸被遮蔽。20世紀80年代文學性的探討,在某種程度上仿佛進入一個新的輪回。我們今天討論文學性的重建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對曾經(jīng)存在過的文學資源進行清理,以便以更清醒的心態(tài)、更高的起點開始新的征程。太陽底下無新事,我們今天面對的諸多問題,答案也許就在背后。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